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标簽上沒有标出的成分:微生物

關燈
如果我告訴你有這樣一種生物,它分享我們的食物,跟我們有共同的習慣,和我們一起旅遊,共同演化,因此了解我們的喜好,而且我們還為它們提供庇護,你可能以為我說的是人類的寵物,貓或者狗。

    其實,我說的是另外一種體型才是貓和狗幾百萬分之一、肉眼看不到的生物。

     微生物是最早定居地球的古老生命形式,也是一種常常被我們忽略或認為理所當然的生物。

    我們以為這些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隻存在于灰塵或是其他一些不洗澡的動物身上或體内,事實上,我們體内有100萬億的微生物,光腸道細菌就重達4磅(約1.82千克)。

    大部分人知道微生物是因為它們與罕見的食物中毒事件有關,比如未烤熟的雞肉中有沙門氏菌,或者因為深夜吃印度烤肉串遭遇了大腸杆菌感染。

    此外,随着知識的增長和科技的進步,我們覺得這些微不足道的生物絕不可能影響到無比強大的人類,其實我們錯得離譜。

     舞動着的微小生物 1676年春天,安東·列文虎克又睡過了,起來時天色已亮,樓下代爾夫特的街道上已經有了人聲喧鬧。

    前一晚他工作到深夜,忙着他的新實驗,現在還很疲倦,不過他的新發現讓他精神煥發。

    他在用自制的特殊顯微鏡觀察辣椒、研究為什麼辣椒會辣的時候,無意中做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現。

     他是一名布商,充滿好奇。

    不像他的衆多朋友,他的牙齒還完好無缺,他每天都一絲不苟地清潔牙齒,先是用粗鹽粒用力摩擦,接着用木質牙簽剔牙,再漱口,最後用特殊的潔牙布擦亮牙齒。

     這天他饒有興緻地用他做工精良的放大鏡觀察牙齒表面的白色糊狀物(現在人們稱之為牙斑)。

    跟他所檢查的其他人相比,他的牙斑很少,可是即使他清潔牙齒後,牙斑也沒完全消失。

    他刮下一部分放在玻片上,滴了幾滴幹淨的雨水。

    觀察玻片的時候,他驚呆了。

    玻片上到處都是蠕動着的小生命。

    這些“微生物”形狀大小各異——至少可以分為四個家族,都在美妙地舞動。

    它們的數量而非它們的存在讓他目瞪口呆,他寫道:“人的牙齒表面的微生物數量衆多,甚至超過了一個王國子民的數量。

    ” 列文虎克可能是第一個發現微生物(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生物)的人。

    他無疑是首個描述微生物,并意識到正常人的腸道内和皮膚表面都遍布着微生物這一事實的人。

    他發現從口腔到食物,從飲用水到大小便标本,到處都有微生物的蹤迹。

    盡管有這樣了不起的發現,與牛頓和伽利略那些把探索的眼光投向宇宙中的星辰而名聲大噪的同時代科學家不同,他似乎被人遺忘了。

     迄今為止,你可能都沒怎麼關注過微生物。

    這可能是因為沒有放大鏡看不見它們。

    想象一下地球上有多少沙礫,或者宇宙中有多少星星。

    有人曾經統計過星星的數量,做了比較精确的估計,得出的數字大約是1024(10後面跟24個0,相當長一串)。

    把這個數字再乘以100萬,得到1030(也就是100萬的5次方)。

    這個天文數字,就是地球上所有細菌的大概數量。

    假如你是一名園丁,不小心吞下一小撮泥土,其中就含有數十億細菌——一小把泥土裡含有的微生物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在水裡遊泳也不怎麼“安全”,每1毫升的淡水或海水中含有100萬細菌。

    這些微生物才是地球恒久的居民;人類隻是過客。

     微生物存在于大部分環境中——從最普通到最極端的環境。

    從酸性溫泉、放射性廢料中到地球的最深處,都能找到它們。

    在太空中它們都能存活。

    我們不是從亞當和夏娃而是從微生物演化而來,而且此後一直和它們緊密相連。

    這在腸道中表現尤為明顯,有幾千種細菌發揮着不為人知的巨大作用,它們之間的差異就像你我與水母間的差異一樣大。

     微生物名聲不佳,但這幾百萬種中隻有極少一部分對人有害,大部分實際上對人類的健康至關重要。

    它們不僅是消化食物所必需的,也控制着熱量的吸收,生成重要的酶和維生素,并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

    幾百萬年的時間裡我們與微生物共同演化,相依為命,而如今這一精細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