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還有好幾個是得寵的波斯人。

    這種嗜好加速了他的死亡。

    此外,一次日食也讓他深感不安。

     在臨終的高燒中,他仿佛決心要終結奧斯曼帝國,讓自己成為家族的最後一位君主。

    他下令處決他唯一還在世的弟弟,奧斯曼家族父系血統僅存的後嗣易蔔拉欣。

    在蘇丹皇太後的幹預下,易蔔拉欣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人們讓蘇丹确信他的命令已經得到了執行,他的弟弟已死。

    他的臉上浮現出可怕的笑容,但他仍然要求親眼看到屍體,甚至還試圖從床上爬起來,隻是被他的侍從阻止了。

    接着,一直等待着穆拉德走到人生盡頭的伊瑪目為他進行了臨終祝禱,他就在祝禱聲中死去了。

     穆拉德的鐵腕統治卓有成效地讓奧斯曼帝國出現了複興。

    在此之後,帝國再一次陷入了無序和衰落之中。

    易蔔拉欣蘇丹比帝國曆史上出現過的任何一位蘇丹都更為無能。

    易蔔拉欣完全在大薩拉基裡奧宮中長大,實際上一直處于監禁之中,還時常擔驚受怕。

    他軟弱無能,繼承了其父[1]的殘忍,卻沒有繼承他的任何優點。

    他不負責任,耽于享樂,脾氣時好時壞,毫無道德準則,同時又貪得無厭。

    他完全被他的後宮和他自己瑣碎多變的情緒和欲望所支配。

     他下令在全城搜羅美女供他享樂;隻因一時興起,就讓人洗劫了珠寶商和歐洲商人的店鋪。

    受他寵愛的女人可以随意在市場上白拿東西;有些妃子不喜歡白天購物,他就命令店主們通宵營業。

    蘇丹的一位妃子想要看他用珠寶裝飾自己的胡子,于是他就公然以這副模樣出現在大庭廣衆之下。

    許多土耳其人對此深感不安,他們認為此舉是在效法古埃及的法老,十分不吉利。

    為了取悅另外一位寵妃,他還斥重金建造了一駕裝飾有寶石的戰車。

     蘇丹本人則迷上了香料(特别是琥珀香)和毛皮。

    他向他的臣民們征收琥珀稅和毛皮稅,他們要麼繳納實物,要麼就得支付等價的貨币。

    這一切的根源,是有一個老婦人在夜裡給後宮的妃嫔們講了一個故事。

    她講到古時候有一位王子,非但自己周身上下都穿着紫貂皮,就連他的沙發、地毯和牆壁上也都是毛皮。

    蘇丹立刻決心在他的大薩拉基裡奧宮裡效仿這位王子,整夜裡夢見的都是紫貂皮。

    次日早晨,他命令迪萬從帝國的各個行省收集毛皮。

    首都的烏理瑪、行政官員和軍事将領也都接到了類似的命令。

    一位從前線回來的近衛軍高級軍官憤怒地告訴征稅官,自己從前線帶回來的隻有火藥和鉛彈,也沒有錢買這種沒用的東西。

     起初,還有一位大維齊爾卡拉·穆斯塔法(KaraMustafa)[2]對易蔔拉欣直言不諱,試圖彌補他的缺點,限制他過火的行為。

    這位征服了巴格達的大維齊爾将易蔔拉欣的财政打理得井井有條,還設法抑制後宮帶來的腐敗影響。

    像以往一樣,後宮大肆賣官鬻爵,蘇丹本人也參與其中。

    卡拉·穆斯塔法因為沒有聽從後宮中一位女官的命令而倒了台。

    這位女官命令他運來500車木柴供後妃們使用,但卡拉·穆斯塔法忘了辦這件事。

    結果,蘇丹立即命令他中止進行中的迪萬會議,馬上到蘇丹面前解釋他不聽從命令的原因。

    卡拉·穆斯塔法先許諾會把這些木柴運去,接着發起了脾氣:&ldquo我的帕迪沙阿,就為了價值不超過1500阿斯皮爾的500車木柴,真的有必要讓我&mdash&mdash你的代表&mdash&mdash暫停了迪萬會議、置重要的國事于不顧嗎?你為了些木柴來盤問我,卻對你的子民、邊境和國庫的情況漠不關心,這到底是為了什麼?&rdquo 大穆夫提告誡卡拉·穆斯塔法,他最好當心自己的措辭,蘇丹關心的事情一定十分重要。

    卡拉·穆斯塔法回答道:&ldquo我想我有責任告訴他實話吧?難道我必須阿谀奉承他嗎?與其像一個奴隸一樣苟且偷生,我甯可作為一個自由人死去。

    &rdquo他的這番表現為他的未來蒙上了陰影。

    後來,他又密謀反對一位深得蘇丹寵愛的官僚,結果遭到了失敗,這直接招緻了他的死亡。

    不過,他沒有像大多數人那樣軟弱地等待死亡的來臨,而是拔劍與前來扼死他的劊子手搏鬥至死。

    接替他出任大維齊爾的是蘇丹紮德帕夏(SultanzadePasha)[3]。

    他阿谀谄媚,逢迎拍馬,就連他的主子都問他:&ldquo你怎麼總是贊同我的行為,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rdquo他承認了這一點,然後又給出了讓蘇丹心寬的答複:&ldquo您是哈裡發,是真主在地上的影子。

    您内心贊同的主意都是來自天堂的旨意。

    您的命令,哪怕看起來不可思議,一定也有着内在的合理性。

    作為您的奴仆,哪怕不能理解這種合理性,也要永遠表示贊賞。

    &rdquo 然而軍隊毫不欣賞易蔔拉欣蘇丹毫無意義的愚蠢行為,他們在精明強幹的将領統率下為帝國在前線征戰。

    蘇丹即位後帝國軍隊打的第一場戰役是收複亞速之戰。

    掌握了亞速城旁的陸間海[4],就可以控制克裡米亞和黑海的北岸。

    此時,亞速已經落入了莫斯科沙皇名義上的附庸&mdash&mdash哥薩克人的手中。

    在克裡米亞鞑靼人的支援下,土耳其人發動了對亞速的第一次圍攻,卻在近衛軍付出了慘重傷亡之後被擊退。

    接着,他們又發動了第二次圍攻。

    除了土耳其人組成的正規軍之外,還有多達10萬名鞑靼人前來助戰。

    這一次,哥薩克被逐出了亞速,但亞速城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土耳其人留下了一支守軍來重建和駐守這座城市。

     沙皇拒絕向他的哥薩克人提供援助,看起來似乎是要斷絕他們的從屬關系,還試圖派使團觐見易蔔拉欣,以恢複俄國和奧斯曼帝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不過,哥薩克人和鞑靼人在邊境的戰事依舊在持續,奧斯曼帝國和俄國也都要求對方管好自己的附庸。

    在易蔔拉欣統治期間,土耳其人還與俄國人兵戎相見了幾次。

    比起蘇丹,克裡米亞的可汗對俄羅斯人的敵意更濃。

    他曾經向奧斯曼帝國政府報告說:&ldquo如果我們給他們喘息之機,他們就會派小分隊來破壞安納托利亞的沿岸地區。

    我不止一次地告訴迪萬,他們在這一地區忽視了兩個關鍵的據點,保險起見我們應該奪取這兩個據點。

    現在,俄國人已經占領了這兩個戰略要地。

    &rdquo 土耳其人發動的第二場戰役的目标是克裡特島,實際上相當于對統治該島的威尼斯共和國開戰。

    這場戰事的起因是來自馬耳他的私掠船俘獲了一艘裝備精良的土耳其人的蓋倫帆船。

    這艘帆船在護衛艦的保護下,本來要運送價值連城的貨物到埃及去,船上還搭乘着前往麥加的朝觐者。

    這艘帆船是黑宦官總管的财産,黑宦官總管本人也在激烈的抵抗過程中被殺。

    在船上還有一位衣着華麗、珠光寶氣的地位顯赫的妃子。

    她還帶着一名男嬰,别人都認為他是蘇丹的孩子(但實際上,這個孩子更可能隻是跟蘇丹的兒子,即未來的穆罕默德四世一同養大的一個孩子)。

     聽到帆船被劫的消息,蘇丹勃然大怒。

    他立刻下令處決帝國境内所有的基督徒。

    待到情緒平複之後,他又下令将所有基督教國家派來的使者軟禁在他們的居所裡,并且查封西歐商人的辦公場所。

    有人提醒他說,馬耳他騎士團的成員幾乎全部是法國人,于是他開始考慮對法國采取行動。

    但是,他的大維齊爾建議他打着進攻馬耳他的旗号,聲東擊西去進攻克裡特島,理由是馬耳他槳帆船在劫掠的歸途中曾經在克裡特島停泊。

    而他沒有對蘇丹提及一個事實:奧斯曼帝國此時與威尼斯處于和平狀态。

    克裡特島是威尼斯人在希臘地區的最後一點領土,如果土耳其人能夠奪取該島,他們就可以将其構建為愛琴海南部一個有效的防禦屏障。

     于是,1645年,一支奧斯曼艦隊發動突襲,奪取了克裡特島西端的幹尼亞(Canea)。

    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