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可可和咖啡因
關燈
小
中
大
達200毫克,這是孕期女性攝入咖啡因的最高安全劑量。
而一家咖啡店每天出品的咖啡中,咖啡因含量差異更大。
在不同國家裡,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可以相差10倍。
因為缺少标準,我們無法準确估計咖啡對人的影響。
有時候連喝慣了濃縮咖啡的意大利人也會為一壺美式咖啡的濃酽而感到詫異。
[322] 不過,總體說來,即使一天喝6杯咖啡,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無害的。
有26項獨立的前瞻性研究共納入了100多萬名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對象,并跟蹤觀察了人們飲用咖啡的習慣數年之久直至其中12萬人去世,其結論有力支持了上述觀點。
研究表明,适量飲用咖啡,每天3~4杯,可以使死亡風險下降約8%,心髒病風險降低20%。
與我本人開展的小規模分析結論不同,這些研究表明飲用咖啡不會增加但也不會降低癌症的發病率。
[323] 盡管我們對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應該持謹慎态度,因為死亡率和心髒病發病率的差異有可能是咖啡飲用者的其他生活習慣造成的(比如飲酒或抽煙),不過考慮到不可能開展飲用咖啡的臨床試驗,上述結論可能是所能得到的結論中最客觀可信的。
心髒對咖啡因很敏感的人應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因,不過對全球20億咖啡飲用者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喝咖啡對健康是有好處的。
那咖啡對人體的益處從何而來呢?咖啡使人上瘾,過量飲用還會造成焦慮、失眠和心律不齊。
因為無法準确獲知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英國民衆仍對咖啡心存芥蒂。
可可樹可能是為了抵禦那些愛吃樹葉的動物才演化出生成大量咖啡因的機制,因而樹葉中咖啡因的含量最高,也為可可樹赢得了生存空間播散開來。
那些愛吃可可樹葉并對其中的咖啡因上瘾的動物頻頻光顧,啃食葉片,并将樹種傳播。
遺傳學家最近發現可可樹和人類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征:基因。
可可樹的蛋白質編碼基因數量(2.5萬個)比人類的還多(約2萬個),這應該能讓人們對咖啡的演化心生敬佩,或者不再以造物的寵兒自居。
[324] 不時仍有不同品種的咖啡中含有緻癌物以及烘焙過程中會産生緻癌物的報道。
[325]咖啡因隻是咖啡豆所含上千種化合物中的一種,而烘焙過程會生成更多物質。
網絡上許多報道的焦點是其中單一一種成分,這會對人們産生誤導。
阿拉伯咖啡中含有至少12種多酚,其中一種名為氯原酸(chlorogenicacid,又名咖啡單甯酸),聽起來似乎和消毒遊泳池的漂白粉關聯更密切。
不過,根據現有證據,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多酚類物質和可可、橄榄中的多酚一樣,盡管名字聽起來像有毒的化學物質,但實際上都有益健康。
雙胞胎試驗表明,和許多其他食物一樣,對咖啡的喜好與遺傳影響關系很大。
[326]部分可能與味覺基因有關,不過與另一個研究團隊合作開展的一項針對基因相關性的荟萃分析顯示,這一喜好是由另一種專有基因決定,這種基因調控咖啡及其中上千種化合物在肝髒中的代謝過程。
食用一些成分複雜的食物之後感到愉悅或糟糕,也是由酶分解食物生成的産物決定的。
也就是說,同樣的食物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
[327] 除了上千種化合物和數十種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咖啡的纖維素含量也很高,每杯咖啡中含0.5克。
纖維素和多酚的組合意味着咖啡也可以為腸道細菌提供養份。
[328]腸道菌分解纖維素生成丁酸鹽等短鍊脂肪酸,促進有益的拟杆菌和普雷沃氏菌的生長。
[329]因此早晨喝一杯咖啡可以喚醒體内的微生物,而且這一功效不是僅僅由咖啡因實現的。
如果你不喜歡喝意式濃縮等濃咖啡呢?要攝入足量的多酚,在美國你可能需要喝一大杯咖啡,隻要多酚含量相當,不管喝的是無咖啡因咖啡還是凍幹速溶咖啡,對腸道微生物都有同樣的好處。
茶葉則沒有同樣的健康益處。
盡管茶葉中也含有多酚,但不含纖維素,這一細微的差别正是飲用紅茶者受益較少的原因。
對于那些不喜歡咖啡撲鼻香味的人來說,少量證據表明,服用含有綠咖啡豆提取物的保健品可能有助于減輕體重。
[330] 像咖啡這樣的飲食在人們眼中經曆的從“惡棍”到“英雄”以及從英雄到惡棍的轉變,應該使我們對任何食物有害或有益的證據都更謹慎,而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
不過,令人安心的是,現有證據有力地表明幾千年來人類飲用可可和咖啡的習慣對健康沒有危害,甚至能促進健康。
那麼這一說法對酒是否也成立呢?
而一家咖啡店每天出品的咖啡中,咖啡因含量差異更大。
在不同國家裡,一杯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可以相差10倍。
因為缺少标準,我們無法準确估計咖啡對人的影響。
有時候連喝慣了濃縮咖啡的意大利人也會為一壺美式咖啡的濃酽而感到詫異。
[322] 不過,總體說來,即使一天喝6杯咖啡,對大多數人來說也是無害的。
有26項獨立的前瞻性研究共納入了100多萬名來自歐洲、美國和日本的對象,并跟蹤觀察了人們飲用咖啡的習慣數年之久直至其中12萬人去世,其結論有力支持了上述觀點。
研究表明,适量飲用咖啡,每天3~4杯,可以使死亡風險下降約8%,心髒病風險降低20%。
與我本人開展的小規模分析結論不同,這些研究表明飲用咖啡不會增加但也不會降低癌症的發病率。
[323] 盡管我們對流行病學研究的結果應該持謹慎态度,因為死亡率和心髒病發病率的差異有可能是咖啡飲用者的其他生活習慣造成的(比如飲酒或抽煙),不過考慮到不可能開展飲用咖啡的臨床試驗,上述結論可能是所能得到的結論中最客觀可信的。
心髒對咖啡因很敏感的人應避免攝入過多的咖啡因,不過對全球20億咖啡飲用者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喝咖啡對健康是有好處的。
那咖啡對人體的益處從何而來呢?咖啡使人上瘾,過量飲用還會造成焦慮、失眠和心律不齊。
因為無法準确獲知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英國民衆仍對咖啡心存芥蒂。
可可樹可能是為了抵禦那些愛吃樹葉的動物才演化出生成大量咖啡因的機制,因而樹葉中咖啡因的含量最高,也為可可樹赢得了生存空間播散開來。
那些愛吃可可樹葉并對其中的咖啡因上瘾的動物頻頻光顧,啃食葉片,并将樹種傳播。
遺傳學家最近發現可可樹和人類有一個重要的共同特征:基因。
可可樹的蛋白質編碼基因數量(2.5萬個)比人類的還多(約2萬個),這應該能讓人們對咖啡的演化心生敬佩,或者不再以造物的寵兒自居。
[324] 不時仍有不同品種的咖啡中含有緻癌物以及烘焙過程中會産生緻癌物的報道。
[325]咖啡因隻是咖啡豆所含上千種化合物中的一種,而烘焙過程會生成更多物質。
網絡上許多報道的焦點是其中單一一種成分,這會對人們産生誤導。
阿拉伯咖啡中含有至少12種多酚,其中一種名為氯原酸(chlorogenicacid,又名咖啡單甯酸),聽起來似乎和消毒遊泳池的漂白粉關聯更密切。
不過,根據現有證據,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多酚類物質和可可、橄榄中的多酚一樣,盡管名字聽起來像有毒的化學物質,但實際上都有益健康。
雙胞胎試驗表明,和許多其他食物一樣,對咖啡的喜好與遺傳影響關系很大。
[326]部分可能與味覺基因有關,不過與另一個研究團隊合作開展的一項針對基因相關性的荟萃分析顯示,這一喜好是由另一種專有基因決定,這種基因調控咖啡及其中上千種化合物在肝髒中的代謝過程。
食用一些成分複雜的食物之後感到愉悅或糟糕,也是由酶分解食物生成的産物決定的。
也就是說,同樣的食物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
[327] 除了上千種化合物和數十種有抗氧化作用的多酚,咖啡的纖維素含量也很高,每杯咖啡中含0.5克。
纖維素和多酚的組合意味着咖啡也可以為腸道細菌提供養份。
[328]腸道菌分解纖維素生成丁酸鹽等短鍊脂肪酸,促進有益的拟杆菌和普雷沃氏菌的生長。
[329]因此早晨喝一杯咖啡可以喚醒體内的微生物,而且這一功效不是僅僅由咖啡因實現的。
如果你不喜歡喝意式濃縮等濃咖啡呢?要攝入足量的多酚,在美國你可能需要喝一大杯咖啡,隻要多酚含量相當,不管喝的是無咖啡因咖啡還是凍幹速溶咖啡,對腸道微生物都有同樣的好處。
茶葉則沒有同樣的健康益處。
盡管茶葉中也含有多酚,但不含纖維素,這一細微的差别正是飲用紅茶者受益較少的原因。
對于那些不喜歡咖啡撲鼻香味的人來說,少量證據表明,服用含有綠咖啡豆提取物的保健品可能有助于減輕體重。
[330] 像咖啡這樣的飲食在人們眼中經曆的從“惡棍”到“英雄”以及從英雄到惡棍的轉變,應該使我們對任何食物有害或有益的證據都更謹慎,而不是不假思索地全盤接受。
不過,令人安心的是,現有證據有力地表明幾千年來人類飲用可可和咖啡的習慣對健康沒有危害,甚至能促進健康。
那麼這一說法對酒是否也成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