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噩夢
關燈
小
中
大
季的天空和遠方厚草頂的村舍。
人病了,可心卻生機勃勃。
“不,”他自言自語道,“不,不管我做什麼或做了什麼,我都沒錯。
即使我做了他們稱之為犯罪的事,我憑什麼要接受他們的譴責和裁決呢?不管我做了什麼,我自己負責。
我拒絕他們的诋毀,我壓根兒蔑視他們。
他們是愚民,專食腐肉,滿嘴的龌龊,就像吃死人肉的豺一樣。
上帝保佑我殺了他們吧,希望我有力量去摧毀他們,一口氣殺了他們,成千上萬地殺他們。
我求上帝保佑我殺光他們這些愚民。
他們會讓我感到我錯了嗎?不,不會。
決不會。
我會提防着,不讓他們肮髒的牙齒碰我,那會毒了我的血。
怕他們!為此感到自己錯了嗎?決不,即使我當了幾回該隐,殺了幾個兄弟姐妹也不會有這等感覺。
即使我犯了他們所定的所有罪行,我也不會感到錯了,我決不讓他們給我定罪,天知道我不會的,我也不會再向他們的警察局彙報了。
” 于是,一感到恐怖襲上心頭,一感到自己給入了另類,貼上了标簽,被社會當成罪人,等着被消滅,他就會振作起來,對自己說: “就讓他們把犯罪感強加給我吧。
我産生犯罪感,感到成了另類,以此自我貶損,因為我害怕。
可我沒錯,我沒于錯事,不管我都幹了些什麼。
這就是說我沒對社會做什麼錯事。
無論我做了什麼錯事,那是我對自己犯的錯,是我同别人之間的事。
一個人可能會犯錯誤,是的,人常常犯錯誤,但輪不到他們來判罪。
隻有我自己的靈魂才能宣判自己。
讓我從他們身上了解人類的肮髒吧,這些诋毀人的人,讓我監督他們就像監督散發着臭氣的鬣狗,決不要怕他們。
讓我來監督他們,讓他們作困獸鬥,絲毫也不要承認他們是我的法官,永遠不。
我宣判了他們:他們是一群愚民。
而我是人,我嚴守我的靈魂永遠不讓他們有判決我的機會。
” 從而他發現了世上最大的秘密,那就是,人要特立獨行,做自己的法官。
他采取什麼立場,全然取決于他對自身的審視,讓那雜種世界信口開河、為所欲為去吧。
他自有行為的秘訣:特立獨行,由靈魂深處評判自己。
于是,無論别人怎麼說怎麼想,都要用自己靈魂的判斷這一試金石來觀照。
隻畏懼自己内在的靈魂,決不畏懼外在的世界,不,任何人也不畏懼,哪怕五千萬人也不怕。
要學會什麼也不怕,除了自己的靈魂深處,但與此同時又要留心千百萬别人。
索默斯會對自己這樣說:“大不列颠有五千萬人,就算他們幾乎全跟我作對,随他們去。
” 這之後是一段安甯的日子。
他給約翰-托瑪斯寫了信,但沒有回音,這情形就如同那天晚上他空等托瑪斯一樣。
托瑪斯怕了,交情就這麼斷了。
當局仍然不允許他們回康沃爾。
就斷了這個念頭兒吧。
他寫信去,要他們把書和床上用品送來,其餘的可以賣掉。
痛苦的是在牛津郡打開運送來的那些康沃爾寶貝。
那段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那就開始另一種日子吧。
他死心了,認了。
這是個美好的春天,在這兒,英國——莎土比亞的英國——的中部,春天裡洋溢着他從未體驗過的甜美與人情味。
人們友好地交往,毫無戒備,盡管他們知道麻煩的存在。
警察也顯得溫情和藹。
這裡再次成了一個人的世界,溫情脈脈,可愛至極。
不過,伐木工人在砍樹,砍光了春天的林子去做戰壕的撐木。
再次被招入伍的懸念總也揮之不會。
“當然了,”索默斯想,“如果我丁點兒用也沒有,他們會痛痛快快放了我的。
” 春光在流逝。
索默斯的姐妹們很是孤獨,因為她們的丈夫都去打仗了。
他妹妹在他們荒涼的德比郡故鄉為他準備了一處村舍。
于是,他在闊别故土六年後回鄉了,他感到自己是個痛苦的異鄉人了。
這是北方,工業精神滲透了一切:這是煤和鐵那異化的精神。
人們活着是為了煤和鐵,僅此而已。
這一切有何益處? 這回他用不着去警察局彙報了。
有一天來了個巡警,不過這人挺好,也有點痛苦。
這些民警令索默斯感到奇怪的是,與他交往的都和藹可親、善解人意,倒是那些所謂的新式軍人,是些粗暴的小人,特别是那些“窩兒裡橫’僞軍人,他們可是掌握着全英國的大權呢。
九月份他生日那天,第三道征兵令下來了:為陛下服役。
為陛下服役,上帝!索默斯被命令在某一天赴德比入伍。
他回答道:“如果我一出家門就被禁止進入康沃爾地區,如果我到任何一處都要被強制向警察彙報,讓人當成個罪犯,您肯定不希望我應征入伍的。
” 這之後相安無事了一陣子,很像博德明那個時候,他們似乎又忘了他。
可不久他還是收到了通知去報到。
還能怎樣?他豁出去了,去。
哈麗葉陪他進城。
征兵地看似一處周口學校,從路邊下幾步台階就到了。
在一間像地下室的小接待室裡,他坐在長闆凳上,邊等邊填好了所有的表格。
他邊上坐着一個大塊頭礦工,年紀與他相仿。
那人因着屈辱而露出一臉的怒容,形同魔鬼。
等了一小時後,叫到索默斯了。
他照慣例脫光了衣服,可這次卻讓他在全裸的身上套一件夾克衫。
他就這樣給帶進了一間高大狹長的教室。
教室一邊一長溜排開着各個部門,幾道屏風後形形色色的醫生們在忙碌着;另一進則擺放着一張長桌,坐着一些辦事員和身着軍服的軍中老朽。
那些辦事員在恪盡職守地抄抄寫寫,有一份安穩的工作令他們慶幸,那些軍中老朽則四下裡左顧右盼着,這張“末日審判台”旁生着一爐火,旁邊的闆凳上兩個裸體男人羞恥地坐等着。
他們試圖用夾克衫遮遮自己的裸體,可心煩意亂中又懶得理會它,由它去。
“老天爺!”索默斯自忖,“赤裸的文明人,除了一件夾克一絲不挂,這是怎樣一幅上天不容的景象呵。
” 那大個子礦工全裸着在量身高,那是一具幹枯的裸體,令人生厭。
”“哦,上帝,上帝呀,”索默斯想,“為什麼沒有一頭動物是這副樣子?這樣子不像生命,不像活人的軀體。
它令人厭惡,毫無生命的意義。
” 在另一處,一個二十五歲左右的小夥子也全裸着。
他挺着胸讓一個半吊子醫生在他兩腿中間摸着,很明顯,這個赤裸的青年覺得自己頗是個運動員,決心要留下個好印象。
于是他昂着頭,做出高貴的姿态。
當那小醜般的醫生說“咳嗽”時,他便英勇地大咳一聲。
這健壯的小夥子看上去就像一件等人來品評的家具。
屋子另一邊,軍中老朽們在觀賞這一出出戲劇小品。
這些丘八大爺時不時地同屋子對面可疑的醫生們放肆地開着玩笑,拿這些裸體男人們開心。
屋裡的譏諷聲讓人難以言傳,簡直是厚顔無恥。
索默斯身穿夾克衫,露着瘦腿,蓄着胡子,那尊容,說他是哪路神仙都不為過。
他在等着叫他。
叫到他後,他脫去夾克,一絲不挂,等着量身高、稱體重,在一片刻毒的譏諷聲中像一塊肉被人撥拉來撥拉去。
随後他被叫到隔壁去檢查視力,仍能聽到那邊傳來的譏笑聲。
查完眼科又進隔壁,讓他兩腿交換著作單腿獨立,還有彎腰之類的動作,很明顯是看他體格上有無缺陷。
進了下一屏圍裡,一個傻乎乎的家夥,明顯不是醫生,上下打量他一番,說:“有什麼病嗎?” “有,”索默斯說,“我染上過三次肺炎,一直有患肺結核的危險。
” “哦,那就上那邊去吧。
” 于是,他裸着瘦長的身子,羞臊難當地給帶到另一個部門。
那裡的一個老混蛋背沖着他足足有十分鐘,才轉過身說: “嗯,有什麼病?” 索默斯重複了一遍。
“什麼時候染上的肺炎?” 索默斯回答了——他幾乎難以開口,憤懑與恥辱足以令他忍無可忍。
“哪個醫生說你要得肺結核?告訴我他的名字。
”那口吻分明透着不屑一顧。
屋裡的人都在看着他,聽着。
索默斯知道他們已經在等他了,他們要排除他。
不過他保持着鎮靜。
那老家夥接着用聽診器聽他的心和肺,拿着聽診器的一頭在他肉上戳來戳去,似乎是要在他身上壓出印子來。
索默斯一直陰沉着臉。
他知道他面臨的是什麼,他既恨他們又蔑視他們。
那家夥終于甩掉了手中的聽診器,沉着臉等待。
随後他被支到另一處,那個拿聽診器的家夥到那張大審判桌那裡去了。
最後這一關,裡頭有個自命不凡的小青年兒,樣子像藥劑師的助手,他最好開玩笑。
笑聲不停地從這邊傳到那邊。
不過索默斯有本事充耳不聞,泰然處之。
那藥劑師助手模樣的自負青年上下打量他一番,咧咧嘴,似乎要說:“天啊,這模樣簡直是個稻草人!”索默斯垂着眼皮回了他一眼,那自負青年立馬兒住嘴。
他告訴索默斯換換姿勢,然後他走向前來,直到幾乎身體相觸。
那穿藍嘩叽海軍服的稍稍向後躲着,似乎怕這光身子的人傳染上他。
他把手伸進索默斯兩腿之間,邊捏邊往上挪動,直摸到生殖器下。
索默斯感到那人的目光變得邪惡起來。
“咳嗽。
”他說。
索默斯便咳嗽。
“再咳。
”’他說。
索默斯嗓子裡咕噜一聲,便厭惡地掉過頭去。
“轉個身,”那人說,“臉朝對面看。
” 索默斯轉過身,面對着長桌後的那些長着猴臉的人們。
這樣他就背對高窗而站,那愣頭青筆直地站在他身後。
“叉開腿。
” 他分開雙腳。
“向前彎腰——向前——再向前一 索默斯彎下身子,盡力壓低,意識到這小子正在他身後漠然地看他的肛門。
原來人們一直在拿這玩意兒開涮。
“行了,拿上你的夾克上那邊去吧。
” 索默斯穿上夾克,過去坐到火爐邊的長闆凳上,面對着那張“審判桌”。
那憔悴的大個子礦工仍然讓他們耍弄着。
他看上去不夠聰明,并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讓他朝前彎腰。
他不是挺直腿彎腰,而是下蹲,像礦工平時那樣一蹲到底,因為他根本不懂他們的意圖。
于是那個半拉子醫生樂不可支地讓他再來一次。
這場戲一直在演,索默斯都看在眼裡。
他覺得那礦工很可怕。
他生着一張愛爾蘭人的臉,短鼻子,扁腦袋。
這張獅子鼻臉上茫然一片,智慧全無,隻剩一臉的驚詫和盲從。
似乎這醜陋強壯的身體聽不懂話了,天啊,醜陋成這樣,好像他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索默斯直挺挺地堅持着,沉着臉,目光警覺。
他現在感到他受夠了。
他赤裸着身子,隻穿着夾克坐在那裡,看着大屋裡的這群小醜們,感到從心裡和脊梁骨裡射出一股振動的力量,意欲消滅他們,清除他們這些蠢貨,一腳把他們踩進泥裡,他們原本就屬于那裡。
終于,召他到那桌前去了。
“你的姓名?”一個老的問他。
索默斯看着他,聲音低沉地說:“索默斯。
” “索默斯——理查德-洛瓦特?”那口氣透着難以言表的蔑視。
理查德-洛瓦特意識到他們已經惡毒地傷害了他。
是的!他也傷害了他們,最終會傷得更厲害。
“你把自己說成是個作家了?” 他沒言語。
“寫什麼的作家?”——全然的蔑視。
“書——随筆。
” 那老朽繼續記錄着。
是的,他們就是想讓他感到他們傷害了他。
他們還要剃了他的胡子呢!他們真敢!他站在那兒,一雙小細腿十分可笑,身上的夾克也可笑,但他沒感到自己愚蠢,絕沒有。
他蒼白的臉上表情鎮靜,稍稍上翹的鼻子表示着自己的厭惡,目光凝重堅定,這副表情令那審判桌旁的人們都沉默了,甚至那自命不凡的醫生也老實了。
直到一臉胡須的他身穿長及腿部的夾克走出屋外,他們才擡起頭,發出最後一聲譏笑。
他穿上衣服,等他的體檢卡。
這是星期六上午,他差不多是最後一位參加體檢的人了。
他不知道他們會給他個什麼樣的通知,這些肮髒的狗。
現在他們緊盯上了他,逼近了他,他們就龇牙例嘴地緊随他身後,像鬣狗一樣要咬他。
是的,他們對他窮追不舍,直至把他脫光了取笑。
他們竭盡全力要給他緻命一擊,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讓他完蛋,從此一了百了! 可是,且慢!哦,且慢,且慢。
現在還不是時候。
當生命還活潑潑的時候,他們就怎麼樣不了他,決不會。
他們摸了他的私處,窺視了他的私處,讓他們眼裂、手縮、心爛。
他就這樣邊等邊刻骨地詛咒着他們。
他們給了他體檢結果,C2級,适于非軍事工作。
他知道他們會讓他幹什麼。
他們會揪住他,強迫他去軍營裡掏茅坑。
他們早想好了。
可他心裡在想别的。
出了門,他回那可咒的德比去找哈麗葉。
見到他,哈麗葉放心了,可索默斯不行。
現在他恨這中原,恨北方。
它們比南方壞得多,甚至不如康沃爾。
他們要的是生命而不是眼下這些可怕的機器似的和煤鐵般的人。
這些人是要用雙腳踐踏生命,碾碎生命,從而成為主人翁。
主人,他們隻是肮髒的機器的主人。
他們這些蒸汽機的主人、電氣的主人,總之,金錢力量的主人,現在成了生命的主人。
這些金錢的主子,其實是仇視生命的下流坯,恨的是真正自然的生命。
再一次逃跑。
他下決心不呆在德比的軍事區裡,至少要逃離他們的手心。
于是他和哈麗葉打點好箱子,準備回他們在牛津郡的村舍,他們喜歡那裡。
他不要彙報,不露行蹤。
幸運的是,村裡人都性情散淡、與人為善。
德比正處在危機之中。
他再也不服從什麼了,一步也不退讓。
如果他們召他,他就消失,或想法子跟他們鬥。
不過再也不馴服了,再也不一叫就到了。
上帝,不!隻要他活着,他就不再聽從社會的擺布。
就這樣,他們去了南方,邁開了搬遷的一步。
他們一直住在德比郡山裡的這座遙遠的村舍裡,要想一天之内到達,就得早上七點半出發才行。
這個早晨天色陰沉,亮的很遲。
索默斯早就備好了箱子,仁立着凝視山谷下幽暗的溝壑。
與此同時,濃雲密布,覆蓋着光秃秃的德比山巒。
黎明的晨曦全然被雲霧籠罩。
随後襲來一場可怕的暴風驟雨,冰雹噼啪而下,如同發瘋一般。
他站在俯瞰峽谷的窗前凝視着。
任它冰雹風雨,他決然要永遠離開這裡。
這一帶是他的家鄉所在,可在他靈魂深處,他現在仇恨它,而對它的不信任則更甚。
憑着生命的本能和陰郁的心境,他對此全然不信任。
不信和仇恨的是這裡的煤煙、金錢勢力和它那成千上萬蠕動着的不再是人的人們。
而西南部是多麼可愛。
盡管這裡缺吃少穿,但他和哈麗葉都不在乎。
他們可以到林子裡去揀東西,能采到小栗子和最後幾隻越橘他們就會高興萬分。
男人們比以前幹得更苦了,伐木供建設戰壕用,土地因此而裸露。
他們點燃的篝火在林中燃燒,他們在寒冷的黃昏中離去後,索默斯就背着麻袋去擡殘餘的枝條和斧頭砍下的一塊塊大木片,這些木片散落在砍下的樹樁子周圍,看上去金燦燦的。
一片片散發看清香的淺黃橡木。
他在黃昏中将它們撿起,裝進麻袋中。
同他一起幹這事的是一些窮鄉親們,他甚至比他們還窮。
不過,做這些事還是令他很高興的——自家棚子裡堆起金燦燦的木屑來,在花園裡挖個坑,于惆怅的晚秋裡将木屑點燃,或者漫步穿過榛樹叢去到真正古老的英國村子裡,那些村子仍像莎士比亞時代或哈代小說《林地居民》中所描摹的村莊。
十一月,戰争停了。
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停戰了!實在是難以置信。
在那個奇特的停戰夜晚,他和哈麗葉在鄉下的村舍裡唱起了德國歌曲。
哈麗葉哭了。
他在想,現在那牆不會再迫近了。
以前一直像埃德加-愛倫-坡的小說《陷附與鐘擺》所寫得那樣,牆壁總在迫近。
迫近,直到牆裡的囚犯感到擠壓了。
戰争的黑牆一直這樣,他深陷其中,幾乎被擠進滿是老鼠的陷阱裡。
幾乎九死——生!現在那黑色的牆壁停止了迫近,他不會被推進老鼠坑裡了。
他憑靈感這樣想。
下一步會怎麼樣呢? 他堅持回德比去。
而哈麗葉讨厭搬家,拒絕去。
他便獨自回去了,回到他的姐妹們身邊,她們為他租了那間房,他得住滿餘下的租期。
哈麗葉拒絕去,同海蒂呆在倫敦。
在聖潘克勒斯,索默斯下了出租車過人行道向車站走去時,他摔倒了,“啪”地摔倒在人行道上。
盡管他沒摔傷,可還是眼冒金星。
他自言自語道:“這是不是個壞兆頭?我是不是不該回去?”但一想到西皮奧-阿非利加努斯,便又繼續前行了。
陰冷暗淡的十一月,獨自一人生活在寒冷的山間。
這裡是亞當-比德的鄉村斯諾菲爾茲,是迪娜-莫裡斯的家鄉。
這地方,是這樣沉悶、陰冷、荒涼,令人如此無奈。
從小他就熟知這裡了。
後來,哈麗葉來了,他們同他的妹妹一起過的聖誕節。
到了一月份,他染上了流感,一病就是好久。
三月裡,大雪都厚得堆了窗台那麼高。
“這冬天就沒個頭了嗎?”他自忖道。
五月一到,他們在德比郡房子的一年租期就滿了,他們又得回牛津郡了。
可是離開那黑色的北方煤鐵之鄉,他現在似乎覺得這地方有點乏味、沉悶。
那堵牆倒了,他反倒無所适從了。
于是他們開始申請護照——哈麗葉去德國,他去意大利。
一個可愛的夏天過去了,一個美好的秋天來到了。
可對他來說,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他亦失去了自己的意義。
英格蘭對他來說什麼意義也沒有了。
自由的英國死了,這個甯靜的英國在他眼裡如同死屍一般,它是一個國家的僵屍。
十月裡,護照下來了。
他到大東車站去送哈麗葉去德國。
哈麗葉坐在荷蘭的哈威奇一胡克特快列車上,車開動時,她露出一臉報複後的快意和邪性的愛意。
他依舊回到村舍中過無聊的日子。
發現日子過于無聊,他便揣上那幾鎊錢,在十一月份去了意大利。
離開了英國,離開了他苦苦愛着的英國,形單影隻,隻覺得萬般情感無以言表。
這天很冷,海岸上白雪覆蓋的錨地看似屍布一般。
當他們的船駛離福克斯通港後,回首身後的英國,她就像陷入海中的一日陰沉沉的灰棺材,隻露出死灰色的懸崖,崖頂上覆蓋着破布一樣的白色雪衣。
如今,在澳洲的夜空下,記憶中的這一切是那樣強烈地沖擊着他,令他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他極想去傑克家過夜。
哦不,他跟誰也無法傾訴。
在悉尼黯淡的街上黑壓壓的人群中,他是最離群索居的。
他在恐怖的折磨下徘徊着,最終忽發奇想,進了卡爾頓飯店,開了一個房間,上床獨自冥想。
他安靜但毫不放松地躺在床上,仔細地思量着他同當局之間在戰争期間的遭遇。
在這之前,他一直封存着這段記憶,因為他懼怕回憶。
現在,記憶洪流般湧來,如同意識中一場火山爆發。
一連幾周,他一直感受着意識中巨大的躁動。
他時而會感到戰争年月裡才有的恐怖抽搐——對暴民般的當局之卑鄙惡劣行徑的恐懼。
到意大利後,這種恐懼全然忘在了腦後。
在印度,他甚至記不起來了。
隻有到了靜谧的“咕咕宅”,那陣陣抽搐竟莫名其妙地襲來:懼怕,幾乎是觳觫,怕民主社會,怕暴民,哈麗葉也有同樣的感受。
為什麼?為什麼在自由的澳大利亞會這樣?為什麼,為什麼他們兩人都感到了戰争年月裡曾有的恐懼和壓力,而且在馬倫賓比這感覺重又襲來?或許是因為在馬倫賓比他們又成了嫌疑者的緣故?因為他們是兩個陌生人,且是那麼孤獨。
或許,在馬倫賓比,秘密組織在對他們進行調查呢。
哈,這些愚民! 在夜裡,理查德直面這些噩夢般的記憶,将之-一理清。
他感到與自己的同胞斷了聯系,他感到與自己曾經所屬的英國一刀兩斷了。
紐帶沒了,他像一艘遇難航船離散的碎片,随波逐流。
沒有民族,沒有國家。
就這樣吧。
既然他成了一塊離散的碎片,就遠離一切吧
人病了,可心卻生機勃勃。
“不,”他自言自語道,“不,不管我做什麼或做了什麼,我都沒錯。
即使我做了他們稱之為犯罪的事,我憑什麼要接受他們的譴責和裁決呢?不管我做了什麼,我自己負責。
我拒絕他們的诋毀,我壓根兒蔑視他們。
他們是愚民,專食腐肉,滿嘴的龌龊,就像吃死人肉的豺一樣。
上帝保佑我殺了他們吧,希望我有力量去摧毀他們,一口氣殺了他們,成千上萬地殺他們。
我求上帝保佑我殺光他們這些愚民。
他們會讓我感到我錯了嗎?不,不會。
決不會。
我會提防着,不讓他們肮髒的牙齒碰我,那會毒了我的血。
怕他們!為此感到自己錯了嗎?決不,即使我當了幾回該隐,殺了幾個兄弟姐妹也不會有這等感覺。
即使我犯了他們所定的所有罪行,我也不會感到錯了,我決不讓他們給我定罪,天知道我不會的,我也不會再向他們的警察局彙報了。
” 于是,一感到恐怖襲上心頭,一感到自己給入了另類,貼上了标簽,被社會當成罪人,等着被消滅,他就會振作起來,對自己說: “就讓他們把犯罪感強加給我吧。
我産生犯罪感,感到成了另類,以此自我貶損,因為我害怕。
可我沒錯,我沒于錯事,不管我都幹了些什麼。
這就是說我沒對社會做什麼錯事。
無論我做了什麼錯事,那是我對自己犯的錯,是我同别人之間的事。
一個人可能會犯錯誤,是的,人常常犯錯誤,但輪不到他們來判罪。
隻有我自己的靈魂才能宣判自己。
讓我從他們身上了解人類的肮髒吧,這些诋毀人的人,讓我監督他們就像監督散發着臭氣的鬣狗,決不要怕他們。
讓我來監督他們,讓他們作困獸鬥,絲毫也不要承認他們是我的法官,永遠不。
我宣判了他們:他們是一群愚民。
而我是人,我嚴守我的靈魂永遠不讓他們有判決我的機會。
” 從而他發現了世上最大的秘密,那就是,人要特立獨行,做自己的法官。
他采取什麼立場,全然取決于他對自身的審視,讓那雜種世界信口開河、為所欲為去吧。
他自有行為的秘訣:特立獨行,由靈魂深處評判自己。
于是,無論别人怎麼說怎麼想,都要用自己靈魂的判斷這一試金石來觀照。
隻畏懼自己内在的靈魂,決不畏懼外在的世界,不,任何人也不畏懼,哪怕五千萬人也不怕。
要學會什麼也不怕,除了自己的靈魂深處,但與此同時又要留心千百萬别人。
索默斯會對自己這樣說:“大不列颠有五千萬人,就算他們幾乎全跟我作對,随他們去。
” 這之後是一段安甯的日子。
他給約翰-托瑪斯寫了信,但沒有回音,這情形就如同那天晚上他空等托瑪斯一樣。
托瑪斯怕了,交情就這麼斷了。
當局仍然不允許他們回康沃爾。
就斷了這個念頭兒吧。
他寫信去,要他們把書和床上用品送來,其餘的可以賣掉。
痛苦的是在牛津郡打開運送來的那些康沃爾寶貝。
那段日子一去不複返了。
那就開始另一種日子吧。
他死心了,認了。
這是個美好的春天,在這兒,英國——莎土比亞的英國——的中部,春天裡洋溢着他從未體驗過的甜美與人情味。
人們友好地交往,毫無戒備,盡管他們知道麻煩的存在。
警察也顯得溫情和藹。
這裡再次成了一個人的世界,溫情脈脈,可愛至極。
不過,伐木工人在砍樹,砍光了春天的林子去做戰壕的撐木。
再次被招入伍的懸念總也揮之不會。
“當然了,”索默斯想,“如果我丁點兒用也沒有,他們會痛痛快快放了我的。
” 春光在流逝。
索默斯的姐妹們很是孤獨,因為她們的丈夫都去打仗了。
他妹妹在他們荒涼的德比郡故鄉為他準備了一處村舍。
于是,他在闊别故土六年後回鄉了,他感到自己是個痛苦的異鄉人了。
這是北方,工業精神滲透了一切:這是煤和鐵那異化的精神。
人們活着是為了煤和鐵,僅此而已。
這一切有何益處? 這回他用不着去警察局彙報了。
有一天來了個巡警,不過這人挺好,也有點痛苦。
這些民警令索默斯感到奇怪的是,與他交往的都和藹可親、善解人意,倒是那些所謂的新式軍人,是些粗暴的小人,特别是那些“窩兒裡橫’僞軍人,他們可是掌握着全英國的大權呢。
九月份他生日那天,第三道征兵令下來了:為陛下服役。
為陛下服役,上帝!索默斯被命令在某一天赴德比入伍。
他回答道:“如果我一出家門就被禁止進入康沃爾地區,如果我到任何一處都要被強制向警察彙報,讓人當成個罪犯,您肯定不希望我應征入伍的。
” 這之後相安無事了一陣子,很像博德明那個時候,他們似乎又忘了他。
可不久他還是收到了通知去報到。
還能怎樣?他豁出去了,去。
哈麗葉陪他進城。
征兵地看似一處周口學校,從路邊下幾步台階就到了。
在一間像地下室的小接待室裡,他坐在長闆凳上,邊等邊填好了所有的表格。
他邊上坐着一個大塊頭礦工,年紀與他相仿。
那人因着屈辱而露出一臉的怒容,形同魔鬼。
等了一小時後,叫到索默斯了。
他照慣例脫光了衣服,可這次卻讓他在全裸的身上套一件夾克衫。
他就這樣給帶進了一間高大狹長的教室。
教室一邊一長溜排開着各個部門,幾道屏風後形形色色的醫生們在忙碌着;另一進則擺放着一張長桌,坐着一些辦事員和身着軍服的軍中老朽。
那些辦事員在恪盡職守地抄抄寫寫,有一份安穩的工作令他們慶幸,那些軍中老朽則四下裡左顧右盼着,這張“末日審判台”旁生着一爐火,旁邊的闆凳上兩個裸體男人羞恥地坐等着。
他們試圖用夾克衫遮遮自己的裸體,可心煩意亂中又懶得理會它,由它去。
“老天爺!”索默斯自忖,“赤裸的文明人,除了一件夾克一絲不挂,這是怎樣一幅上天不容的景象呵。
” 那大個子礦工全裸着在量身高,那是一具幹枯的裸體,令人生厭。
”“哦,上帝,上帝呀,”索默斯想,“為什麼沒有一頭動物是這副樣子?這樣子不像生命,不像活人的軀體。
它令人厭惡,毫無生命的意義。
” 在另一處,一個二十五歲左右的小夥子也全裸着。
他挺着胸讓一個半吊子醫生在他兩腿中間摸着,很明顯,這個赤裸的青年覺得自己頗是個運動員,決心要留下個好印象。
于是他昂着頭,做出高貴的姿态。
當那小醜般的醫生說“咳嗽”時,他便英勇地大咳一聲。
這健壯的小夥子看上去就像一件等人來品評的家具。
屋子另一邊,軍中老朽們在觀賞這一出出戲劇小品。
這些丘八大爺時不時地同屋子對面可疑的醫生們放肆地開着玩笑,拿這些裸體男人們開心。
屋裡的譏諷聲讓人難以言傳,簡直是厚顔無恥。
索默斯身穿夾克衫,露着瘦腿,蓄着胡子,那尊容,說他是哪路神仙都不為過。
他在等着叫他。
叫到他後,他脫去夾克,一絲不挂,等着量身高、稱體重,在一片刻毒的譏諷聲中像一塊肉被人撥拉來撥拉去。
随後他被叫到隔壁去檢查視力,仍能聽到那邊傳來的譏笑聲。
查完眼科又進隔壁,讓他兩腿交換著作單腿獨立,還有彎腰之類的動作,很明顯是看他體格上有無缺陷。
進了下一屏圍裡,一個傻乎乎的家夥,明顯不是醫生,上下打量他一番,說:“有什麼病嗎?” “有,”索默斯說,“我染上過三次肺炎,一直有患肺結核的危險。
” “哦,那就上那邊去吧。
” 于是,他裸着瘦長的身子,羞臊難當地給帶到另一個部門。
那裡的一個老混蛋背沖着他足足有十分鐘,才轉過身說: “嗯,有什麼病?” 索默斯重複了一遍。
“什麼時候染上的肺炎?” 索默斯回答了——他幾乎難以開口,憤懑與恥辱足以令他忍無可忍。
“哪個醫生說你要得肺結核?告訴我他的名字。
”那口吻分明透着不屑一顧。
屋裡的人都在看着他,聽着。
索默斯知道他們已經在等他了,他們要排除他。
不過他保持着鎮靜。
那老家夥接着用聽診器聽他的心和肺,拿着聽診器的一頭在他肉上戳來戳去,似乎是要在他身上壓出印子來。
索默斯一直陰沉着臉。
他知道他面臨的是什麼,他既恨他們又蔑視他們。
那家夥終于甩掉了手中的聽診器,沉着臉等待。
随後他被支到另一處,那個拿聽診器的家夥到那張大審判桌那裡去了。
最後這一關,裡頭有個自命不凡的小青年兒,樣子像藥劑師的助手,他最好開玩笑。
笑聲不停地從這邊傳到那邊。
不過索默斯有本事充耳不聞,泰然處之。
那藥劑師助手模樣的自負青年上下打量他一番,咧咧嘴,似乎要說:“天啊,這模樣簡直是個稻草人!”索默斯垂着眼皮回了他一眼,那自負青年立馬兒住嘴。
他告訴索默斯換換姿勢,然後他走向前來,直到幾乎身體相觸。
那穿藍嘩叽海軍服的稍稍向後躲着,似乎怕這光身子的人傳染上他。
他把手伸進索默斯兩腿之間,邊捏邊往上挪動,直摸到生殖器下。
索默斯感到那人的目光變得邪惡起來。
“咳嗽。
”他說。
索默斯便咳嗽。
“再咳。
”’他說。
索默斯嗓子裡咕噜一聲,便厭惡地掉過頭去。
“轉個身,”那人說,“臉朝對面看。
” 索默斯轉過身,面對着長桌後的那些長着猴臉的人們。
這樣他就背對高窗而站,那愣頭青筆直地站在他身後。
“叉開腿。
” 他分開雙腳。
“向前彎腰——向前——再向前一 索默斯彎下身子,盡力壓低,意識到這小子正在他身後漠然地看他的肛門。
原來人們一直在拿這玩意兒開涮。
“行了,拿上你的夾克上那邊去吧。
” 索默斯穿上夾克,過去坐到火爐邊的長闆凳上,面對着那張“審判桌”。
那憔悴的大個子礦工仍然讓他們耍弄着。
他看上去不夠聰明,并不明白他們為什麼讓他朝前彎腰。
他不是挺直腿彎腰,而是下蹲,像礦工平時那樣一蹲到底,因為他根本不懂他們的意圖。
于是那個半拉子醫生樂不可支地讓他再來一次。
這場戲一直在演,索默斯都看在眼裡。
他覺得那礦工很可怕。
他生着一張愛爾蘭人的臉,短鼻子,扁腦袋。
這張獅子鼻臉上茫然一片,智慧全無,隻剩一臉的驚詫和盲從。
似乎這醜陋強壯的身體聽不懂話了,天啊,醜陋成這樣,好像他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索默斯直挺挺地堅持着,沉着臉,目光警覺。
他現在感到他受夠了。
他赤裸着身子,隻穿着夾克坐在那裡,看着大屋裡的這群小醜們,感到從心裡和脊梁骨裡射出一股振動的力量,意欲消滅他們,清除他們這些蠢貨,一腳把他們踩進泥裡,他們原本就屬于那裡。
終于,召他到那桌前去了。
“你的姓名?”一個老的問他。
索默斯看着他,聲音低沉地說:“索默斯。
” “索默斯——理查德-洛瓦特?”那口氣透着難以言表的蔑視。
理查德-洛瓦特意識到他們已經惡毒地傷害了他。
是的!他也傷害了他們,最終會傷得更厲害。
“你把自己說成是個作家了?” 他沒言語。
“寫什麼的作家?”——全然的蔑視。
“書——随筆。
” 那老朽繼續記錄着。
是的,他們就是想讓他感到他們傷害了他。
他們還要剃了他的胡子呢!他們真敢!他站在那兒,一雙小細腿十分可笑,身上的夾克也可笑,但他沒感到自己愚蠢,絕沒有。
他蒼白的臉上表情鎮靜,稍稍上翹的鼻子表示着自己的厭惡,目光凝重堅定,這副表情令那審判桌旁的人們都沉默了,甚至那自命不凡的醫生也老實了。
直到一臉胡須的他身穿長及腿部的夾克走出屋外,他們才擡起頭,發出最後一聲譏笑。
他穿上衣服,等他的體檢卡。
這是星期六上午,他差不多是最後一位參加體檢的人了。
他不知道他們會給他個什麼樣的通知,這些肮髒的狗。
現在他們緊盯上了他,逼近了他,他們就龇牙例嘴地緊随他身後,像鬣狗一樣要咬他。
是的,他們對他窮追不舍,直至把他脫光了取笑。
他們竭盡全力要給他緻命一擊,把他打入十八層地獄,讓他完蛋,從此一了百了! 可是,且慢!哦,且慢,且慢。
現在還不是時候。
當生命還活潑潑的時候,他們就怎麼樣不了他,決不會。
他們摸了他的私處,窺視了他的私處,讓他們眼裂、手縮、心爛。
他就這樣邊等邊刻骨地詛咒着他們。
他們給了他體檢結果,C2級,适于非軍事工作。
他知道他們會讓他幹什麼。
他們會揪住他,強迫他去軍營裡掏茅坑。
他們早想好了。
可他心裡在想别的。
出了門,他回那可咒的德比去找哈麗葉。
見到他,哈麗葉放心了,可索默斯不行。
現在他恨這中原,恨北方。
它們比南方壞得多,甚至不如康沃爾。
他們要的是生命而不是眼下這些可怕的機器似的和煤鐵般的人。
這些人是要用雙腳踐踏生命,碾碎生命,從而成為主人翁。
主人,他們隻是肮髒的機器的主人。
他們這些蒸汽機的主人、電氣的主人,總之,金錢力量的主人,現在成了生命的主人。
這些金錢的主子,其實是仇視生命的下流坯,恨的是真正自然的生命。
再一次逃跑。
他下決心不呆在德比的軍事區裡,至少要逃離他們的手心。
于是他和哈麗葉打點好箱子,準備回他們在牛津郡的村舍,他們喜歡那裡。
他不要彙報,不露行蹤。
幸運的是,村裡人都性情散淡、與人為善。
德比正處在危機之中。
他再也不服從什麼了,一步也不退讓。
如果他們召他,他就消失,或想法子跟他們鬥。
不過再也不馴服了,再也不一叫就到了。
上帝,不!隻要他活着,他就不再聽從社會的擺布。
就這樣,他們去了南方,邁開了搬遷的一步。
他們一直住在德比郡山裡的這座遙遠的村舍裡,要想一天之内到達,就得早上七點半出發才行。
這個早晨天色陰沉,亮的很遲。
索默斯早就備好了箱子,仁立着凝視山谷下幽暗的溝壑。
與此同時,濃雲密布,覆蓋着光秃秃的德比山巒。
黎明的晨曦全然被雲霧籠罩。
随後襲來一場可怕的暴風驟雨,冰雹噼啪而下,如同發瘋一般。
他站在俯瞰峽谷的窗前凝視着。
任它冰雹風雨,他決然要永遠離開這裡。
這一帶是他的家鄉所在,可在他靈魂深處,他現在仇恨它,而對它的不信任則更甚。
憑着生命的本能和陰郁的心境,他對此全然不信任。
不信和仇恨的是這裡的煤煙、金錢勢力和它那成千上萬蠕動着的不再是人的人們。
而西南部是多麼可愛。
盡管這裡缺吃少穿,但他和哈麗葉都不在乎。
他們可以到林子裡去揀東西,能采到小栗子和最後幾隻越橘他們就會高興萬分。
男人們比以前幹得更苦了,伐木供建設戰壕用,土地因此而裸露。
他們點燃的篝火在林中燃燒,他們在寒冷的黃昏中離去後,索默斯就背着麻袋去擡殘餘的枝條和斧頭砍下的一塊塊大木片,這些木片散落在砍下的樹樁子周圍,看上去金燦燦的。
一片片散發看清香的淺黃橡木。
他在黃昏中将它們撿起,裝進麻袋中。
同他一起幹這事的是一些窮鄉親們,他甚至比他們還窮。
不過,做這些事還是令他很高興的——自家棚子裡堆起金燦燦的木屑來,在花園裡挖個坑,于惆怅的晚秋裡将木屑點燃,或者漫步穿過榛樹叢去到真正古老的英國村子裡,那些村子仍像莎士比亞時代或哈代小說《林地居民》中所描摹的村莊。
十一月,戰争停了。
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停戰了!實在是難以置信。
在那個奇特的停戰夜晚,他和哈麗葉在鄉下的村舍裡唱起了德國歌曲。
哈麗葉哭了。
他在想,現在那牆不會再迫近了。
以前一直像埃德加-愛倫-坡的小說《陷附與鐘擺》所寫得那樣,牆壁總在迫近。
迫近,直到牆裡的囚犯感到擠壓了。
戰争的黑牆一直這樣,他深陷其中,幾乎被擠進滿是老鼠的陷阱裡。
幾乎九死——生!現在那黑色的牆壁停止了迫近,他不會被推進老鼠坑裡了。
他憑靈感這樣想。
下一步會怎麼樣呢? 他堅持回德比去。
而哈麗葉讨厭搬家,拒絕去。
他便獨自回去了,回到他的姐妹們身邊,她們為他租了那間房,他得住滿餘下的租期。
哈麗葉拒絕去,同海蒂呆在倫敦。
在聖潘克勒斯,索默斯下了出租車過人行道向車站走去時,他摔倒了,“啪”地摔倒在人行道上。
盡管他沒摔傷,可還是眼冒金星。
他自言自語道:“這是不是個壞兆頭?我是不是不該回去?”但一想到西皮奧-阿非利加努斯,便又繼續前行了。
陰冷暗淡的十一月,獨自一人生活在寒冷的山間。
這裡是亞當-比德的鄉村斯諾菲爾茲,是迪娜-莫裡斯的家鄉。
這地方,是這樣沉悶、陰冷、荒涼,令人如此無奈。
從小他就熟知這裡了。
後來,哈麗葉來了,他們同他的妹妹一起過的聖誕節。
到了一月份,他染上了流感,一病就是好久。
三月裡,大雪都厚得堆了窗台那麼高。
“這冬天就沒個頭了嗎?”他自忖道。
五月一到,他們在德比郡房子的一年租期就滿了,他們又得回牛津郡了。
可是離開那黑色的北方煤鐵之鄉,他現在似乎覺得這地方有點乏味、沉悶。
那堵牆倒了,他反倒無所适從了。
于是他們開始申請護照——哈麗葉去德國,他去意大利。
一個可愛的夏天過去了,一個美好的秋天來到了。
可對他來說,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他亦失去了自己的意義。
英格蘭對他來說什麼意義也沒有了。
自由的英國死了,這個甯靜的英國在他眼裡如同死屍一般,它是一個國家的僵屍。
十月裡,護照下來了。
他到大東車站去送哈麗葉去德國。
哈麗葉坐在荷蘭的哈威奇一胡克特快列車上,車開動時,她露出一臉報複後的快意和邪性的愛意。
他依舊回到村舍中過無聊的日子。
發現日子過于無聊,他便揣上那幾鎊錢,在十一月份去了意大利。
離開了英國,離開了他苦苦愛着的英國,形單影隻,隻覺得萬般情感無以言表。
這天很冷,海岸上白雪覆蓋的錨地看似屍布一般。
當他們的船駛離福克斯通港後,回首身後的英國,她就像陷入海中的一日陰沉沉的灰棺材,隻露出死灰色的懸崖,崖頂上覆蓋着破布一樣的白色雪衣。
如今,在澳洲的夜空下,記憶中的這一切是那樣強烈地沖擊着他,令他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
他極想去傑克家過夜。
哦不,他跟誰也無法傾訴。
在悉尼黯淡的街上黑壓壓的人群中,他是最離群索居的。
他在恐怖的折磨下徘徊着,最終忽發奇想,進了卡爾頓飯店,開了一個房間,上床獨自冥想。
他安靜但毫不放松地躺在床上,仔細地思量着他同當局之間在戰争期間的遭遇。
在這之前,他一直封存着這段記憶,因為他懼怕回憶。
現在,記憶洪流般湧來,如同意識中一場火山爆發。
一連幾周,他一直感受着意識中巨大的躁動。
他時而會感到戰争年月裡才有的恐怖抽搐——對暴民般的當局之卑鄙惡劣行徑的恐懼。
到意大利後,這種恐懼全然忘在了腦後。
在印度,他甚至記不起來了。
隻有到了靜谧的“咕咕宅”,那陣陣抽搐竟莫名其妙地襲來:懼怕,幾乎是觳觫,怕民主社會,怕暴民,哈麗葉也有同樣的感受。
為什麼?為什麼在自由的澳大利亞會這樣?為什麼,為什麼他們兩人都感到了戰争年月裡曾有的恐懼和壓力,而且在馬倫賓比這感覺重又襲來?或許是因為在馬倫賓比他們又成了嫌疑者的緣故?因為他們是兩個陌生人,且是那麼孤獨。
或許,在馬倫賓比,秘密組織在對他們進行調查呢。
哈,這些愚民! 在夜裡,理查德直面這些噩夢般的記憶,将之-一理清。
他感到與自己的同胞斷了聯系,他感到與自己曾經所屬的英國一刀兩斷了。
紐帶沒了,他像一艘遇難航船離散的碎片,随波逐流。
沒有民族,沒有國家。
就這樣吧。
既然他成了一塊離散的碎片,就遠離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