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關燈
槍提出要求。

    &rdquo他們再也不打算等待永遠也等不到的列強的幫助,決心把民族的命運握在自己的手中。

     阿蔔杜勒·哈米德原本就對聰明的亞美尼亞人很不放心,現在他們又開始反抗,這讓他大為警覺。

    他想了一個狡猾的計策,決定利用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的分歧。

    庫爾德人成了他的分化政策的重要工具。

    1891年,他開始從庫爾德部落中招募一支民兵武裝,相當于準許了他們對亞美尼亞人的襲擊。

    這些庫爾德人被編成了騎兵團,人稱&ldquo哈米迪耶&rdquo(Hamidiye),即&ldquo效忠于哈米德的人&rdquo。

    到1892年年底,這些騎兵團的總規模達到了大約1.5萬人,且人數還在繼續逐年增長。

    這些來自東方的人生性粗犷。

    他們穿着花哨的制服,神氣十足地在伊斯坦布爾的基督徒聚居區走過,讓當地居民大為緊張。

    他們公開宣稱自己的正式任務就是鎮壓亞美尼亞人,而且在鎮壓基督徒過程中的任何行為都可以不負法律責任。

    這些說法在亞美尼亞引發了恐慌。

     與此同時,在1893年,亞美尼亞革命者也不再滿足于發動襲擊行動,而是設法在安納托利亞中西部地區煽動穆斯林叛亂。

    他們在城鎮的圍牆上張貼煽動性的标語,呼籲全體穆斯林起來反抗蘇丹的壓迫。

    這個計劃太過天真,結果隻是導緻大量的亞美尼亞人在安納托利亞各個地區被捕入獄,亞美尼亞人有組織的抵抗行動遭遇了重大挫折。

    但是,這些行動造成了巨大的混亂,最終導緻了1894年在蘇丹命令下發生的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在穆什(Mush)[7]以南的薩松(Sasun),庫爾德部落酋長對亞美尼亞人的壓榨已經演變成了一個有組織的納貢體系,亞美尼亞人要想得到安全保障就必須付錢,實際上形同敲詐。

    由于亞美尼亞人要向庫爾德人納貢,奧斯曼帝國政府心照不宣地免除了亞美尼亞人的稅金。

    這種情況持續了好多年。

    可是現在,奧斯曼帝國政府卻要求亞美尼亞人支付欠下的稅金。

    亞美尼亞人拒絕接受這樣的雙重壓迫。

    結果,在庫爾德部落武裝的密切配合之下,奧斯曼軍隊開進了這一地區。

    很快,他們就開始不分青紅皂白地屠殺無助的亞美尼亞人。

    軍人在整個地區裡地毯式地搜索亞美尼亞人,一直追到河谷和山區,仿佛在&ldquo獵殺野生動物&rdquo一般。

    他們不接受投降,就用刺刀殺死男人,強奸女人,把孩子在石頭上摔死,還把亞美尼亞人遺棄的村莊付之一炬。

    負責指揮這一行動的指揮官澤基帕夏(ZekiPasha)還獲得了蘇丹的嘉獎。

     奧斯曼帝國政府試圖把對亞美尼亞人的屠殺說成不值一提的意外事件,但最先發生的一些屠殺事件還是被洩露了出去,在歐洲引發了自由派人士的強烈抗議。

    于是,英、法、俄三國要求組建一個委員會進行調查。

    1895年,為了搶得先機,坐實奧斯曼帝國政府所描述的說法,蘇丹組建了一個委員會,負責&ldquo調查亞美尼亞匪幫的罪行&rdquo。

    在這場鬧劇之後,倫敦和巴黎爆發了大規模的集會,列強則提出了一個亞美尼亞改革方案。

    蘇丹假意接受了列強的提議,實際上隻是做了大量徒有虛名的書面承諾,讓整個改革方案的效果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在紅查克的領導下,亞美尼亞人發動了大規模的示威。

    他們在伊斯坦布爾遊行示威,向奧斯曼帝國政府請願、抗議,要求進行改革。

    盡管亞美尼亞人的主教建議他們保持耐心,但局勢還是失控了。

    一位來自薩松的示威者高呼:&ldquo不自由,毋甯死!&rdquo結果示威人群群起響應,開始高唱革命歌曲。

    這引發了警察的幹預,警察當場用棍棒打死了很多人。

    與此同時,在警察的放任之下,土耳其平民中的狂熱分子也在街頭遊走,到處尋找亞美尼亞人,再用棍棒将他們殺害。

    暴力和恐怖持續了十天,數以千計的亞美尼亞人躲進了他們的教堂。

    外國大使勸說他們放下武器。

    在得到生命安全的保證之後,他們才敢從教堂裡走出來。

     與此同時,一艘外國船隻的船長帶來了另一個消息:在特拉布宗發生了一起大屠殺。

    他看到亞美尼亞逃亡者朝着他的船隻遊來,卻在半路上被乘着小船的土耳其人截住,或被擊打頭部,或被按到水中淹死。

    他眼睜睜地看着這一切,卻無能為力。

    在特拉布宗城中,将近1000名亞美尼亞人被殺,其中許多人被活活燒死在家中。

    一支奧斯曼軍隊和當地山區裡的拉茲部落成員(Laz)[8]沖進了亞美尼亞人居住的區域,先是搶劫了市場上的亞美尼亞人商店,接着又放火焚燒,暴行一直持續了五個小時之久。

     接着,就在蘇丹裝模作樣地接受列強提出的亞美尼亞改革新方案的同時,在土耳其東部也發生了一系列有組織的屠殺。

    據說,所有這些屠殺事件開始和結束的時候都會響起軍号聲,就好像是在進行某種軍事行動一樣。

    實際上,這些屠殺事件就是軍事行動。

    在這些地方,并沒有發生亞美尼亞人突然舉事、迫使官方動用警察進行鎮壓這樣的事情。

    事實剛好相反。

    在蘇丹的授意之下,亞美尼亞人聚居的東部六州的軍事力量進行了密切合作,籌劃實施了這樣一場行動,像對付外敵一樣對付亞美尼亞人。

     他們采取的戰術遵循了蘇丹的原則&mdash&mdash激起穆斯林社群的宗教狂熱。

    阿蔔杜勒·哈米德為他派到亞美尼亞的代理人做了具體的指示,告訴他們應當怎麼做。

    他們通常的做法是,先在某個城鎮最大的清真寺裡召集穆斯林聚會,然後以蘇丹的名義向他們宣布,亞美尼亞人正在進行反對伊斯蘭教的叛亂。

    蘇丹命令虔誠的穆斯林起來對付這些異教叛亂分子,捍衛自己的信仰。

    蘇丹提出,根據神聖法,虔信者可以剝奪叛亂分子的财物。

    他用這種方式鼓勵穆斯林以信仰之名去侵吞他們的基督徒鄰居的财産,如果遭遇抵抗就殺死他們。

    于是,在整個亞美尼亞,&ldquo日益壯大的狼群到處襲擊綿羊&rdquo。

     另一方面,阿蔔杜勒·哈米德還曲解了伊斯蘭教的另一項宗旨。

    他允許穆斯林用刀架在敵人的脖子上,在最後關頭逼迫他們皈依伊斯蘭教,不然就殺掉他們。

    在此之前,逼迫他人皈依伊斯蘭教的做法已經在西方壓力下,由阿蔔杜勒·邁吉德廢除了。

    在村莊裡居住的一些缺乏抵抗意志的家庭甯願選擇皈依伊斯蘭教,因為他們犧牲掉的隻是作為基督教世界一員的獨立認同罷了。

     掌控所有這一切活動的,是沙基爾帕夏(ShakirPasha)。

    此人十分險惡,曾經出任駐聖彼得堡大使。

    表面上,他的職責是&ldquo巡視奧斯曼帝國亞洲省份的部分地區&rdquo,這一任命也是蘇丹裝模作樣的改革方案的一部分。

    而實際上,他的任務是在這些地區策劃、執行屠殺活動。

    執行這一任務的人為了方便行動,認定亞美尼亞人正逐漸對自己低人一等的地位産生不滿。

    于是,他們定下的目标就是無情地減少亞美尼亞人的人口,直至将他們趕盡殺絕,然後把他們的土地交給土耳其人。

     這一次次由軍号聲宣告其開始和結束的活動,其過程也十分相似。

    首先進城的是奧斯曼軍隊,他們的任務是屠殺;接着是庫爾德非正規軍和部落武裝,他們進城來洗劫;最後,為了追擊流亡者和全面掃蕩,戰火和毀滅将席卷周邊的土地和村莊,帶來徹底的大災難。

    在1895年的這個可怕的冬天,在土耳其東部的20個不同地區,亞美尼亞人損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和大量的财産。

    屠殺通常都發生在星期五。

    這一天,穆斯林們會聚集在清真寺裡,而政府會散布謠言說,亞美尼亞人打算在穆斯林禱告的時候就把他們屠殺殆盡。

    于是,穆斯林會站起來阻止他們的計劃,最後被屠殺的反而是亞美尼亞人。

    考慮到死于傷病、無家可歸和饑餓的人數,遇難者的總人數大概在50萬到100萬之間。

     在13個較大的城鎮,每個城鎮裡的死亡人數都達到了四位數。

    在埃爾祖魯姆,擁有1000家店鋪的大市場慘遭洗劫和破壞。

    在事變發生的第二天,在一座亂葬崗裡就掩埋了300多名亞美尼亞人。

     最為殘酷、破壞性最大的屠殺發生在烏爾法。

    在這裡,亞美尼亞人占了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他們的街區遭圍攻兩個月之後,亞美尼亞人的領袖們于1895年12月在大教堂裡集會,起草了一份要求奧斯曼帝國政府出面保護的聲明。

    負責指揮的土耳其軍官表示将保證他們的安全,随後派兵包圍了大教堂。

    接着,一大群土耳其士兵和緊随其後的暴徒沖進了亞美尼亞人的街區。

    他們四處搶劫,将亞美尼亞人成年男子屠殺殆盡。

     在軍号聲宣告當天的行動結束之後,有3000多名逃亡者湧進了大教堂尋求庇護。

    第二天是星期日。

    就在這天早晨,一群狂熱的暴徒沖進了教堂,大肆屠殺,并且劫掠了教堂的神龛。

    接着,他們堆起了一大堆草席,用它們蓋住屍體,又澆上30罐石油,将其點燃。

    有一大群婦女和孩子躲在木質的走廊裡。

    他們驚恐地哀号起來,身上着了火,最後全死在了大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