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16世紀,奧斯曼帝國迎來了曆史上最偉大的蘇丹&mdash&mdash蘇萊曼一世。

    在世界範圍内,他被稱作蘇萊曼大帝;而他的臣民則稱他為立法者蘇萊曼。

    作為穆罕默德二世的曾孫,蘇萊曼一世将超越征服者本人的成就,在開疆拓土的同時将奧斯曼帝國推向權力與聲望的頂峰。

    不過,在穆罕默德二世剛剛去世之後,奧斯曼家族手足相殘的固有做法演變成了長期的内讧。

    争鬥的雙方都是穆罕默德的兒子,一位是巴耶濟德二世,一位是他的弟弟傑姆皇子(PrinceJem)。

     巴耶濟德蘇丹與其父截然不同,是一位愛好和平、樂于沉思的學者。

    他潛心信仰,生活樸素,為人包容,對征伐不感興趣,被同時代的作家稱作&ldquo正義者&rdquo。

    他是第一位始終不曾親自率軍出征的奧斯曼帝國蘇丹。

    比他年輕12歲的傑姆則是一個充滿浪漫色彩的行動派,精力充沛而十分勇敢,很懂得享受生活的樂趣。

    他熱衷藝術,身邊有許多詩人,自己也是一位天才的詩人。

    &ldquo在他的手中,&rdquo他的傳記作者寫道,&ldquo賈姆希德的酒杯(theCupofJamshid)[1]取代了所羅門的印戒(SealofSolomon),吟遊詩人的歌聲替代了勝利的鼓聲。

    &rdquo 剛剛得知征服者穆罕默德去世的消息,傑姆就立刻武裝起來,宣布繼承蘇丹之位;而他的父親在生前也的确傾向于讓傑姆繼位。

    但是,奧斯曼帝國的君主繼承權越來越取決于近衛軍的決定,而近衛軍更青睐巴耶濟德,認為他更能代表加齊傳統。

    在部分官員和民衆的支持下,近衛軍曾經強烈反對征服者穆罕默德手下最後一位大維齊爾卡拉曼勒·穆罕默德帕夏(KaramanliMehmedPasha)和他的政策。

    而作為卡拉曼尼亞的總督,官邸位于科尼亞的傑姆曾經支持這位大維齊爾。

    巴耶濟德在阿馬西亞出任總督,從這裡出發到伊斯坦布爾的距離是從科尼亞到伊斯坦布爾的距離的兩倍。

    然而,在反對派的支持下,巴耶濟德卻率先抵達了首都。

    在這裡,他不可避免地向近衛軍許諾了禮物和更加優厚的待遇,從而确保了他能夠成功繼位。

     近衛軍預見到了巴耶濟德的到來,牢牢地控制住了首都。

    他們與宮廷裡的一些官員合謀,暗殺了大維齊爾,并把他的頭顱插在長矛上遊街。

    接着,他們截獲了大維齊爾向傑姆派出的密使,将他處以穿刺之刑。

    同時,巴耶濟德廢除了其父不受歡迎的貨币貶值政策,并将被其父剝奪并化為封地的一些私人土地歸還了原來的主人和宗教慈善組織。

    總體來看,巴耶濟德傾向于廢除其父的政策,而回歸其祖父穆拉德二世的政策。

     然而,傑姆是一個不肯屈服的鬥士。

    他發動了叛亂,并在卡拉曼尼亞的一支軍隊和托魯斯山區的土庫曼部落的支持下,奪取了布爾薩。

    他在這裡自稱蘇丹,鑄造錢币,命令公開祈禱時要誦念他的名字。

    他的統治持續了18天。

    他向他的兄長提議将帝國一分為二,由巴耶濟德統治歐洲部分,他自己統治亞洲部分。

    巴耶濟德則派遣先皇的大将、近衛軍的英雄蓋迪克·艾哈邁德帕夏率軍讨伐傑姆。

    為此,蓋迪克·艾哈邁德帕夏放棄了再次從阿爾巴尼亞攻打意大利的計劃。

     他連續兩次擊敗了傑姆,但是都未能将他擒獲。

    傑姆先是流亡到了馬木留克王朝的地盤上,一路經過阿勒頗、大馬士革和耶路撒冷抵達了開羅,并在這裡得到了埃及馬木留克王朝蘇丹凱特貝伊(KaitBey)的款待和保護。

    接着,傑姆又從那裡動身去聖地麥加和麥地那朝聖,然後在他的保護者的支持下回到了安納托利亞,再次把卡拉曼尼亞的支持者召集在了身邊。

    但是,還沒有到達安哥拉,他的軍隊就抛棄了他,于是他隻好逃到了西裡西亞。

     此時,巴耶濟德擺出和解的姿态,提出隻要傑姆願意和平地歸隐到耶路撒冷,他就可以把傑姆曾經主政的卡拉曼尼亞的稅收都交給傑姆。

    他堅稱:&ldquo帝國是一個不能與人分享的新娘。

    &rdquo然而,此時的傑姆情願到羅得島去,尋求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mdash&mdash醫院騎士團的保護。

    醫院騎士團的大團長德·歐比松給了傑姆帝王般的禮遇。

    不久,巴耶濟德與醫院騎士團達成了協議,隻要他們把他的弟弟置于監管之下,他同意每年向他們支付4.5萬枚金币的津貼。

     盡管傑姆一開始沒有完全意識到這一點,但騎士團對他的關心主要是出于政治考量。

    他實際上成了一名人質,可以幫助基督教世界對抗奧斯曼的入侵。

    他先是在法國居住,後來又去了羅馬的梵蒂岡。

    接待他的主人們實際上是他的看守,他們随時可能對他加以利用,在合适的時候用這位&ldquo土耳其人的兄弟&rdquo來對付他們共同的可怕敵人。

    在互相争鬥不休的基督教王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