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安息日

關燈
俘囚時期才成為定期循環的周日。

     [6]Budde總是征引《阿摩司書》(5:26)為證(星神的亞述名Kaiwan),而今Kanig則反對月亮崇拜(西奈山之名與亞伯拉罕的妻妾之名)對耶和華宗教具有重大意義的信念(ZDMG,69,1915,S.280f.)。

     [7]Baumgärtel,&ldquoElohimau&betaerhalbdesPentateuch,&rdquo(BWAT,19,1914)當中指出,elohim作為神名出現的頻率,從《士師記》到《撒母耳記》再到《列王紀》,一路遞減;在《第二詩篇》和《第三詩篇》及《箴言》裡已非常少見,而先知書裡則幾乎不曾使用;明顯将&ldquoelohim&rdquo作為箴言用語,是古迦南的語言習慣。

    後來的寫作裡使用elohim,自然是由于避諱使用四字母(Tetragrammaton,耶和華的希伯來語四子音,JAVH或YHWH)。

     [8]參見黑恩前引書(有些許不同的表述,在我看來并非全無疑問)。

     [9]後來的史料,譬如(次經)《西拉書》,以及(有時候)《詩篇》與《但以理書》等,又再度知道&ldquo至高的&rdquo神&mdash&mdash或許是考慮到改宗者的周遭世界(黑恩前引書)。

     [10]在《約伯記》裡(5:17,8:5),此字被翻譯成&pi&alpha&nu&tau&sigma&kappa&rhoá&tau&omega&rho。

    《創世記》的祭司改編本使用此字,目的在于使以法蓮的古老El崇拜等同于後來的耶和華崇拜。

     [11]王(艾克阿頓)&ldquo已将其名永垂此地(耶路撒冷)&rdquo(阿馬納書簡),并非意味着,如人們所相信的,太陽唯一神教存在在那兒,而是:政治支配。

     [12]Gre&betamann(ZAW,30,1910,S.1f.)主張,&ldquoElim&rdquo是半遊牧部族的神祇,反之,&ldquoBaalim&rdquo則是定居農民的神祇。

    确實有多方可以支持此一觀點。

    首先,&ldquo巴力&rdquo(Baal)之名在整個族長傳說故事裡以及一般而言《創世記》裡,從未出現。

    其次,就事情的本質來考量,巴力是農耕地區的神祇,其與海岸城市尤其是腓尼基人的城市的關系無可懷疑,反之,耶洛則指向東方,亦即遊牧部族在美索不達米亞與叙利亞之間來回移動之地。

    然而,将哈比魯的神祇稱呼為&ldquoilani&rdquo,則毋甯暗示了與此相反的說法,換言之,耶洛必定也是定居民衆所知曉的。

    同樣的,&ldquoEleljon&rdquo也很可能是個文化民族的神。

    不管怎麼說,這個命題似乎值得專家思量,因為它将能正面評價祭司法典關于前摩西時代族長們的神崇拜的構想(Elschaddaj)。

     [13]Luther在邁爾的著作裡(DieIsraeliten,等等)有此主張:在大衛時代,巴力崇拜是迦南農民的崇拜(因此是狂迷性質的),而耶洛崇拜則是與樹木和樹林連結在一起,耶和華崇拜在基遍(?)和示羅是戰神崇拜。

     [14]這是黑恩(前引書)的見解,與Dhomme,LaReligionbabylonienneetassyrienne所見相同。

     [15]尼波(Nabu,Nebo),亞述人和巴比倫人所崇奉的重要神靈,馬杜克之子,他護佑文學,化育草木。

    他的标志是泥版和尖筆,因為他将衆神為人注定的命運記錄在案。

    &mdash&mdash譯注 [16]阿努(Anu),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所祀奉的天空之神,與貝爾(Bel,蘇美爾語作恩利爾)、埃阿(Ea)合稱三神。

    阿努同許多天空神祇一樣,盡管理論上位于最高天神之列;實際在美索不達米亞神話、頌神詞乃至祭祀儀式中并非重要角色。

    阿努是衆神之父,亦為群魔之祖,此外,還是萬王之神和曆律之主,其畫像戴有角之頭飾,象征力量。

    &mdash&mdash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