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明錄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句章人至東野還,暮不至門,見路旁有小屋燈火,因投寄宿。
有一小女,不欲與丈夫共處,呼鄰家止宿。
女自伴夜,共彈琴箜篌。
至曉,此人謝去,問其姓字,女不答,彈弦而歌曰:"連綿葛上藤,一援復一緪;欲知我姓名,姓陳名阿登。
" 漢時太山黃原,平旦開門,忽有一青犬在門外伏守,備如家養。
原紲犬,隨鄰裡獵,日垂夕,見一鹿,便放犬,犬行甚遲,原絕力逐終不及。
行數裡,至一穴,入百餘步,忽有平衢,槐柳列植,行墻回匝。
原隨犬入門,列房櫳戶可有數十間,皆女子,姿容妍媚,衣裳鮮麗。
或撫琴瑟,或執博棋。
至北閣,有三間屋,二人侍直,若有所伺。
見原,相視而笑:"此青犬所緻妙音婿也!"一人留,一人入閣。
須臾,有四婢出,稱太真夫人,白黃郎:"有一女年已弱笄,冥數應為君婦。
"既暮,引原入內。
內有南向堂,堂前有池,池中有台,台四角有徑尺穴,穴中有光映帷席。
妙音容色婉妙,侍婢亦美。
交禮既畢,宴寢如舊。
經數日,原欲暫還報家,妙音曰:"人神異道,本非久勢。
"至明日,解珮分袂,臨階涕泗,後會無期,深加愛敬:"若能相思,至三月旦,可修齋潔。
"四婢送出門,半日至家。
情念恍惚,每至其期,常見空中有軿車彷彿若飛。
漢末大亂,潁川有人將避地他郡。
有女七八歲,不能涉遠,勢不兩全。
道邊有古冢穿敗,以繩繫女下之。
經年餘還,於冢尋覓,欲更殯葬。
忽見女尚存,父大驚,問女得活意,女雲:"冢中有一物,於晨暮徐輒伸頭翕氣,為試效之,果覺不復飢渴。
"家人於冢尋索此物,乃是大龜。
孫鐘,吳郡富春人,堅之父也。
少時家貧,與母居,至孝篤信,種瓜為業。
瓜熟,有三少年容服妍麗,詣鐘乞瓜。
鐘引入庵中,設瓜及飯,禮敬殷勤。
三人臨去,謂鐘曰:"蒙君厚惠,今示子葬地,欲得世世封侯乎?欲為數代天子乎?"鐘跪曰:"數代天子,故當所樂。
"便為定墓。
又曰:"我司命也,君下山,百步勿反顧。
"鐘下山六十步,回看,並為白鶴飛去。
鐘遂於此葬母,冢上有氣觸天。
鐘後生堅,堅生權,權生亮,亮生休,休生和,和生皓,為晉所伐,降為歸命侯。
董卓信巫,軍中常有言禱祀求福。
一日,從卓求布,倉卒與新布手巾。
又求取筆,便捉以書手巾上。
如作兩口,一口大,一口小,相累於巾上。
授卓曰:"慎此也!"後卓為呂布所殺,後人乃知況呂布也。
魏武帝猜忌晉宣帝子非曹氏純臣。
又嘗夢三匹馬,在一槽中共食,意尤憎之。
因召文、明二帝,告以所見,並雲:"防理自多,無為橫慮。
"帝然之。
後果害族移器,悉如夢焉。
鍾繇忽不復朝會,意性有異於常。
寮友問其故,雲:"常有婦人來,美麗非凡。
"問者曰:"必是鬼物,可殺之。
"後來,止戶外曰:"何以有相殺意?"元常曰:"無此。
"殷勤呼入,意亦有不忍,乃微傷之。
便出去,以新綿拭血,竟路。
明日,使人尋跡,至一大冢,棺中一婦人形體如生,白練衫,丹繡裲襠,傷一髀,以裲襠中綿拭血。
自此便絕。
魏齊王芳時,中山有王周南者,為襄邑長。
忽有鼠從穴出,語曰:"周南,爾以某日死。
"周南不應。
至期,更冠幘皂衣而出,曰:"周南,爾以日中死。
"亦不應,鼠復入穴。
日適中,鼠又冠幘而出,曰:"周南,汝不應,我何道?"言絕,顛蹶而死,即失衣冠所在。
就視之,與常鼠無異。
孫權時,南方遣吏獻犀簪。
吏過宮亭湖廬山君廟請福,神下教求簪,而盛簪器便在神前。
吏叩曰:"簪獻天子,必乞哀念。
"神雲:"臨入石頭,當相還。
"吏遂去,達石頭,有三尺鯉魚跳入船,吏破腹得之。
孫權病,巫啟雲:"有鬼著絹巾,似是故將相,呵叱初不顧,徑進入宮。
"其夜,權見魯肅來,衣巾悉如其言。
吳興錢乘,孫權時,曾晝臥久,不覺兩吻沫出數升。
其母怖而呼之,曰:"適見一老公,食以熇筋,恨未盡而呼之。
"乘本尪瘠,既爾之後,遂以力聞。
官至無難監。
葛祚,吳時衡陽太守,郡境有大槎橫水,能為妖怪。
百姓為立廟,行旅禱祀,槎乃沉沒;不者,槎浮,則船為之破壞。
祚將去官,乃大具斤斧,將去民累。
明日當至,其夜,聞江中哅哅有人聲。
往視,槎移去,沿流下數裡,駐灣中,自此行者
有一小女,不欲與丈夫共處,呼鄰家止宿。
女自伴夜,共彈琴箜篌。
至曉,此人謝去,問其姓字,女不答,彈弦而歌曰:"連綿葛上藤,一援復一緪;欲知我姓名,姓陳名阿登。
" 漢時太山黃原,平旦開門,忽有一青犬在門外伏守,備如家養。
原紲犬,隨鄰裡獵,日垂夕,見一鹿,便放犬,犬行甚遲,原絕力逐終不及。
行數裡,至一穴,入百餘步,忽有平衢,槐柳列植,行墻回匝。
原隨犬入門,列房櫳戶可有數十間,皆女子,姿容妍媚,衣裳鮮麗。
或撫琴瑟,或執博棋。
至北閣,有三間屋,二人侍直,若有所伺。
見原,相視而笑:"此青犬所緻妙音婿也!"一人留,一人入閣。
須臾,有四婢出,稱太真夫人,白黃郎:"有一女年已弱笄,冥數應為君婦。
"既暮,引原入內。
內有南向堂,堂前有池,池中有台,台四角有徑尺穴,穴中有光映帷席。
妙音容色婉妙,侍婢亦美。
交禮既畢,宴寢如舊。
經數日,原欲暫還報家,妙音曰:"人神異道,本非久勢。
"至明日,解珮分袂,臨階涕泗,後會無期,深加愛敬:"若能相思,至三月旦,可修齋潔。
"四婢送出門,半日至家。
情念恍惚,每至其期,常見空中有軿車彷彿若飛。
漢末大亂,潁川有人將避地他郡。
有女七八歲,不能涉遠,勢不兩全。
道邊有古冢穿敗,以繩繫女下之。
經年餘還,於冢尋覓,欲更殯葬。
忽見女尚存,父大驚,問女得活意,女雲:"冢中有一物,於晨暮徐輒伸頭翕氣,為試效之,果覺不復飢渴。
"家人於冢尋索此物,乃是大龜。
孫鐘,吳郡富春人,堅之父也。
少時家貧,與母居,至孝篤信,種瓜為業。
瓜熟,有三少年容服妍麗,詣鐘乞瓜。
鐘引入庵中,設瓜及飯,禮敬殷勤。
三人臨去,謂鐘曰:"蒙君厚惠,今示子葬地,欲得世世封侯乎?欲為數代天子乎?"鐘跪曰:"數代天子,故當所樂。
"便為定墓。
又曰:"我司命也,君下山,百步勿反顧。
"鐘下山六十步,回看,並為白鶴飛去。
鐘遂於此葬母,冢上有氣觸天。
鐘後生堅,堅生權,權生亮,亮生休,休生和,和生皓,為晉所伐,降為歸命侯。
董卓信巫,軍中常有言禱祀求福。
一日,從卓求布,倉卒與新布手巾。
又求取筆,便捉以書手巾上。
如作兩口,一口大,一口小,相累於巾上。
授卓曰:"慎此也!"後卓為呂布所殺,後人乃知況呂布也。
魏武帝猜忌晉宣帝子非曹氏純臣。
又嘗夢三匹馬,在一槽中共食,意尤憎之。
因召文、明二帝,告以所見,並雲:"防理自多,無為橫慮。
"帝然之。
後果害族移器,悉如夢焉。
鍾繇忽不復朝會,意性有異於常。
寮友問其故,雲:"常有婦人來,美麗非凡。
"問者曰:"必是鬼物,可殺之。
"後來,止戶外曰:"何以有相殺意?"元常曰:"無此。
"殷勤呼入,意亦有不忍,乃微傷之。
便出去,以新綿拭血,竟路。
明日,使人尋跡,至一大冢,棺中一婦人形體如生,白練衫,丹繡裲襠,傷一髀,以裲襠中綿拭血。
自此便絕。
魏齊王芳時,中山有王周南者,為襄邑長。
忽有鼠從穴出,語曰:"周南,爾以某日死。
"周南不應。
至期,更冠幘皂衣而出,曰:"周南,爾以日中死。
"亦不應,鼠復入穴。
日適中,鼠又冠幘而出,曰:"周南,汝不應,我何道?"言絕,顛蹶而死,即失衣冠所在。
就視之,與常鼠無異。
孫權時,南方遣吏獻犀簪。
吏過宮亭湖廬山君廟請福,神下教求簪,而盛簪器便在神前。
吏叩曰:"簪獻天子,必乞哀念。
"神雲:"臨入石頭,當相還。
"吏遂去,達石頭,有三尺鯉魚跳入船,吏破腹得之。
孫權病,巫啟雲:"有鬼著絹巾,似是故將相,呵叱初不顧,徑進入宮。
"其夜,權見魯肅來,衣巾悉如其言。
吳興錢乘,孫權時,曾晝臥久,不覺兩吻沫出數升。
其母怖而呼之,曰:"適見一老公,食以熇筋,恨未盡而呼之。
"乘本尪瘠,既爾之後,遂以力聞。
官至無難監。
葛祚,吳時衡陽太守,郡境有大槎橫水,能為妖怪。
百姓為立廟,行旅禱祀,槎乃沉沒;不者,槎浮,則船為之破壞。
祚將去官,乃大具斤斧,將去民累。
明日當至,其夜,聞江中哅哅有人聲。
往視,槎移去,沿流下數裡,駐灣中,自此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