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胡安。
聖約翰騎士團的槳帆船擋在他的面前,他手下的阿爾及利亞人就欣然投入了與他們的厮殺之中;接着,他們又開始攻擊前來救援的西西裡槳帆船,随後奪取了馬耳他人的旗艦,并在船上升起了自己的旗幟。
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但不久多利亞的艦隊開始向北移動,與一支實力更為強大的預備隊會合了。
此時,精明的海盜頭子意識到己方已經在主戰場上落敗,于是率領大約40艘槳帆船趁着黃昏逃走,讓土耳其人不緻落得慘敗的下場;而多利亞要為烏魯奇的逃走負主要責任。
不過,這場戰役仍然是基督徒的勝利。
用塞萬提斯在《堂吉诃德》中的話說:&ldquo對于基督教世界來說,這是幸運的一天,它讓所有國家都醒悟到,它們相信土耳其人不可戰勝是多麼荒謬。
&rdquo 得知勝利的消息,歐洲人陷入了狂喜之中。
就在阿裡帕夏喪命的那一刻,教皇庇護五世得到了上帝的啟示,明白他們已經赢得了勝利,于是他在一尊耶稣受難像面前跪了下來,感謝上帝的庇佑。
現在,端坐在寶座上的教皇見到了報捷的使者。
他恰如其分地引用《福音書》中的話說:&ldquo有一個人,他受神的差派而來,他的名字叫約翰。
&rdquo 威尼斯率先得知了戰勝的消息。
在聖馬可廣場上人群的注視下,一艘槳帆船從潟湖駛來。
它的船尾拖曳着繳獲的土耳其人的旗幟,船尾甲闆上一名船員穿着從陣亡土耳其人身上剝下來的衣服。
聽到槳帆船鳴炮敬禮,威尼斯人松了一口氣,随即陷入狂喜之中。
西班牙也化為了歡樂的海洋。
他們認為,正是在西班牙的主持下,這次針對奧斯曼異教徒的十字軍聖戰才取得了勝利,他們為此而驕傲不已。
聽聞奧斯曼盟友的敗績,法國國王查理九世(CharlesIX)命人演唱了感恩贊美詩,還舉行了其他的慶祝活動。
即便是在遙遠的英格蘭,人們也為&ldquo打倒土耳其人&rdquo而點起篝火,進行布道,從聖馬田教堂(St.Martin-in-the-Fields)傳來了洪亮的鐘聲;而年幼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JamesVI)[6]則寫了上千行蹩腳的詩句助興。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史詩般的&ldquo勒班陀之戰&rdquo都将作為傳奇在全歐洲傳頌,畫家、水平各異的詩人和民謠歌手都用自己的方式描繪着堂·胡安和摧毀奧斯曼入侵者的英勇戰士的不朽榮耀。
就在歐洲為勝利欣喜若狂的同時,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則由于這前所未有的重大失敗而籠罩在沮喪的氣氛之中。
由于艦隊遭受的巨大損失和陸軍蒙受的巨大屈辱,土耳其人對勒班陀戰役的失敗感到灰心喪氣&mdash&mdash至少一開始是如此。
蘇丹塞利姆齋戒祈禱了三日,乞求真主憐憫他的子民。
接着,為了安撫民衆的騷動情緒,他下令屠殺掉帝國版圖内所有的西班牙人和威尼斯人。
不過,這一命令并沒有得到執行。
這多虧了穆罕默德·索科盧的幹預,他設法讓他的主人把精力用在了更有建設性的事務上。
臨近年底時,烏魯奇·阿裡率領大約80艘船隻驕傲地駛入了金角灣,其中半數船隻是從勒班陀海戰中幸存下來的,另外一半則來自東地中海的各港口。
在索科盧的建議下,烏魯奇·阿裡被擢升為海軍總司令(卡普丹帕夏),接替了戰死的穆赫辛紮德·阿裡;蘇丹塞利姆還十分貼切地将他的名字由烏魯奇改成了基利希(Kilij),意為&ldquo寶劍&rdquo。
接着,在塞利姆的支持下,他和經驗豐富的皮亞利帕夏合作,用一個冬天的時間組建了一支新的艦隊。
塞利姆本人為此提供了資金,還把大薩拉基裡奧宮中花園的一部分拿出來,改造成了一座造船廠。
于是,到了1572年的春天,也就是勒班陀戰役結束僅僅六個月之後,一支奧斯曼艦隊就已經做好準備,擁有大約250艘船隻和8艘巨大而現代化的加萊賽戰船,意欲在海上展示土耳其人的武力了。
當時,沒有哪個基督教國家能夠完成這樣的造船壯舉。
1572年,這支艦隊出現在塞浦路斯外海。
這讓基督教同盟大吃一驚,從此不再敢籌劃奪回塞浦路斯島的行動。
接着,這支艦隊駛入了希臘海域,最遠航行到了可以威脅克裡特島的地方,一路展示着他們複興的海上力量。
不過,在這一階段,他們還是避免與敵人發生直接沖突。
盡管基督教艦隊仍然擁有比奧斯曼艦隊更龐大的規模,但他們既未能與基利希·阿裡交戰,也未能将他逐出愛奧尼亞海的沿岸地帶。
這一情形加速了威尼斯與奧斯曼帝國的議和,威尼斯正式割讓了塞浦路斯島。
在威尼斯内部,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要求與奧斯曼帝國議和,以期恢複雙方的貿易活動。
當威尼斯駐伊斯坦布爾的公使第一次與大維齊爾探讨議和的前景時,索科盧這樣回答他:&ldquo你們的損失與我們的損失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奪取了塞浦路斯,相當于斬斷了你們的一隻胳膊;你們擊敗了我們的艦隊,相當于剃掉了我們的胡子;斷臂不能重生,而剃掉的胡子卻會長得更加茂盛。
&rdquo 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派駐伊斯坦布爾的大使對和談給予了大力支持。
查理九世與威尼斯人一樣,擔心西班牙的壯大會損害他在黎凡特地區的利益,因此試圖拆散神聖同盟。
實際上,基督徒們表面上大談在取得了海上優勢之後應當采取怎樣協同一緻的行動,實際上早就開始了内部的小摩擦,各國船隻也都回到了自己的港口。
各國之間充滿了矛盾,每個國家的内部也有各種相互矛盾的目标需要權衡。
這些事務的重要性很快超過了它們的共同目标。
因此,勒班陀戰役的勝利沒有能夠帶來更多的成果。
不過,在道義層面和心理層面,它仍然是一場勝利。
在歐洲人的眼中,土耳其人的魔咒被打破了。
自從一個多世紀前君士坦丁堡淪陷以來,歐洲的局勢就一直受到奧斯曼帝國的掌控,而土耳其人不可戰勝的形象到此時才第一次被打破。
土耳其人的傳奇破滅了,基督徒因而可以更加自由地呼吸。
對于土耳其人的威望而言,這是一個轉捩點。
不過,就實力而言,蘇萊曼留下的帝國依然強盛,它依然擁有無可匹敵的物質資源和實用技藝,因而可以在失敗後迅速地複蘇。
即便擁有塞利姆這樣無能的君主,索科盧領導下的奧斯曼帝國依然像往常一樣,在現實層面和精神層面上都團結一緻,在行動上富于活力,在政策上富于決斷力,在實際事務方面也十分務實。
它依然是一個具有凝聚力的伊斯蘭強國,在這一方面完全可以被其基督教敵人視作楷模。
這樣的情形還将持續20多年。
帝國的主要敵人依然是西班牙,雙方此時争奪的焦點是突尼斯。
奧斯曼人在塞浦路斯戰役期間奪回了突尼斯,但在勒班陀戰役結束一年之後,一支西班牙艦隊在堂·胡安的指揮下又将其攻占。
第二年,基利希·阿裡率領一支規模堪與勒班陀戰役中的奧斯曼帝國艦隊相媲美的艦隊卷土重來,永久性地占領了這座城市。
與此同時,他還攻占了長期以來被西班牙人控制的拉格萊塔堡壘。
在勒班陀戰役失利短短三年之後,這位海盜船長出身的艦隊司令就再一次讓金角灣迎來了一支凱旋的艦隊。
與阿爾及爾和的黎波裡一道,突尼斯也成了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份。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它們将幫助奧斯曼帝國在遍布着無法無天的海盜的巴巴利海岸維持一定程度的統治權。
1578年,土耳其人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了摩洛哥。
由于葡萄牙人在那裡登陸,支持當地的一個王位觊觎者,非斯(Fez)的謝裡夫(sherif)[7]請求土耳其人前去幫助他們對付葡萄牙人。
土耳其人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因為他們十分擔心西班牙人會與葡萄牙人合作。
土耳其人在阿爾卡紮奎維爾(Alcazarquivir)的大戰中擊敗了葡萄牙人,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Sebastian)、他支持的王位觊觎者,還有他們四分之一的軍隊都命喪疆場。
這場戰役導緻了葡萄牙的衰落,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很快就利用此次機會,武力吞并了葡萄牙。
在奪回突尼斯之後不久,酒鬼塞利姆突然死了。
他死于最後一場縱情享樂中的一次意外。
天性迷信的塞利姆,看到了許多預示着死亡将近的征兆:彗星、伊斯坦布爾發生的大地震、威脅到聖地麥加的洪水。
最可怕的預兆是大薩拉基裡奧宮廚房發生的一場大火,這場大火把廚房連同酒窖都燒毀了。
這一事件尤為不祥,因為他的祖父去世前,阿德裡安堡的薩拉基裡奧宮内也發生過一起火災。
悶悶不樂的塞利姆決定到新建的浴室洗土耳其浴,這座浴室的牆都還沒有幹。
為了麻痹自己,他一口氣喝完了一整瓶塞浦路斯葡萄酒。
結果,步履蹒跚的塞利姆一下子滑倒在地,在大理石地磚上摔裂了頭骨。
很快,塞利姆就因發熱死去。
對于這位土耳其曆史上最無能的蘇丹來說,這樣的結局也不可謂不适宜。
塞利姆的統治毫無建樹,但他死得也不合時宜。
穆罕默德·索科盧确保了塞利姆的兒子穆拉德三世可以和平地繼位,但穆拉德反過來卻想要限制索科盧的權力。
索科盧試圖憑借自己的治國才能,保持蘇萊曼留下的帝國的國力,并且讓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他的行動受到了穆拉德的阻撓。
盡管索科盧又當了四年的大維齊爾,但是他已經不能像塞利姆在位時那樣擁有全權。
獲得新主子青睐的奴隸和後宮裡的女人們,都滿懷惡意地想在蘇丹面前施加對索科盧不利的影響,持續不斷地搞出陰謀詭計來對付他。
穆拉德從他在馬格尼西亞的官邸
聖約翰騎士團的槳帆船擋在他的面前,他手下的阿爾及利亞人就欣然投入了與他們的厮殺之中;接着,他們又開始攻擊前來救援的西西裡槳帆船,随後奪取了馬耳他人的旗艦,并在船上升起了自己的旗幟。
戰鬥進行得十分激烈,但不久多利亞的艦隊開始向北移動,與一支實力更為強大的預備隊會合了。
此時,精明的海盜頭子意識到己方已經在主戰場上落敗,于是率領大約40艘槳帆船趁着黃昏逃走,讓土耳其人不緻落得慘敗的下場;而多利亞要為烏魯奇的逃走負主要責任。
不過,這場戰役仍然是基督徒的勝利。
用塞萬提斯在《堂吉诃德》中的話說:&ldquo對于基督教世界來說,這是幸運的一天,它讓所有國家都醒悟到,它們相信土耳其人不可戰勝是多麼荒謬。
&rdquo 得知勝利的消息,歐洲人陷入了狂喜之中。
就在阿裡帕夏喪命的那一刻,教皇庇護五世得到了上帝的啟示,明白他們已經赢得了勝利,于是他在一尊耶稣受難像面前跪了下來,感謝上帝的庇佑。
現在,端坐在寶座上的教皇見到了報捷的使者。
他恰如其分地引用《福音書》中的話說:&ldquo有一個人,他受神的差派而來,他的名字叫約翰。
&rdquo 威尼斯率先得知了戰勝的消息。
在聖馬可廣場上人群的注視下,一艘槳帆船從潟湖駛來。
它的船尾拖曳着繳獲的土耳其人的旗幟,船尾甲闆上一名船員穿着從陣亡土耳其人身上剝下來的衣服。
聽到槳帆船鳴炮敬禮,威尼斯人松了一口氣,随即陷入狂喜之中。
西班牙也化為了歡樂的海洋。
他們認為,正是在西班牙的主持下,這次針對奧斯曼異教徒的十字軍聖戰才取得了勝利,他們為此而驕傲不已。
聽聞奧斯曼盟友的敗績,法國國王查理九世(CharlesIX)命人演唱了感恩贊美詩,還舉行了其他的慶祝活動。
即便是在遙遠的英格蘭,人們也為&ldquo打倒土耳其人&rdquo而點起篝火,進行布道,從聖馬田教堂(St.Martin-in-the-Fields)傳來了洪亮的鐘聲;而年幼的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JamesVI)[6]則寫了上千行蹩腳的詩句助興。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史詩般的&ldquo勒班陀之戰&rdquo都将作為傳奇在全歐洲傳頌,畫家、水平各異的詩人和民謠歌手都用自己的方式描繪着堂·胡安和摧毀奧斯曼入侵者的英勇戰士的不朽榮耀。
就在歐洲為勝利欣喜若狂的同時,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則由于這前所未有的重大失敗而籠罩在沮喪的氣氛之中。
由于艦隊遭受的巨大損失和陸軍蒙受的巨大屈辱,土耳其人對勒班陀戰役的失敗感到灰心喪氣&mdash&mdash至少一開始是如此。
蘇丹塞利姆齋戒祈禱了三日,乞求真主憐憫他的子民。
接着,為了安撫民衆的騷動情緒,他下令屠殺掉帝國版圖内所有的西班牙人和威尼斯人。
不過,這一命令并沒有得到執行。
這多虧了穆罕默德·索科盧的幹預,他設法讓他的主人把精力用在了更有建設性的事務上。
臨近年底時,烏魯奇·阿裡率領大約80艘船隻驕傲地駛入了金角灣,其中半數船隻是從勒班陀海戰中幸存下來的,另外一半則來自東地中海的各港口。
在索科盧的建議下,烏魯奇·阿裡被擢升為海軍總司令(卡普丹帕夏),接替了戰死的穆赫辛紮德·阿裡;蘇丹塞利姆還十分貼切地将他的名字由烏魯奇改成了基利希(Kilij),意為&ldquo寶劍&rdquo。
接着,在塞利姆的支持下,他和經驗豐富的皮亞利帕夏合作,用一個冬天的時間組建了一支新的艦隊。
塞利姆本人為此提供了資金,還把大薩拉基裡奧宮中花園的一部分拿出來,改造成了一座造船廠。
于是,到了1572年的春天,也就是勒班陀戰役結束僅僅六個月之後,一支奧斯曼艦隊就已經做好準備,擁有大約250艘船隻和8艘巨大而現代化的加萊賽戰船,意欲在海上展示土耳其人的武力了。
當時,沒有哪個基督教國家能夠完成這樣的造船壯舉。
1572年,這支艦隊出現在塞浦路斯外海。
這讓基督教同盟大吃一驚,從此不再敢籌劃奪回塞浦路斯島的行動。
接着,這支艦隊駛入了希臘海域,最遠航行到了可以威脅克裡特島的地方,一路展示着他們複興的海上力量。
不過,在這一階段,他們還是避免與敵人發生直接沖突。
盡管基督教艦隊仍然擁有比奧斯曼艦隊更龐大的規模,但他們既未能與基利希·阿裡交戰,也未能将他逐出愛奧尼亞海的沿岸地帶。
這一情形加速了威尼斯與奧斯曼帝國的議和,威尼斯正式割讓了塞浦路斯島。
在威尼斯内部,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要求與奧斯曼帝國議和,以期恢複雙方的貿易活動。
當威尼斯駐伊斯坦布爾的公使第一次與大維齊爾探讨議和的前景時,索科盧這樣回答他:&ldquo你們的損失與我們的損失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奪取了塞浦路斯,相當于斬斷了你們的一隻胳膊;你們擊敗了我們的艦隊,相當于剃掉了我們的胡子;斷臂不能重生,而剃掉的胡子卻會長得更加茂盛。
&rdquo 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派駐伊斯坦布爾的大使對和談給予了大力支持。
查理九世與威尼斯人一樣,擔心西班牙的壯大會損害他在黎凡特地區的利益,因此試圖拆散神聖同盟。
實際上,基督徒們表面上大談在取得了海上優勢之後應當采取怎樣協同一緻的行動,實際上早就開始了内部的小摩擦,各國船隻也都回到了自己的港口。
各國之間充滿了矛盾,每個國家的内部也有各種相互矛盾的目标需要權衡。
這些事務的重要性很快超過了它們的共同目标。
因此,勒班陀戰役的勝利沒有能夠帶來更多的成果。
不過,在道義層面和心理層面,它仍然是一場勝利。
在歐洲人的眼中,土耳其人的魔咒被打破了。
自從一個多世紀前君士坦丁堡淪陷以來,歐洲的局勢就一直受到奧斯曼帝國的掌控,而土耳其人不可戰勝的形象到此時才第一次被打破。
土耳其人的傳奇破滅了,基督徒因而可以更加自由地呼吸。
對于土耳其人的威望而言,這是一個轉捩點。
不過,就實力而言,蘇萊曼留下的帝國依然強盛,它依然擁有無可匹敵的物質資源和實用技藝,因而可以在失敗後迅速地複蘇。
即便擁有塞利姆這樣無能的君主,索科盧領導下的奧斯曼帝國依然像往常一樣,在現實層面和精神層面上都團結一緻,在行動上富于活力,在政策上富于決斷力,在實際事務方面也十分務實。
它依然是一個具有凝聚力的伊斯蘭強國,在這一方面完全可以被其基督教敵人視作楷模。
這樣的情形還将持續20多年。
帝國的主要敵人依然是西班牙,雙方此時争奪的焦點是突尼斯。
奧斯曼人在塞浦路斯戰役期間奪回了突尼斯,但在勒班陀戰役結束一年之後,一支西班牙艦隊在堂·胡安的指揮下又将其攻占。
第二年,基利希·阿裡率領一支規模堪與勒班陀戰役中的奧斯曼帝國艦隊相媲美的艦隊卷土重來,永久性地占領了這座城市。
與此同時,他還攻占了長期以來被西班牙人控制的拉格萊塔堡壘。
在勒班陀戰役失利短短三年之後,這位海盜船長出身的艦隊司令就再一次讓金角灣迎來了一支凱旋的艦隊。
與阿爾及爾和的黎波裡一道,突尼斯也成了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份。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它們将幫助奧斯曼帝國在遍布着無法無天的海盜的巴巴利海岸維持一定程度的統治權。
1578年,土耳其人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了摩洛哥。
由于葡萄牙人在那裡登陸,支持當地的一個王位觊觎者,非斯(Fez)的謝裡夫(sherif)[7]請求土耳其人前去幫助他們對付葡萄牙人。
土耳其人欣然同意了他的請求,因為他們十分擔心西班牙人會與葡萄牙人合作。
土耳其人在阿爾卡紮奎維爾(Alcazarquivir)的大戰中擊敗了葡萄牙人,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Sebastian)、他支持的王位觊觎者,還有他們四分之一的軍隊都命喪疆場。
這場戰役導緻了葡萄牙的衰落,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很快就利用此次機會,武力吞并了葡萄牙。
在奪回突尼斯之後不久,酒鬼塞利姆突然死了。
他死于最後一場縱情享樂中的一次意外。
天性迷信的塞利姆,看到了許多預示着死亡将近的征兆:彗星、伊斯坦布爾發生的大地震、威脅到聖地麥加的洪水。
最可怕的預兆是大薩拉基裡奧宮廚房發生的一場大火,這場大火把廚房連同酒窖都燒毀了。
這一事件尤為不祥,因為他的祖父去世前,阿德裡安堡的薩拉基裡奧宮内也發生過一起火災。
悶悶不樂的塞利姆決定到新建的浴室洗土耳其浴,這座浴室的牆都還沒有幹。
為了麻痹自己,他一口氣喝完了一整瓶塞浦路斯葡萄酒。
結果,步履蹒跚的塞利姆一下子滑倒在地,在大理石地磚上摔裂了頭骨。
很快,塞利姆就因發熱死去。
對于這位土耳其曆史上最無能的蘇丹來說,這樣的結局也不可謂不适宜。
塞利姆的統治毫無建樹,但他死得也不合時宜。
穆罕默德·索科盧确保了塞利姆的兒子穆拉德三世可以和平地繼位,但穆拉德反過來卻想要限制索科盧的權力。
索科盧試圖憑借自己的治國才能,保持蘇萊曼留下的帝國的國力,并且讓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他的行動受到了穆拉德的阻撓。
盡管索科盧又當了四年的大維齊爾,但是他已經不能像塞利姆在位時那樣擁有全權。
獲得新主子青睐的奴隸和後宮裡的女人們,都滿懷惡意地想在蘇丹面前施加對索科盧不利的影響,持續不斷地搞出陰謀詭計來對付他。
穆拉德從他在馬格尼西亞的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