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土耳其人本來是可以被解決掉的:朱斯蒂尼亞尼在近距離中了一槍,槍彈擊碎了他的胸甲,導緻他受了重傷。

    在劇痛之下,朱斯蒂尼亞尼失去了勇氣,乞求人們把他從戰場上撤下去。

    皇帝請求他說:&ldquo不要在這樣危急的時刻抛棄我,這座城市的救贖全仰仗您一人。

    &rdquo但皇帝的請求也徒勞無功。

    朱斯蒂尼亞尼的手下打開了内側的城門,經過城市的街道,把他擡到了金角灣的一艘熱那亞船隻上。

    看到朱斯蒂尼亞尼離開,許多熱那亞人認為敗局已定,于是也跟着他一起離開了。

     守軍的士氣嚴重受挫,人們開始感到恐慌。

    蘇丹迅速地利用了這一有利因素,高呼&ldquo城市屬于我們&rdquo,然後命令他的近衛軍向聖羅曼努斯門發動最後一次沖鋒。

    帶頭沖鋒的是一名來自安納托利亞的巨人,名叫哈桑(Hassan),他一路率領着其他人沖殺到了臨時壁壘的頂端。

    在那裡,他被打倒在地,随即和他的一半戰友一起被殺,但剩下的人守住了臨時壁壘,撐到其他近衛軍士兵趕來。

    他們把希臘人從臨時壁壘中趕了出來,居高臨下将他們射殺。

    就這樣,許多近衛軍士兵沖到了内牆處,并且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爬上了内牆。

    就在這時,人們看到科克波塔門上方的塔樓上空飄揚着土耳其人的旗幟,于是一同高呼&ldquo城市失守了!&rdquo 此時,皇帝已經騎馬趕到了科克波塔門,但守軍已然人心惶惶,來不及關上大門。

    土耳其人沖了進來,而留下來抵擋他們的熱那亞人已經寥寥無幾。

    君士坦丁又騎馬回到了聖羅曼努斯門的主戰場,看到土耳其人正從臨時壁壘的缺口處湧入。

    在做了最後一次集合希臘部隊的嘗試之後,皇帝意識到敗局已定。

    &ldquo城市已經失陷,我卻仍然活着。

    &rdquo說完,皇帝從馬上下來,扯下了自己的徽章,一頭沖向了奧斯曼近衛軍,與他們展開肉搏戰。

    此後,再也沒有人看到過拜占庭皇帝,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ldquo君士坦丁清醒地意識到已經沒有希望,&rdquo吉本寫道,&ldquo于是他抛卻了一切幻想;在一片混亂中,他不知喪身于何人之手,軀體則被埋沒在屍山之下。

    &rdquo 在行伍整齊地通過城門之後,征服者們立即打破了陣形,湧進君士坦丁堡的大街小巷,按照慣例大肆殺戮劫掠。

    他們洗劫了教堂、修道院和女修院,搶劫宮殿和住宅,不僅搶奪财物,還要擄掠人口。

    成千上萬的希臘人朝着聖索菲亞大教堂逃去: 在一個小時之内[曆史學者米海爾·杜卡斯(MichaelDucas)如是說],整座聖殿裡都擠滿了男人和女人&hellip&hellip人數已無法估計。

    他們關閉了大門,熱切地期盼着天使的解救。

    接着,就在白晝的第一個小時尚未結束的時候,四處打鬥、殺戮和擄掠人口的土耳其人來到了這座教堂。

    他們發現大門緊閉,于是就用斧子猛砸大門,心中沒有一絲愧疚。

     就在教士們還在祭壇上吟唱着頌歌時,土耳其士兵卻早已把從婦女身上扯下的短上衣和面紗當作繩子,将大部分的教衆捆在了一起,然後把他們像牲口一樣趕到街上,帶到了士兵們的臨時營地。

    為了争搶較有姿色的女孩、小夥子以及九位衣着華麗的達官貴人,土耳其士兵激烈地争吵了起來。

     一直到當天傍晚,蘇丹穆罕默德才舉行了他的入城式。

    接着,在近衛軍護衛和大臣的陪伴下,他在街道上緩慢地騎行,直接騎到了聖索菲亞大教堂。

    他在大門前下了馬,随後俯身抓了一把土,揚過自己的頭頂。

    他用這種具有東方象征主義色彩的方式表達了在真主面前的謙卑。

    進入教堂之後,他徑直朝祭壇走去。

    他看到一名土耳其士兵正在砸大理石地面。

    蘇丹問他,為什麼要破壞地面。

    &ldquo為了信仰。

    &rdquo士兵答道。

    蘇丹揮劍把他砍倒:&ldquo有了财寶和囚犯還不夠嗎?這座城市的建築屬于我。

    &rdquo那名士兵被人拽着腳拖走,扔了出去。

     穆罕默德釋放了躲在角落裡的一些希臘人,還放走了一些基督教的教士。

    然後,他命令将這座教堂改建成清真寺。

    一位伊斯蘭教的神職人員走上講壇,背誦了一段祈禱詞。

    接着,蘇丹本人走上了祭壇,向賜予他勝利的真主祈禱。

    當他走出教堂時,街上一片寂靜。

    秩序已經得到恢複,一天的搶劫已經足以回饋士兵。

    蘇丹騎馬經過廣場,來到大半被毀的皇宮。

    在這裡,他想起了波斯詩人的詩句:&ldquo在皇帝的宮殿裡,蜘蛛成了卷簾人;在阿弗拉西亞布[11]的塔樓上,貓頭鷹在發号施令。

    &rdquo [1]位于希臘北部的一座半島山,其上有大量的東正教修道院。

     [2]即君士坦丁十一世·巴列奧略。

     [3]即穆罕默德二世之父穆拉德二世。

     [4]此處原文為Romania,實際意義與現代語境裡的羅馬尼亞不同,是土耳其人對奧斯曼帝國在歐洲部分領土的稱呼,即Rumelia,字面意思為&ldquo羅馬人的土地&rdquo。

     [5]君士坦丁堡附近,亞歐之間的水道順序如下:從地中海(愛琴海)通過達達尼爾海峽可進入馬爾馬拉海,再往西北抵達君士坦丁堡。

    該城扼守着博斯普魯斯海峽的南端入口。

    通過了博斯普魯斯海峽便進入了黑海。

    這些地理信息将十分有助于對此後很多内容的理解,望讀者牢記。

     [6]600磅相當于272千克。

     [7]即複活節星期日後一天,是基督教的節日。

     [8]金角灣對岸的佩拉是熱那亞人的殖民地,這座城市在君士坦丁堡之圍中保持中立。

     [9]指耶稣。

     [10]即&ldquo巴什波祖克&rdquo,字面意思為沒有領袖的、無序的,他們是奧斯曼軍隊中由各個民族的人員構成的缺乏紀律性的非正規軍,以軍紀敗壞聞名。

     [11]波斯神話傳說中的英雄和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