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神話與末世論
關燈
小
中
大
sh至少可以找到某些端倪。
人們通常,(迄今)未有充分證據地[20]認為這就是未來期盼的一個确固的模式(Schema),其為先知所采納,構成了先知告谕的鮮明特色。
的确,這模式在俘囚期之前的預言裡至少支配了相當大的一部分,然而卻未因此而完全透徹地表達出以色列預言特有本質的特征來。
如果&ldquo模式&rdquo本身真的存在,那麼其出自地府神祇和某些星宿神祇崇拜的固有特色一事可能不假:在太陽和植物之神得以再度伸展力量之前,黑夜與寒冬必先鋪卷而來。
源于星宿神與植物神的崇拜神話而遍及世界且在以色列周遭地區亦廣泛可見的觀念:神或英雄在獲取力量之前要忍氣吞聲的這個想法,在多大程度上,也轉進到以色列的庶民觀念裡,這必然還得留待解決。
通常與此種觀念相連結的那些幼年神話勢必也為以色列所知,這我們從摩西的童年故事裡便可明白。
俘囚期之前的預言已應用了這些庶民的觀念,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修正。
祭司階層與神學的知識階層一般而言盡可能回避這些,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物質的昌盛、子孫的繁多與尊榮、令名大到足以為祝福之語等極為冷靜的許諾。
他們之所以回避庶民的末世論,或許是因為其與外邦的星宿崇拜、地府崇拜或死者崇拜有所關聯。
舉凡未來人格性救贖角色的應許出現之處,那并不是指一個君王,而是像摩西那樣的先知(《申命記》18:15、18)。
耶和華在将來會重新親自掌握支配,一如&mdash&mdash按照先知時代才首度出現在撒母耳傳奇裡的想法&mdash&mdash王權建立以前那樣,此一希望本質上應該是屬于俘囚期時代,當時(見諸第二以賽亞)救世主的稱号才被加在耶和華身上。
*** [1]以上這些都是《聖經》裡提到過的怪獸。
&mdash&mdash譯注 [2]巴比倫創世史詩《恩努馬艾利希》(Enumaelish)謂天地未成形以前,充塞整個空間者乃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水,是曰&ldquo深淵&rdquo(thedeep,即希伯來文的Tehom,《創世記》1:1&mdash2雲,&ldquo起初,神創造天地。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rdquo,即受此神話影響)。
經過無窮年歲,深淵生一女性之精靈,名曰蒂亞馬特(Tiamat),無夫而孕,生出許多兒女。
其中半為未來之天神,半則為女怪之黨。
天神想建立宇宙秩序,終日喧議,女怪惡其擾,興兵與戰,初則屢敗,後乃練兵十一隊與己共為十二隊,将與天神決一死戰。
幸智能神哀亞有子曰馬杜克(Marduk),奉命出戰,斬女怪,分其屍體,半造天空,半造大地,又細析其節肉骨骼,造成天地間的各種事物。
由于蒂亞馬特手下有一巨龍,因此亦有将此巨龍誤以為是蒂亞馬特者。
&mdash&mdash譯注 [3]Peisker,&ldquoDieBeziehungenderNichtisraelitenzuJahwenachderAnschauungderaltisraelitischenQuellenschriften&rdquo,BeiheftzurZAW,Bd.XV,1907. [4]在希臘化時代的神秘主義思想中,将人的心靈狀态區分為以下三種階段:(1)&ldquo肉體人&rdquo(hosōmatikos),指對真理缺乏理解的無知、無信仰的人,有時亦用&ldquo唯物者&rdquo(hyliker)一詞;(2)&ldquo心靈人&rdquo(hopsukhikos),指雖然追求真理,但仍未達充分理解的一般信徒,亦即所謂的&ldquo心靈者”(3)&ldquo靈人&rdquo(hopneumatikos),指被神的靈所充滿,達到最高真理(靈知[gnosis])者,亦可稱為&ldquo智者&rdquo(hognostikos)、或&ldquo靈知者&rdquo(gnostiker)。
此種區分雖然已見于保羅的用語中,但主要是諾斯替教派(Gnosticism)所用,早期基督教神父也有許多人繼承此一用法。
&mdash&mdash譯注 [5]亞達帕(Adapa),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人物。
居住在蘇美爾城之埃利都(Eridu,今伊拉克南部)。
據傳是哲人,具智能之神所賜之非常才智。
因打斷南風的雙翼,而遭天神懲罰;智能之神警告他不可觸碰面包和水,後經天國的二位守門神代為求情,天神乃應允賜其永生之食物,然卻為其所拒,因此人類終不免一死。
此傳奇故事,當19世紀時,在尼尼微(Nineveh,亞述之首都)亞述巴尼拔圖書館的楔形文字碑中發現。
&mdash&mdash譯注 [6]Usener,ReligionsgeschichtlicheUntersuchungen,Bonn,1899,S.210f. [7]吉爾伽美什(Gilgamesh),阿卡德語(Akkadianlanguage)故事中最出名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英雄。
在古尼尼微城内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的圖書館中所發現的十二塊殘缺泥版,是現存最完整的文本;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安納托利亞所發現的其他殘片足資補充。
此外,寫于公元前2000至公元前1500年間的一批泥版上載有關于這位英雄的五首蘇美爾語短詩。
在詩中,吉爾伽美什被形容為半神半人、精于土木、勇于争戰、海中陸上萬物無不知曉的人物。
&mdash&mdash譯注 [8]在巴比倫神話裡,原人阿達帕絕不是處于無罪的狀态,他毋甯是個不淨的人,他的進入阿努之天還很成問題(參見Gunkel的翻譯第57行)。
此外,如先前提及的,原人多半具有神所賦予的大智能。
[9]基甸擊敗米甸人,拯救以色列人一事,詳見《士師記》6&mdash8。
&mdash&mdash譯注 [10]參見葛雷思曼的精彩論文:&ldquoDerUrsprungderisraelitischjudischenEschatologie&rdquo,ForschungenzurReligionundLiteraturdesAltenundNeuenTestaments,Göttingen,1905,Bd.6。
其批評見S
人們通常,(迄今)未有充分證據地[20]認為這就是未來期盼的一個确固的模式(Schema),其為先知所采納,構成了先知告谕的鮮明特色。
的确,這模式在俘囚期之前的預言裡至少支配了相當大的一部分,然而卻未因此而完全透徹地表達出以色列預言特有本質的特征來。
如果&ldquo模式&rdquo本身真的存在,那麼其出自地府神祇和某些星宿神祇崇拜的固有特色一事可能不假:在太陽和植物之神得以再度伸展力量之前,黑夜與寒冬必先鋪卷而來。
源于星宿神與植物神的崇拜神話而遍及世界且在以色列周遭地區亦廣泛可見的觀念:神或英雄在獲取力量之前要忍氣吞聲的這個想法,在多大程度上,也轉進到以色列的庶民觀念裡,這必然還得留待解決。
通常與此種觀念相連結的那些幼年神話勢必也為以色列所知,這我們從摩西的童年故事裡便可明白。
俘囚期之前的預言已應用了這些庶民的觀念,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修正。
祭司階層與神學的知識階層一般而言盡可能回避這些,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物質的昌盛、子孫的繁多與尊榮、令名大到足以為祝福之語等極為冷靜的許諾。
他們之所以回避庶民的末世論,或許是因為其與外邦的星宿崇拜、地府崇拜或死者崇拜有所關聯。
舉凡未來人格性救贖角色的應許出現之處,那并不是指一個君王,而是像摩西那樣的先知(《申命記》18:15、18)。
耶和華在将來會重新親自掌握支配,一如&mdash&mdash按照先知時代才首度出現在撒母耳傳奇裡的想法&mdash&mdash王權建立以前那樣,此一希望本質上應該是屬于俘囚期時代,當時(見諸第二以賽亞)救世主的稱号才被加在耶和華身上。
*** [1]以上這些都是《聖經》裡提到過的怪獸。
&mdash&mdash譯注 [2]巴比倫創世史詩《恩努馬艾利希》(Enumaelish)謂天地未成形以前,充塞整個空間者乃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水,是曰&ldquo深淵&rdquo(thedeep,即希伯來文的Tehom,《創世記》1:1&mdash2雲,&ldquo起初,神創造天地。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rdquo,即受此神話影響)。
經過無窮年歲,深淵生一女性之精靈,名曰蒂亞馬特(Tiamat),無夫而孕,生出許多兒女。
其中半為未來之天神,半則為女怪之黨。
天神想建立宇宙秩序,終日喧議,女怪惡其擾,興兵與戰,初則屢敗,後乃練兵十一隊與己共為十二隊,将與天神決一死戰。
幸智能神哀亞有子曰馬杜克(Marduk),奉命出戰,斬女怪,分其屍體,半造天空,半造大地,又細析其節肉骨骼,造成天地間的各種事物。
由于蒂亞馬特手下有一巨龍,因此亦有将此巨龍誤以為是蒂亞馬特者。
&mdash&mdash譯注 [3]Peisker,&ldquoDieBeziehungenderNichtisraelitenzuJahwenachderAnschauungderaltisraelitischenQuellenschriften&rdquo,BeiheftzurZAW,Bd.XV,1907. [4]在希臘化時代的神秘主義思想中,将人的心靈狀态區分為以下三種階段:(1)&ldquo肉體人&rdquo(hosōmatikos),指對真理缺乏理解的無知、無信仰的人,有時亦用&ldquo唯物者&rdquo(hyliker)一詞;(2)&ldquo心靈人&rdquo(hopsukhikos),指雖然追求真理,但仍未達充分理解的一般信徒,亦即所謂的&ldquo心靈者”(3)&ldquo靈人&rdquo(hopneumatikos),指被神的靈所充滿,達到最高真理(靈知[gnosis])者,亦可稱為&ldquo智者&rdquo(hognostikos)、或&ldquo靈知者&rdquo(gnostiker)。
此種區分雖然已見于保羅的用語中,但主要是諾斯替教派(Gnosticism)所用,早期基督教神父也有許多人繼承此一用法。
&mdash&mdash譯注 [5]亞達帕(Adapa),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人物。
居住在蘇美爾城之埃利都(Eridu,今伊拉克南部)。
據傳是哲人,具智能之神所賜之非常才智。
因打斷南風的雙翼,而遭天神懲罰;智能之神警告他不可觸碰面包和水,後經天國的二位守門神代為求情,天神乃應允賜其永生之食物,然卻為其所拒,因此人類終不免一死。
此傳奇故事,當19世紀時,在尼尼微(Nineveh,亞述之首都)亞述巴尼拔圖書館的楔形文字碑中發現。
&mdash&mdash譯注 [6]Usener,ReligionsgeschichtlicheUntersuchungen,Bonn,1899,S.210f. [7]吉爾伽美什(Gilgamesh),阿卡德語(Akkadianlanguage)故事中最出名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英雄。
在古尼尼微城内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的圖書館中所發現的十二塊殘缺泥版,是現存最完整的文本;在美索不達米亞和安納托利亞所發現的其他殘片足資補充。
此外,寫于公元前2000至公元前1500年間的一批泥版上載有關于這位英雄的五首蘇美爾語短詩。
在詩中,吉爾伽美什被形容為半神半人、精于土木、勇于争戰、海中陸上萬物無不知曉的人物。
&mdash&mdash譯注 [8]在巴比倫神話裡,原人阿達帕絕不是處于無罪的狀态,他毋甯是個不淨的人,他的進入阿努之天還很成問題(參見Gunkel的翻譯第57行)。
此外,如先前提及的,原人多半具有神所賦予的大智能。
[9]基甸擊敗米甸人,拯救以色列人一事,詳見《士師記》6&mdash8。
&mdash&mdash譯注 [10]參見葛雷思曼的精彩論文:&ldquoDerUrsprungderisraelitischjudischenEschatologie&rdquo,ForschungenzurReligionundLiteraturdesAltenundNeuenTestaments,Göttingen,1905,Bd.6。
其批評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