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土聯盟就會破裂。
威尼斯大使莫羅西尼(Morosini)[2]則向大維齊爾行賄,并且試圖讓他相信,如果英格蘭商人獲準到奧斯曼帝國境内經商,帝國海關的收入就會減少。
哈本在報告中寫道:&ldquo法國人和威尼斯人竭盡全力地阻撓,但他們的陰謀未能得逞。
&rdquo大維齊爾不容置疑地告訴熱爾米尼男爵,&ldquo你的吵鬧毫無理由&rdquo,并且再次強調說,奧斯曼帝國政府歡迎所有尋求和平的人。
哈本出色地應對了他的職務帶來的挑戰。
他有一種冷靜、頑強的個性,與熱爾米尼男爵易于沖動的性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很快,他不僅重新啟動了被擱置的讓步協議,還在海關稅率上取得了更加有利的條件,他的對手則因此吃了虧。
他深愛着自己的祖國,總是樂于宣揚祖國的偉大之處。
他的對手在大維齊爾面前诋毀他,說他不過是個商人。
大維齊爾則說,&ldquo他是一名偉大的貴族,比這裡的任何人都更偉大&rdquo,無論如何,&ldquo他們都不應當對他的個人身份說三道四,隻需要知道他的女主人&mdash&mdash女王有多偉大就夠了&rdquo。
實際上,英格蘭比法國取得了更大的優勢,因為英格蘭的讓步協議裡隻規定了它所享有的貿易特權,而法國人卻還要負責保護所有的基督徒和教堂。
有一次,在大穆夫提的慫恿下,蘇丹穆拉德三世湧起了一陣宗教熱忱,打算對付基督徒,還威脅說要把伊斯坦布爾所有的教堂都變成清真寺。
熱爾米尼男爵的抗議和信奉東正教的希臘人的慷慨獻金打消了蘇丹的這一念頭,但還是有三座位于加拉塔的教堂被關閉了,直到基督徒們四處打點之後才獲準重新開放。
等到薩瓦裡·德蘭可思慕(SavarydeLancosme)接替了熱爾米尼男爵的職務,這位新來的大使又在主教堂惹出了一場争端&mdash&mdash他擅自占用了留給欽差的重要座位。
于是,大維齊爾下令再度關閉了這座教堂,&ldquo除非蘭可思慕先生不再做蠢事&rdquo,否則就不再開放。
法國人就這樣一點點丢掉了在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而被英格蘭人奪了過去。
當哈本得知蘭可思慕在搞一些針對英格蘭人的陰謀詭計時,他冷靜而自信地說道:&ldquo我認為他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把我怎樣。
&rdquo 不過,對于英法這兩個歐洲國家來說,它們在奧斯曼帝國身上得到的利益更多的隻是經濟層面的,而非政治層面的。
它們很快就清楚地看到,以奧斯曼帝國殘存的海軍力量,它根本就不願意參與到任何戰事之中,無論這些戰事是否事關法國或英格蘭的政治利益。
腓力國王一度在大西洋的諸港口大肆造艦,顯然是在準備派一支強大的西班牙艦隊去入侵英格蘭。
哈本向奧斯曼帝國政府請求海上支援,哪怕隻是襲擾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地區,牽制一下西班牙的注意力也好,但奧斯曼帝國政府卻禮貌而堅決地無視了他的請求。
在西班牙無敵艦隊啟程前不久,哈本結束了他的任期,動身離開伊斯坦布爾返回英格蘭。
出于穩妥考慮,他避開了直布羅陀海峽,改為經陸路旅行。
而就在西班牙無敵艦隊出動之後,奧斯曼帝國政府内部也普遍認為英格蘭必将敗北。
結果,1588年,土耳其人得到了西班牙人戰敗的消息。
起初,他們還不敢相信。
不久之後,土耳其人确認了這個消息,因為堪與巴巴利海盜相匹敵的英格蘭武裝私掠船出現了。
它們打着經商的旗号,不加區分地劫掠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商船隊。
英格蘭大使無力約束它們的行為,隻好央求倫敦出面幹預。
法國也來向土耳其人尋求支持,希望他們幫助即位成為法國國王的胡格諾派教徒納瓦拉的亨利(HenryofNavarre,即亨利四世)。
與亨利四世為敵的是以吉斯家族(Guises)為代表的法國天主教徒,這一派獲得了西班牙國王腓力的支持。
蘇丹穆拉德三世寫信給伊麗莎白女王和亨利四世國王,告訴他們土耳其人将與他們聯手對付西班牙人。
于是,人們開始希望奧斯曼艦隊可以與英格蘭和法國聯手,共同對付&ldquo偶像崇拜的&rdquo西班牙人的威脅。
哈本的繼任者愛德華·巴頓(EdwardBarton)将這個方案彙報給了女王的大臣們。
但是,不知是出于蘇丹的悭吝還是他的國庫真的沒錢,土耳其人并未真的組建一支遠征艦隊。
1595年,穆罕默德三世蘇丹即位。
伊麗莎白女王依舊希望可以得到奧斯曼帝國的支持,共同對付她的天主教敵人。
于是,她為新蘇丹準備了一船的禮物,其中包括一些羊毛制品和成捆的其他織物。
這讓威尼斯人大感不安,生怕英格蘭人的貨物會擠占他們的市場。
他們惡毒地宣稱英格蘭人送來的織品都在路上發黴了。
不過,最為重要的禮物是一架獨具匠心、結構複雜的自鳴琴。
設計制造這架
威尼斯大使莫羅西尼(Morosini)[2]則向大維齊爾行賄,并且試圖讓他相信,如果英格蘭商人獲準到奧斯曼帝國境内經商,帝國海關的收入就會減少。
哈本在報告中寫道:&ldquo法國人和威尼斯人竭盡全力地阻撓,但他們的陰謀未能得逞。
&rdquo大維齊爾不容置疑地告訴熱爾米尼男爵,&ldquo你的吵鬧毫無理由&rdquo,并且再次強調說,奧斯曼帝國政府歡迎所有尋求和平的人。
哈本出色地應對了他的職務帶來的挑戰。
他有一種冷靜、頑強的個性,與熱爾米尼男爵易于沖動的性格形成了鮮明對比。
很快,他不僅重新啟動了被擱置的讓步協議,還在海關稅率上取得了更加有利的條件,他的對手則因此吃了虧。
他深愛着自己的祖國,總是樂于宣揚祖國的偉大之處。
他的對手在大維齊爾面前诋毀他,說他不過是個商人。
大維齊爾則說,&ldquo他是一名偉大的貴族,比這裡的任何人都更偉大&rdquo,無論如何,&ldquo他們都不應當對他的個人身份說三道四,隻需要知道他的女主人&mdash&mdash女王有多偉大就夠了&rdquo。
實際上,英格蘭比法國取得了更大的優勢,因為英格蘭的讓步協議裡隻規定了它所享有的貿易特權,而法國人卻還要負責保護所有的基督徒和教堂。
有一次,在大穆夫提的慫恿下,蘇丹穆拉德三世湧起了一陣宗教熱忱,打算對付基督徒,還威脅說要把伊斯坦布爾所有的教堂都變成清真寺。
熱爾米尼男爵的抗議和信奉東正教的希臘人的慷慨獻金打消了蘇丹的這一念頭,但還是有三座位于加拉塔的教堂被關閉了,直到基督徒們四處打點之後才獲準重新開放。
等到薩瓦裡·德蘭可思慕(SavarydeLancosme)接替了熱爾米尼男爵的職務,這位新來的大使又在主教堂惹出了一場争端&mdash&mdash他擅自占用了留給欽差的重要座位。
于是,大維齊爾下令再度關閉了這座教堂,&ldquo除非蘭可思慕先生不再做蠢事&rdquo,否則就不再開放。
法國人就這樣一點點丢掉了在奧斯曼帝國的影響力,而被英格蘭人奪了過去。
當哈本得知蘭可思慕在搞一些針對英格蘭人的陰謀詭計時,他冷靜而自信地說道:&ldquo我認為他根本沒有足夠的能力把我怎樣。
&rdquo 不過,對于英法這兩個歐洲國家來說,它們在奧斯曼帝國身上得到的利益更多的隻是經濟層面的,而非政治層面的。
它們很快就清楚地看到,以奧斯曼帝國殘存的海軍力量,它根本就不願意參與到任何戰事之中,無論這些戰事是否事關法國或英格蘭的政治利益。
腓力國王一度在大西洋的諸港口大肆造艦,顯然是在準備派一支強大的西班牙艦隊去入侵英格蘭。
哈本向奧斯曼帝國政府請求海上支援,哪怕隻是襲擾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地區,牽制一下西班牙的注意力也好,但奧斯曼帝國政府卻禮貌而堅決地無視了他的請求。
在西班牙無敵艦隊啟程前不久,哈本結束了他的任期,動身離開伊斯坦布爾返回英格蘭。
出于穩妥考慮,他避開了直布羅陀海峽,改為經陸路旅行。
而就在西班牙無敵艦隊出動之後,奧斯曼帝國政府内部也普遍認為英格蘭必将敗北。
結果,1588年,土耳其人得到了西班牙人戰敗的消息。
起初,他們還不敢相信。
不久之後,土耳其人确認了這個消息,因為堪與巴巴利海盜相匹敵的英格蘭武裝私掠船出現了。
它們打着經商的旗号,不加區分地劫掠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商船隊。
英格蘭大使無力約束它們的行為,隻好央求倫敦出面幹預。
法國也來向土耳其人尋求支持,希望他們幫助即位成為法國國王的胡格諾派教徒納瓦拉的亨利(HenryofNavarre,即亨利四世)。
與亨利四世為敵的是以吉斯家族(Guises)為代表的法國天主教徒,這一派獲得了西班牙國王腓力的支持。
蘇丹穆拉德三世寫信給伊麗莎白女王和亨利四世國王,告訴他們土耳其人将與他們聯手對付西班牙人。
于是,人們開始希望奧斯曼艦隊可以與英格蘭和法國聯手,共同對付&ldquo偶像崇拜的&rdquo西班牙人的威脅。
哈本的繼任者愛德華·巴頓(EdwardBarton)将這個方案彙報給了女王的大臣們。
但是,不知是出于蘇丹的悭吝還是他的國庫真的沒錢,土耳其人并未真的組建一支遠征艦隊。
1595年,穆罕默德三世蘇丹即位。
伊麗莎白女王依舊希望可以得到奧斯曼帝國的支持,共同對付她的天主教敵人。
于是,她為新蘇丹準備了一船的禮物,其中包括一些羊毛制品和成捆的其他織物。
這讓威尼斯人大感不安,生怕英格蘭人的貨物會擠占他們的市場。
他們惡毒地宣稱英格蘭人送來的織品都在路上發黴了。
不過,最為重要的禮物是一架獨具匠心、結構複雜的自鳴琴。
設計制造這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