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國最關心的那一帶地方之外,他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領土損失。

    這樣的條款讓之前吃了敗仗的征服者卡爾十二世大為光火,他眼睜睜地看着沙皇和他的後衛部隊敲着鑼鼓、揚着旌旗,暢行無阻地撤走了。

    他請求撥給他一支部隊去追擊俄羅斯人,他的主張也得到了同樣憤憤不平的克裡米亞可汗(他認為吃了敗仗的沙皇應該像過去一樣繼續向他納貢)的支持。

    但他們的請求沒有得到準許。

     主和派繼續占上風,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英國大使羅伯特·薩頓爵士的影響。

    他向國内彙報說,盡管瑞典國王和克裡米亞可汗進行了不懈努力,但土耳其人&ldquo似乎普遍對戰事以和平的方式收場感到十分滿意&rdquo。

    後來,土耳其人又幾次威脅要對俄羅斯開戰,但在薩頓爵士和荷蘭大使的調停下,俄土兩國在阿德裡安堡重新簽訂了和約,擴大了土耳其人在亞速附近的版圖,終于将俄羅斯的領土與黑海隔絕開來。

    1712年和1713年,接連簽訂的兩份新和約确認了這些條款。

    總體來看,對土耳其人而言,達成《普魯特和約》的過程可謂代價低廉,但土耳其人開出的和約條款也太過慷慨。

    他們對俄羅斯人的要求并不多,而且基本上立足于防禦,因此這些條款也足以讓奧斯曼人暫時滿意。

     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是個麻煩難纏、桀骜不馴的盟友,但他最終也意識到奧斯曼帝國并不會支持自己的事業。

    于是,瑞典國王在蘇丹的一支衛隊的護送下出境,接着穿過歐洲,向北回到了波羅的海沿岸。

     由于彼得大帝在普魯特河戰敗,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和平維持了25年,未起波瀾。

    不過,奧斯曼帝國并不滿足于它從沙皇身上獲取的榮耀。

    它的軍隊依然處于動員狀态,而此時統領軍隊的又是一位十分好戰的大維齊爾&mdash&mdash達馬德·阿裡(DamadAli)。

    他決心率軍去對付更古老的敵人&mdash&mdash威尼斯。

    威尼斯共和國衰落得比奧斯曼帝國更劇烈,而且似乎缺少盟友。

     達馬德·阿裡決定趁機奪回摩裡亞。

    摩裡亞是被當年垂垂老矣、如今已經作古的威尼斯将軍莫羅西尼奪走的,并且通過《卡爾洛維茨和約》确認了威尼斯對摩裡亞的占領。

    達馬德·阿裡被希臘人稱作&ldquo胡穆伊&rdquo(Coumourgi),意為&ldquo無畏的維齊爾&rdquo,他憂郁、神秘,是個引人着迷的人物。

    1715年,他先查看了星象,然後找了一個合适的出兵借口,在海軍的支援下率領一支龐大的陸軍穿過色薩利,經過三個星期的圍攻拿下了科林斯。

     實際上,像此前在塞浦路斯和克裡特島發生的情形一樣,希臘人其實更樂于把土耳其人視作解放者,歡迎他們把自己從來自西歐的威尼斯主子的暴政下解救出來。

    因此,他們沒有給威尼斯人提供任何援助。

    就這樣,奧斯曼軍隊在摩裡亞繼續前進,奪回了包括莫登、科倫和納瓦裡諾在内的被威尼斯人控制的要塞。

    不到幾個月,這場戰役就結束了;在此期間,威尼斯人一直謹慎地避免與奧斯曼軍隊進行決戰。

    到1715年年底,威尼斯共和國已經丢掉了整個摩裡亞和附近的群島。

    與此同時,奧斯曼人還奪取了克裡特島上尚留在基督徒手中的兩座港口。

    接下來,奧斯曼人打算向科孚島和愛奧尼亞諸島發動進攻,将威尼斯人徹底逐出希臘。

     但是,就在達馬德·阿裡赢得曆史性勝利的同時,奧斯曼帝國卻在另一條戰線上遭遇了同樣引人矚目的失敗。

    達馬德·阿裡沒有能夠準确預判出哈布斯堡王朝皇帝查理六世的反應。

    奧斯曼人曾請求奧地利保持中立,還提出讓奧地利出面調停。

    對于這兩項請求,查理六世給出的都是模棱兩可的答複。

    在這種情況下,達馬德·阿裡卻沒有能夠考慮到查理六世為威尼斯人出兵的可能性。

    威尼斯人以奧斯曼人踐踏了《卡爾洛維茨和約》為由,請求皇帝的幫助。

    于是,查理六世與威尼斯共和國簽署了防禦同盟條約。

    在此期間,富于遠見而令人敬畏的薩伏伊的歐根親王對查理六世施加了重要影響。

    歐根親王對土耳其人的迅速勝利感到十分不安,他清楚地看到了這一态勢帶來的潛在威脅。

    土耳其人不僅可以從愛奧尼亞群島威脅到皇帝在意大利的領地,而且倘若他們在東歐重新采取擴張政策,那麼就連皇帝在德意志的領地也會受到威脅。

     關于是否要把防禦同盟條約的簽訂視作宣戰的理由,奧斯曼帝國政府内部意見不一。

    迪萬中的主和派十分明智地反對再與神聖羅馬帝國開戰。

    然而,在激烈的辯論之後,好戰的大維齊爾達馬德·阿裡得到了烏理瑪的支持,最終獲得了大穆夫提支持開戰的指令。

    達馬德·阿裡的意見壓倒了主和派。

     于是,在1716年,一支規模龐大的奧斯曼軍隊又一次向貝爾格萊德進軍了。

    在這裡,曆史再一次重演。

    像蘇丹穆斯塔法二世與歐根親王交鋒的那次一樣,奧斯曼軍隊的将領們又在戰術上産生了分歧。

    是應該向北前進到蒂米什瓦拉,還是應該向西去彼得羅瓦拉丁?這一次,達馬德·阿裡不顧星象的預言,獨斷專行地做了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