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錄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卷脈經,一卷湯方,一卷丸方。
周行救療,皆緻神驗。
後母老邁,兄喪,因還婚宦。
宋有一國,與羅剎相近。
羅剎數入境,食人無度。
王與羅剎約言:自今以後,國中人家,各專一日,當分送往,勿復枉殺。
有奉佛家,唯有一子,始年十歲,次當充行。
捨別之際,父母哀號,便至心念佛。
以佛威神力,大鬼不得近。
明日,見子尚在,歡喜同歸。
於茲遂絕。
國人嘉慶慕焉。
安侯世高者,安息國王子。
與大長者子共出家,學道舍衛城中。
值王不稱,大長者子輒恚,世高恆呵戒之。
周旋二十八年,雲當至廣州。
值亂,有一人逢高,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大笑曰:"我夙命負對,故遠來相償。
"遂殺之。
有一少年雲:"此遠國異人而能作吾國言,受害無難色,將是神人乎?"眾皆駭笑。
世高神識還生安息國,復為王子,名高。
安侯年二十,復辭王學道。
十數年,語同學雲:"當詣會稽畢對。
"過廬山,訪知識,遂過廣州。
見年少尚在,徑投其家,與說昔事,大欣喜,便隨至會稽。
過嵇山廟,呼神共語。
廟神蟒形,身長數丈,淚出。
世高向之語,蟒便去,世高亦還船。
有一少年上船,長跪前受咒願,因遂不見。
廣州客曰:"向少年即廟神,得離惡形矣。
"雲廟神即是宿長者子。
後廟祝聞有臭氣,見大蟒死,廟從此神歇。
前至會稽,入市門,值有相打者,誤中世高頭,即卒。
廣州客遂事佛精進。
有新死鬼,形疲瘦頓。
忽見生時友人,死及二十年,肥健,相問訊。
曰:"卿那爾?"曰:"吾飢餓殆不自任,卿知諸方便,故當以法見教。
"友鬼雲:"此甚易耳。
但為人作怪,人必大怖,當與卿食。
"新鬼往入大墟東頭,有一家奉佛精進,屋西廂有磨,鬼就捱此磨,如人推法。
此家主語子弟曰:"佛憐我家貧,令鬼推磨。
'乃輦麥與之。
至夕,磨數斛,疲頓乃去。
遂罵友鬼:"卿那誑我?"又曰:"但復去,自當得也。
"復從墟西頭入一家,家奉道,門傍有碓,此鬼便上碓如人舂狀。
此人言:"昨日鬼助某甲,今復來助吾,可輦穀與之。
"又給婢簸篩,至夕,力疲甚,不與鬼食。
鬼暮歸,大怒曰:"吾自與卿為婚姻,非他比,如何見欺?二日助人,不得一甌飲食。
"友鬼曰:"卿自不偶耳!此二家奉佛事道,情自難動。
今去可覓百姓家作怪,則無不得。
"鬼復去,得一家,門首有竹竿,從門入。
見有一群女子,窗前共食。
至庭中,有一白狗,便抱令空中行,其家見之大驚,言自來未有此怪。
占雲:"有客索食,可殺狗並甘果酒飯,於庭中祀之,可得無他。
"其家如師言,鬼果大得食。
此後恆作怪,友鬼之教也。
東昌縣山有物,形如人,長四五尺,裸身被髮,髮長五六寸。
常在高山巖石間住,喑啞作聲,而不成語,能嘯相呼。
常隱於幽昧之間,不可恆見。
有人伐木,宿於山中。
至夜眠後,此物抱子從澗中發石取蝦蟹,就人火邊,燒炙以食兒。
時人有未眠者,密相覺語,齊起共突擊。
便走,而遺其子,聲如人啼也。
此物使男女群共引石擊人,趣得然後止。
會稽施子然。
&hellip&hellip有一人,身著黃練單衣帢,直造席,捧手與子然語。
子然問其姓名,即答曰:"僕姓盧,名鉤,家在壇溪邊臨水。
"復經半旬中,其作人掘田塍邊溝蟻垤,忽見大坎,滿中螻蛄,將近鬥許。
而有數頭極壯,一個彌大。
子然至是始悟曰:"近日客稱盧鉤,反音則螻蛄也。
家在壇溪,即西坎也。
"悉灌以沸湯,自是遂絕。
吳興徐長夙與鮑南海神有神明之交,欲授以秘術,先謂徐"宜有納誓"。
徐誓以不仕,於是受菉。
常見八大神在側,能知來見往,才識日異。
縣鄉翕然有美談,欲用為縣主簿。
徐心悅之,八神一朝不見其七,餘一人倨傲不如常。
徐問其故,答雲:"君違誓,不復相為。
使身一人留衛菉耳!"徐仍還菉,遂退。
彭虎子少壯有膂力,常謂無鬼神。
母死,俗巫戒之雲:"某日殃殺當還,重有所殺,宜出避之。
"合家細弱,悉出逃隱,虎子獨留不去。
夜中,有人排門入,至東西屋覓人,不得,次入屋,向廬室中。
虎子遑遽無計,床頭先有一甕,便入其中,以闆蓋頭。
覺母在闆上,有人問:"闆下無人邪?"母雲:"無。
"相率而去。
晉升平元年,任懷仁年十三,為台書佐。
鄉裡有王祖復為令史,恆寵之。
懷仁已十五六矣,頗有異意。
祖銜恨,至嘉興,殺懷仁,以棺殯埋於徐祚後田頭。
祚夜宿息田上,忽見有塚,至朝中暮三時,食輒分以祭之,呼雲:"田頭鬼,來就我食。
"至暝眠時,亦雲:"來伴我宿。
"如此積時,後夜忽見形雲:"我家明當除
周行救療,皆緻神驗。
後母老邁,兄喪,因還婚宦。
宋有一國,與羅剎相近。
羅剎數入境,食人無度。
王與羅剎約言:自今以後,國中人家,各專一日,當分送往,勿復枉殺。
有奉佛家,唯有一子,始年十歲,次當充行。
捨別之際,父母哀號,便至心念佛。
以佛威神力,大鬼不得近。
明日,見子尚在,歡喜同歸。
於茲遂絕。
國人嘉慶慕焉。
安侯世高者,安息國王子。
與大長者子共出家,學道舍衛城中。
值王不稱,大長者子輒恚,世高恆呵戒之。
周旋二十八年,雲當至廣州。
值亂,有一人逢高,唾手拔刀曰:"真得汝矣!"高大笑曰:"我夙命負對,故遠來相償。
"遂殺之。
有一少年雲:"此遠國異人而能作吾國言,受害無難色,將是神人乎?"眾皆駭笑。
世高神識還生安息國,復為王子,名高。
安侯年二十,復辭王學道。
十數年,語同學雲:"當詣會稽畢對。
"過廬山,訪知識,遂過廣州。
見年少尚在,徑投其家,與說昔事,大欣喜,便隨至會稽。
過嵇山廟,呼神共語。
廟神蟒形,身長數丈,淚出。
世高向之語,蟒便去,世高亦還船。
有一少年上船,長跪前受咒願,因遂不見。
廣州客曰:"向少年即廟神,得離惡形矣。
"雲廟神即是宿長者子。
後廟祝聞有臭氣,見大蟒死,廟從此神歇。
前至會稽,入市門,值有相打者,誤中世高頭,即卒。
廣州客遂事佛精進。
有新死鬼,形疲瘦頓。
忽見生時友人,死及二十年,肥健,相問訊。
曰:"卿那爾?"曰:"吾飢餓殆不自任,卿知諸方便,故當以法見教。
"友鬼雲:"此甚易耳。
但為人作怪,人必大怖,當與卿食。
"新鬼往入大墟東頭,有一家奉佛精進,屋西廂有磨,鬼就捱此磨,如人推法。
此家主語子弟曰:"佛憐我家貧,令鬼推磨。
'乃輦麥與之。
至夕,磨數斛,疲頓乃去。
遂罵友鬼:"卿那誑我?"又曰:"但復去,自當得也。
"復從墟西頭入一家,家奉道,門傍有碓,此鬼便上碓如人舂狀。
此人言:"昨日鬼助某甲,今復來助吾,可輦穀與之。
"又給婢簸篩,至夕,力疲甚,不與鬼食。
鬼暮歸,大怒曰:"吾自與卿為婚姻,非他比,如何見欺?二日助人,不得一甌飲食。
"友鬼曰:"卿自不偶耳!此二家奉佛事道,情自難動。
今去可覓百姓家作怪,則無不得。
"鬼復去,得一家,門首有竹竿,從門入。
見有一群女子,窗前共食。
至庭中,有一白狗,便抱令空中行,其家見之大驚,言自來未有此怪。
占雲:"有客索食,可殺狗並甘果酒飯,於庭中祀之,可得無他。
"其家如師言,鬼果大得食。
此後恆作怪,友鬼之教也。
東昌縣山有物,形如人,長四五尺,裸身被髮,髮長五六寸。
常在高山巖石間住,喑啞作聲,而不成語,能嘯相呼。
常隱於幽昧之間,不可恆見。
有人伐木,宿於山中。
至夜眠後,此物抱子從澗中發石取蝦蟹,就人火邊,燒炙以食兒。
時人有未眠者,密相覺語,齊起共突擊。
便走,而遺其子,聲如人啼也。
此物使男女群共引石擊人,趣得然後止。
會稽施子然。
&hellip&hellip有一人,身著黃練單衣帢,直造席,捧手與子然語。
子然問其姓名,即答曰:"僕姓盧,名鉤,家在壇溪邊臨水。
"復經半旬中,其作人掘田塍邊溝蟻垤,忽見大坎,滿中螻蛄,將近鬥許。
而有數頭極壯,一個彌大。
子然至是始悟曰:"近日客稱盧鉤,反音則螻蛄也。
家在壇溪,即西坎也。
"悉灌以沸湯,自是遂絕。
吳興徐長夙與鮑南海神有神明之交,欲授以秘術,先謂徐"宜有納誓"。
徐誓以不仕,於是受菉。
常見八大神在側,能知來見往,才識日異。
縣鄉翕然有美談,欲用為縣主簿。
徐心悅之,八神一朝不見其七,餘一人倨傲不如常。
徐問其故,答雲:"君違誓,不復相為。
使身一人留衛菉耳!"徐仍還菉,遂退。
彭虎子少壯有膂力,常謂無鬼神。
母死,俗巫戒之雲:"某日殃殺當還,重有所殺,宜出避之。
"合家細弱,悉出逃隱,虎子獨留不去。
夜中,有人排門入,至東西屋覓人,不得,次入屋,向廬室中。
虎子遑遽無計,床頭先有一甕,便入其中,以闆蓋頭。
覺母在闆上,有人問:"闆下無人邪?"母雲:"無。
"相率而去。
晉升平元年,任懷仁年十三,為台書佐。
鄉裡有王祖復為令史,恆寵之。
懷仁已十五六矣,頗有異意。
祖銜恨,至嘉興,殺懷仁,以棺殯埋於徐祚後田頭。
祚夜宿息田上,忽見有塚,至朝中暮三時,食輒分以祭之,呼雲:"田頭鬼,來就我食。
"至暝眠時,亦雲:"來伴我宿。
"如此積時,後夜忽見形雲:"我家明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