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傳拾遺卷二

關燈
四肢五臟,一覺一寐,呼吸吐納,循而為往來,流而為榮衛,彰而為氣色,發而為音聲,此人之常數也。

    陽用其精,陰用其形,天人之所同也。

    及其失也,蒸則生熱,否則生寒,結而為疣贅,陷而為癰疽,奔而為喘乏,竭而為焦枯診發乎面,變動乎形,推此以及天地,則亦如之。

    故五緯盈縮,星辰失度,日月錯行,彗孛流飛,此天地之危疹也;寒暑不時,此天地之蒸否也;石立土踴,此天地之疣贅也;山崩地陷,此天地之癰疽也;奔風暴雨,此天地之喘乏也;雨澤不時,川源涸竭,此天地之焦枯也。

    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道德,輔之以政事,故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又曰:「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詩曰: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謂小心也。

    糾糾武夫,公侯幹城。

    謂大膽也。

    不為利回,不為義疚。

    行之方也。

    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智之圓也」。

    其文學也,穎出如是;其道術也,不可勝記焉。

    初魏徵等受詔修齊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有遺漏,屢訪於思邈,口以傳授,有如目●。

    東臺侍郎孫處約,嘗將其五子●、儆、俊、侑、佺,以謁思邈,思邈曰:「俊當先貴,侑當晚達。

    佺最居重位,禍在執兵。

    後皆如其言。

    太子詹事盧齊卿。

    自幼時請問人倫之事,思邈曰:「汝後五十年,位登方伯,吾孫當為屬吏,可自保也」。

    齊卿後為徐州刺史,思邈孫溥果為徐州蕭縣丞。

    邈初謂齊卿言時,溥猶未生,而預知其事。

    凡諸異跡,多如此焉。

    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冥器,不奠牲牢經月餘,顏貌不改,舉屍就木,空衣而已,時人異之。

    自注老子、莊子,撰千金方三十卷,福錄論三十卷,攝生真籙、枕中素書、會三教論各一卷。

     開元中,復有人見隱於終南山,與宣律師相接,每來往●請宗旨。

    時大旱,西域僧請於昆明持結壇祈雨,詔有司備香燈,凡七日,縮水數尺。

    忽有老人夜詣宣律師求救曰:「弟子昆明池龍也,無雨時久,匪由弟子,胡僧利弟子腦將為藥,欺天子言祈雨。

    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救護」。

    宣公辭曰:「貧道持律而已,可求孫先生」。

    老人因至〔思邈石室求救〕[「思邈石室求救」據孫校救廣記補。

    ],思邈謂曰:「我知昆明龍宮有仙方三十首,若能示予,予將救汝」。

    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許妄傳,今急矣,固無所●」。

    有頃,捧方而至,思邈曰:「爾旦還,無慮胡僧也」。

    自是池水忽漲,數日溢岸,胡僧羞恚而死。

    又嘗有神僊降謂思邈曰:「爾所著千金方,濟人之功,亦已廣矣,而以物命為藥,害物亦多,必為屍解之僊,不得白日輕舉矣。

    昔真人桓闓謂陶貞白事亦如之,固吾子所知也」。

    其後思邈取草木之藥,以代●蟲水蛭之命,作千金方翼三十篇。

    每篇有龍宮仙方一首,行之於世。

    及玄宗避羯胡之亂,西幸蜀;既至蜀,夢一叟鬚鬢盡白,衣黃襦,再拜于前,已而奏曰:「臣孫思邈也,廬於●眉山有年矣。

    今聞鑾駕幸成都,臣故候謁」。

    玄宗曰:「我熟識先生名久矣,今先生不遠而至,亦將有所求乎」?思邈對曰:「臣隱居雲泉好餌金石藥,聞此地出雄黃,願以八十兩為賜,脫遂臣請,幸降使齎至●眉山」。

    玄宗諾之,悸然而寤,即詔寺臣陳忠盛,挈雄黃八十兩,往●眉〔山〕[「山」據孫校廣記補。

    ]。

    宣賜思邈。

    忠盛既奉詔,入●眉,至屏風嶺,見一叟甚俊古,衣黃襦,立於嶺下。

    謂忠盛曰:「汝非天子使乎?我即孫思邈也」。

    忠盛曰:「上命以雄黃賜先生」。

    其叟僂而受,既而曰:「吾蒙天子賜雄黃,今有表謝,屬山居無翰墨,天使命筆紮傳寫以進也」。

    忠盛即召吏執牘染翰,叟指一石曰:表本在石上,君可錄焉」。

    忠盛目其石,果有朱字百餘,實表本也。

    遂謄寫其字,寫畢,視其叟與石,俱亡見矣。

    於是具以其事聞於玄宗,玄宗因問忠盛叟之貌,與夢者果同,由是異奇之,自是或隱或見。

    鹹通末,山下民家,有兒十餘歲,不食葷血,父母以其好善,使於白水僧院為童子。

    忽有遊客稱孫處士,周遊院中訖,袖中出湯末以授童子曰:「為我如茶法煎來」。

    處士呷少許,以餘湯與之,覺湯極美,願賜一碗,處士曰:「此湯為汝來耳」。

    即以末方寸匕,更令煎喫。

    因與同侶話之,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