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錄卷四

關燈
ot亡人亦無生理。

    可別作屋見置,瞻視滿十月,然後殯。

    "爾來覺婦身微暖,如未亡。

    既及十月,果生一男,男名靈產。

     王伯陽亡,其子營墓,得三漆棺,移置南岡。

    夜夢魯肅瞋雲:"當殺汝父!"尋復夢見伯陽雲:"魯肅與弟爭墓。

    "後於坐褥上見數升血,疑魯肅殺之故也。

    墓今在長廣橋東一裡。

     海陵民黃尋,先居家單貧。

    嘗因大風雨,散錢飛至其家,來觸籬援,誤落在餘處,皆拾而得之。

    尋後巨富,錢至數千萬,遂擅名於江表。

     餘杭人沈縱,家素貧,與父同入山。

    還,未至家,見一人左右導從四百許,前車輜重,馬鞭夾道,鹵簿如二千石。

    遙見縱父子,便喚住,就縱手中然火。

    縱因問:"是何貴人?"答曰:"是鬥山王,在餘杭南。

    "縱知是神,叩頭雲:"願見祐助!"後入山得一玉枕。

    從此所向如意,田蠶並收,家遂富。

     項縣民姚牛,年十餘歲。

    父為鄉人所殺,牛常賣衣物市刀戟,圖欲報仇。

    後在縣署前相遇,手刃之於眾中。

    吏捕得,官長深矜孝節,為推遷其事,會赦得免。

    又為州郡論救,遂得無他。

    令後出獵,逐鹿入草中,有古深阱數處,馬將趣之。

    忽見一公,舉杖擊馬,馬驚避,不得及鹿。

    令怒,引弓將射之。

    公曰:"此中有阱,恐君墮耳!"令曰:"汝為何人?"翁跪曰:"民姚牛父也,感君活牛,故來謝恩。

    "因滅不見。

    令身感冥事,在官數年,多惠於民。

     吳縣費升為九裡亭吏,向暮,見一女從郭中來,素衣,哭,入埭,向一新塚哭。

    日暮,不得入門,便寄亭宿。

    升作酒食,至夜,升彈琵琶令歌,女雲:"有喪儀,勿笑人也。

    "歌音甚媚,雲:"精氣感冥昧,所降若有緣。

    嗟我遘良契,寄忻霄夢間。

    "中曲雲:"成公從儀起,蘭香降張碩。

    荀雲冥分結,纏綿在今夕。

    "下曲雲:"佇我風雲會,正矣今夕遊。

    神交雖未久,中心已綢繆。

    "寢處向明,升去,顧謂曰:"且至禦亭。

    "女便驚怖。

    獵人至,郡狗入屋,於床咬死,成大狸。

     代郡界,有一亭,常有怪,不可詣止。

    有諸生壯勇,行歌止宿,亭吏止之。

    諸生曰:"我自能消此。

    "乃住宿食。

    至夜,鬼吹五孔笛,有一手,都不能得攝笛。

    諸生不耐,忽便笑謂:"汝止有一手,那得遍笛?我為汝吹來。

    "鬼雲:"卿為我少指邪?"乃引手,即有數十指出。

    諸生知其可擊,拔劍斫之,得一老雄雞,從者並雞雛耳。

     一士人姓王,坐齋中。

    有一人通刺詣之,題刺雲舒甄仲。

    既去,疑非人,尋刺,曰:是予捨西土瓦中人。

    令掘之,果於瓦器中得一銅人,長尺餘。

     襄陽城南有秦民,為性至孝,親沒,泣血三年。

    人有為其詠《蓼莪》詩者,民聞其義,涕泗不自勝。

     尋陽參軍夢一婦人,前跪自稱:"先葬近水淹沒,誠能見救,雖不能富貴,可令君薄免禍。

    "參軍答曰:"何以為志?"婦人曰:"君見渚邊上有魚釵,即我也。

    "參軍明旦覓,果見一毀墳,其上有釵,移置高燥處。

    卻十餘日,參軍行至東橋,牛奔直趨水,垂墮,忽轉,正得無恙也。

     清河崔茂伯女,結婚裴氏,克期未至,女暴亡。

    提一金罌,受二升許,徑到裴床前立,以罌贈裴。

     宏農徐儉家,有一遠來客寄宿。

    有馬一匹,中夜驚跳。

    客不安,騎馬而去。

    一物長丈餘,來逐馬後,客射之,聞如中木聲。

    明日尋昨路,見箭著一碓柵。

     劉松在家,忽見一鬼,拔劍斫之。

    鬼走,松起逐。

    見鬼在高山巖石上臥,乃往逼突。

    群鬼爭走,遺置藥杵臼及所餘藥,因將還家。

    松為人合藥時,臨熟取一撮經此臼者,無不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