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猶太人的儀式性隔離的強化

關燈
法利賽派的潔淨&mdash儀式主義首先導緻了儀式限制的強化,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内。

    尤其是對内:艾賽尼派教團因為害怕和其他猶太人通過通婚、同桌共食和任何近身接觸而遭受污染,所以自我隔絕起來,而他們是否是這類集會的唯一一種,不無疑問。

    法利賽派的兄弟團也如出一轍地自絕于阿姆哈阿列次[1],耶路撒冷人與深受耶路撒冷祭司影響的猶太教,則自我隔離于撒瑪利亞人與未曾受到先知和耶路撒冷祭司階層影響且擁有地方性祭儀的所有其他殘餘的耶和華信仰者,此事發生在撒瑪利亞人被正式摒除在耶路撒冷的獻牲祭禮之後,盡管他們不是不喜歡來祭獻。

    以此,古老的耶和華信仰者形成了一個強固的組織,而且由于受到儀式性制約,就像是個種姓般的結構。

    除此,在其内部裡,祭司與利未人氏族的世襲性特權仍繼續存在,而且他們雖然并不完全排斥與其他猶太氏族通婚,但的确信守上嫁婚(Hypergamie)的命令。

    另外也出現儀式性的拒斥,亦即把某些行業視為禁忌或加以非難,從而成為宗教身份建構的要素。

    遭到鄙視且被視為卑下的行業,除了趕驢趕駱駝人與陶器商人之外,還有陸上與海上的貨運業者及倉庫業者,所有這些人之所以遭受鄙夷,無疑是因為禮儀潔淨的生活對他們來說似乎是不可能的,而前者當然也是因為他們原先都是異族出身的客居勞動者。

    此外還再加上受到《申命記》詛咒的一切種類的魔術師與占蔔者的職業。

    不過,就禮儀上的潔淨而言,同樣被認為是有卑污之嫌的,尚有以下諸行業:小販、理發匠、獸醫、某種石匠、皮革工、擠乳者、梳羊毛工、織工與金匠。

    對某些這類行業所提舉出來的理由,是他們在從事業務時經常會讓他們與女人有可疑的接觸;然而,除了傳統的評價之外,具決定性的在此顯然還有一般對于職業是否能與禮儀的嚴正相結合所抱持的不信任,再加上其中一些人(譬如金匠)是移民者出身也有關系。

    一個大祭司是不容許出生于投入這類職業的家族。

    不過,所有這類行業未必盡然,或者未必在整個猶太聖典的時代裡全都置身于法利賽派教團之外,至少我們在著名的拉比中就發現到一個鞣皮工(R.Jose),而且如先前注意到的,甚至是一名占星者。

    我們也發現在猶太聖典的文獻裡有提到,為某些古老的王室工匠(銅匠與銀錢收支者)所設的猶太會堂,而在一般猶太會堂裡按照職業分别坐席也是常有的事。

    實際上正是王室工匠的職業(除此也有其他職業)在很大程度上是世襲性的氏族職業,而且工匠本身是由國王引進的外族出身者,這很足以說明他們的特殊地位。

    在受質疑的行業裡有一些是後來中世紀時猶太人大量從事的行當,所以對那些職業的拒斥态度也并不表示古猶太教裡的一種真正像種姓般的隔離。

    雖然如此,後期古猶太教的内在結構顯示出此種隔離的重要特征。

     不過,尤其是對外方面,猶太民族愈來愈呈現出,首先,儀式上被隔離的客族(賤民民族)的類型。

    而且,他們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願,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