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錄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無復沉覆之患。
衡陽人為祚立碑曰:正德祈禳,神木為移也。
吳時,有王姥,年九歲病死,自朝至暮復蘇。
雲:見一老嫗,挾將飛見北鬥君,有狗如獅子大,深目,伏井欄中,雲此天公狗也。
吳時,陳仙以商賈為事,驅驢行。
忽過一空宅,廣夏朱門,都不見人,仙牽驢入宿。
至夜,聞有語聲:"小人無畏,敢見行災?"便有一徑到仙前,叱之曰:"汝敢輒入官舍!"時籠月曖昧,見其面上黶深,目無瞳子,唇褰齒露,手執黃絲。
仙即奔走後村,具說事狀。
父老雲:"舊有惡鬼。
"明日,看所見屋宅處,並高墳深(土遂)。
吳末,中書郎失其姓名,夜讀書。
家有重門,忽聞外面門皆開,恐有急詔。
戶復開,一人有八尺許,烏衣帽,持杖坐床下,與之熟相視,吐舌至膝。
於是大怖,裂書為火,至曉雞鳴,便去。
門戶閉如故,其人平安。
鄧艾廟在京口,上有一草屋。
晉安北將軍司馬恬於病中,夢見一老翁曰:"我鄧公,屋舍傾壞,君為治之。
"後訪之,乃知艾廟,為立瓦屋。
隆安中,有人與女子會於神座上,有一蛇來繞之數四匣。
女家追尋見之,以酒脯禱祠,然後得解。
有人相羊叔子父墓,有帝王之氣,叔子於是乃自掘斷墓。
後相者又雲:"此墓尚當出折臂三公。
"祜工騎乘,有一兒五六歲,端明可喜。
掘墓之後,兒即亡,羊時為襄陽都督,因盤馬落地,遂折臂。
於時士林鹹嘆其忠誠。
漢時,洛下有一洞穴,其深不測。
有一婦人欲殺夫,謂夫曰:"未嘗見此穴。
"夫自逆視之,至穴,婦遂推下,經多時至底。
婦於後擲飯物,如欲祭之。
此人當時顛墜恍惚,良久乃蘇,得飯食之,氣力小強。
周皇覓路,仍得一穴,便匍匐從就。
崎嶇反側,行數十裡,穴寬,亦有微明,遂得寬平廣遠之地。
步行百餘裡,覺所踐如塵,而聞糠米香,啖之,芬美過於充飢。
即裹以為糧,緣穴行而食此物。
既盡,復過如泥者,味似向塵,復齎以去。
所歷幽遠,裡數難詳,□就明廣。
食所齎盡,便入一都。
郛郭修整,宮館壯麗,台榭房宇,悉以金魄為飾,雖無日月,而明逾三光。
人皆長三丈,被羽衣,奏奇樂,非世間所聞。
便告求哀,長人語令前去,從命前進。
凡過如此者九處。
最後所至,苦飢餒,長人指中庭一大柏樹,近百圍,下有一羊,令跪捋羊鬚。
初得一珠,長人取之,次捋亦取,後捋令啖,即得療飢。
請問九處之名,求停不去。
答曰:"君命不得停,還問張華,當悉此間。
"人便隨穴而行,遂得出交郡。
往還六七年間,即歸洛。
問華,以所得二物視之。
華雲:"如塵者是黃河下龍涎,泥是昆山下泥。
九處地,仙名九館大夫。
羊為癡龍,其初一珠,食之與天地等壽,次者延年。
後者充飢而已。
" 嵩高山北有大穴,晉時有人誤墮穴中,見二人圍棋。
下有一杯白飲,與墮者飲,氣力十倍。
棋者曰:"汝欲停此否?"墮者曰:"不願停。
"棋者曰:"從此西行有大井,其中有蛟龍,但投身入井,自當出。
若餓,取井中物食之。
"墮者如言,可半年,乃出蜀中。
歸洛下,問張華。
華曰:"此仙館。
夫所飲者玉漿,所食者龍穴石髓。
" 張華將敗,有飄風吹衣軸,六七倚壁。
陳郡謝鯤,嘗在一亭中宿。
此亭從來殺人,夜四更末,有一人黃衣呼:"幼輿可開戶。
"鯤令申臂於窗中,於是授腕,鯤即極力而牽之,臂便說,乃還去。
明日,看,乃鹿臂,尋血,遂取獲焉。
阮德如嘗於廁見一鬼,長丈餘,色黑而眼大,著皂單衣,平上幘,去之咫尺。
德如心安氣定,徐笑語之曰:"人言鬼可憎,果然!"鬼即赧愧而退。
阮瞻素秉無鬼論,世莫能難,每自謂理足可以辨正幽明。
忽有一鬼,通姓名作客詣阮,寒溫畢,即談名理。
客甚有才情,末及鬼神事,反覆甚苦,遂屈。
乃作色曰:"鬼神,古今聖賢所共傳,君何獨言無耶?僕便是鬼!"於是忽變為異形,須臾消滅。
阮默然,意色大惡。
後年餘病死。
永嘉中,泰山巢氏先為相縣令,居在晉陵。
家婢採薪,忽有一人追之,如相問訊,遂共通情,隨婢還家,仍住不復去。
巢恐為禍,夜輒出婢。
聞與婢謳歌言語,大小悉聞,不使人見,見形者唯婢而已。
每與婢宴飲,輒吹笛而歌,歌雲:"閑夜寂已清,長笛亮且鳴。
若欲知我者,姓郭字長生。
" 晉永嘉之亂,郡縣無定主,強弱相暴。
宜陽縣有女子,姓彭名娥,父母昆弟十餘口,為長沙賊所攻。
時
衡陽人為祚立碑曰:正德祈禳,神木為移也。
吳時,有王姥,年九歲病死,自朝至暮復蘇。
雲:見一老嫗,挾將飛見北鬥君,有狗如獅子大,深目,伏井欄中,雲此天公狗也。
吳時,陳仙以商賈為事,驅驢行。
忽過一空宅,廣夏朱門,都不見人,仙牽驢入宿。
至夜,聞有語聲:"小人無畏,敢見行災?"便有一徑到仙前,叱之曰:"汝敢輒入官舍!"時籠月曖昧,見其面上黶深,目無瞳子,唇褰齒露,手執黃絲。
仙即奔走後村,具說事狀。
父老雲:"舊有惡鬼。
"明日,看所見屋宅處,並高墳深(土遂)。
吳末,中書郎失其姓名,夜讀書。
家有重門,忽聞外面門皆開,恐有急詔。
戶復開,一人有八尺許,烏衣帽,持杖坐床下,與之熟相視,吐舌至膝。
於是大怖,裂書為火,至曉雞鳴,便去。
門戶閉如故,其人平安。
鄧艾廟在京口,上有一草屋。
晉安北將軍司馬恬於病中,夢見一老翁曰:"我鄧公,屋舍傾壞,君為治之。
"後訪之,乃知艾廟,為立瓦屋。
隆安中,有人與女子會於神座上,有一蛇來繞之數四匣。
女家追尋見之,以酒脯禱祠,然後得解。
有人相羊叔子父墓,有帝王之氣,叔子於是乃自掘斷墓。
後相者又雲:"此墓尚當出折臂三公。
"祜工騎乘,有一兒五六歲,端明可喜。
掘墓之後,兒即亡,羊時為襄陽都督,因盤馬落地,遂折臂。
於時士林鹹嘆其忠誠。
漢時,洛下有一洞穴,其深不測。
有一婦人欲殺夫,謂夫曰:"未嘗見此穴。
"夫自逆視之,至穴,婦遂推下,經多時至底。
婦於後擲飯物,如欲祭之。
此人當時顛墜恍惚,良久乃蘇,得飯食之,氣力小強。
周皇覓路,仍得一穴,便匍匐從就。
崎嶇反側,行數十裡,穴寬,亦有微明,遂得寬平廣遠之地。
步行百餘裡,覺所踐如塵,而聞糠米香,啖之,芬美過於充飢。
即裹以為糧,緣穴行而食此物。
既盡,復過如泥者,味似向塵,復齎以去。
所歷幽遠,裡數難詳,□就明廣。
食所齎盡,便入一都。
郛郭修整,宮館壯麗,台榭房宇,悉以金魄為飾,雖無日月,而明逾三光。
人皆長三丈,被羽衣,奏奇樂,非世間所聞。
便告求哀,長人語令前去,從命前進。
凡過如此者九處。
最後所至,苦飢餒,長人指中庭一大柏樹,近百圍,下有一羊,令跪捋羊鬚。
初得一珠,長人取之,次捋亦取,後捋令啖,即得療飢。
請問九處之名,求停不去。
答曰:"君命不得停,還問張華,當悉此間。
"人便隨穴而行,遂得出交郡。
往還六七年間,即歸洛。
問華,以所得二物視之。
華雲:"如塵者是黃河下龍涎,泥是昆山下泥。
九處地,仙名九館大夫。
羊為癡龍,其初一珠,食之與天地等壽,次者延年。
後者充飢而已。
" 嵩高山北有大穴,晉時有人誤墮穴中,見二人圍棋。
下有一杯白飲,與墮者飲,氣力十倍。
棋者曰:"汝欲停此否?"墮者曰:"不願停。
"棋者曰:"從此西行有大井,其中有蛟龍,但投身入井,自當出。
若餓,取井中物食之。
"墮者如言,可半年,乃出蜀中。
歸洛下,問張華。
華曰:"此仙館。
夫所飲者玉漿,所食者龍穴石髓。
" 張華將敗,有飄風吹衣軸,六七倚壁。
陳郡謝鯤,嘗在一亭中宿。
此亭從來殺人,夜四更末,有一人黃衣呼:"幼輿可開戶。
"鯤令申臂於窗中,於是授腕,鯤即極力而牽之,臂便說,乃還去。
明日,看,乃鹿臂,尋血,遂取獲焉。
阮德如嘗於廁見一鬼,長丈餘,色黑而眼大,著皂單衣,平上幘,去之咫尺。
德如心安氣定,徐笑語之曰:"人言鬼可憎,果然!"鬼即赧愧而退。
阮瞻素秉無鬼論,世莫能難,每自謂理足可以辨正幽明。
忽有一鬼,通姓名作客詣阮,寒溫畢,即談名理。
客甚有才情,末及鬼神事,反覆甚苦,遂屈。
乃作色曰:"鬼神,古今聖賢所共傳,君何獨言無耶?僕便是鬼!"於是忽變為異形,須臾消滅。
阮默然,意色大惡。
後年餘病死。
永嘉中,泰山巢氏先為相縣令,居在晉陵。
家婢採薪,忽有一人追之,如相問訊,遂共通情,隨婢還家,仍住不復去。
巢恐為禍,夜輒出婢。
聞與婢謳歌言語,大小悉聞,不使人見,見形者唯婢而已。
每與婢宴飲,輒吹笛而歌,歌雲:"閑夜寂已清,長笛亮且鳴。
若欲知我者,姓郭字長生。
" 晉永嘉之亂,郡縣無定主,強弱相暴。
宜陽縣有女子,姓彭名娥,父母昆弟十餘口,為長沙賊所攻。
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