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鳴放了三響禮炮。

    皮亞利帕夏之前沒有嘗試攔截這支艦隊,現在則打定主意撤退,因此也沒有對它發動襲擊。

    于是,基督教軍隊毫無阻礙地在馬耳他島北部登陸了。

    穆斯塔法立即解除了圍攻,命令部隊撤離馬耳他。

    他的軍隊開始拔營撤退,把拆卸後的火炮運回船上,部隊也紛紛登船。

     然後,他才注意到援軍的數量比他之前以為的要少(醫院騎士團的大團長用狡猾的伎倆誤導了他),于是立刻讓他的部隊再次登陸,與之交戰。

    但是,軍中的士氣已經十分低落,士兵們都已經無心再在馬耳他的土地上繼續作戰了。

    面對訓練有素、令人生畏的西班牙步兵的進攻,奧斯曼軍隊陣列瓦解,士兵們開始四散逃命,而他們的艦隊則躲在北方的聖保羅灣裡。

    在岸上進行了幾番激烈的肉搏戰之後,土耳其人承受了不少傷亡,終于又被趕回了船上。

     不久,奧斯曼艦隊離開了馬耳他島,向東開始了返回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千裡航程,全軍隻有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幸存了下來。

    兩位指揮官十分擔心蘇丹會處置自己,因此派了一些航速較快的槳帆船先趕回去把壞消息帶給蘇丹,好讓蘇丹在見到自己之前能有時間平息怒火。

    在到達奧斯曼帝國水域之後,他們接到命令,要求艦隊必須等到天黑之後進入伊斯坦布爾的港口。

    蘇萊曼的确非常惱火,這是他第二次在基督徒手中遭遇重挫。

    當年從維也納撤軍之後,他找了一些辦法來挽回顔面。

    但是這一次,他完全沒有辦法遮掩在馬耳他遭遇挫敗的事實。

    從此之後,蘇丹漸漸不再試圖讓奧斯曼帝國在整個地中海上建立統治地位了。

     面對這次失敗,蘇萊曼十分惱怒地說:&ldquo隻有随我出征的時候我的軍隊才會打勝仗!&rdquo這不是自吹自擂的空話。

    在他年輕時,面對同樣難纏的基督徒敵人,他憑借強有力和統一的指揮赢得了羅得島之戰。

    到了他年邁時,他的軍隊卻缺少了這樣的指揮能力,因而在馬耳他遭遇了失敗。

    隻有擁有不可挑戰的個人權威的蘇丹本人,才能實現這樣的指揮。

    正是憑借集權,再加上對各種建議的敏銳判斷力、領導過程中的決斷力和行動中的強大決心,蘇萊曼才在45年的征戰生涯中讓奧斯曼帝國軍隊幾乎戰無不勝。

    但蘇萊曼已經接近了他生命的終點。

     在羅克塞拉娜去世後,蘇萊曼在個人生活中變得越發孤單、内向,越來越沉默寡言、憂郁惆怅,避免與他人發生接觸。

    成功和喝彩也不再能打動他。

    有一次,皮亞利帕夏令人欣喜地在傑爾巴島和的黎波裡赢得了曆史性的勝利,鞏固了伊斯蘭世界對地中海中部的控制,随後率領艦隊返回了伊斯坦布爾。

    巴斯拜克如此記載:&ldquo在這樣喜悅的時刻,人們也無法從蘇萊曼的臉上看到一絲額外的欣喜&hellip&hellip他臉上的表情毫無變化,露出的是一如既往的嚴厲神情&hellip&hellip當天所有的凱旋和喝彩都未能在他身上激發出一絲滿足。

    &rdquo巴斯拜克早就注意到了蘇丹蒼白的臉色&mdash&mdash這或許是由于他有&ldquo某種隐疾&rdquo。

    他觀察到,在各國使節向蘇丹道别時,蘇丹會&ldquo在臉上塗一層胭脂&rdquo來掩蓋他蒼白的面色,&ldquo因為他認為,如果他看起來身體強壯健康,其他國家會更加畏懼他&rdquo。

     在一年之中,陛下有好幾個月的時間都會感到身體十分虛弱。

    水腫,腿部腫脹,毫無食欲,面部也出現浮腫,臉色十分糟糕&mdash&mdash看起來完全像一個瀕死的人。

    在上年3月,他昏過去四五次。

    在那之後,他又發作了一次,他的随從當時都難以分辨他究竟是活着還是死了,也不指望他能恢複過來。

    人們普遍認為,他的死期已近。

     年紀越大,蘇丹也變得越發迷信。

    &ldquo以前,&rdquo巴斯拜克寫道,&ldquo他很喜歡聽男孩們為他合唱和演奏樂器。

    結果,有一次來了一個預言家(一位據說很靈驗的老婦人),宣稱如果他不放棄這種娛樂方式,就會遭到懲罰。

    于是他就不再進行這種活動了。

    &rdquo樂器被砸壞,扔進了火裡。

    相類似的,為了開始過清苦的生活,他不再使用銀餐具,而改用陶土做的餐具用餐。

    而且,他還下令禁止一切酒類進入伊斯坦布爾,因為先知穆罕默德禁止人們飲酒。

    &ldquo非穆斯林群體對此提出了抗議,認為驟然改變飲食習慣會導緻疾病和死亡。

    于是,迪萬做出了妥協,允許他們每周通過大海之門運送所需的酒類進城。

    &rdquo 然而,這樣的苦行也無法減輕馬耳他之敗給蘇丹帶來的羞辱。

    盡管他年事已高、健康堪憂,對于一生戎馬倥偬的蘇萊曼來說,隻有一場能夠證明奧斯曼軍隊不可戰勝的勝利才能醫治他受傷的尊嚴。

    一開始,他發誓要在第二年春天親自率軍征服馬耳他。

    不過,他最後還是決定回到他更熟悉的戰場&mdash&mdash陸地。

    他将再一次向匈牙利和奧地利發動進攻。

    奧地利的統治者、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的繼承者馬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II)[15]非但沒有向奧斯曼帝國支付歲貢,還突然入侵了匈牙利,損害了奧斯曼帝國的利益。

    此外,蘇丹的軍隊此前曾經在錫蓋特(Sziget)和埃爾勞受阻,因此他也十分急切地想要報此一箭之仇。

     于是,1566年5月1日,蘇萊曼最後一次從伊斯坦布爾啟程,率領規模空前的大軍開始了他的第十三次親征&mdash&mdash這也是他第七次入侵匈牙利。

    在經過貝爾格萊德之後,他在多瑙河流域遭遇了熟悉的洪水。

    洪水沖毀了他的大帳,于是他隻好住進了大維齊爾的帳中。

    他已經無法騎馬(除了有一次閱兵的時候),于是坐在挂着簾子的轎子裡随軍前進。

    在塞姆林(Semlin)[16],他鄭重地接見了年輕的亞諾什·西吉斯蒙德·佐波堯。

    在西吉斯蒙德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兒時,蘇萊曼就曾宣稱他是匈牙利的國王。

    作為蘇萊曼忠實的附庸,西吉斯蒙德在他的主子面前下跪了三次。

    在蘇萊曼叫他平身後,他又走上前來親吻蘇丹的手,蘇丹則稱他為自己心愛的兒子。

    蘇萊曼提出,自己将作為盟友為西吉斯蒙德提供支援,表明他已經準備好滿足年輕的西吉斯蒙德謙恭的領土要求。

     蘇丹從塞姆林出發,率領大軍向錫蓋特要塞進軍,決心向該城的指揮官、克羅地亞人尼古拉·茲裡尼伯爵(CountNicholasZrinyi)複仇。

    早在圍攻維也納的時期,茲裡尼就是土耳其人的死敵,曾經襲擊了蘇丹最喜愛的一位桑賈克貝伊的營地,将他連同他的兒子一并殺害,并且劫走了他全部的個人物品和一大筆錢财。

     由于一名軍官把自己的熱情用錯了地方,前往錫蓋特的路程按照命令本來應該兩天走完,結果大軍一天就走完了。

    健康狀況堪憂的蘇丹累得筋疲力盡,大為光火,下令要把這名軍官斬首。

    不過,大維齊爾穆罕默德·索科盧替他求情,救下了他的性命。

    他十分聰明地辯解道,敵人會認為,雖說蘇丹年事已高,但是仍然可以像他年輕時一樣用一天走完兩天的行軍裡程,這肯定可以打擊敵人的士氣。

    于是,惱火而又迫不及待想要殺人的蘇丹沒有殺掉那名軍官,卻以作戰不利為由處決了他的布達總督。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