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般曆史條件與氣候條件

關燈
于巴勒斯坦的自然條件,除了研究巴勒斯坦的一般性著作之外,應該加以參照的是收集在Zeitschrift與MitteilungenundNachrichtendesDeutschenPalästinavereins(以下簡稱MNDP)裡的許多論文。

    關于古代(猶太聖典時代)的氣候,參見H.Klein,ZeitschriftdesDeutschenPalästina-Vereins(以下簡稱ZDPV),37(1914),S.127ff.。

     [12]在《約書亞記》(15:19)裡,迦勒獲得希伯侖為封地,并将&ldquo南地&rdquo(erezhanegeb)送給女兒當嫁妝,後來在女兒的要求下,再加上&ldquo上泉與下泉&rdquo&mdash&mdash可耕種的土地,相對于草原地,稱為&ldquosadeh&rdquo。

     [13]關于這點,特别可以參照Schumacher在其東約旦旅行記裡的觀察(收于MNDP,1904ff.)。

     [14]參見雷歐納德(R.Leonhard)的精彩研究:&ldquoDieTranshumanzimMittelmeergebiet&rdquo,FestschriftfürLujoBrentano(München,1916)。

     [15]當今最好的氣象學考察是F.Exner的論文(ZDPV33,1910,S.107ff.)。

     [16]參見Dr.Cana&rsquoan所編輯的FellachensprichwöterundGebete,ZDPV36,(1913),S.285,291。

     [17]先知以利亞上迦密山祈雨,見《列王紀上》18:41&mdash46。

    &mdash&mdash譯注 [18]關于迦南地是否值得這樣一種稱呼,或者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還頗有争議。

    最新觀點的一例,參見克勞斯(Kraus),ZDPV32,S.151。

    他根據猶太聖典的史料想要将&ldquo流&rdquo按字義解釋成山羊奶之融和流彙于棗椰、無花果和葡萄的果蜜。

    相反的,西蒙生(Simonson)于同書(33,S.44)裡,正确地視其為象征性的指稱。

    同樣的,達爾曼(Dalman,MDPV1905,S.27)循着現今巴勒斯坦猶太人的解釋,說&ldquo糕點甜得像蜜一樣&rdquo。

    達爾曼認為巴勒斯坦一向是牲畜匮乏的。

    對此,(就我所知最好的作品)包爾(L.Bauer,MDPV1905,S.65)指出奶在現今仍然很豐盛(奶油與奶是最重要的維生食材),而蜜是指葡萄的蜜。

    關于後面這點,達爾曼(MDPV1906,S.81)證實在古代是錯誤的,在那時棗椰蜜才是最重要的一種蜜。

    侯伊斯勒(Häusler,ZDPV35,1912,S.186)則懷疑是否真的一直有那麼多的蜜。

    在阿馬納書簡(Knudtzon出版,Nr.55)裡,發現蜜是埃及守備隊的實物給付。

    賽索特裡斯(Sesostris)一世時埃及的逃亡者西努黑(Sinuhe,埃及的一名官員)提到,在雷滕努之地(Retenuland,叙利亞與巴勒斯坦地方的埃及名稱)除了無花果、橄榄和葡萄的栽種之外,還盛産蜜;這恐怕也是指棗椰蜜。

    嗎哪吃起來像攙了蜜的薄餅(《出埃及記》16:31)。

    以賽亞預言(《以賽亞書》7:22&mdash23),巴勒斯坦在亞述人蹂躏之後将再度成為草原地,到那時原本種植葡萄的地方必長滿了荊棘和蒺藜,而境内所剩的虔信者必和從前一樣吃奶油與蜂蜜。

    因此聖子以馬内利也必吃奶油與蜂蜜(7:15)。

    這讓人想起克裡特島上的少年宙斯的食物:奶油與蜂蜜。

    因此,葛雷斯曼(Gre&betamann,DieisraelitischeEschatologie,S.207f.,另參見下面所引的文獻)偏好此一用語乃神的食物的純末世論的意義。

    畢竟,神的食物也就是草原地帶的富人們的理想美食。

     [19]圖特摩斯王朝(Thutmose,Thetmosis,約前1567&mdash前1320),埃及的第十八王朝,在圖特摩斯三世(前1479&mdash前1427)與四世時(前1400年任位),曾在叙利亞進行長期征伐。

    &mdash&mdash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