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關燈
樣,被俄國人攻占。

     1771年,厄運又輪到了克裡米亞。

    俄軍同時從彼列科普地峽和刻赤海峽入侵,兩路夾擊克裡米亞。

    在一片混亂之中,整個克裡米亞都被俄軍占領,其間鞑靼人和土耳其人之間還發生了内讧。

    奧斯曼帝國派來的總督被俘,克裡米亞可汗則可恥地不戰而逃,讓鞑靼人陷入了群龍無首的境地。

    可汗的兩個兒子得到了俄國人的承諾,允許他們在克裡米亞半島上獨立建國,但需要接受俄羅斯的保護。

    于是,他們随着一支代表團前往聖彼得堡,向葉卡捷琳娜女皇宣誓效忠。

    至此,除了奧恰科夫和金伯恩,奧斯曼帝國丢掉了黑海北岸的大部分領土。

    與此同時,在高加索地區,俄國人把土耳其人逐出了明戈瑞利亞(Mingrelia)[10]和格魯吉亞。

     此時,強大的俄羅斯接連不斷的征服擴張引起了其鄰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的擔憂。

    奧普兩國向俄羅斯女皇提出,他們可以出面幫助她和奧斯曼帝國和談。

    但葉卡捷琳娜回答說,她隻會和蘇丹本人談判,不需要他國勢力的介入。

    接下來,這幾個國家和土耳其人進行了一系列複雜的外交運作,其中還包括有關瓜分波蘭的安排。

    奧斯曼帝國先後試圖與奧地利和法國結盟,以争取他們支持自己對抗俄國。

    最終,在1771年的戰事進入尾聲之後,俄國和奧斯曼帝國同意停戰,兩國先後在福克沙尼(Fokschani)[11]和布加勒斯特(Bucharest)舉行了和談。

     但是,和談破裂了。

    主要原因是大穆夫提和整個烏理瑪團體都反對割讓克裡米亞。

    他們認為,作為蘇丹&mdash哈裡發體系内的伊斯蘭政權,克裡米亞不能被置于基督教國家的保護之下。

    盡管穆斯塔法三世蘇丹、大維齊爾和政府裡主要官員都認為和談的條件可以接受,但蘇丹不得不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他擔心如果自己接受了和談條款,烏理瑪可能會在伊斯坦布爾煽動叛亂。

    于是,在經過一年多的休戰期之後,戰争又開始了。

    利用這一喘息之機,蘇丹恢複了摩裡亞的解放者&mdash&mdash穆赫辛紮德帕夏的大維齊爾職務。

     穆赫辛紮德帕夏重組并加強了軍隊,最後一次賦予了軍隊新生。

    1773年,他發動了一場戰役。

    這場戰役的範圍局限在多瑙河南岸及保加利亞的部分地區[從錫利斯特拉(Silistria)[12]和魯什楚克(Hustchuk)[13]到黑海沿岸的區域]。

    首先,土耳其人頂住了俄羅斯對錫利斯特拉的圍攻。

    守軍與敵人展開了巷戰,最終迫使敵軍撤出。

    作為報複,俄軍屠殺了不設防的城鎮巴紮爾日克(Bazarjik)的普通居民。

    一支奧斯曼軍隊突然出現在正在屠殺平民的俄軍面前,吓得俄軍倉皇逃走,他們營火上的鍋裡還留着尚未煮熟的肉。

    與此同時,另一支俄軍向瓦爾納進發,但被土耳其人擊退。

    參加戰鬥的還包括一支奧斯曼艦隊的士兵,這支艦隊當時正在黑海沿岸遊弋。

     這一連串出乎意料的勝利大大鼓舞了土耳其人。

    1774年,他們從舒姆拉(Shumla)的大本營出發,展開了攻勢。

    舒姆拉位于巴爾幹山脈的小山丘上,控制着多瑙河河谷。

    這一次,土耳其人向下遊的河口方向進軍,試圖将敵人逐出哈索瓦要塞(Hirsova)[14]。

    不過,俄國人卻首先發動了進攻,徹底擊敗了奧斯曼大軍,奪取了他們的大營。

    剩下的奧斯曼軍隊已經不足以守住舒姆拉。

    俄軍開始向南朝着巴爾幹峽谷的方向挺進,試圖切斷舒姆拉與伊斯坦布爾之間的聯系。

     大勢已去。

    大維齊爾派了一名軍官到俄軍的營地,請求停戰。

    俄國人拒絕暫時停戰,但同意讓他派全權代表來議和。

    在征得奧斯曼帝國政府的同意後,談判得以重啟。

    在不到七個小時的時間裡,雙方就達成了《庫楚克開納吉和約》(TreatyofKüchükKainarji),條款基本上與兩年前被土耳其人拒絕的條款相一緻。

    俄國人故意拖了四天才在和約上簽字,為的是要等到《普魯特和約》的紀念日那一天,以徹底洗刷那次失敗帶來的恥辱。

     盡管新的和約讓奧斯曼帝國蒙羞,但是其中的條款并不算十分苛刻。

    由于俄國人付出的戰争代價也十分高昂,而且國内和波蘭都有别的麻煩,女皇本人也急于求和。

    俄羅斯既沒有繼續控制克裡米亞,也沒有将它交還給土耳其人,而是承認了克裡米亞和比薩拉比亞靠近波蘭邊境地區的鞑靼人的政治獨立。

    鞑靼人由自己選出來的王公統治,俄羅斯人和土耳其人均不得幹預他們的選舉和内政。

    在宗教領域,鞑靼人仍然隸屬于奧斯曼帝國的蘇丹&mdash哈裡發,這也是蘇丹對境外穆斯林的宗主權第一次獲得國際承認。

     另一方面,刻赤和耶尼卡萊這兩座重要要塞以及亞速和金伯恩等城市依然留在俄國人手中,這讓俄羅斯在克裡米亞及其周邊地區有了堅實的立足點。

    隻要俄羅斯願意,就随時可以奪取克裡米亞。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終于達成了近一個世紀前彼得大帝的夙願,其艦隊終于可以進入黑海,終結了黑海作為奧斯曼帝國&ldquo純潔無瑕的&rdquo内湖的曆史。

    根據和約,俄羅斯船隻有權在黑海航行。

    從此,黑海兩岸的兩個國家都可以在黑海水域中航行,俄羅斯還獲準在奧斯曼帝國境内事關其利益的地點設置領事館。

     在地中海,和約要求俄羅斯艦隊撤出希臘群島。

    在亞洲,格魯吉亞和明戈瑞利亞都被交還給了奧斯曼帝國;在歐洲,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這兩個羅馬尼亞省份也是如此。

    不過,在這兩個省份,俄國人提出了一些條件。

    奧斯曼帝國不僅要保證政府公平對待基督徒,保護他們的信仰自由,俄國人還可以派出得到奧斯曼帝國認可的官員,插手當地的事務。

    這意味着俄國人擁有了對基督徒的保護權。

    以後,俄國人還将把這種保護權的适用範圍擴大到奧斯曼帝國境内的所有基督徒,從而為日後的沖突埋下了禍根。

    此外,俄國人還可以自由地前往巴勒斯坦的聖地朝觐,無須支付人頭稅,且獲得奧斯曼帝國法律的保護。

     《庫楚克開納吉和約》并沒有能夠從外部瓜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但以之為起點,俄羅斯采取了一個從内部瓦解奧斯曼帝國的用心險惡的新政策。

    從宗教層面來看,它埋下了内部分裂的種子,而在未來的曆史進程中俄羅斯人還會繼續使用這一手段。

    此外,蘇丹還允許俄羅斯向奧斯曼帝國派駐常設公使,并且給予俄羅斯君主帕迪沙阿的地位和稱号。

    這些舉措實際上都為俄羅斯人的新政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作為一個統治者,穆斯塔法三世有着強烈的意願想要有所建樹,而且他還擁有改革的精神。

    因此,當托特男爵提出創辦并親自領導一所教授數學的學校時,他也給予了大力支持。

    這所學校讓包括海軍和陸軍軍官在内的許多人接觸到了一度被遺忘的三角學奧秘。

     穆斯塔法三世并沒有親眼看到自己遠大抱負的破滅及其悲慘的後果。

    他依然相信星象中所描繪的命運,堅信自己将成為&ldquo吉漢吉爾&rdquo(Cihangir,即&ldquo世界征服者&rdquo,他在寫詩的時候用這個稱号作為筆名)。

    1773年,他決定親自前往多瑙河前線,從他的将領手中接過指揮權。

    但他的大臣們不讓他這樣做,烏理瑪也反對他離開伊斯坦布爾,主要理由是他的健康狀況欠佳。

    實際上,就在歲末年初之際,他在經受了幾個星期的病痛折磨之後去世了。

    他一心想要為奧斯曼帝國注入新的活力,抵抗俄羅斯的入侵,這一點是十分可敬的。

    但是,他缺乏政治上的判斷力,性格也不沉穩。

    不僅如此,他也沒有必要的物力和人力資源去重振帝國。

    在帝國晚期的列位蘇丹中,有一些希望能夠效法帝國早期強大而卓越的蘇丹們,但總被這些因素所制約。

    在這些蘇丹之中,他既非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他的弟弟在&ldquo牢籠&rdquo裡度過了43個年頭之後,繼承了蘇丹大位,是為阿蔔杜勒·哈米德一世(AbdulHamidI)。

    他即位伊始就發現國庫空空如也,甚至沒有辦法按照慣例在登基之時給近衛軍頒發賞金。

    他彬彬有禮,卻是位軟弱的君主,徒有好的意願卻受制于自身的諸多缺陷。

    不過,他倒是精力旺盛,一共生了22個孩子,但其中大多數都夭折了。

    據傳說,他有一個孩子有法國血統,他的母親是其父後宮中的寵妃艾梅·迪比克·德裡弗麗(AiméeduBucqdeRivery),她也是後來的約瑟芬皇後(EmpressJosephine)[15]的遠親。

    這個孩子可能就是未來傑出的蘇丹馬哈茂德二世。

    [16] 在大約13年的時間裡,被戰争折磨得疲憊不堪的奧斯曼帝國由蘇丹的大臣們主宰,度過了一段相對和平的歲月。

    但是,這隻是給了奧斯曼帝國一點喘息之機,表面上平安無事,實際上危機四伏。

    對葉卡捷琳娜女皇而言,這不過是一個短暫的間歇期,待她解決了内部的問題,就會回來重拾她侵略性十足的&ldquo宏偉計劃&rdquo&mdash&mdash肢解奧斯曼帝國。

     正如她的盟友、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約瑟夫所留意到的那樣,&ldquo這個女人有着非凡的意志,誰也無法阻擋&rdquo。

    1778年,她的第二個孫子出生。

    這個孩子受洗時取了一個帝王的名字&mdash&mdash康斯坦丁[17]。

    葉卡捷琳娜女皇宮廷裡的一個英國人伊頓先生(Mr.Eton)披露說:&ldquo這個孩子的保姆都是希臘女人,他吃奶的時候聽到的都是希臘語,後來又請來飽學的希臘教師精進他的希臘語;簡而言之,他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是為了讓他登上&lsquo君士坦丁堡&rsquo的寶座而準備的,沒有任何人質疑女皇的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