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rdquo按照葉卡捷琳娜女皇的打算,他将來會成為獨立于聖彼得堡的沙皇之外的君主,與奧地利皇帝結盟,統治拜占庭帝國在歐洲的領土。

    他的帝國版圖将囊括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希臘古老的雅典共和國與斯巴達。

    葉卡捷琳娜女皇加緊了在希臘的宣傳工作,敦促希臘的基督徒投身她的事業當中,拿起武器反抗異教徒。

     在她的鼓動下,伊庇魯斯的山地部落揭竿而起。

    等到年輕的康斯坦丁皇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一個希臘人的代表團來到聖彼得堡向女皇請願。

    他們聲稱,作為&ldquo一個英才輩出的民族,我們從未向您索求過任何财寶,現在也不會提出這種要求;我們要的是我們無法購買的火藥和鉛彈,然後拿着它們去投入戰鬥&rdquo。

    女皇答應了他們的請求。

    接着,他們又要求讓她的孫子做他們的君主。

    女皇準許他們去康斯坦丁的私人房間,以侍奉&ldquo巴賽勒斯&rdquo[18]之禮侍奉他。

    在代表團宣誓效忠之後,年輕的康斯坦丁用希臘語回答說:&ldquo去吧,願你們如願以償。

    &rdquo 此時,葉卡捷琳娜正在忙于操縱克裡米亞的事務。

    根據《庫楚克開納吉和約》,克裡米亞已經成了一個獨立的國家。

    鞑靼人從他們的王室家族中選出了一位傑夫列特·格萊(DevletGhirai)出任他們的可汗,但俄國人認為此人不夠恭順。

    于是,他們先煽動對這位可汗的不滿情緒,接着又以恢複秩序為名出兵克裡米亞,推翻了這位可汗,挑選了自己認可的人選取而代之。

    此人曾經在聖彼得堡做人質,鞑靼人和土耳其人都認為他就是一個屈服于俄國意志的軟弱傀儡。

    但是,土耳其人并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因此隻好在克裡米亞問題上屈服。

    1779年,在法國人的鼓動下,他們與俄羅斯在《庫楚克開納吉和約》的基礎上重新簽訂了一份協定,默許了新任可汗的當選,并且按照穆斯林的慣例承認了他的地位。

     在鞑靼人看來,這位新可汗粗魯無禮,恣意揮霍,是俄國人的走狗。

    鞑靼人掀起叛亂反對他的統治,他就派了一支代表團到聖彼得堡去,乞求女皇的保護。

    俄軍又一次開進克裡米亞,無情地鎮壓了叛軍,叛軍或死或逃。

    女皇和她的部隊總指揮、顧問和重要情人波将金大公(PrincePotemkin)一緻認為,直接吞并克裡米亞的時機已經成熟。

    威逼利誘之下,那位不走運的可汗不得不把他的冠冕交給了女皇。

    1783年,女皇宣布俄羅斯吞并克裡米亞、庫班及周邊地區。

    那位可汗遭到了無情的抛棄。

    他在條件簡陋的囚禁地度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被送到了奧斯曼帝國。

    他一到奧斯曼帝國就立即遭到斬首。

     西方世界卻相信,俄羅斯人在克裡米亞的所作所為是解放者的壯舉,認為他們将夾在俄土兩國之間的鞑靼人從内部紛争的苦海和外國入侵的威脅中解救了出來。

    葉卡捷琳娜宣稱:&ldquo俄羅斯人之所以來到克裡米亞,是因為他們熱愛良好的秩序和安甯的生活。

    &rdquo一些堅強不屈的鞑靼人甯願為了國家的獨立拼死作戰。

    于是,波将金大公的堂兄弟保羅·波将金将軍就把這些人全部處死。

    據說,他屠殺了3萬名鞑靼人。

    還有數以萬計的鞑靼人和大量的亞美尼亞基督徒被迫流亡,在蜂擁穿越亞速海以東的草原時飽受凍餓之苦,死者甚衆。

    作為獎賞,這位将軍被任命為黑海艦隊的總司令,還兼任了新設立的俄羅斯帝國陶裡斯(Tauris)[19]省的總督,轄區涵蓋了克裡米亞及其周邊地區。

    而波将金大公本人則獲得了更高的榮譽,被授予了&ldquo陶裡利安&rdquo的稱号。

     幾年之後,葉卡捷琳娜女皇在戰勝功臣波将金和一支壯觀的随行隊伍的陪伴下,巡訪了這片新征服的南方土地。

    在這裡,開發和殖民工作已經展開。

    奧地利皇帝約瑟夫在第聶伯河上的新要塞赫爾松(Kherson)與他們會合(當時葉卡捷琳娜正在試圖加強與奧地利帝國之間的關系)。

    這座新的要塞有一座凱旋門,上面刻着&ldquo通向拜占庭之路&rdquo的字樣。

    約瑟夫皇帝恭敬地迎接了女皇。

    女皇向他展示了新落成的塞瓦斯托波爾(Sebastopol)港口和裡面停泊的俄羅斯戰艦。

    接着,他們又一同穿過草原,一邊商讨肢解奧斯曼帝國的詳細方案,一邊又拿&ldquo土耳其可憐鬼&rdquo開着玩笑。

     這次狂妄的出行宣傳得舉世皆知。

    與此同時,俄國人還在奧斯曼帝國的其他地區煽動着叛亂。

    俄國人這麼做的目的,就是想激怒土耳其人,讓他們主動挑起戰争,以入侵者的形象出現在西歐的知識階層眼中。

    現在,俄羅斯在西歐知識階層中間頗有威望。

    特别是在法國,那裡的知識分子将葉卡捷琳娜看作開明君主的楷模和文明開化的希望。

    在伏爾泰看來,葉卡捷琳娜與穆斯塔法三世之間的戰争就是理性與狂熱、文明與落後之間的戰争。

    而在法國哲學家沃爾内伯爵(ComtedeVolney)的眼中,土耳其人就是&ldquo博斯普魯斯海峽的野蠻人&rdquo,&ldquo俄羅斯對這個無知而堕落的國家的入侵,将為波斯大地帶來新生&rdquo。

     1787年,奧斯曼帝國向俄羅斯宣戰。

    第二年,約瑟夫皇帝向奧斯曼帝國宣戰,以此來支持俄羅斯女皇。

    在此之前,約瑟夫向貝爾格萊德要塞發動了一次狡猾的突襲,實際上已經破壞了和約。

    于是,像以前一樣,土耳其人又陷入了兩線作戰,而這次的戰果遠不如上一次。

    在海上,資深的阿爾及利亞海盜哈桑成了奧斯曼艦隊令人敬畏的指揮官。

    這位冷酷無情的海軍總司令重整了奧斯曼艦隊,還在叙利亞和摩裡亞(最初為抗擊俄國人而被引來這裡的阿爾巴尼亞人,留在此地變成了無法無天的強盜)的叛亂省份恢複了蘇丹的權威。

    最近,他還在埃及鎮壓了馬木留克的叛亂。

     現在,奧斯曼帝國将哈桑從開羅召喚回來,讓他在黑海地區統率奧斯曼帝國的陸軍和海軍。

    他坐鎮奧恰科夫,試圖奪回金伯恩,從而恢複對布格河與第聶伯河河口的控制。

    但是,他的對手是才幹遠超同時代将領的俄羅斯将才蘇沃洛夫(Suvarow)。

    他既有精明的謀略,又有鼓舞人心的領導力;既精通軍事科學,又善于洞悉手下将士的本性和能力。

    他像一個粗魯的老大哥一樣與農民出身的俄羅斯士兵打成一片,與他們同甘共苦,激發起他們的榮譽感和愛國熱情,讓他們充滿戰鬥激情和忠于職守的精神。

    他靜候哈桑的部隊登陸,随即用他規模相對較小的部隊發動了迅猛的進攻,将敵軍殲滅。

    最後,他又在河口布下火炮,阻止土耳其人的炮艇艦隊從上遊進入港灣。

    他在這裡幾乎全殲了哈桑的艦隊。

    從此以後,金伯恩獲得了&ldquo蘇沃洛夫的榮耀&rdquo這一别名。

     第二年冬天,在波将金的支援下,蘇沃洛夫奪取了奧恰科夫外圍的屏障,在德涅斯特河河口上又擊沉了一些奧斯曼船隻。

    接着,他率軍冒着猛烈的炮火,踩着港灣的冰面向奧恰科夫要塞發動了攻擊。

    在穿越鞑靼草原的殘酷而漫長的征途中,俄軍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而土耳其人在附近一座俄羅斯村莊的屠殺行為也激怒了俄軍。

    所以破城之後,俄軍将城中居民屠殺殆盡,隻留了一些婦孺。

    就這樣,到1788年的年底,土耳其人實際上在東線已經輸掉了戰争。

     由于率軍親征的奧地利皇帝十分無能,奧斯曼帝國在奧地利獲得了一點喘息之機。

    一支奧斯曼大軍渡過了多瑙河,擊敗了一支奧地利軍隊。

    随後,約瑟夫糾集了自己的大軍,開始向奧斯曼人進軍。

    但是,他對勝利又沒有把握,于是就在惶恐中連夜向蒂米什瓦拉方向撤退。

    在黑夜之中,困惑而又驚慌的奧地利人誤把一支撤退較慢的己方部隊當成了土耳其人的追兵。

    于是,他們組成防禦隊形,朝各個方向胡亂開火。

    直到白晝來臨,他們才意識到誤傷了自己人。

    上千人躺在附近,已死或是瀕死。

    土耳其人充分利用了這個愚蠢的錯誤,迅速對敵人發動了攻擊,奪取了大量的火炮。

    接着,他們又持續追擊逃跑中的敵人。

    奧地利皇帝的軍隊走了一條環境惡劣的道路,除了戰鬥中的傷亡之外,還有數以萬計的士兵因疾病和瘟疫死亡。

    從此以後,他再也沒有嘗試過親自統兵作戰&mdash&mdash這對土耳其人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

     1789年,奧地利帝國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勞登元帥(MarshalLoudon)。

    他有蘇格蘭血統,精力充沛,經驗豐富。

    他崛起于七年戰争時期,以&ldquo戰争中的紳士風度&rdquo著稱。

    他重振了奧地利軍隊的精神,成功入侵了波斯尼亞和塞爾維亞,占領了大片土地。

    另一支由科堡親王(PrinceofCoburg)指揮的奧地利軍隊則在摩爾達維亞與波将金指揮的俄軍戰線連成了一線。

    此時,俄軍已經占領了第聶伯河與多瑙河三角洲之間的地區。

     那一年的早些時候,蘇丹阿蔔杜勒·哈米德一世駕崩,繼位的是他的侄子塞利姆三世。

    塞利姆是一個富有活力和遠見的年輕人,決心改革并拯救他的國家。

    他立刻下令,号召所有年齡在16歲和60歲之間的穆斯林入伍。

    接着,他又召回了在黑海指揮艦隊的哈桑,任命他為大維齊爾兼多瑙河流域部隊的總司令。

    盡管哈桑的陸戰經驗不及海上,但是他麾下的大軍已經足以在摩爾達維亞前線壓倒科堡親王的部隊。

     但是,哈桑不是強大的蘇沃洛夫的對手。

    蘇沃洛夫率領俄軍穿過荒涼的山區,經過一天一夜的行軍突然出現在戰場上,挽救了奧地利人。

    蘇沃洛夫不停地命令部隊&ldquo前進!攻擊!&rdquo他未做停歇,大膽地搶在哈桑前面發動了進攻。

    在破曉前兩個小時,他率軍向奧斯曼軍隊的大營發動了攻擊,奪取了他們的物資、彈藥和攻城火炮,并且接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