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角部
關燈
小
中
大
綽曰:“是年滿令史。
”上問曰:“汝何以知?”對曰:“更一轉入流。
”上笑而止。
上又與諸王會食,甯王對禦坐噴一口飯,直及龍顔。
上曰:“甯哥何故錯喉?”幡綽曰:“此非錯喉,是噴嚏。
” 周願常奉使魏州,節度使田季安引之連辔。
路周一驢極肥,季安指示願曰:“此物大王世充。
”應聲答曰:“總是小窦建德。
”李尚書選,性嚴毅,不好戲笑。
時願知江西鹽鐵留後事,将至。
李公戒従事曰:“周生好諧谑,忝僭無禮,幸諸賢稍莊以待之。
”及願至,數宴。
李公寒溫外,不與之言,周亦無由得發。
一日,馔親賓,願亦預焉。
李公有故人子弟來投,落拓不事。
李公遍問舊時别墅,及家童有技者,圖書有名者,悉雲賣卻。
李責曰:“郎君未官家貧,産業従賣,何至賣及書籍古畫?”惆怅之久。
複問曰:“有一本虞永興手寫《尚書》,此猶在否?”其人慚懼,不敢言賣,雲:“暫将典錢。
”願忽言曰:“《尚書》大屯。
”李公忘卻先拒其談諧之事,遂問曰:“《尚書》何屯?”願曰:“已遭《堯典》《舜典》,又被此兒郎典。
”李公興怒之意大開,自此更不拒周。
一日後,洪之屬邑民産一子,有三首,李公覽狀惡之,久不怿,願曰:“留待長大,令試幞頭。
” 李纾侍郎好諧戲,又服用華鮮。
嘗朝回,以同列入坊門,有負販者呵不避。
李罵雲:“頭錢價奴兵,辄沖官長。
”負者顧而言曰:“八錢價措大,漫作威風。
”纾樂采異語,使仆者誘之至家,為設酒馔,徐問八錢之義。
負者答曰:“隻是衣短七耳。
”同列以為破的,纾甚慚。
京兆龐尹及第後,従事壽春。
有江淮舉人,姓嚴,是《登科記》誤本,倒書龐、嚴姓名,遂賃舟丐食。
就谒時,郡中止有一判官,亦更不問其氏,便詣門投刺,稱従侄。
龐之族人甚少,覽刺極喜,延納殷勤,便留款曲,兼命對舉匕筋。
久之,語及族人,都非龐氏之事,龐方訝之。
因問止竟:“郎君何姓?”曰:“某姓嚴。
”龐撫掌大笑曰:“君誤矣!餘自姓龐,預君何事?”揖之令去。
其人尚拜謝叔父,従容而退。
姚岘有文學,而好滑稽,遇機即發。
姚仆射南仲,廉察陝郊。
岘初釋艱服候見,以宗従之舊,延于中堂。
吊訖,未語及他事。
陝當兩京之路,賓客谒無時。
門外忽有投刺者雲:“李過庭。
”仆射曰:“過庭之名甚新,未知誰家子弟?”客将左右,皆稱不知,又問岘:“知之否?”岘初猶俯首颦眉,頃之自不可忍,斂手言曰:“恐是李趨兒。
”仆射久方悟而大笑。
盧尚書弘宣,與弟盧衢州簡辭同在京。
一日衢州早出,尚書問:“有何除改?”答曰:“無大除改,惟皮遐叔蜀中刺史。
”尚書不知皮是遐叔姓,謂是宗人,低頭久之曰:“我弭當家,沒處得盧皮遐來。
”衢州為辯之,皆大笑。
有人說李寰建節晉州,表兄武恭,性誕妄。
又稱好道,及蓄古物。
遇寰生日,無饷遣,乃箱擎一故皂襖子與寰雲:“此是李令公收複京師時所服,願尚書功業一似西平。
”寰以書謝。
後聞知恭生日,箱擎一破膩脂幞頭饷恭曰:“知兄深慕高貞,求得一洪崖先生初得仙時幞頭,願兄得道,一如洪崖。
”賓僚無不大笑。
餘嘗讀謝綽宗《拾遺錄》雲:“江夏王義恭,性愛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
侍中何勖已有所送,而王征索不已,何甚不平。
嘗出行于道,遇狗枷敗犢鼻,乃命左右取之還,以箱擎送之。
箋曰:‘承複須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犢鼻。
’”此頗與寰、恭相類耳。
衢州視事際,有婦人姓翁,陳牒論田産,稱“阿公阿翁在日”,坐客笑之。
因征其類。
餘嘗目睹者,王屋有梓人女曰阿家,京中有阿輔,洪州有阿姑,蜀中有阿母,洛中有阿伯、阿郎,皆因其姓,亦堪笑也。
”上問曰:“汝何以知?”對曰:“更一轉入流。
”上笑而止。
上又與諸王會食,甯王對禦坐噴一口飯,直及龍顔。
上曰:“甯哥何故錯喉?”幡綽曰:“此非錯喉,是噴嚏。
” 周願常奉使魏州,節度使田季安引之連辔。
路周一驢極肥,季安指示願曰:“此物大王世充。
”應聲答曰:“總是小窦建德。
”李
時願知江西鹽鐵留後事,将至。
李公戒従事曰:“周生好諧谑,忝僭無禮,幸諸賢稍莊以待之。
”及願至,數宴。
李公寒溫外,不與之言,周亦無由得發。
一日,馔親賓,願亦預焉。
李公有故人子弟來投,落拓不事。
李公遍問舊時别墅,及家童有技者,圖書有名者,悉雲賣卻。
李責曰:“郎君未官家貧,産業従賣,何至賣及書籍古畫?”惆怅之久。
複問曰:“有一本虞永興手寫《尚書》,此猶在否?”其人慚懼,不敢言賣,雲:“暫将典錢。
”願忽言曰:“《尚書》大屯。
”李公忘卻先拒其談諧之事,遂問曰:“《尚書》何屯?”願曰:“已遭《堯典》《舜典》,又被此兒郎典。
”李公興怒之意大開,自此更不拒周。
一日後,洪之屬邑民産一子,有三首,李公覽狀惡之,久不怿,願曰:“留待長大,令試幞頭。
” 李纾侍郎好諧戲,又服用華鮮。
嘗朝回,以同列入坊門,有負販者呵不避。
李罵雲:“頭錢價奴兵,辄沖官長。
”負者顧而言曰:“八錢價措大,漫作威風。
”纾樂采異語,使仆者誘之至家,為設酒馔,徐問八錢之義。
負者答曰:“隻是衣短七耳。
”同列以為破的,纾甚慚。
京兆龐尹及第後,従事壽春。
有江淮舉人,姓嚴,是《登科記》誤本,倒書龐、嚴姓名,遂賃舟丐食。
就谒時,郡中止有一判官,亦更不問其氏,便詣門投刺,稱従侄。
龐之族人甚少,覽刺極喜,延納殷勤,便留款曲,兼命對舉匕筋。
久之,語及族人,都非龐氏之事,龐方訝之。
因問止竟:“郎君何姓?”曰:“某姓嚴。
”龐撫掌大笑曰:“君誤矣!餘自姓龐,預君何事?”揖之令去。
其人尚拜謝叔父,従容而退。
姚岘有文學,而好滑稽,遇機即發。
姚仆射南仲,廉察陝郊。
岘初釋艱服候見,以宗従之舊,延于中堂。
吊訖,未語及他事。
陝當兩京之路,賓客谒無時。
門外忽有投刺者雲:“李過庭。
”仆射曰:“過庭之名甚新,未知誰家子弟?”客将左右,皆稱不知,又問岘:“知之否?”岘初猶俯首颦眉,頃之自不可忍,斂手言曰:“恐是李趨兒。
”仆射久方悟而大笑。
盧尚書弘宣,與弟盧衢州簡辭同在京。
一日衢州早出,尚書問:“有何除改?”答曰:“無大除改,惟皮遐叔蜀中刺史。
”尚書不知皮是遐叔姓,謂是宗人,低頭久之曰:“我弭當家,沒處得盧皮遐來。
”衢州為辯之,皆大笑。
有人說李寰建節晉州,表兄武恭,性誕妄。
又稱好道,及蓄古物。
遇寰生日,無饷遣,乃箱擎一故皂襖子與寰雲:“此是李令公收複京師時所服,願尚書功業一似西平。
”寰以書謝。
後聞知恭生日,箱擎一破膩脂幞頭饷恭曰:“知兄深慕高貞,求得一洪崖先生初得仙時幞頭,願兄得道,一如洪崖。
”賓僚無不大笑。
餘嘗讀謝綽宗《拾遺錄》雲:“江夏王義恭,性愛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
侍中何勖已有所送,而王征索不已,何甚不平。
嘗出行于道,遇狗枷敗犢鼻,乃命左右取之還,以箱擎送之。
箋曰:‘承複須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犢鼻。
’”此頗與寰、恭相類耳。
衢州視事際,有婦人姓翁,陳牒論田産,稱“阿公阿翁在日”,坐客笑之。
因征其類。
餘嘗目睹者,王屋有梓人女曰阿家,京中有阿輔,洪州有阿姑,蜀中有阿母,洛中有阿伯、阿郎,皆因其姓,亦堪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