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關燈
一些殘存的領土,但仍然要繼續向蘇丹納貢。

     接着,蘇丹造訪了雅典。

    兩年前,土耳其人從佛羅倫薩公爵手中奪取了這座城市。

    對奧斯曼人來說,雅典是一座&ldquo智者之城&rdquo,而作為&ldquo睿智而偉大、熱愛希臘文化的君主&rdquo,穆罕默德自然對雅典的古典時代遺迹着迷。

    他尤其欣賞雅典衛城。

    他對雅典人十分大度,确認了他們的公民自由和免稅待遇。

    而格外讓雅典人感到欣喜的是,在當地的拉丁教會瓦解之後,蘇丹給予了東正教神職人員諸多特權。

     就在蘇丹離開後不久,兩位巴列奧略親王的手足之争又一次爆發了。

    季米特裡奧斯支持土耳其人,同意信守和約;托馬斯則撕毀了和約,請來了教皇的援軍。

    1460年,穆罕默德再一次率軍進入希臘。

    季米特裡奧斯先是逃命,最後在米斯特拉投降,将他的親王國整個交給了蘇丹。

    隻有莫奈姆瓦夏城(Monemvasia)沒有投降,在教皇軍隊的支援下堅持抵抗土耳其人。

    接着,穆罕默德又趕去對付托馬斯親王的勢力。

    托馬斯很快就逃到了西方世界,過上了流亡生活,卻把他的人民丢給了土耳其人。

     就這樣,除了幾個可以獲得海上支援因而還留在威尼斯人手中的沿海據點之外,奧斯曼土耳其确立了對整個希臘半島的統治。

    從此以後,奧斯曼治下的和平取代了法蘭克人的長期内鬥,希臘人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優待&mdash&mdash他們不需要承擔過于沉重的賦稅,不需要把他們的孩子送給蘇丹當兵,還擁有貿易自由和選舉地方政府的自由。

    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則更願意認為希臘人在遭受異教徒的壓迫,急需拉丁國家施以援手,重獲自由。

    漸漸地,歐洲十字軍聖戰熱情的主題就不再是君士坦丁堡和聖地耶路撒冷,而換成了更具人文主義色彩的目标&mdash&mdash希臘。

     穆罕默德二世的目标是在自己的統治下重新創造一個拜占庭帝國。

    因此,用土耳其撰史者的話說,他要除掉&ldquo所有可能稱王的拜占庭希臘人&rdquo。

    他已經解決掉了巴列奧略家族,接下來就輪到了科穆甯(Comnene)家族。

    現在是時候消滅掉特拉布宗帝國了。

    在大科穆甯(GrandComnen)約翰四世(JohnIV)在位的時候,他就開始每年向蘇丹支付價值不菲的貢金,實際上已經放棄了其獨立地位。

    [2]約翰四世死後,他的弟弟大衛皇帝則選擇與蘇丹為敵。

    他不僅與蘇丹在歐洲的敵人&mdash&mdash威尼斯、熱那亞和教皇國&mdash&mdash結盟,甚至還與蘇丹在亞洲的敵人&mdash&mdash白羊王朝的土庫曼王公烏尊·哈桑(UzunHassan)聯合。

    烏尊·哈桑不僅是一個有着基督徒血統的穆斯林,還與科穆甯家族有聯姻關系。

    他在安納托利亞的東部組織了一個反對奧斯曼帝國的強大聯盟,其盟友包括錫諾普和卡拉曼尼亞的土耳其王公,以及信仰基督教的格魯吉亞諸王。

     大衛通過烏尊·哈桑在伊斯坦布爾的使者向蘇丹傳達了免除歲貢的要求,這些使者還向蘇丹提出了更為過分的種種要求。

    蘇丹認為,是時候拆散這個危險的聯盟、徹底解決安納托利亞地區問題了。

    1461年,他海陸并進,在亞洲發動了一次懲罰性的遠征。

    他首先占領了熱那亞人在黑海的最後一個貿易據點阿瑪斯特裡斯港(Amastris),接着又通過談判取得了錫諾普,随後他率軍進入了烏尊·哈桑的領地。

    由于得不到卡拉曼尼亞盟友的援助,烏尊·哈桑選擇向東方撤退。

    他派他的母後、出身于叙利亞基督徒家庭的薩拉夫人(PrincessSala)帶着禮物面見蘇丹,代表自己與他議和,并且答應不出手援助特拉布宗帝國的科穆甯王朝。

    薩拉試圖勸說穆罕默德不要冒着矢石之險去進攻特拉布宗,穆罕默德卻說:&ldquo老母親,伊斯蘭之劍在我手中。

    &rdquo 穆罕默德的艦隊在海上圍攻特拉布宗,但收效甚微。

    與此同時,穆罕默德率軍艱難地穿越了本廷山脈(Ponticmountainrange)。

    奧斯曼大軍的先頭部隊在大維齊爾馬哈茂德帕夏(MahmudPasha)的指揮下,經過18天的行軍,出現在了特拉布宗的陸牆面前。

    他們沒有攜帶任何攻城武器,幾乎也沒有什麼騎兵,補給線也十分不穩定。

    但是,大衛皇帝并不是一名戰士。

    在被他最強大的盟友抛棄之後,他不想像他那位更有英雄氣概的親戚君士坦丁皇帝一樣在廢墟中結束自己的生命。

    大衛想要和平,更想要活下來,他随時準備接受馬哈茂德派來希臘的達官貴人或是别的什麼貴族提出的議和條款。

    而事實證明,蘇丹也确實受到了薩拉祈求和平的舉動的影響。

     于是雙方講和,但希臘人毫無尊嚴可言。

    奧斯曼軍隊未遇抵抗就進入了特拉布宗,末代皇帝憑着蘇丹的寬仁和恩惠,得以帶着家眷、朝臣、黃金和其他貴重的個人物品,乘坐一艘特别的船隻去了伊斯坦布爾。

    為了感謝薩拉的調停,大衛還給她送去了一堆珠寶作為禮物。

    城中居民的待遇則悲慘得多。

    不論男女,所有人都淪為奴隸,任由蘇丹和他手下的顯貴們瓜分;男孩被編入近衛軍;許多家庭失去了财産,被迫遷居到伊斯坦布爾以增加那裡的人口。

     然而,科穆甯家族的好日子也沒有持續太久。

    不到兩年之後,大衛皇帝又一次與烏尊·哈桑密謀反對奧斯曼人。

    于是,他被蘇丹關進了伊斯坦布爾城中新建的七塔監獄[3]。

    幾個月後,大衛和科穆甯家族的其他成員&mdash&mdash他的兄弟、七個兒子、一個侄子&mdash&mdash一同在此地被殺。

    不僅如此,蘇丹還下令不準埋葬他們的屍體,任由他們被以腐肉為食的狗和猛禽分食。

     通過特拉布宗戰役,穆罕默德把小亞細亞北部沿海地區的大部分土地都納入了帝國的版圖,還在黑海沿岸取得了三個重要的港口。

    [4]1464年,卡拉曼尼亞大公易蔔拉欣貝伊(IbrahimBey)去世,他的七個兒子兄弟阋牆,導緻卡拉曼尼亞陷入分裂。

    于是,穆罕默德趁機征服了這個與奧斯曼帝國作對了一個半世紀的國家,兼并了其大部分領土。

    這樣一來,奧斯曼帝國就取得了對西裡西亞地區(Cilicia)[5]和地中海亞洲一側海岸的實際控制。

     在暫時平定了東方、穩定了自己的後方之後,穆罕默德再一次把注意力投向了西方。

    他的目标是将整個巴爾幹半島納入奧斯曼帝國直接的集權統治之下。

    要達到這一目标,他就必須像在希臘半島所做的那樣,在各個方向盡可能地擴展自己的領土,并将其整合成一個前進基地,以便于日後繼續征服西歐。

    在他的東北方向,是多瑙河對岸的瓦拉幾亞,那裡的統治者是前文提到過的弗拉德·德拉庫爾的兒子,弗拉德·德拉庫拉(VladDracula)。

    這個曆史上的怪物的殘忍程度,哪怕是在當時那個野蠻的時代也堪稱駭人聽聞,因此也讓他自己在傳說中變成了一個惡魔。

    [6] 盡管如此,隻要德拉庫拉老老實實地支付貢金,不去騷擾他的奧斯曼鄰居,蘇丹也願意與他相安無事。

    但是,在1461年,德拉庫拉組織了一個反對土耳其人的聯盟,他的盟友是接替匈雅提之位成為匈牙利統治者的馬加什·科爾維努斯(MathiasCorvinus)[7]。

    穆罕默德派了一名使節,要求德拉庫拉交納拖欠的貢金,并且為奧斯曼軍隊提供一支瓦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