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錄卷二

關燈
如此。

     晉南頓王平新營一宅,始移,夢見一人雲:"平輿令王欲以一器金賂暴勝之,為暴所戮,埋金在吾上。

    見鎮迮甚,若君復築室,無復出入涯。

    "平明旦即鑿壁下入五尺,果得金。

     巴丘縣有巫師舒禮,晉永昌元年病死,土地神將送詣太山。

    俗人謂巫師為道人,路過冥司福舍前,土地神問吏:"此是何等舍?"吏曰:"道人舍。

    "土地神曰:"是人亦道人。

    "便以相付。

    禮入門,見數千間瓦屋,皆懸竹簾,自然床榻,男女異處,有誦經者,唄偈者,自然飲食者,快樂不可言。

    禮文書名已到太山門,而身不至。

    推問土地神,神雲:"道見數千間瓦屋,即問吏,言是道人,即以付之。

    "於是遣神更錄取。

    禮觀未遍,見有一人,八手四眼,提金杵,逐欲撞之。

    便怖走還出門,神已在門迎,捉送太山。

    太山府君問禮:"卿在世間,皆何所為?"禮曰:"事三萬六千神,為人解除祠祀,或殺牛犢豬羊雞鴨。

    "府君曰:"汝佞神殺生,其罪應上熱熬。

    "使吏牽著熬所。

    見一物,牛頭人身,捉鐵叉,叉禮著投鐵床上,宛轉身體焦爛,求死不得。

    經一宿二日,備極冤楚。

    府君問主者:"禮壽命應盡?為頓奪其命?"校祿籍,餘算八年。

    府君曰:"錄來。

    "牛首人復以鐵叉叉著熬邊。

    府君曰:"今遣卿歸,終畢餘算。

    勿復殺生淫祀。

    "禮忽還活,遂不復作巫師。

     晉太寧元年,餘杭人姓王,失其名,往上舍,過廟乞福。

    既去,亡履,已行五六裡,懶復更反取,一白衣人持履後至,雲:"官使還君。

    "化為鵠,飛入田中。

     晉太興二年,吳氏華隆好獵,養一快犬,名曰的尾,常將自隨,隆後至江邊伐荻,犬暫出渚次。

    隆為大蛇所圍,繞周身。

    犬還,便咋蛇,蛇死。

    隆僵仆無所知,犬彷彿涕泣。

    走還船,復反草中。

    其伴怪其所以,隨往,見隆悶絕委地。

    將歸家二日,犬為不食。

    隆復蘇,乃始進飯。

    隆愈愛惜,同於親戚。

    後忽失之,二年尋求,見在顯山。

     晉鹹和初,徐精遠行,夢與妻寢,有身。

    明年歸,妻果產,後如其言矣。

     牽騰以鹹和三年為沛郡太守,出行不節,夢烏衣人告雲:"何數出不輟?唯當斷馬足。

    "騰後出行,馬足自斷。

    騰行近郭外,忽然而暗。

    有一人,長丈餘,玄冠白衣,遙叱將車人,使避之。

    俄而長人至,以馬鞭擊禦者,即倒。

    既明,從人視車空,覓騰所在,行六七十步,見在榛莽中,隱幾而坐,雲了不自知。

    騰後五十日被誅。

     晉鹹康中,豫州刺史毛寶戍邾城。

    有一軍人於武昌市買得一白龜,長四五寸,置甕中養之。

    漸大,放江中。

    後邾城遭石氏敗,赴江者莫不沉溺。

    所養人被甲入水中,覺如墮一石上。

    須臾視之,乃是先放白龜。

    既得至岸,回顧而去。

     庾崇者,建元中於江州溺死,爾日即還家。

    見形一如平生,多在妻樂氏室中。

    妻初恐懼,每呼諸從女作伴。

    於是作伴漸疏,時或暫來,輒恚罵雲:"貪與生者接耳!反緻疑惡,豈副我歸意邪?"從女在內紡績,忽見紡績之具在空中,有物撥亂,或投之於地,從女怖懼皆去。

    鬼即常見。

    有一男,才三歲,就母求食,母曰:"無錢,食那可得?"鬼乃凄愴,撫其兒頭曰:"我不幸早世,令汝窮乏,愧汝念汝,情何極也!"忽見將二百錢置妻前,雲可為兒買食。

    如此經年,妻轉貧苦不立。

    鬼雲:"卿既守節,而貧苦若此,直當相迎耳!"未幾,妻得疾亡,鬼乃寂然。

     石勒問佛圖澄:"劉曜可擒,兆可見不?"澄令童子齋七日,取麻油掌中研之,燎旃檀而咒。

    有頃,舉手向童子,掌內晃然有異。

    澄問:"有所見不?"曰:"唯見一軍人,長大白皙,有異望,以朱縛其肘。

    "澄曰:"此即曜也。

    "其年,果生擒曜。

     石虎時,太武殿圖賢人之像,頭忽悉縮入肩中。

     新城縣民陳緒家,晉永和中,旦聞扣門,自通雲陳都尉。

    便有車馬聲,不見形,徑進,呼主人共語曰:"我應來此,當權住君家,相為緻福。

    "令緒施設床帳於齋中。

    或人詣之,齋持酒禮求願,所言皆驗。

    每進酒食,令人跪拜授闈裡,不得開視。

    復有一身,疑是狐狸之類,因跪急把取,此物卻還床後,大怒曰:"何敢嫌試都尉?"此人心痛欲死,主人為扣頭謝,良久意解。

    自後眾不敢犯,而緒舉家無恙。

    每事益利,此外無多損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