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穆拉德從中學習。
他熱切地吸收着各種知識,敏銳地觀察着各項事态的進展,關注着他的帝國的未來。
穆拉德成長為一個精力旺盛的小夥子,時常擰着眉毛,一臉兇狠的表情。
愛維亞·瑟勒比寫道,從來沒有哪個當代的王公貴族&ldquo如此健壯、勻稱而又專橫,舉止莊嚴,讓敵人忌憚不已&rdquo。
有許多關于他體格健碩的傳說。
據說,他十分強壯,射箭的射程比火槍發射的子彈還遠,還可以射穿4英寸(約10厘米)厚的金屬闆。
他使用長矛的技藝也很娴熟,可以輕而易舉地刺穿用十張駱駝毛皮做成的盾牌。
他可以把标槍投擲得很遠,有一次還投中了1英裡(約1.6千米)之外的宣禮塔上栖息的渡鴉。
他每天還在大競技場上展現他的精湛騎術,能夠輕松地從一匹飛奔的馬上跳到另一匹馬上。
他對自己的肌肉力量十分自信,是一位令人生畏的摔跤手,&ldquo就像先知穆罕默德一樣&rdquo。
愛維亞·瑟勒比聲稱,他有一次看到蘇丹挑戰兩位強壯的劍士。
他把他們舉過頭頂,一個扔到右邊,一個扔到左邊。
還有一次,他把愛維亞·瑟勒比當成了他開玩笑的目标,&ldquo他像隻雄鷹一樣抓着我的腰帶,把我舉過頭頂,然後像旋轉一個孩子那樣讓我在他頭頂打轉&rdquo。
最後,穆拉德笑着把他放了下來,賞給他48枚金币。
然而,不久之後,他對嬉笑雜耍的喜愛就轉變成了對殺戮的熱衷。
蘇丹手下的軍人又發動了一次似曾相識的兵變,結果加快了穆拉德親掌蘇丹大權的進程。
1632年,常備西帕希騎兵再一次聚集在大競技場。
集會持續了三天,商店都關了門,城裡和宮裡都彌漫着恐懼的氣氛。
叛軍點名要至少17名官員和蘇丹寵臣的人頭,名單中包括大維齊爾哈菲茲帕夏(HafizPasha)和大穆夫提。
哈菲茲與蘇丹有姻親關系,二人關系十分密切。
在不久前的一場戰役中,哈菲茲帕夏還用詩文寫作公文,讓蘇丹大為贊賞。
他的詩文用棋局作比,蘇丹則也用詩文加以回複。
而現在,沖進大薩拉基裡奧宮第一庭院的叛軍朝着騎馬去參加迪萬會議的哈菲茲猛扔石頭,把他打下馬來。
他的随從趕快把他營救出來。
随後他把官印拿去送給蘇丹,蘇丹命令他逃走,于是他就乘船從宮殿的水門離開,準備駛往斯庫塔裡。
很快,叛軍就攻進了第二庭院,蜂擁沖到召開迪萬會議的大堂,要求蘇丹當着他們的面召開會議。
他走到他們面前,問他們到底有什麼要求。
狂怒的叛軍圍在蘇丹身邊,要求他交出那17名叛國者,好讓他們把這些家夥撕成碎片。
他們威脅說,如果蘇丹不照辦,就會有大麻煩。
在一片嘈雜聲中,穆拉德意識到他們即将對自己動手,但還是充滿威嚴地回答說:&ldquo你們完全不聽從我的話,那你們叫我來幹什麼?&rdquo接着,他在侍從的保護下退了出去。
士兵們吵吵嚷嚷地窮追不舍,一直追到内庭的大門口。
此時,新任的維齊爾雷傑蔔帕夏(RejebPasha)對年輕的蘇丹說,除非他滿足叛軍的要求,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mdash&mdash&ldquo與其讓蘇丹本人丢了性命,那還不如給他們大維齊爾的人頭。
&rdquo穆拉德十分不情願地接受了失敗。
他派人去找他的朋友哈菲茲,随後在水門處找到了他。
之後,他坐在寶座上,徒勞地懇求西帕希騎兵和近衛軍的代表,希望他們不要用嗜血的暴行玷污哈裡發的尊嚴。
就在這時,哈菲茲出現在蘇丹面前,說:&ldquo偉大的帕迪沙阿,為了保住您的寶座,死掉一千個哈菲茲這樣的奴隸也毫不足惜。
我隻有一個要求:請您不要親自動手處決我。
把我交給那些瘋子,我要像一位烈士一樣死去,讓我無辜的鮮血濺到他們的頭上。
&rdquo說完,哈菲茲跪下親吻了地面,說了一句禱告詞,随即堅定地朝着劊子手們走去。
他奮起抵抗,打中了第一個來犯者的頭部,将其擊倒在地;其他人此時揮舞着匕首沖了上來,将他打倒在地,在他身上刺出17處傷口。
接着,一名近衛軍士兵跪在他的胸口上,砍掉了他的頭顱。
大薩拉基裡奧宮的侍從們用綠色的絲綢将他的屍體包裹起來,送去安葬。
看到朋友的英勇表現,蘇丹熱淚盈眶。
他慢慢走回自己的宮殿,在大門前停住腳步,對暴亂的人群說道:&ldquo你們這些既不敬畏神明、在先知面前也不知道羞恥的臭名昭著的兇手,真主保佑,讓你們遲早遭遇可怕的複仇。
&rdquo叛軍根本拿他的話當耳旁風,接着又迫使大穆夫提下台,随即開始公然讨論是否要罷黜穆拉德。
不過像往常一樣,不僅近衛軍和西帕希騎兵之間産生了意見分歧,極端分子和少數溫和派之間也出現了矛盾。
在看到滿目的強盜行徑之後,溫和派感到十分震驚,漸漸地站到了蘇丹一方。
羞辱灼燒着穆拉德,他十分渴望複仇,但也害怕自己會重蹈奧斯曼二世的覆轍。
從此之後,他堅定了決心,認定要麼由他殺掉敵人,要麼自己就會被敵人殺掉。
他現在明白,繼承哈菲茲大維齊爾之位的雷傑蔔帕夏一直在叛軍背後煽風點火,也正是他勸說自己投降。
蘇丹決定采取行動。
一天早上,雷傑蔔結束了迪萬的會議,回到家中。
一會兒,一位内侍前來拜訪,請他回到宮殿去。
來到宮殿之後,雷傑蔔以為自己會得到蘇丹的接見,結果卻被人引到了一間隻有一群黑宦官的房間。
這些象征着噩運先兆的宦官讓他到旁邊的房間去。
雷傑蔔患了痛風,緩慢而痛苦地走進了那個房間。
蘇丹在那裡,命令他說:&ldquo過來,你這個一瘸一拐的叛徒。
&rdquo蘇丹無視他的辯白,繼續說道:&ldquo去找人要水來沐浴吧,你這個異教徒!&rdquo他還沒來得及照辦,蘇丹就專橫地命令宦官:&ldquo把這個叛徒的頭砍下來,馬上。
&rdquo他們立刻照辦了,随後将雷傑蔔的屍體從宮門扔了出去。
看到這一幕,陪伴雷傑蔔前來等候在宮門外的叛軍大感震驚,驚慌地四散而逃。
就這樣,局勢發生了逆轉。
随着雷傑蔔之死,穆拉德四世擺脫了維齊爾們對他的牽制和母後對他的監護,正式開始了他的統治。
行政官員已經被他制伏,接下來,他必須粉碎軍人的跋扈。
為此,他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一座亭子裡召開了一次公開的迪萬會議。
蘇丹坐在寶座上,兩旁是他忠誠的衛士,大穆夫提、高級法官和政府部門的主要首腦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還有兩名軍隊的指揮官也站在他的一邊,出席了會議。
蘇丹召喚了西帕希騎兵的代表,接着又與在他面前站成一排的近衛軍交談。
他使用《古蘭經》裡的措辭,稱他們為信實而忠誠于主人的仆人。
他要求他們不得再保護西帕希騎兵中的叛軍。
他們高聲表達了自己的忠心:&ldquo我們是帕迪沙阿的奴隸,我們不保護叛軍,帕迪沙阿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敵人。
&rdquo他們接過蘇丹親手遞給他們的《古蘭經》,然後起誓效忠于蘇丹。
接着,蘇丹又轉向作為代表出席迪萬會議的西帕希騎兵元老們: 你們這些西帕希騎兵,是一支奇怪的部隊,好像很難理解什麼叫公正。
你們有4萬人,人人都想要官職,可整個帝國裡能給你們的官職一共也不超過500個。
你們的要求傾覆了這個國家,你們的索求耗盡了國家的資财。
官職的誘惑讓你們當中心懷不滿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肯聽從像你們這樣的元老和智者的勸告,欺壓人民,吞噬神聖的基金會的财産,讓你們背上專橫和叛逆的惡名。
聽聞此言,西帕希騎兵的元老們辯解說,他們自己都是忠于蘇丹的,但他們沒有辦法控制整支部隊。
蘇丹回答說,那他們就應該像近衛軍一樣宣誓效忠,并且把那些帶頭造反的家夥交出來。
這些西帕希騎兵照辦了。
最後,蘇丹又叫法官們來到他的面前。
&ldquo
他熱切地吸收着各種知識,敏銳地觀察着各項事态的進展,關注着他的帝國的未來。
穆拉德成長為一個精力旺盛的小夥子,時常擰着眉毛,一臉兇狠的表情。
愛維亞·瑟勒比寫道,從來沒有哪個當代的王公貴族&ldquo如此健壯、勻稱而又專橫,舉止莊嚴,讓敵人忌憚不已&rdquo。
有許多關于他體格健碩的傳說。
據說,他十分強壯,射箭的射程比火槍發射的子彈還遠,還可以射穿4英寸(約10厘米)厚的金屬闆。
他使用長矛的技藝也很娴熟,可以輕而易舉地刺穿用十張駱駝毛皮做成的盾牌。
他可以把标槍投擲得很遠,有一次還投中了1英裡(約1.6千米)之外的宣禮塔上栖息的渡鴉。
他每天還在大競技場上展現他的精湛騎術,能夠輕松地從一匹飛奔的馬上跳到另一匹馬上。
他對自己的肌肉力量十分自信,是一位令人生畏的摔跤手,&ldquo就像先知穆罕默德一樣&rdquo。
愛維亞·瑟勒比聲稱,他有一次看到蘇丹挑戰兩位強壯的劍士。
他把他們舉過頭頂,一個扔到右邊,一個扔到左邊。
還有一次,他把愛維亞·瑟勒比當成了他開玩笑的目标,&ldquo他像隻雄鷹一樣抓着我的腰帶,把我舉過頭頂,然後像旋轉一個孩子那樣讓我在他頭頂打轉&rdquo。
最後,穆拉德笑着把他放了下來,賞給他48枚金币。
然而,不久之後,他對嬉笑雜耍的喜愛就轉變成了對殺戮的熱衷。
蘇丹手下的軍人又發動了一次似曾相識的兵變,結果加快了穆拉德親掌蘇丹大權的進程。
1632年,常備西帕希騎兵再一次聚集在大競技場。
集會持續了三天,商店都關了門,城裡和宮裡都彌漫着恐懼的氣氛。
叛軍點名要至少17名官員和蘇丹寵臣的人頭,名單中包括大維齊爾哈菲茲帕夏(HafizPasha)和大穆夫提。
哈菲茲與蘇丹有姻親關系,二人關系十分密切。
在不久前的一場戰役中,哈菲茲帕夏還用詩文寫作公文,讓蘇丹大為贊賞。
他的詩文用棋局作比,蘇丹則也用詩文加以回複。
而現在,沖進大薩拉基裡奧宮第一庭院的叛軍朝着騎馬去參加迪萬會議的哈菲茲猛扔石頭,把他打下馬來。
他的随從趕快把他營救出來。
随後他把官印拿去送給蘇丹,蘇丹命令他逃走,于是他就乘船從宮殿的水門離開,準備駛往斯庫塔裡。
很快,叛軍就攻進了第二庭院,蜂擁沖到召開迪萬會議的大堂,要求蘇丹當着他們的面召開會議。
他走到他們面前,問他們到底有什麼要求。
狂怒的叛軍圍在蘇丹身邊,要求他交出那17名叛國者,好讓他們把這些家夥撕成碎片。
他們威脅說,如果蘇丹不照辦,就會有大麻煩。
在一片嘈雜聲中,穆拉德意識到他們即将對自己動手,但還是充滿威嚴地回答說:&ldquo你們完全不聽從我的話,那你們叫我來幹什麼?&rdquo接着,他在侍從的保護下退了出去。
士兵們吵吵嚷嚷地窮追不舍,一直追到内庭的大門口。
此時,新任的維齊爾雷傑蔔帕夏(RejebPasha)對年輕的蘇丹說,除非他滿足叛軍的要求,他們絕不會善罷甘休&mdash&mdash&ldquo與其讓蘇丹本人丢了性命,那還不如給他們大維齊爾的人頭。
&rdquo穆拉德十分不情願地接受了失敗。
他派人去找他的朋友哈菲茲,随後在水門處找到了他。
之後,他坐在寶座上,徒勞地懇求西帕希騎兵和近衛軍的代表,希望他們不要用嗜血的暴行玷污哈裡發的尊嚴。
就在這時,哈菲茲出現在蘇丹面前,說:&ldquo偉大的帕迪沙阿,為了保住您的寶座,死掉一千個哈菲茲這樣的奴隸也毫不足惜。
我隻有一個要求:請您不要親自動手處決我。
把我交給那些瘋子,我要像一位烈士一樣死去,讓我無辜的鮮血濺到他們的頭上。
&rdquo說完,哈菲茲跪下親吻了地面,說了一句禱告詞,随即堅定地朝着劊子手們走去。
他奮起抵抗,打中了第一個來犯者的頭部,将其擊倒在地;其他人此時揮舞着匕首沖了上來,将他打倒在地,在他身上刺出17處傷口。
接着,一名近衛軍士兵跪在他的胸口上,砍掉了他的頭顱。
大薩拉基裡奧宮的侍從們用綠色的絲綢将他的屍體包裹起來,送去安葬。
看到朋友的英勇表現,蘇丹熱淚盈眶。
他慢慢走回自己的宮殿,在大門前停住腳步,對暴亂的人群說道:&ldquo你們這些既不敬畏神明、在先知面前也不知道羞恥的臭名昭著的兇手,真主保佑,讓你們遲早遭遇可怕的複仇。
&rdquo叛軍根本拿他的話當耳旁風,接着又迫使大穆夫提下台,随即開始公然讨論是否要罷黜穆拉德。
不過像往常一樣,不僅近衛軍和西帕希騎兵之間産生了意見分歧,極端分子和少數溫和派之間也出現了矛盾。
在看到滿目的強盜行徑之後,溫和派感到十分震驚,漸漸地站到了蘇丹一方。
羞辱灼燒着穆拉德,他十分渴望複仇,但也害怕自己會重蹈奧斯曼二世的覆轍。
從此之後,他堅定了決心,認定要麼由他殺掉敵人,要麼自己就會被敵人殺掉。
他現在明白,繼承哈菲茲大維齊爾之位的雷傑蔔帕夏一直在叛軍背後煽風點火,也正是他勸說自己投降。
蘇丹決定采取行動。
一天早上,雷傑蔔結束了迪萬的會議,回到家中。
一會兒,一位内侍前來拜訪,請他回到宮殿去。
來到宮殿之後,雷傑蔔以為自己會得到蘇丹的接見,結果卻被人引到了一間隻有一群黑宦官的房間。
這些象征着噩運先兆的宦官讓他到旁邊的房間去。
雷傑蔔患了痛風,緩慢而痛苦地走進了那個房間。
蘇丹在那裡,命令他說:&ldquo過來,你這個一瘸一拐的叛徒。
&rdquo蘇丹無視他的辯白,繼續說道:&ldquo去找人要水來沐浴吧,你這個異教徒!&rdquo他還沒來得及照辦,蘇丹就專橫地命令宦官:&ldquo把這個叛徒的頭砍下來,馬上。
&rdquo他們立刻照辦了,随後将雷傑蔔的屍體從宮門扔了出去。
看到這一幕,陪伴雷傑蔔前來等候在宮門外的叛軍大感震驚,驚慌地四散而逃。
就這樣,局勢發生了逆轉。
随着雷傑蔔之死,穆拉德四世擺脫了維齊爾們對他的牽制和母後對他的監護,正式開始了他的統治。
行政官員已經被他制伏,接下來,他必須粉碎軍人的跋扈。
為此,他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旁的一座亭子裡召開了一次公開的迪萬會議。
蘇丹坐在寶座上,兩旁是他忠誠的衛士,大穆夫提、高級法官和政府部門的主要首腦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還有兩名軍隊的指揮官也站在他的一邊,出席了會議。
蘇丹召喚了西帕希騎兵的代表,接着又與在他面前站成一排的近衛軍交談。
他使用《古蘭經》裡的措辭,稱他們為信實而忠誠于主人的仆人。
他要求他們不得再保護西帕希騎兵中的叛軍。
他們高聲表達了自己的忠心:&ldquo我們是帕迪沙阿的奴隸,我們不保護叛軍,帕迪沙阿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敵人。
&rdquo他們接過蘇丹親手遞給他們的《古蘭經》,然後起誓效忠于蘇丹。
接着,蘇丹又轉向作為代表出席迪萬會議的西帕希騎兵元老們: 你們這些西帕希騎兵,是一支奇怪的部隊,好像很難理解什麼叫公正。
你們有4萬人,人人都想要官職,可整個帝國裡能給你們的官職一共也不超過500個。
你們的要求傾覆了這個國家,你們的索求耗盡了國家的資财。
官職的誘惑讓你們當中心懷不滿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肯聽從像你們這樣的元老和智者的勸告,欺壓人民,吞噬神聖的基金會的财産,讓你們背上專橫和叛逆的惡名。
聽聞此言,西帕希騎兵的元老們辯解說,他們自己都是忠于蘇丹的,但他們沒有辦法控制整支部隊。
蘇丹回答說,那他們就應該像近衛軍一樣宣誓效忠,并且把那些帶頭造反的家夥交出來。
這些西帕希騎兵照辦了。
最後,蘇丹又叫法官們來到他的面前。
&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