第十五章 酒精飲料

關燈
2006年年末,俄羅斯爆發了一場“黃死病”(yellowdeath)。

    醫院的急診室收治了幾百而後增至幾千名皮膚黃得發亮、眼白也泛黃的病人。

    他們病入膏肓,伴有嘔吐和皮膚瘙癢。

    一些人在幾星期内死去,另外一些幸存者也在幾年後離世。

    娜塔莎是住在莫斯科郊區的單親母親,年僅35歲,獨自撫養7歲的兒子,一年後她因肝髒衰竭而死。

    所有的病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喝了買來的私酒(俄語裡面叫samogon),其實是用含95%乙醇的醫用酒精勾兌而成,售價相當于40便士一瓶。

    僅在這次事件中,就有12500人患病,1/10的人死去。

    當地人并不怎麼同情這些喝酒成瘾的人。

     在超過六十年的時間裡,俄羅斯人是世界上飲酒最多(同時也是抽煙最兇)的民族之一。

    20世紀90年代早期蘇聯解體時期,酒的消費達到頂峰,酒精相關的死亡率一度高達40%。

    據估計如今有25%的俄羅斯人有酗酒問題。

    每年約有100萬人因此死亡,1/4的俄羅斯男性在55歲前因酒精相關的健康問題而早逝。

     俄羅斯男性的平均壽命隻有64歲,這也使俄羅斯人的壽命是歐洲國家中最短的,同時俄羅斯也在世界壽命最短的50個國家之列。

    高死亡率主要由心髒病和癌症造成,但與人均飲酒量高達15.7升,是美國人的2倍,以及大肆飲用伏特加不無關系。

    [331] 喝酒對人有益還是有害?對此并沒有一個确切的答案,因為這取決于飲酒量以及你生活的地區。

    對俄羅斯人來說飲酒危害健康,可是對于那些将酒視為飲食和生活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地中海居民來說,飲酒反倒促進健康,這該如何解釋?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往往自相矛盾。

    一方面,酒精有毒性,能讓人上瘾,導緻胎兒發育畸形,引發抑郁并緻癌;另一方面,它又能振奮精神,促進人際交往,提升個人魅力,預防心髒病,延年益壽。

    相關指南建議成年男女的安全劑量是每天2~3個單位(例如,一杯紅酒為1個單位)。

    在歐洲和許多其他國家,酒精飲料不需要提供食物營養标簽。

    因此人們并不了解相關的營養信息。

    如果知道1品脫啤酒有180千卡、一杯紅酒有150千卡熱量,大部分人都會感到吃驚。

    而且在許多國家和文化中,啤酒并不算酒,這令問題更加複雜。

    不過就算我們不知道該不該喝酒,該喝多少,這也很正常,想想看,關于每天需要喝多少水這樣的問題人們也沒有定論。

    大部分人認為為了保持健康我們每天要喝2升水(8杯)。

    因為擔心身體缺水,許多年輕人随身帶着用化學方法消毒過、不含任何微生物的瓶裝水。

    一天8杯水這樣的健康主張也是缺乏證據的健康迷思。

    每個人需要的水量都不相同,而身體有良好的機制感知是否缺水。

    另外,我們從食物、咖啡、茶、飲料甚至酒中獲得了相當多的水分。

    以打獵為生的人類祖先可用不着不停地喝水。

     都是基因的錯 2006年淩晨2點36分,溫度宜人,好萊塢影星梅爾·吉布森駕駛着雷克薩斯惬意地疾馳在加州馬利布海灘的高速路上。

    這一地區限速45英裡/時,而他的車速高達84英裡/時,高速巡警詹姆斯·米(JamesMee)将他攔了下來。

    在他的副駕駛上放着一瓶龍舌蘭酒,吉布森坦承他喝了幾口。

    呼吸分析儀顯示他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超出法定上限50%,警官依法将他逮捕,之前一直保持合作的吉布森突然爆發,好像變了個人。

    根據警官所說,在知道自己将被帶往警局時吉布森勃然大怒,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

    他先是絕望地哀歎:“我的生活全毀了。

    我他×的完了。

    蘿賓(他的妻子)肯定會離我而去。

    ”接着他又吹噓道整個馬利布都是他的地盤,他會給那個警官“好看”,又問警官是不是猶太人,還出言不遜:“×你媽的猶太人,所有的戰争都是猶太人挑起的。

    ”相關報道見諸網絡之後,引起了全世界民衆和媒體的激烈反應,談論至今。

    同一天,與他結發26年的妻子與他離婚。

     事後他再三道歉,聲稱最近他壓力過大,心中有太多壓抑的憤怒,還說“人都會犯這樣的錯”。

    他或許還可以歸咎于自己的基因。

    他成長于一個極度保守的天主教家庭,幾年前他父親的一番反猶言論以及大屠殺“很大程度上是編造的”論斷也引起了一片嘩然。

     雙胞胎研究顯示攻擊性行為、極度保守的觀念以及宗教信仰等特質受遺傳因素影響很大(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