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錄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獅子之座"。
見一大人,身可長丈餘,姿顏金色,項有白光,坐此床上。
沙門立侍甚眾,四座名"真人菩薩"。
見泰山府君來作禮,泰問吏:"何人?"吏曰:"此名佛,天上天下,度人之師。
"便聞佛言:"今欲度此惡道中及諸地獄中人,皆令出。
"應時雲有萬九千人,一時得出地獄。
即時見呼十人,當上生天,有車馬迎之,升虛空而去。
復見一城雲縱廣二百裡,名為"受變形城"。
雲生來不聞道法,而地獄考治已畢者,當於此城更受變報。
入北門,見數千百土屋,中央有瓦屋,廣五十餘步,下有五百餘吏,對錄人名作善惡事狀,受所變身形之路,各從其所趨去:殺生者當作蜉蝣蟲,朝生夕死;若為人,常短命。
偷盜者作豬羊,身屠,肉償人。
淫逸者作鵠鶩蛇身。
惡舌者作鴟鴞鵂鶹惡聲,人聞皆咒令死。
抵債者為驢馬牛魚鱉之屬。
大屋下有地房北向,一戶南向。
呼從北戶,又出南戶者,皆變身形作鳥獸。
又見一城,縱廣百裡,其中瓦屋,安居快樂。
雲生時不作惡,亦不為善,當在鬼趣,千歲得出為人。
又見一城,廣有五千餘步,名為"地中"。
罰謫者不堪苦痛。
男女五六萬,皆裸形無服,飢困相扶。
見泰,叩頭啼哭。
泰按行畢還,主者問:"地獄如法否?卿無罪,故相浼為水官都督。
不爾,與獄中人無異。
"泰問:"人生何以為樂?"主者言:"唯奉佛弟子精進不犯禁戒為樂耳。
"又問:"未奉佛時,罪過山積,今奉佛法,其過得除否?"曰:"皆除。
"主者又召都錄使者,問:"趙泰何故死?"來使開縢檢年紀之籍,雲:"有算三十年,橫為惡鬼所取,今遣還家。
"由是大小發意奉佛,為祖、父母及弟懸幡蓋、誦《法華經》作福也。
蔡廓作豫章郡,水發。
大兒始迎婦,在渚次。
兒欲渡婦船,衣掛船頭,遂墮水,即沒。
徐羨之作揚州,登敕兩岸,厚賞漁人及昆侖,共尋覓,至二更不得。
婦哀泣之間,彷彿如夢聞婿告之曰:"吾今在卿船下。
"以告婢,婢白之,令水工沒覓,果見坐在船下。
初出水,顏色如平生。
宋永興縣吏鐘道,得重病初差,情Q欲Y倍常。
先樂白鶴墟中女子,至是猶存想焉。
忽見此女子振衣而來,即與燕好。
是後數至。
道曰:"吾甚欲雞舌香。
"女曰:"何難。
"乃掏香滿手以授道,道邀女同含咀之。
女曰:"我氣素芳,不假此。
"女子出戶,狗忽見隨。
咋殺之,乃是老獺,口香即獺糞,頓覺臭穢。
近世有人,得一小給使,頻求還家,未遂。
後日久,此吏在南窗下眠,此人見門中有一婦人,年五六十,肥大,行步艱難。
吏眠失覆,婦人至床邊取被以覆之,回復出門去。
吏轉側衣落,婦人復如初。
此人心怪。
明問吏以何事求歸。
吏雲:"母病。
"次問狀貌及年,皆如所見,唯雲形瘦不同。
又問:"母何患?"答雲:"病腫。
"而即與吏假,使出,便得家信,雲母喪。
追計所見之肥,乃是其腫狀也。
焦湖廟祝有柏枕,三十餘年,枕後一小坼孔。
縣民湯林行賈,經廟祈福,祝曰:"君婚姻未?可就枕坼邊。
"令林入坼內,見朱門、瓊宮、瑤台,勝於世見。
趙太尉為林婚,育子六人,四男二女,選林秘書郎,俄遷黃門郎。
林在枕中,永無思歸之懷,遂遭違忤之事。
祝令林出外間,遂見向枕,謂枕內歷年載,而實俄忽之間矣。
宋時餘杭縣南有上湖,湖中央作塘。
有一人乘馬看戲,將三四人至岑村,飲酒小醉,暮還。
時炎熱,因下馬入水中,枕石眠。
馬斷轡走歸,從人悉追馬,至暮不返。
眠覺,日已向晡,不見人馬,見一婦來,年可十六七,雲:"女郎再拜,日既向暮,此間大可畏,君作何計?"問:"女郎姓何?那得忽相聞?"復有一年少,年可十三四,甚了了,乘新車,車後二十人。
至,呼上車雲:"大人暫欲相見。
"因回車而去。
道中駱驛把火,尋見城郭邑居,至便入城。
進廳事,上有信幡,題雲"河泊"。
俄見一人,年三十許,顏容如畫,侍衛繁多。
相對欣然。
敕行酒炙。
雲:"僕有小女,頗聰明,欲以給君箕帚。
"此人知神,敬畏不敢拒逆。
便敕備辦,令就郎中婚。
承白已辦。
送絲布單衣及紗袷、絹裙、紗衫、褌、履、屐,皆精好。
又給十小吏,青衣數十人。
婦年可十八九,姿宮婉媚,便成禮。
三日後,大會客。
拜閣,四日,雲:"禮既有限,當發遣去。
"婦以金甌、麝香囊與婿別,涕泣而分。
又與錢十萬,藥方三卷,雲:"可以施功布德"復雲:"十年當相迎。
"此人歸家,遂不肯別婚,辭親出家作道人。
所得三卷方者,一
見一大人,身可長丈餘,姿顏金色,項有白光,坐此床上。
沙門立侍甚眾,四座名"真人菩薩"。
見泰山府君來作禮,泰問吏:"何人?"吏曰:"此名佛,天上天下,度人之師。
"便聞佛言:"今欲度此惡道中及諸地獄中人,皆令出。
"應時雲有萬九千人,一時得出地獄。
即時見呼十人,當上生天,有車馬迎之,升虛空而去。
復見一城雲縱廣二百裡,名為"受變形城"。
雲生來不聞道法,而地獄考治已畢者,當於此城更受變報。
入北門,見數千百土屋,中央有瓦屋,廣五十餘步,下有五百餘吏,對錄人名作善惡事狀,受所變身形之路,各從其所趨去:殺生者當作蜉蝣蟲,朝生夕死;若為人,常短命。
偷盜者作豬羊,身屠,肉償人。
淫逸者作鵠鶩蛇身。
惡舌者作鴟鴞鵂鶹惡聲,人聞皆咒令死。
抵債者為驢馬牛魚鱉之屬。
大屋下有地房北向,一戶南向。
呼從北戶,又出南戶者,皆變身形作鳥獸。
又見一城,縱廣百裡,其中瓦屋,安居快樂。
雲生時不作惡,亦不為善,當在鬼趣,千歲得出為人。
又見一城,廣有五千餘步,名為"地中"。
罰謫者不堪苦痛。
男女五六萬,皆裸形無服,飢困相扶。
見泰,叩頭啼哭。
泰按行畢還,主者問:"地獄如法否?卿無罪,故相浼為水官都督。
不爾,與獄中人無異。
"泰問:"人生何以為樂?"主者言:"唯奉佛弟子精進不犯禁戒為樂耳。
"又問:"未奉佛時,罪過山積,今奉佛法,其過得除否?"曰:"皆除。
"主者又召都錄使者,問:"趙泰何故死?"來使開縢檢年紀之籍,雲:"有算三十年,橫為惡鬼所取,今遣還家。
"由是大小發意奉佛,為祖、父母及弟懸幡蓋、誦《法華經》作福也。
蔡廓作豫章郡,水發。
大兒始迎婦,在渚次。
兒欲渡婦船,衣掛船頭,遂墮水,即沒。
徐羨之作揚州,登敕兩岸,厚賞漁人及昆侖,共尋覓,至二更不得。
婦哀泣之間,彷彿如夢聞婿告之曰:"吾今在卿船下。
"以告婢,婢白之,令水工沒覓,果見坐在船下。
初出水,顏色如平生。
宋永興縣吏鐘道,得重病初差,情Q欲Y倍常。
先樂白鶴墟中女子,至是猶存想焉。
忽見此女子振衣而來,即與燕好。
是後數至。
道曰:"吾甚欲雞舌香。
"女曰:"何難。
"乃掏香滿手以授道,道邀女同含咀之。
女曰:"我氣素芳,不假此。
"女子出戶,狗忽見隨。
咋殺之,乃是老獺,口香即獺糞,頓覺臭穢。
近世有人,得一小給使,頻求還家,未遂。
後日久,此吏在南窗下眠,此人見門中有一婦人,年五六十,肥大,行步艱難。
吏眠失覆,婦人至床邊取被以覆之,回復出門去。
吏轉側衣落,婦人復如初。
此人心怪。
明問吏以何事求歸。
吏雲:"母病。
"次問狀貌及年,皆如所見,唯雲形瘦不同。
又問:"母何患?"答雲:"病腫。
"而即與吏假,使出,便得家信,雲母喪。
追計所見之肥,乃是其腫狀也。
焦湖廟祝有柏枕,三十餘年,枕後一小坼孔。
縣民湯林行賈,經廟祈福,祝曰:"君婚姻未?可就枕坼邊。
"令林入坼內,見朱門、瓊宮、瑤台,勝於世見。
趙太尉為林婚,育子六人,四男二女,選林秘書郎,俄遷黃門郎。
林在枕中,永無思歸之懷,遂遭違忤之事。
祝令林出外間,遂見向枕,謂枕內歷年載,而實俄忽之間矣。
宋時餘杭縣南有上湖,湖中央作塘。
有一人乘馬看戲,將三四人至岑村,飲酒小醉,暮還。
時炎熱,因下馬入水中,枕石眠。
馬斷轡走歸,從人悉追馬,至暮不返。
眠覺,日已向晡,不見人馬,見一婦來,年可十六七,雲:"女郎再拜,日既向暮,此間大可畏,君作何計?"問:"女郎姓何?那得忽相聞?"復有一年少,年可十三四,甚了了,乘新車,車後二十人。
至,呼上車雲:"大人暫欲相見。
"因回車而去。
道中駱驛把火,尋見城郭邑居,至便入城。
進廳事,上有信幡,題雲"河泊"。
俄見一人,年三十許,顏容如畫,侍衛繁多。
相對欣然。
敕行酒炙。
雲:"僕有小女,頗聰明,欲以給君箕帚。
"此人知神,敬畏不敢拒逆。
便敕備辦,令就郎中婚。
承白已辦。
送絲布單衣及紗袷、絹裙、紗衫、褌、履、屐,皆精好。
又給十小吏,青衣數十人。
婦年可十八九,姿宮婉媚,便成禮。
三日後,大會客。
拜閣,四日,雲:"禮既有限,當發遣去。
"婦以金甌、麝香囊與婿別,涕泣而分。
又與錢十萬,藥方三卷,雲:"可以施功布德"復雲:"十年當相迎。
"此人歸家,遂不肯別婚,辭親出家作道人。
所得三卷方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