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 咕咕宅
關燈
小
中
大
他們坐星期五下午兩點的火車離開悉尼去了馬倫賓比,傑克為此還請了一天假。
他在摩托車修理廠裡大概是個合夥人,所以請個假并不難,再說那兒的工作也不算緊張。
哈麗葉和維多利亞兩人都十分高興。
索默斯夫婦堅持要帶上一籃食物,維多利亞則帶了些精美的小吃。
車上沒幾個人,他們就坐在二等車廂的前面。
這種長長的開放車廂裡的座位是藤制的,車中間是通道。
“這可是給煤礦工人坐的。
”維多利亞說,“你等着瞧吧,一會兒他們就上來了。
” 自打兩家人莫名其妙地冷淡下來之後,維多利亞就有心彌合。
這次索默斯和哈麗葉與她和傑克同行,讓她感到十分高興。
有他們倆在,她就感到——盡管她難以言表——十分安全,開心而安全。
盡管她有高大健壯的傑克陪伴,可一離開家出來她卻常常會感到像一撮絨毛被風吹來吹去。
而同索默斯和哈麗葉到了一起,她就像個與父母一道兒的孩子,感到安全,顯得可愛,用不着左顧右盼地提防什麼。
在她眼中,傑克是個男子漢,方方面面沒有木像男子漢的。
可他太像一根在湍流中漂流的木頭,那陌生而無名的水流流淌在人迹未至的地方,不知在何處泊岸。
可在她眼中,哈麗葉倒像紮根在任何東西的中心,她可以依靠哈麗葉,像一隻停在樹上的小鳥,任憑洪水沖刷着别的一切,它自顧安栖樹上。
如果索默斯能夠讓她依靠他們兩人多好。
可索默斯似乎天性中帶有某種奇怪的複仇因子,讓維多利亞感到比以前更可怕。
她想的是,他若能喜歡她就好了。
如果他能喜歡她,永遠也不離開她該多好。
這并不是愛。
想到情人,她會聯想到與之全然不同的東西——很庸俗,很平常,多多少少有點猥亵。
哦,木,他可不是那樣。
可是,既然所有的男人都是所有女人的潛在情人,如果他求愛,那會不會可怕呢?可怕,但很美妙。
與傑克一點不一樣,半點也不一樣。
哈麗葉會在意嗎?維多利亞那明亮的棕色眼睛腼腆地掃了哈麗葉一眼。
哈麗葉看上去是那樣健美,但又有點拒人千裡的樣子,頗令維多利亞敬畏。
這種畏懼感還不同于對索默斯的畏懼,是一個女人怕另一個驕橫女人的感覺,維多利亞認為哈麗葉要蠻橫些。
索默斯則像個魔鬼,但他可以變得紳士氣、和藹些。
下雨了,雨水順着車窗淌下來。
傑克點燃一支煙,并向哈麗葉敬上一支。
哈麗葉明知索默斯極端厭惡她吸煙,特别是在狹長的開放車廂這種公共場合,可她還是接受了,并坐在窗下吸起來。
火車在悉尼行駛許久了,或者說是在無邊無際的悉尼郊外行駛。
從悉尼出城的時間與倫敦差不多,但又不盡相同。
倫敦城裡有一排排實實在在的房屋,有實實在在的街道;而悉尼則到處是無數相互分離的平房和村舍,一片片蔓延開去,散落在高高矮矮的山包上和斜坡上。
還有那些荒涼的沼澤、廢棄的鐵礦、波紋鐵“産品”,一切看上去就形同未回,而絕非新的國家。
左邊,他們看到一片淺水汪洋,那就是植物園海灣:沙灘,工廠的煙囪,還有依然孤獨的灌木叢。
這半半拉拉仍在蔓延着的城郊,一幅無聊的景象。
那車站站牌上寫着“科莫”二字。
火車上橋了,橫穿兩道海水灣,看上去倒像長長的湖泊,岸上林木茂密,布滿了房屋。
很像科莫湖,哦,不,太不一樣了。
這景象給人以憂郁的澳洲感覺,一切都那般陳舊、遲鈍、矮爬爬的。
這矮爬爬的大地。
總算出了城,來到了真正的鄉間——遍地是深黑色的岩石,陰郁的灌木叢中優雅地立着樹幹蒼白、光秃少葉、與先前不同的按樹,一片片千奇百怪的茂盛的林下植物中挺立着又長又尖的絲蘭花。
轉向南面時,他們看到按樹林中一根瘤骨遍身的樹幹上高聳的灰白水龍骨。
而在石叢中則瘋長着一般的該類植物,小片小片的灌木叢在林間和陡峭的山坡上蔓延。
這是一片處女灌木叢,似乎人迹未至,荒蠻而沉郁的巨大開闊地帶,灰沉沉的,綿亘數英裡,一直通向西天。
在遙遠的西天之上,天空突然放晴,他們可以看到藍山那魔幻般的線條和橫亘其間的這片蒼茫的灌木帶。
澳洲那神奇的、冥冥不可見的美絕對是在那兒,可它卻是在我們白人的目力之外跳躍着。
你會感到你看不見,似乎你的眼力無法與這外界的風景生出對應。
這裡的景色太難給人刻下印象,因為它就像一張缺少或幹脆沒有特色的臉,一張黑黝黝的臉。
它太土著了,超越了我們的認知範圍,自顧超然地與我們保持着距離。
索默斯總有這樣的感覺,他是在透過大氣中的一道縫隙來看景觀的,就像窺視一個面貌醜陋、臉廓走形但目光黑美的土著人那樣,須知那眼睛裡閃爍着莫測高遠的古代之光,凝視它就如同隔着沒有橋梁的許多世紀的鴻溝那樣遠遠窺視。
可是,如果你不覺得這景象和黑人醜陋乏味,你就會體驗到一種微妙、遙遠、無形的美,這種感受如此強烈,是前所未有的。
“瞧你們這美妙的澳大利亞!”哈麗葉沖傑克說,“我簡直無法道出這景色對我的震撼力有多大。
它讓人覺得,從來沒人愛過它。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英國、德國、意大利,還有印度,它們都被人熱烈地愛過。
可澳大利亞卻讓人覺得從來沒人愛過它,它也從來沒有見過天日似的。
似乎男人不曾愛過她,讓她成為一個幸福的國度,一個新娘的國度——或者,一個母親的國度。
” “我想他們沒有。
”傑克說。
“他們将來會嗎?”哈麗葉問,“肯定會的。
我感到,如果我是個澳大利亞人,我應該愛上這片土地,愛它的沙漠和幹燥,比愛什麼都愛這個。
” “那,我們可憐的澳洲女人往哪兒擺呀?”維多利亞将她那張瘦瘦的小臉兒湊過來問,那樣子叫人想起一隻撲閃着翅膀的蝴蝶。
“是啊。
”哈麗葉思忖道,好像女人應該被考慮進去,但又不如别的問題重要。
“恐怕大多數澳洲人至死都恨這塊土地。
”傑克說,“如果你稱之為新娘,那她可是個沒幾個人願意打交道的新娘。
她會喝你的血汗,而後往往讓你失望,斷送了你。
” “當然會有愛,”哈麗葉說,“隻是需要時間。
會有許多的愛,許多狂熱的愛。
” “但願她能獲得這份愛,”傑克說,“可我覺得他們更多的是把這個國家當成個街上揀來的女人,而不是新娘。
” “我覺得我能愛上澳大利亞。
”哈麗葉聲稱。
“您覺得您能愛上個澳大利亞人嗎?”傑克入木三分地問。
“那,”哈麗葉沖他揚揚眉毛道,“那另當别論。
就我所見,我很懷疑。
”她笑着逗他。
“我應該說您會的。
不過,如果您不能愛澳洲人,愛澳洲又有何用?” “是的,我可以這樣隻愛澳洲不愛澳洲人。
因為你說過,澳洲像個窮妓女,澳洲人隻是在蹂躏它,利用夠了再當成廢品丢棄。
” “說得很對。
”傑克說。
“那就是說你希望我贊同你的話了?” “哦,我們并非全都一樣,這您知道。
” “我似乎總覺得,”索默斯說,“會有什麼人用自己的血來灌溉澳大利亞,使之成為一個真正有男子氣的國家。
這裡的土地和植物似乎就在等待這個。
” “您的想像力真叫豐富,親愛的老兄。
”傑克說。
“是的,他有這樣的想像力。
”哈麗葉道,“他總是走極端。
” 火車搖擺着前行,每個小站都停車。
已經挨近海岸了,可這麼久了,還看不見大海。
這裡的地形變得陡多了,黑黝黝的山,直上直下如同懸崖,覆蓋着沉郁的林木。
然後,他們看到了山林中袅袅升起了第一縷礦井的黑煙。
不過這些大多是些小煤礦,礦工們走進山坡上的坑道去采煤,這些小煤窯并沒怎麼毀壞這裡的地貌。
不久,火車開到了海邊:可愛的海灣、沙灘、草地和樹木,漸漸地勢高聳,直通那突然升起的牆一樣的小山。
大多數海灣裡都點綴着小平房。
忽然平地上又出現了更多的煤礦和大片的平房區。
從車上可以看到下面一片片的灰白鐵皮屋頂,散落開去如同一片擠擠插插的帳篷,雖擠但沒有緊貼一起,靠近海邊時,間距漸漸拉大了。
房頂上煙囪中青煙縷縷,淡淡的炊煙叫人想家,荒原上的家。
不遠處的森林中白煙騰起,說明那裡有更多的煤窯。
一群男學童身背書包登上火車,像所有的學童一樣賓至如歸。
還上來幾個帶着鐵皮飯盒的黑礦工。
随之火車又開了一英裡半的樣子,停在另一個小站上。
有時火車會停在山坳中的美麗灣畔,沒有煤窯,隻有幾間住房。
哈麗葉希望馬倫賓比會是這個樣子。
她很怕那些綿綿不盡的鐵皮屋頂住宅區,怕那寬寬的穿過街區通向海邊的沙土路,還怕那些如同沼澤地的蜿蜒小港汊。
列車又顫微微上了路。
這種地方可謂好壞參半。
一路上閃過不少鐵皮屋頂,但又不至于多得無以數計。
那些筆直寬闊的路并未修整過,也不知通向何方;路邊上散落些住家的平房,可那些小平房卻很賞心悅目。
向陸地走去,不遠處聳起黑牆樣的山來,還有懸崖和險峰。
一座巨大的、黑森森林木蔥寵的險峰叫哈麗葉想起英國馬特洛克的岩峰,隻是比那要大。
山腳下的小城緩緩向鐵路這邊伸展開來,一城的灰色或紅色頂子的房屋。
而過了鐵路通向海邊的這一帶,房屋布局則星星點點,散落着有點慘兮兮的平房。
新起的“店鋪”和支着栅欄的田地。
田野上散落着更多的平房,又有成片成片的平房沿着淺淺的港汊通向海邊,遠遠看去如同灰色的土堆。
這可是哈麗葉所見到的最古怪的景觀了。
緊貼鐵路是一片場地,男人們和小夥子們在玩命地踢足球。
足球場邊有間理發店,一個男人騎在馬背上在同那個戴着眼鏡、紳士氣十足的年輕理發師聊天兒。
路邊草地上,猩紅豔麗的花朵在灰樹幹上怒放着。
越往海邊走,離黑色峻岩下的小城越遠了。
夕陽剛好落在大山頂上,隐沒在灰白色的雲團中。
前方較為開闊的東半天上晖映着淡淡的金光。
寬闊的沙土路旁芳草萋萋,點綴着一兩間平房,一派落寞凄涼景象。
第一間叫“沃頓”,是座漆成黑紅色的木屋。
另外一些房子周邊有很寬的草地,圈在栅欄裡,倒像真的草坪了。
維多利亞飛跑去找房屋代理人要鑰匙。
另外三人向左轉,走上另一條空曠地帶上的寬路,穿過兩間建在磚柱上的棄屋,再穿過一片似乎無主的草地——草地上一群男孩子在踢足球——然後來到另一條新路的拐彎處。
這裡橫着一潭水,他們不得不爬上一間紅色屋子旁邊栅欄下的草地。
路對面有間大平房,是仿水牆,房頂是紅色的棱鐵皮鋪成,上有一座巨大的紅色貯水罐。
大海在咆哮,但不在眼前。
那條孤零零的小路邊蜷縮着一間真正的紅頂屋,色彩鮮亮,籬笆由高高的灌木圍成,中間開一扇白色大門。
“我真希望是那一間。
”哈麗葉自語道。
她太渴望找到另一個家了。
傑克站在高處的草地邊角上等他們,下方是條泥濘的荒路。
維多利亞急急忙忙穿過曠地跑過去。
夜幕正在徐徐落下。
“拿到了?”傑克喊道。
“拿到了。
溫太太正洗澡,所以耽擱了一小會兒。
”維多利亞氣喘籲籲地說着。
“就是它嗎?”哈麗葉終于小心翼翼地指着那鮮亮的紅屋頂問。
“對,就是它。
”維多利亞說,顯出得意的主人樣兒來。
紅色大屋裡一個男孩在大聲問是否要送牛奶過來,原來那是間奶房。
哈麗葉急迫地跟着傑克穿過那條路。
他開門時,她在窺視。
那真是間可愛的亮堂堂的房子。
他在摩托車修理廠裡大概是個合夥人,所以請個假并不難,再說那兒的工作也不算緊張。
哈麗葉和維多利亞兩人都十分高興。
索默斯夫婦堅持要帶上一籃食物,維多利亞則帶了些精美的小吃。
車上沒幾個人,他們就坐在二等車廂的前面。
這種長長的開放車廂裡的座位是藤制的,車中間是通道。
“這可是給煤礦工人坐的。
”維多利亞說,“你等着瞧吧,一會兒他們就上來了。
” 自打兩家人莫名其妙地冷淡下來之後,維多利亞就有心彌合。
這次索默斯和哈麗葉與她和傑克同行,讓她感到十分高興。
有他們倆在,她就感到——盡管她難以言表——十分安全,開心而安全。
盡管她有高大健壯的傑克陪伴,可一離開家出來她卻常常會感到像一撮絨毛被風吹來吹去。
而同索默斯和哈麗葉到了一起,她就像個與父母一道兒的孩子,感到安全,顯得可愛,用不着左顧右盼地提防什麼。
在她眼中,傑克是個男子漢,方方面面沒有木像男子漢的。
可他太像一根在湍流中漂流的木頭,那陌生而無名的水流流淌在人迹未至的地方,不知在何處泊岸。
可在她眼中,哈麗葉倒像紮根在任何東西的中心,她可以依靠哈麗葉,像一隻停在樹上的小鳥,任憑洪水沖刷着别的一切,它自顧安栖樹上。
如果索默斯能夠讓她依靠他們兩人多好。
可索默斯似乎天性中帶有某種奇怪的複仇因子,讓維多利亞感到比以前更可怕。
她想的是,他若能喜歡她就好了。
如果他能喜歡她,永遠也不離開她該多好。
這并不是愛。
想到情人,她會聯想到與之全然不同的東西——很庸俗,很平常,多多少少有點猥亵。
哦,木,他可不是那樣。
可是,既然所有的男人都是所有女人的潛在情人,如果他求愛,那會不會可怕呢?可怕,但很美妙。
與傑克一點不一樣,半點也不一樣。
哈麗葉會在意嗎?維多利亞那明亮的棕色眼睛腼腆地掃了哈麗葉一眼。
哈麗葉看上去是那樣健美,但又有點拒人千裡的樣子,頗令維多利亞敬畏。
這種畏懼感還不同于對索默斯的畏懼,是一個女人怕另一個驕橫女人的感覺,維多利亞認為哈麗葉要蠻橫些。
索默斯則像個魔鬼,但他可以變得紳士氣、和藹些。
下雨了,雨水順着車窗淌下來。
傑克點燃一支煙,并向哈麗葉敬上一支。
哈麗葉明知索默斯極端厭惡她吸煙,特别是在狹長的開放車廂這種公共場合,可她還是接受了,并坐在窗下吸起來。
火車在悉尼行駛許久了,或者說是在無邊無際的悉尼郊外行駛。
從悉尼出城的時間與倫敦差不多,但又不盡相同。
倫敦城裡有一排排實實在在的房屋,有實實在在的街道;而悉尼則到處是無數相互分離的平房和村舍,一片片蔓延開去,散落在高高矮矮的山包上和斜坡上。
還有那些荒涼的沼澤、廢棄的鐵礦、波紋鐵“産品”,一切看上去就形同未回,而絕非新的國家。
左邊,他們看到一片淺水汪洋,那就是植物園海灣:沙灘,工廠的煙囪,還有依然孤獨的灌木叢。
這半半拉拉仍在蔓延着的城郊,一幅無聊的景象。
那車站站牌上寫着“科莫”二字。
火車上橋了,橫穿兩道海水灣,看上去倒像長長的湖泊,岸上林木茂密,布滿了房屋。
很像科莫湖,哦,不,太不一樣了。
這景象給人以憂郁的澳洲感覺,一切都那般陳舊、遲鈍、矮爬爬的。
這矮爬爬的大地。
總算出了城,來到了真正的鄉間——遍地是深黑色的岩石,陰郁的灌木叢中優雅地立着樹幹蒼白、光秃少葉、與先前不同的按樹,一片片千奇百怪的茂盛的林下植物中挺立着又長又尖的絲蘭花。
轉向南面時,他們看到按樹林中一根瘤骨遍身的樹幹上高聳的灰白水龍骨。
而在石叢中則瘋長着一般的該類植物,小片小片的灌木叢在林間和陡峭的山坡上蔓延。
這是一片處女灌木叢,似乎人迹未至,荒蠻而沉郁的巨大開闊地帶,灰沉沉的,綿亘數英裡,一直通向西天。
在遙遠的西天之上,天空突然放晴,他們可以看到藍山那魔幻般的線條和橫亘其間的這片蒼茫的灌木帶。
澳洲那神奇的、冥冥不可見的美絕對是在那兒,可它卻是在我們白人的目力之外跳躍着。
你會感到你看不見,似乎你的眼力無法與這外界的風景生出對應。
這裡的景色太難給人刻下印象,因為它就像一張缺少或幹脆沒有特色的臉,一張黑黝黝的臉。
它太土著了,超越了我們的認知範圍,自顧超然地與我們保持着距離。
索默斯總有這樣的感覺,他是在透過大氣中的一道縫隙來看景觀的,就像窺視一個面貌醜陋、臉廓走形但目光黑美的土著人那樣,須知那眼睛裡閃爍着莫測高遠的古代之光,凝視它就如同隔着沒有橋梁的許多世紀的鴻溝那樣遠遠窺視。
可是,如果你不覺得這景象和黑人醜陋乏味,你就會體驗到一種微妙、遙遠、無形的美,這種感受如此強烈,是前所未有的。
“瞧你們這美妙的澳大利亞!”哈麗葉沖傑克說,“我簡直無法道出這景色對我的震撼力有多大。
它讓人覺得,從來沒人愛過它。
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英國、德國、意大利,還有印度,它們都被人熱烈地愛過。
可澳大利亞卻讓人覺得從來沒人愛過它,它也從來沒有見過天日似的。
似乎男人不曾愛過她,讓她成為一個幸福的國度,一個新娘的國度——或者,一個母親的國度。
” “我想他們沒有。
”傑克說。
“他們将來會嗎?”哈麗葉問,“肯定會的。
我感到,如果我是個澳大利亞人,我應該愛上這片土地,愛它的沙漠和幹燥,比愛什麼都愛這個。
” “那,我們可憐的澳洲女人往哪兒擺呀?”維多利亞将她那張瘦瘦的小臉兒湊過來問,那樣子叫人想起一隻撲閃着翅膀的蝴蝶。
“是啊。
”哈麗葉思忖道,好像女人應該被考慮進去,但又不如别的問題重要。
“恐怕大多數澳洲人至死都恨這塊土地。
”傑克說,“如果你稱之為新娘,那她可是個沒幾個人願意打交道的新娘。
她會喝你的血汗,而後往往讓你失望,斷送了你。
” “當然會有愛,”哈麗葉說,“隻是需要時間。
會有許多的愛,許多狂熱的愛。
” “但願她能獲得這份愛,”傑克說,“可我覺得他們更多的是把這個國家當成個街上揀來的女人,而不是新娘。
” “我覺得我能愛上澳大利亞。
”哈麗葉聲稱。
“您覺得您能愛上個澳大利亞人嗎?”傑克入木三分地問。
“那,”哈麗葉沖他揚揚眉毛道,“那另當别論。
就我所見,我很懷疑。
”她笑着逗他。
“我應該說您會的。
不過,如果您不能愛澳洲人,愛澳洲又有何用?” “是的,我可以這樣隻愛澳洲不愛澳洲人。
因為你說過,澳洲像個窮妓女,澳洲人隻是在蹂躏它,利用夠了再當成廢品丢棄。
” “說得很對。
”傑克說。
“那就是說你希望我贊同你的話了?” “哦,我們并非全都一樣,這您知道。
” “我似乎總覺得,”索默斯說,“會有什麼人用自己的血來灌溉澳大利亞,使之成為一個真正有男子氣的國家。
這裡的土地和植物似乎就在等待這個。
” “您的想像力真叫豐富,親愛的老兄。
”傑克說。
“是的,他有這樣的想像力。
”哈麗葉道,“他總是走極端。
” 火車搖擺着前行,每個小站都停車。
已經挨近海岸了,可這麼久了,還看不見大海。
這裡的地形變得陡多了,黑黝黝的山,直上直下如同懸崖,覆蓋着沉郁的林木。
然後,他們看到了山林中袅袅升起了第一縷礦井的黑煙。
不過這些大多是些小煤礦,礦工們走進山坡上的坑道去采煤,這些小煤窯并沒怎麼毀壞這裡的地貌。
不久,火車開到了海邊:可愛的海灣、沙灘、草地和樹木,漸漸地勢高聳,直通那突然升起的牆一樣的小山。
大多數海灣裡都點綴着小平房。
忽然平地上又出現了更多的煤礦和大片的平房區。
從車上可以看到下面一片片的灰白鐵皮屋頂,散落開去如同一片擠擠插插的帳篷,雖擠但沒有緊貼一起,靠近海邊時,間距漸漸拉大了。
房頂上煙囪中青煙縷縷,淡淡的炊煙叫人想家,荒原上的家。
不遠處的森林中白煙騰起,說明那裡有更多的煤窯。
一群男學童身背書包登上火車,像所有的學童一樣賓至如歸。
還上來幾個帶着鐵皮飯盒的黑礦工。
随之火車又開了一英裡半的樣子,停在另一個小站上。
有時火車會停在山坳中的美麗灣畔,沒有煤窯,隻有幾間住房。
哈麗葉希望馬倫賓比會是這個樣子。
她很怕那些綿綿不盡的鐵皮屋頂住宅區,怕那寬寬的穿過街區通向海邊的沙土路,還怕那些如同沼澤地的蜿蜒小港汊。
列車又顫微微上了路。
這種地方可謂好壞參半。
一路上閃過不少鐵皮屋頂,但又不至于多得無以數計。
那些筆直寬闊的路并未修整過,也不知通向何方;路邊上散落些住家的平房,可那些小平房卻很賞心悅目。
向陸地走去,不遠處聳起黑牆樣的山來,還有懸崖和險峰。
一座巨大的、黑森森林木蔥寵的險峰叫哈麗葉想起英國馬特洛克的岩峰,隻是比那要大。
山腳下的小城緩緩向鐵路這邊伸展開來,一城的灰色或紅色頂子的房屋。
而過了鐵路通向海邊的這一帶,房屋布局則星星點點,散落着有點慘兮兮的平房。
新起的“店鋪”和支着栅欄的田地。
田野上散落着更多的平房,又有成片成片的平房沿着淺淺的港汊通向海邊,遠遠看去如同灰色的土堆。
這可是哈麗葉所見到的最古怪的景觀了。
緊貼鐵路是一片場地,男人們和小夥子們在玩命地踢足球。
足球場邊有間理發店,一個男人騎在馬背上在同那個戴着眼鏡、紳士氣十足的年輕理發師聊天兒。
路邊草地上,猩紅豔麗的花朵在灰樹幹上怒放着。
越往海邊走,離黑色峻岩下的小城越遠了。
夕陽剛好落在大山頂上,隐沒在灰白色的雲團中。
前方較為開闊的東半天上晖映着淡淡的金光。
寬闊的沙土路旁芳草萋萋,點綴着一兩間平房,一派落寞凄涼景象。
第一間叫“沃頓”,是座漆成黑紅色的木屋。
另外一些房子周邊有很寬的草地,圈在栅欄裡,倒像真的草坪了。
維多利亞飛跑去找房屋代理人要鑰匙。
另外三人向左轉,走上另一條空曠地帶上的寬路,穿過兩間建在磚柱上的棄屋,再穿過一片似乎無主的草地——草地上一群男孩子在踢足球——然後來到另一條新路的拐彎處。
這裡橫着一潭水,他們不得不爬上一間紅色屋子旁邊栅欄下的草地。
路對面有間大平房,是仿水牆,房頂是紅色的棱鐵皮鋪成,上有一座巨大的紅色貯水罐。
大海在咆哮,但不在眼前。
那條孤零零的小路邊蜷縮着一間真正的紅頂屋,色彩鮮亮,籬笆由高高的灌木圍成,中間開一扇白色大門。
“我真希望是那一間。
”哈麗葉自語道。
她太渴望找到另一個家了。
傑克站在高處的草地邊角上等他們,下方是條泥濘的荒路。
維多利亞急急忙忙穿過曠地跑過去。
夜幕正在徐徐落下。
“拿到了?”傑克喊道。
“拿到了。
溫太太正洗澡,所以耽擱了一小會兒。
”維多利亞氣喘籲籲地說着。
“就是它嗎?”哈麗葉終于小心翼翼地指着那鮮亮的紅屋頂問。
“對,就是它。
”維多利亞說,顯出得意的主人樣兒來。
紅色大屋裡一個男孩在大聲問是否要送牛奶過來,原來那是間奶房。
哈麗葉急迫地跟着傑克穿過那條路。
他開門時,她在窺視。
那真是間可愛的亮堂堂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