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威利·特勞瑟斯與袋鼠

關燈
傑茲帶索默斯來到著名的悉尼堪培拉大廈,社會主義黨和工黨在那兒有房間:辦公室、會客室和俱樂部等,頗具規模。

    盡管走廊裡和外面人行道上站着些衣衫褴褛的不滿分子,這裡的氣氛仍算活躍。

    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

     這兩個人被引到一間密室,桌邊坐着一個人。

    這人臉膛黑紅,臉頰瘦削,皺紋深刻。

    他雙唇緊閉,一對黑眼睛炯炯有神。

    他教索默斯想起亞伯拉罕-林肯的肖像——同樣深陷的雙頰,同樣深刻僵硬的皺紋,同樣黑亮的大眼睛。

    不過,這位威利-斯特勞瑟斯缺少亞伯拉罕、林肯相貌上的幽默與和藹,相反,他看上去面相多疑,看似在内省。

     他是個土生土長的澳大利亞人,在這塊大陸上四處闖蕩,在金礦上幹了些年。

    據說他剛剛混個小康,還算不上富有。

    他看上去頗為窮困潦倒,那身衣服看似适才從地上撿起披上。

    他的瘦肩膀明顯一高一低。

    不過他的長相跟澳洲人顯然不同:瘦削、塌腮、紅臉膛,臉皮光亮、略顯薄脆,一雙黑色的大眼睛中閃着怒光。

    看到索默斯他們進來,他點點頭,既不講話,也不起身。

     “這位是索默斯先生,”傑茲說,“你讀過他論民主的書。

    ” “是的,我讀過。

    ”斯特勞瑟斯說,“請坐。

    ” 他一嘴的澳洲口音,是那種蹩腳的倫敦腔。

    他審視索默斯片刻,随後去看别處。

     他問的是些家常話,如理查德喜不喜歡澳大利亞、來了多久。

    要位多久。

    兩人談得并不投機。

     随之,他開始涉及一些敏感的問題,如意大利的法西斯黨和社會主義黨、農民占用土地等等,又問起德國勞工的實際情緒、大戰以來他們的愛國主義本質等等。

     “所以,你看,”索默斯說,“我不會不懂裝懂,我隻談些個人印象。

    我不敢說有什麼知識。

    ” “那很好,索默斯先生。

    我需要您的印象。

    他們稱做知識的東西就像某種貨币,容易貶值。

    今天貨真價實的知識,明天就沒票面上那麼些了,就像奧地利銀币一樣。

    我們不做事實的奴隸。

    跟我們談談您的印象吧。

    ” 他的口吻透着其特有的尖刻,但尖刻中蘊有激情。

    他們談了一會兒歐洲,這人還是肯傾聽的,一雙黑眼睛也在傾聽。

    凝視,目不轉睛的凝視,似乎他在期盼說話人的臉上會突然飛出一隻鳥兒來。

    他消息靈通,似乎邊聽邊思量分析着。

     “怎麼回事兒,我離開歐洲時,似乎社會主義到處都在失去陣地,特别是在意大利。

    一九二O年它在意大利可是朝氣蓬勃、激動人心的事物。

    它教人目空一切,但也令人揚眉吐氣。

    随後就偃旗息鼓,到去年就剩下一縷遊絲了。

    人們失望幻滅,怒氣沖沖。

    佛羅倫薩,錫耶納,充滿了仇恨!法西斯分子甚嚣塵上、趾高氣揚,全是因為仇視。

    佛羅倫薩的但丁節,國王到場,就是一例。

    他們的SaVOia簡直氣得你咬牙根兒。

    全是虛假的,是出于仇視。

    ” “那,索默斯先生,您說這是怎麼回事?” “我嗎,我以為這些社會主義者并不太相信他們自己的社會主義,所以人人覺得失望了。

    特别是在意大利,我覺得他們正處在一場革命的邊緣。

    國王準備退位了,教會準備卷着财産逃走,這我可知道。

    大家都準備跑呢。

    于是那些社會主義者怕了。

    他們吓壞了。

    他們不敢發動革命,因為那樣他們就要對這個國家負責了,可他們不敢負這個責任。

    他們一怕,法西斯分子就一哄而起,在他們背後襲擊。

    ” 斯特勞瑟斯先生緩緩地點着頭。

     “我估計是這麼回事,”他說,“他們不相信他們在做的事,這就是原因。

    他們是一群孩子,說激動就激動,情緒不穩。

    ” “我覺得,社會主義沒有引發革命的火花。

    在任何國家都沒有。

    它連火絨都沒有,沒有。

    ” “哪兒有火絨?”斯特勞瑟斯目光痛苦地說,“在哪兒您能找到火絨?” “哦,哪兒也找不到。

    ”索默斯說。

     大家沉默了。

    斯特勞瑟斯看着窗外,似乎不知道還要說什麼,自顧用右手狂躁地擺弄着桌上一個吸墨器。

    理查德默默地坐在椅子上,感到很不舒服。

     “哪兒都沒火絨嗎?“斯特勞瑟斯平澀而生硬地問。

     “沒有。

    ”理查德說。

     又一陣尴尬的沉默。

     “戰争中有的是火絨。

    ”斯特勞瑟斯說。

     “就算是吧。

    他們不得不當火絨,但不是出于選擇。

    ” “那他們會不會感到要再當一回?”斯特勞瑟斯陰沉着臉笑道。

     兩個男人對視着。

     “什麼能讓他們這樣做呢?” “嗯,時勢。

    ” “啊,如果時勢——”理查德幾乎有點唐突起來,“我知道,如果要打仗,大多數退伍兵會在一個月内集結起來,甚至一周内。

    這裡的退伍兵會一遍又一遍地對你這麼說。

    隻有在戰時他們才感到生機勃勃。

    他們去打仗,是因為他們仇恨德國人——出于正義感。

    但他們卻不能出于正義把這種仇恨對準資本家,他們并不恨資本家。

    他們知道,如果他們自己有機會賺到一大筆錢并以此當上資本家,他們會不顧一切去做的。

    您無法制造仇恨,隻能制造恐懼。

    而他們是不會仇恨資本家的,您無法讓他們這樣做。

    他們頂多嘲弄嘲弄資本家而已。

    ” 斯特勞瑟斯仍舊用那隻毛茸茸、紅赤赤而又枯瘦的手把玩着吸墨器,雙眼茫然地凝視着面前的桌子。

     “您估計這會意味着什麼,索默斯先生?”他緊張地擡頭看看索默斯,幹巴巴地問。

     “您絕對無法讓他們行動起來,無法動員工黨或任何社會主義者去幹革命。

    他們不會行動起來的,隻有無政府主義者會行動起來,可他們的人為數太少了。

    ” “我擔心他們會有所發展。

    ” “他們會麼?我所知不多,但我原先以為他們隻會越來越少。

    ” 斯特勞瑟斯先生似乎對此置若罔聞,至少他沒有回答。

    他垂頭而坐,手上擺弄着那個吸墨器,恰似個小男孩兒,不愛聽人教訓,可又無法抵賴。

     最終他擡起頭,眼裡充滿鬥志。

     “您說的可能不差,索默斯先生。

    ”他回答說,“人們可能對大變動還沒準備,可那并不能改變其不可避免性。

    變革就要到來,非變不可。

    就算不在今天此地,至少在下個世紀吧。

    無論您怎麼說,社會主義和公社制的理想是偉大的,一旦人們有所準備,就會實現。

    我們并非捺不住性子。

    如果說革命似乎是個不成熟的飛躍——或許的确如此,我們可以步步為營,最終達到我們既定的目的。

    那就是國有制與國際勞工調控。

    您或許知道,勞工總會并不急于馬上發動革命,而是要采取漸進方式進行大革命。

    步步為營,堅持通過新的法律,在每個國家都取得政治勝利,逐步地但是更有把握地達到我們的近期目标。

     索默斯先生,您不相信資本主義和我們國家的這類産業制度。

    如果判斷不錯的話,通過您的作品可以看出,您不喜歡這個龐大淺薄的中産階級。

    他們豈止淺薄,簡直是無聊透頂。

    我想,您的書裡大談了這個意思。

    您盼望社會上出現一種新的精神,聯系人與人的新紐帶。

    哦,我也這樣想,我們都這樣想。

    我們意識到,要想前進,首要的是團結,我們現在輸就輸在不團結上。

     怎麼才能團結起來?您的作品向我們提供了答案。

    人與人之間必須要有新的聯系紐帶,這就是真正的兄弟情誼。

    為什麼不在我們之間尋找這種紐帶呢?我們從小就給教得不信任自己,而且相互不信任。

    我們是在某種拜物教熏陶下長大的,就像有巫醫的野蠻人部落一樣。

    誰是我們的巫醫、我們的大夫?哼,他們是科學教授、醫學教授、法學教授和神學教授們,他們咚咚地敲着響鼓吓唬我們、迷惑我們。

    迷惑我們的是這樣聰明的叫喊:‘聽我們的話,你們就會過好日子,發财,發财,進入中産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