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的敵軍,這支軍隊由經驗豐富的巴登侯爵路德維希(LudwigofBaden)指揮。
大維齊爾詢問他的将領們,究竟應當主動采取攻勢,還是采取守勢等對方來攻。
考慮到鞑靼援軍即将到來,他們建議他按兵不動。
但軍事才能遜于行政技巧的科普魯律還是決定發動進攻。
一位留着大胡子的老将反對主動進攻,科普魯律卻斥責說他更像是個鬼魂,而不是人。
他大聲喊道:&ldquo把火炮推上去!&rdquo 土耳其人的水軍在河面上取得了優勢,但陸上的激戰從一開始就朝着不利于土耳其人的方向發展。
他們發動了一系列魯莽的進攻,結果遭到敵人紀律嚴明、技術出色的火槍部隊持續不斷的迎頭痛擊。
科普魯律看到戰鬥行将落敗,于是他親自率軍發動了一次絕望的沖鋒,試圖扭轉戰局。
他高呼着安拉的名号,在衛兵的掩護下揮劍沖向奧地利人的陣列。
但他的英勇舉動并沒有什麼意義,敵人的陣列巋然不動。
他被一顆子彈擊中前額,當場身亡。
看到他已經倒下,他的衛兵們喪失了勇氣,開始逃跑。
他的指揮官們本應暫時不讓部隊知道他陣亡的消息,結果自己卻陷入悲痛之中,任由消息在軍中蔓延。
土耳其人士氣大挫,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繼而四散奔逃,将大營和大量的火炮全都丢給了敵人。
奧地利人盡管損失不小,但赢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對于奧斯曼人而言,當權僅僅兩年的&ldquo善良的科普魯律&rdquo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他的陣亡不啻為一場可怕的災難。
他們先是丢掉了匈牙利,在特克利敗逃之後,又丢掉了特蘭西瓦尼亞。
在戰役開始後不久,在位四年的蘇萊曼二世蘇丹也去世了。
他的弟弟離開了&ldquo牢籠&rdquo,繼位成為艾哈邁德二世。
恥辱和絕望的重擔加速了他的死亡,他也僅僅執政了四年。
隻有在愛琴海上的行動給土耳其人帶來些許安慰。
由于土耳其人的帕夏一直坐鎮底比斯,威尼斯人發現很難守得住摩裡亞,他們也沒能在克裡特島奪取一個基地或奪回愛琴海上的其他島嶼。
1693年,年事已高的莫羅西尼成了威尼斯總督和所有武裝力量的總指揮。
他決心奪取士麥那外海上的島嶼希俄斯島(Chios)。
對于土耳其人來說,這座基地的重要性幾乎不亞于達達尼爾海峽。
莫羅西尼計劃了整個行動,但還沒來得及執行就去世了。
不過,在教皇和馬耳他的支援下,威尼斯艦隊還是奪取了希俄斯島。
這一失利讓心情抑郁、體弱多病的艾哈邁德二世大為悲痛。
不過,威尼斯守軍在希俄斯島上隻堅持到了第二年。
一支奧斯曼艦隊趕走了前來增援的威尼斯軍隊,奪回了這座島嶼。
伊斯坦布爾大事慶祝了這場來得恰到好處的勝利,但蘇丹沒能活着聽到這個好消息。
他像兩位兄長一樣飽受水腫病的折磨,在得勝的消息傳來時去世。
他的侄子繼承了蘇丹大位,成為穆斯塔法二世。
奧斯曼海軍的這場勝利要歸功于新任的海軍司令&mdash&mdash一位名叫哈桑的巴巴利海盜。
他年輕時曾經與威尼斯人交戰,被人認為已經死了,就丢在了戰場上;結果他卻出人意料地又回到了阿爾及爾,因此得到了&ldquo半死的&rdquo(Mezzomorto)這一诨号。
雖然他針對威尼斯人的積極行動可能不具有決定性,但還是為土耳其人在東地中海上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和希望。
而在另一方面,土耳其人卻在黑海遭遇了新的挫敗,而且敗給了新的對手&mdash&mdash俄羅斯。
在此之前,由于克裡米亞鞑靼人的努力,土耳其人在黑海地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
他們于1688年打敗了波蘭人,又在克裡米亞兩次擊敗了受索别斯基慫恿去攻擊鞑靼人的俄羅斯人。
但現在,一個更為可怕的對手出現了&mdash&mdash彼得大帝。
1695年,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羅斯再次向克裡米亞進軍。
這一次,俄羅斯采取了新的戰略,目标指向頓河河口的亞速。
彼得大帝先在第聶伯河下遊占領了土耳其人控制的四座要塞;第二年,他又奪取了亞速。
在進攻亞速的過程中,他不僅使用了吃水較淺的小船,還動用了在遙遠的地方興建的适合航海的艦隊,并把這些船隻交到了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和水手手中。
接着,他在亞速附近的塔甘羅格(Taganrog)興建了一座海軍基地,并在這裡聚集了來自奧地利、荷蘭、意大利和英格蘭的技師、工程師和船匠,動工造船。
他不僅招募斯拉夫裔的水手,也招募外國海員,還照着巴巴利海盜船隻的樣子仿造了一些船隻。
由于土耳其人在刻赤海峽(StraitsofKertch)[18]控制着一座要塞,彼得大帝的艦隊仍然隻能在亞速海中活動,而無法進入黑海。
他決心奪取并控制這個出口。
這是俄羅斯人第一次擁有一支海軍力量,而他們對奧斯曼帝國充滿了敵意。
與此同時,在最關鍵的戰場上,新登基的蘇丹穆斯塔法二世将證明自己是一個兼具意志力和活力的年輕人。
與他那個滿足于當獵人的父親穆罕默德四世不同,穆斯塔法二世是一名飽含激情的戰士,他決心以身作則,複興奧斯曼帝國偉大祖先們的尚武傳統。
在艾哈邁德二世去世後三天,他發布了一份引人注目而又内容直率的禦旨。
他在禦旨中譴責了過去幾位蘇丹的執政方式,宣稱他将親自帶兵出征去對付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
他說,他決意親入戰陣與敵人搏鬥。
接着,他召集了大維齊爾、其他幾位維齊爾、烏理瑪、軍隊的副官和阿迦們,讓他們認真商議他本人究竟是應該留在阿德裡安堡,還是應該親自出馬與皇帝交鋒。
經過三天的商讨,迪萬認為不應當由蘇丹本人親自指揮作戰,理由是這可能會危及他本人的性命和江山社稷。
而且,蘇丹也确實沒有任何軍事經驗。
對此,穆斯塔法二世的答複十分簡單:&ldquo朕決意出征。
&rdquo1696年,他真的率軍親征。
這讓部隊大感興奮,因為尊貴的蘇丹已經很久沒有禦駕親征了。
他率軍從貝爾格萊德出發,奪取了幾座小城堡,并且趕走了包圍蒂米什瓦拉(Temesvar)[19]的薩克森公爵。
由于已經臨近冬天,他沒有繼續前進,而是選擇返回伊斯坦布爾。
在首都,那些曾經反對他的雄心壯志的官員為他舉行了得體的凱旋儀式,他在音樂和禮炮聲中回到了大薩拉基裡奧宮。
凱旋隊伍中押着300名戰俘(他公開宣稱這些戰俘都是将軍),還帶着他的軍隊奪取的各種戰利品。
第二年,他再次率軍前往貝爾格萊德,一心想要再打一次勝仗。
但這一次,他的對手是皇帝的一位新将領&mdash&mdash傑出的指揮官薩伏伊的歐根親王(PrinceEugeneofSavoy)。
而他自己手下的将領們卻在一次次的軍事會議上争論不休,在進軍方向上産生了嚴重分歧:是向西進入斯拉沃尼亞(Slavonia)[20]呢,還是向北進軍匈牙利?蘇丹本人也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最終,他們決定向北進入蒂薩河(Tisza)流域,并在森塔(Zenta)[21]渡河。
在死亡的威脅下,一名戰俘将蘇丹的決定透露給了歐根親王。
于是,歐根親王率部進行了一系列強行軍,以阻止蘇丹過河。
當他率領大軍抵達森塔時,土耳其人剛剛搭建完臨時橋梁,尚未完成渡河。
蘇丹和他的騎兵及大部分炮兵部隊已經抵達了河的左岸,而步兵和其餘的炮兵仍然留在河右岸的塹壕裡。
如果土耳其人的步兵趁敵人立足未穩立刻發動進攻,且得到炮兵的支援,是有可能将歐根親王的部隊擊退的。
但是,蘇丹的軍官們依然沒有協調一緻,蘇丹本人還留在左岸,而對岸的步兵也還待在塹壕裡。
這就給了歐根親王準備進攻的時間。
距離日落隻剩下兩個小時,還有一名來自維也納的信使傳令說不得冒險開戰。
然而,歐根親王是一個熱衷冒險的人,他沒有理會維也納的命令,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面對敵人半圓弧形的塹壕,歐根親王讓他的部隊組成半月形的隊列,在左、中、右三路同時發動了進攻。
用歐根本人的話說,這是一場&ldquo可怕的大屠殺&rdquo。
土耳其人的部隊被迅速擊潰,陷入一片混亂,而軍官們仍然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
有一隊近衛軍發生了嘩變,反過來殺掉了他們的指揮官。
超過2萬名土耳其人喪命,其中包括大維齊爾、4名維齊爾、許多帕夏和30名近衛軍阿迦。
還有1萬人在渡河時落水身亡,隻有不超過1000人逃到了河對岸。
歐根向皇帝彙報說,己方士兵&ldquo站在死屍堆上,如同站在一座島上&rdquo。
到夜幕降臨時,一切都結束了。
蘇丹站在河對岸,無助而驚愕地看着他的部隊灰飛煙滅。
随後,他率領騎兵撤退到蒂米什瓦拉,接着又途徑貝爾格萊德回到了伊斯坦布爾。
補給問題和糟糕的天氣使得歐根親王未能進一步擴大戰果。
即便如
大維齊爾詢問他的将領們,究竟應當主動采取攻勢,還是采取守勢等對方來攻。
考慮到鞑靼援軍即将到來,他們建議他按兵不動。
但軍事才能遜于行政技巧的科普魯律還是決定發動進攻。
一位留着大胡子的老将反對主動進攻,科普魯律卻斥責說他更像是個鬼魂,而不是人。
他大聲喊道:&ldquo把火炮推上去!&rdquo 土耳其人的水軍在河面上取得了優勢,但陸上的激戰從一開始就朝着不利于土耳其人的方向發展。
他們發動了一系列魯莽的進攻,結果遭到敵人紀律嚴明、技術出色的火槍部隊持續不斷的迎頭痛擊。
科普魯律看到戰鬥行将落敗,于是他親自率軍發動了一次絕望的沖鋒,試圖扭轉戰局。
他高呼着安拉的名号,在衛兵的掩護下揮劍沖向奧地利人的陣列。
但他的英勇舉動并沒有什麼意義,敵人的陣列巋然不動。
他被一顆子彈擊中前額,當場身亡。
看到他已經倒下,他的衛兵們喪失了勇氣,開始逃跑。
他的指揮官們本應暫時不讓部隊知道他陣亡的消息,結果自己卻陷入悲痛之中,任由消息在軍中蔓延。
土耳其人士氣大挫,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繼而四散奔逃,将大營和大量的火炮全都丢給了敵人。
奧地利人盡管損失不小,但赢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對于奧斯曼人而言,當權僅僅兩年的&ldquo善良的科普魯律&rdquo是他們最後的希望,他的陣亡不啻為一場可怕的災難。
他們先是丢掉了匈牙利,在特克利敗逃之後,又丢掉了特蘭西瓦尼亞。
在戰役開始後不久,在位四年的蘇萊曼二世蘇丹也去世了。
他的弟弟離開了&ldquo牢籠&rdquo,繼位成為艾哈邁德二世。
恥辱和絕望的重擔加速了他的死亡,他也僅僅執政了四年。
隻有在愛琴海上的行動給土耳其人帶來些許安慰。
由于土耳其人的帕夏一直坐鎮底比斯,威尼斯人發現很難守得住摩裡亞,他們也沒能在克裡特島奪取一個基地或奪回愛琴海上的其他島嶼。
1693年,年事已高的莫羅西尼成了威尼斯總督和所有武裝力量的總指揮。
他決心奪取士麥那外海上的島嶼希俄斯島(Chios)。
對于土耳其人來說,這座基地的重要性幾乎不亞于達達尼爾海峽。
莫羅西尼計劃了整個行動,但還沒來得及執行就去世了。
不過,在教皇和馬耳他的支援下,威尼斯艦隊還是奪取了希俄斯島。
這一失利讓心情抑郁、體弱多病的艾哈邁德二世大為悲痛。
不過,威尼斯守軍在希俄斯島上隻堅持到了第二年。
一支奧斯曼艦隊趕走了前來增援的威尼斯軍隊,奪回了這座島嶼。
伊斯坦布爾大事慶祝了這場來得恰到好處的勝利,但蘇丹沒能活着聽到這個好消息。
他像兩位兄長一樣飽受水腫病的折磨,在得勝的消息傳來時去世。
他的侄子繼承了蘇丹大位,成為穆斯塔法二世。
奧斯曼海軍的這場勝利要歸功于新任的海軍司令&mdash&mdash一位名叫哈桑的巴巴利海盜。
他年輕時曾經與威尼斯人交戰,被人認為已經死了,就丢在了戰場上;結果他卻出人意料地又回到了阿爾及爾,因此得到了&ldquo半死的&rdquo(Mezzomorto)這一诨号。
雖然他針對威尼斯人的積極行動可能不具有決定性,但還是為土耳其人在東地中海上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和希望。
而在另一方面,土耳其人卻在黑海遭遇了新的挫敗,而且敗給了新的對手&mdash&mdash俄羅斯。
在此之前,由于克裡米亞鞑靼人的努力,土耳其人在黑海地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
他們于1688年打敗了波蘭人,又在克裡米亞兩次擊敗了受索别斯基慫恿去攻擊鞑靼人的俄羅斯人。
但現在,一個更為可怕的對手出現了&mdash&mdash彼得大帝。
1695年,彼得大帝治下的俄羅斯再次向克裡米亞進軍。
這一次,俄羅斯采取了新的戰略,目标指向頓河河口的亞速。
彼得大帝先在第聶伯河下遊占領了土耳其人控制的四座要塞;第二年,他又奪取了亞速。
在進攻亞速的過程中,他不僅使用了吃水較淺的小船,還動用了在遙遠的地方興建的适合航海的艦隊,并把這些船隻交到了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和水手手中。
接着,他在亞速附近的塔甘羅格(Taganrog)興建了一座海軍基地,并在這裡聚集了來自奧地利、荷蘭、意大利和英格蘭的技師、工程師和船匠,動工造船。
他不僅招募斯拉夫裔的水手,也招募外國海員,還照着巴巴利海盜船隻的樣子仿造了一些船隻。
由于土耳其人在刻赤海峽(StraitsofKertch)[18]控制着一座要塞,彼得大帝的艦隊仍然隻能在亞速海中活動,而無法進入黑海。
他決心奪取并控制這個出口。
這是俄羅斯人第一次擁有一支海軍力量,而他們對奧斯曼帝國充滿了敵意。
與此同時,在最關鍵的戰場上,新登基的蘇丹穆斯塔法二世将證明自己是一個兼具意志力和活力的年輕人。
與他那個滿足于當獵人的父親穆罕默德四世不同,穆斯塔法二世是一名飽含激情的戰士,他決心以身作則,複興奧斯曼帝國偉大祖先們的尚武傳統。
在艾哈邁德二世去世後三天,他發布了一份引人注目而又内容直率的禦旨。
他在禦旨中譴責了過去幾位蘇丹的執政方式,宣稱他将親自帶兵出征去對付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
他說,他決意親入戰陣與敵人搏鬥。
接着,他召集了大維齊爾、其他幾位維齊爾、烏理瑪、軍隊的副官和阿迦們,讓他們認真商議他本人究竟是應該留在阿德裡安堡,還是應該親自出馬與皇帝交鋒。
經過三天的商讨,迪萬認為不應當由蘇丹本人親自指揮作戰,理由是這可能會危及他本人的性命和江山社稷。
而且,蘇丹也确實沒有任何軍事經驗。
對此,穆斯塔法二世的答複十分簡單:&ldquo朕決意出征。
&rdquo1696年,他真的率軍親征。
這讓部隊大感興奮,因為尊貴的蘇丹已經很久沒有禦駕親征了。
他率軍從貝爾格萊德出發,奪取了幾座小城堡,并且趕走了包圍蒂米什瓦拉(Temesvar)[19]的薩克森公爵。
由于已經臨近冬天,他沒有繼續前進,而是選擇返回伊斯坦布爾。
在首都,那些曾經反對他的雄心壯志的官員為他舉行了得體的凱旋儀式,他在音樂和禮炮聲中回到了大薩拉基裡奧宮。
凱旋隊伍中押着300名戰俘(他公開宣稱這些戰俘都是将軍),還帶着他的軍隊奪取的各種戰利品。
第二年,他再次率軍前往貝爾格萊德,一心想要再打一次勝仗。
但這一次,他的對手是皇帝的一位新将領&mdash&mdash傑出的指揮官薩伏伊的歐根親王(PrinceEugeneofSavoy)。
而他自己手下的将領們卻在一次次的軍事會議上争論不休,在進軍方向上産生了嚴重分歧:是向西進入斯拉沃尼亞(Slavonia)[20]呢,還是向北進軍匈牙利?蘇丹本人也優柔寡斷,猶豫不決。
最終,他們決定向北進入蒂薩河(Tisza)流域,并在森塔(Zenta)[21]渡河。
在死亡的威脅下,一名戰俘将蘇丹的決定透露給了歐根親王。
于是,歐根親王率部進行了一系列強行軍,以阻止蘇丹過河。
當他率領大軍抵達森塔時,土耳其人剛剛搭建完臨時橋梁,尚未完成渡河。
蘇丹和他的騎兵及大部分炮兵部隊已經抵達了河的左岸,而步兵和其餘的炮兵仍然留在河右岸的塹壕裡。
如果土耳其人的步兵趁敵人立足未穩立刻發動進攻,且得到炮兵的支援,是有可能将歐根親王的部隊擊退的。
但是,蘇丹的軍官們依然沒有協調一緻,蘇丹本人還留在左岸,而對岸的步兵也還待在塹壕裡。
這就給了歐根親王準備進攻的時間。
距離日落隻剩下兩個小時,還有一名來自維也納的信使傳令說不得冒險開戰。
然而,歐根親王是一個熱衷冒險的人,他沒有理會維也納的命令,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面對敵人半圓弧形的塹壕,歐根親王讓他的部隊組成半月形的隊列,在左、中、右三路同時發動了進攻。
用歐根本人的話說,這是一場&ldquo可怕的大屠殺&rdquo。
土耳其人的部隊被迅速擊潰,陷入一片混亂,而軍官們仍然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
有一隊近衛軍發生了嘩變,反過來殺掉了他們的指揮官。
超過2萬名土耳其人喪命,其中包括大維齊爾、4名維齊爾、許多帕夏和30名近衛軍阿迦。
還有1萬人在渡河時落水身亡,隻有不超過1000人逃到了河對岸。
歐根向皇帝彙報說,己方士兵&ldquo站在死屍堆上,如同站在一座島上&rdquo。
到夜幕降臨時,一切都結束了。
蘇丹站在河對岸,無助而驚愕地看着他的部隊灰飛煙滅。
随後,他率領騎兵撤退到蒂米什瓦拉,接着又途徑貝爾格萊德回到了伊斯坦布爾。
補給問題和糟糕的天氣使得歐根親王未能進一步擴大戰果。
即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