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多尼·拉西姆手記
關燈
小
中
大
趕出去。
如果真的信仰神,就應該為神的旨意而努力,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否則就會像父親遭遇的那樣,不斷出現無辜的犧牲者。
父親死了以後,我便完全放棄與巴勒斯坦人和平共處的迷思。
但是,那些害怕戰争,認為把包含舊市街在内的西耶路撒冷當作以色列首都,将東耶路撒冷讓給巴勒斯坦也無妨的以色列人,卻愈來愈多。
但是,就算那樣吧,西耶路撒冷的“寝殿之丘”還是經常發生問題,這裡總是最後紛争的舞台。
而那片哭牆,就面對着這個山丘。
兩千年前,猶大的寝殿就建在這個山丘上,所以,對以色列人而言,這裡是絕對不可以讓給其他民族的地方。
可是,後來寝殿消失了,而伊斯蘭教的聖人穆罕默德又傳說在此地升天。
因此巴勒斯坦人便說:猶大的寝殿在哪裡?根本是宣傳用的謊言。
還說:回顧曆史的過程,這裡從來沒有被稱為過“寝殿之丘”;有史以來,更沒有任何人的寝殿蓋在這裡。
巴勒斯坦人說的是什麼話呀?那麼,他們為什麼就能相信穆罕默德真的是在這裡升天的? 國土的一部分被巴勒斯坦人拿走了,寝殿之丘也給巴勒斯坦人了,竟然還有一些以色列人為此鼓掌。
遭遇父親慘死的我,怎麼樣也不能接受這種事情,尤其是寝殿之丘,我就是拚了命,也不能把這個地方讓給他人。
巴勒斯坦人為什麼不去麥加呢?我們以色列人就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麥加據為已有。
可是,失去父親的我,再也無法待在這裡了。
這個地方随時可能再度發生戰争,而母親隻是一個女人,她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又無法得到經濟來源,煩惱之餘隻好經常跑到會堂(猶太教的教堂)去祈禱、問神,希望得到神的幫助,最後終于決定離開這裡,到那首歌裡提到的英國。
我們相信:隻要真誠地相信神,就會得到神的護持,所以不管我們到哪裡,一定都會有康莊大道。
利用幼小的我,讓父親死于非命的耶路撒冷,是我心中的深刻傷口。
我不想隐瞞自己是猶太教徒的事實,但也無意積極地告訴别人我是猶太教徒。
隻要有人問,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說我來自哪裡。
隻是,我的心會因此而感傷,并且也在為戰争的事煩惱、迷惑,像這樣的事,我就不想讓人知道了。
母親在迪蒙西的廢城旁邊買了一間小房子,又在商店街附近租了一間可以用來開餐廳的店面,我們要開餐廳,這是為了生活。
母親是個會讓男人頻頻回顧的大美人,在少有變化的村子裡開餐廳,自然吸引了不少男性客人,可是,不久之後,餐廳就沒有客人了。
沒有客人的理由雖然很多,但主要還是宗教信仰的關系。
因為我們母子不上教堂,所以無法得到村人的信賴。
這很自然,怪不得别人。
迪蒙西隻有天主教的教堂,沒有猶太教的會堂,所以我們母子平常都在自己家裡祈禱,也在家裡進行安息日、斷食儀式等活動,并在星期六時穿上黑色方套裝、戴上猶太教便帽,謹守猶太教的戒律。
因為我們行為如此,而村裡又隻有我們母子兩人是猶太教徒,所以誰也不來接近我們。
我穿上黑色的衣服,在祈禱之前,絕對不會和村人——尤其是女性說話,所以别人都覺得我很奇怪。
可是,這是猶太教的神要求我這麼做的。
因為這樣的關系,我沒有朋友,隻好老是獨自一人去住家附近的坎諾廢城找鴿子和麻雀玩。
母親的餐廳裡沒有肉,似乎也是客人不想上門的原因之一。
母親當然想在菜單裡添加肉類食品,可是村子的周圍沒有猶太教徒的社區,買不到潔淨肉品。
猶太教的潔淨肉品,是指在飼養食用動物時,飼主必須忠實地遵守教義裡規定的照顧、喂食方式所産生的肉品。
猶太教徒隻能吃這樣的肉。
章魚、烏賊、蝦子、貝類,也在禁止食用之列。
不過,有鱗的魚雖然不是潔淨食物,卻不被禁止;沒有鱗的鲶魚就不能吃了。
我們的餐廳裡雖然有猶太教允許的安全魚類菜單,可是村裡的男人大都從事體力勞動工作,需要的是肉類食物,所以就不上我們的餐廳了。
父親留給我們的錢不算少,但是長途遷徙,加上買房子、租賃、裝修店面,以及申請公民資格等費用,讓我們很快就變窮了。
母親以一個女人要支撐我們的生活,一定非常痛苦。
可是,我們是相信神的旨意,才來到英國的;而且,我們也沒有錢再去别的地方了,繼續留在迪蒙西村,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因為客人不上門,母親的餐廳隻好改變方針,也賣酒。
猶太教徒和穆斯林不一樣,是允許喝酒的。
餐廳裡賣酒以後,生意确實有好轉,但是,增加的收入仍然不夠支持我們的生活,至此,母親隻好開始屈服于客人的下流要求,我相信這不是母親的意願。
她的年輕與美麗,就是最有價值、最能賺錢的商品。
我是很久以後才發現母親出賣自己這件事的。
母親租來開餐廳的店鋪裡,并沒有可以睡覺休息的房間,而店裡也不可能做那樣的事。
迪蒙西是鄉下地方,沒有以做那種買賣為目的的場所。
結果,位于廢城附近的自己家裡,就變成母親做那種買賣的場所。
不過,我們的房子并不大,還是小孩子的我,必定會妨礙到她的工作。
我隻有去上學的時間才會不在家裡,但是,她工作的時間卻不限于那個時候。
聽說我們的房子,屋主原本是在城堡工作的園丁,因此房子裡有些頗有意思的結構。
這屋子裡有個地下室,通往地下室的門,在廚房的牆壁上,隻要一打開在牆壁的那扇門,就可以看到通往地下室的階梯。
地下室裡有前後兩個房間,不過,這兩個房間原本是合在一起的一個房間,後來在中間做了一道牆,才從一個房間變成兩個房間的。
兩個房間都鋪着石頭地闆。
母親帶男人回來,而我又在家的時候,我就會像狗一樣地被趕到地下室裡,地下室的門還會被鎖上。
地下室裡有一張簡單的床,必要的時候,我就在那裡睡覺。
房子裡有地下室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走下地下室的階梯,房間前面的地上,有個以網狀金屬闆蓋住的大洞口,看來像是排水孔。
拿起金屬闆,就等于打開地下水溝的溝蓋。
這個地下水溝的通道很大,小孩子的身體可以很輕松地爬進去。
因為已經沒有水在流動了,所以人在裡面也不會弄髒身體。
進到洞裡蹲下來後,就會發現這條石頭通道可以一直向前延伸。
這條通道不像水管是圓筒狀的,而是兩側疊着石頭的四方形隧道。
因為必須四肢着地,降低姿勢才能向前爬行,所以行進時膝蓋會很痛,但隻要習慣了,就可以一直往前進。
通道很長,讓人有不知通往何處的感覺。
但偶爾也會有風吹進來。
看來這裡可能是以前城堡的園丁培育植物幼苗的地方,所以有這個可以讓水流進來的設備。
有一天,我下定決心深入通道,便帶了手電筒,進入通道探險。
隧道般的通道一直往前延伸,完全感覺不到終點在哪裡,偶爾還會往旁邊分出稍寬的通道。
往旁邊分岔的通道也是四方形的,雖然不能站立着行走,但不用趴在地上爬行,就可以前進了。
我先走左邊的岔路,但很快就到了盡頭,不能前進,于是退回來再走右邊的岔路,走了很久,才看到前方的出口被石頭堵住,也無法前進。
我花了一番力氣,才把那些石頭搬走,發現那個出口竟然是城堡地下走廊的一角。
這似乎是為城堡裡的人準備的脫逃通道。
我想或許還有别的通道也說不定,但是後來我又數度進來探險,卻都沒有發現别的隧道。
如今這條通道或許已經被埋起來了。
從地下走廊的階梯往上走,就是城堡裡的中庭。
知道這個秘密時,我非常的興奮,也很高興。
為了不被人發現,那條脫逃用的通道便一直被石頭堵住。
因為發現了地下室的通道,讓我即使被母親鎖在廚房下面的地下室時,也不會感到特别不安。
我想出去時,随時可以從通道走到屋外。
母親的秘密工作讓我們家的經濟漸漸富裕起來。
母親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她是村裡最漂亮的女人外,也因為她來自外國,英語不是那麼流暢,這反而讓男人覺得很稀奇。
村裡的男人們都想和母親睡覺,所以我家每天都有不同的男人出入。
男人來的時候,我就會被趕到地下室。
母親可能覺得對我過意不去吧,她給我買了很多玩具,有時甚至讓僅是小學生的我,拿着一百英鎊,到卡達先生的玩具店,任意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有時她也會讓我自己一個人出門。
對小學生而言,一百英鎊是龐大的金錢,是有些同學家裡一個月的生活費。
母親是村裡男性心中的女神,卻也是村中女性的公敵。
我從學校回家時,經常看到門上夾着些字條,那些字條上的文字,很明顯是女性的筆迹,内容無非指責别人的不道德,有時還會引用摩西十誡的内容。
紙條的最後還會簽下波妮、柯妮或菲伊等等女性的名字。
我曾在路上看到母親被好幾個女人圍住,大聲譴責的場面。
也曾在吃飯前回家時,發現母親正在治療自己手上、腳上或臉上的擦傷。
因為她被那些把她當成敵人的女性們攻擊了。
看到母親那個樣子,我的心裡非常難過。
我覺得這些對母親的責備都很奇怪。
我可以理解柯妮或菲伊對母親的指責,但波妮是個酒女,有什麼立場來指責母親呢?後來我才知道她和母親做着同樣的事情,隻是她不如母親受歡迎。
她好像以為她的客人比較少,道德上就比較高尚了。
不過,我受到的攻擊行為,恐怕不比母親少。
柯妮·達文生是小學的老師,最糟糕的是,她就是我的導師,而學校裡隻有一個班級,我想躲都躲不掉。
學校裡也有中學和高中部,校名叫“西奈學校”(大概是某個有錢的猶太教徒捐贈的學校吧),可是教師們卻一點也不體諒猶太教徒學生,而且沒知識到令人吃驚的地步。
我想不到竟有不知道西奈含意的老師④。
面對欺負時,我有時會生氣到失去理智。
有一次我竟然氣到殺死了學校飼養的兔子,但這種事隻發生過一次。
這件事被發現時,因為兔子身首異處,還引起一些風波。
譯注④:即西奈山,猶太教的聖地。
心情不好的時候,通常我會騎着腳踏車,毫無目的地在村裡亂轉,或獨自在村裡到處走動。
這是任何人都會做的事吧?我沒有朋友,更沒有人可以幫我排解心中的苦悶,難道說連這樣的行為也不被允許嗎? 我從來沒有像那些女
如果真的信仰神,就應該為神的旨意而努力,即使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否則就會像父親遭遇的那樣,不斷出現無辜的犧牲者。
父親死了以後,我便完全放棄與巴勒斯坦人和平共處的迷思。
但是,那些害怕戰争,認為把包含舊市街在内的西耶路撒冷當作以色列首都,将東耶路撒冷讓給巴勒斯坦也無妨的以色列人,卻愈來愈多。
但是,就算那樣吧,西耶路撒冷的“寝殿之丘”還是經常發生問題,這裡總是最後紛争的舞台。
而那片哭牆,就面對着這個山丘。
兩千年前,猶大的寝殿就建在這個山丘上,所以,對以色列人而言,這裡是絕對不可以讓給其他民族的地方。
可是,後來寝殿消失了,而伊斯蘭教的聖人穆罕默德又傳說在此地升天。
因此巴勒斯坦人便說:猶大的寝殿在哪裡?根本是宣傳用的謊言。
還說:回顧曆史的過程,這裡從來沒有被稱為過“寝殿之丘”;有史以來,更沒有任何人的寝殿蓋在這裡。
巴勒斯坦人說的是什麼話呀?那麼,他們為什麼就能相信穆罕默德真的是在這裡升天的? 國土的一部分被巴勒斯坦人拿走了,寝殿之丘也給巴勒斯坦人了,竟然還有一些以色列人為此鼓掌。
遭遇父親慘死的我,怎麼樣也不能接受這種事情,尤其是寝殿之丘,我就是拚了命,也不能把這個地方讓給他人。
巴勒斯坦人為什麼不去麥加呢?我們以色列人就從來沒有想過要把麥加據為已有。
可是,失去父親的我,再也無法待在這裡了。
這個地方随時可能再度發生戰争,而母親隻是一個女人,她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又無法得到經濟來源,煩惱之餘隻好經常跑到會堂(猶太教的教堂)去祈禱、問神,希望得到神的幫助,最後終于決定離開這裡,到那首歌裡提到的英國。
我們相信:隻要真誠地相信神,就會得到神的護持,所以不管我們到哪裡,一定都會有康莊大道。
利用幼小的我,讓父親死于非命的耶路撒冷,是我心中的深刻傷口。
我不想隐瞞自己是猶太教徒的事實,但也無意積極地告訴别人我是猶太教徒。
隻要有人問,我就會毫不猶豫地說我來自哪裡。
隻是,我的心會因此而感傷,并且也在為戰争的事煩惱、迷惑,像這樣的事,我就不想讓人知道了。
母親在迪蒙西的廢城旁邊買了一間小房子,又在商店街附近租了一間可以用來開餐廳的店面,我們要開餐廳,這是為了生活。
母親是個會讓男人頻頻回顧的大美人,在少有變化的村子裡開餐廳,自然吸引了不少男性客人,可是,不久之後,餐廳就沒有客人了。
沒有客人的理由雖然很多,但主要還是宗教信仰的關系。
因為我們母子不上教堂,所以無法得到村人的信賴。
這很自然,怪不得别人。
迪蒙西隻有天主教的教堂,沒有猶太教的會堂,所以我們母子平常都在自己家裡祈禱,也在家裡進行安息日、斷食儀式等活動,并在星期六時穿上黑色方套裝、戴上猶太教便帽,謹守猶太教的戒律。
因為我們行為如此,而村裡又隻有我們母子兩人是猶太教徒,所以誰也不來接近我們。
我穿上黑色的衣服,在祈禱之前,絕對不會和村人——尤其是女性說話,所以别人都覺得我很奇怪。
可是,這是猶太教的神要求我這麼做的。
因為這樣的關系,我沒有朋友,隻好老是獨自一人去住家附近的坎諾廢城找鴿子和麻雀玩。
母親的餐廳裡沒有肉,似乎也是客人不想上門的原因之一。
母親當然想在菜單裡添加肉類食品,可是村子的周圍沒有猶太教徒的社區,買不到潔淨肉品。
猶太教的潔淨肉品,是指在飼養食用動物時,飼主必須忠實地遵守教義裡規定的照顧、喂食方式所産生的肉品。
猶太教徒隻能吃這樣的肉。
章魚、烏賊、蝦子、貝類,也在禁止食用之列。
不過,有鱗的魚雖然不是潔淨食物,卻不被禁止;沒有鱗的鲶魚就不能吃了。
我們的餐廳裡雖然有猶太教允許的安全魚類菜單,可是村裡的男人大都從事體力勞動工作,需要的是肉類食物,所以就不上我們的餐廳了。
父親留給我們的錢不算少,但是長途遷徙,加上買房子、租賃、裝修店面,以及申請公民資格等費用,讓我們很快就變窮了。
母親以一個女人要支撐我們的生活,一定非常痛苦。
可是,我們是相信神的旨意,才來到英國的;而且,我們也沒有錢再去别的地方了,繼續留在迪蒙西村,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因為客人不上門,母親的餐廳隻好改變方針,也賣酒。
猶太教徒和穆斯林不一樣,是允許喝酒的。
餐廳裡賣酒以後,生意确實有好轉,但是,增加的收入仍然不夠支持我們的生活,至此,母親隻好開始屈服于客人的下流要求,我相信這不是母親的意願。
她的年輕與美麗,就是最有價值、最能賺錢的商品。
我是很久以後才發現母親出賣自己這件事的。
母親租來開餐廳的店鋪裡,并沒有可以睡覺休息的房間,而店裡也不可能做那樣的事。
迪蒙西是鄉下地方,沒有以做那種買賣為目的的場所。
結果,位于廢城附近的自己家裡,就變成母親做那種買賣的場所。
不過,我們的房子并不大,還是小孩子的我,必定會妨礙到她的工作。
我隻有去上學的時間才會不在家裡,但是,她工作的時間卻不限于那個時候。
聽說我們的房子,屋主原本是在城堡工作的園丁,因此房子裡有些頗有意思的結構。
這屋子裡有個地下室,通往地下室的門,在廚房的牆壁上,隻要一打開在牆壁的那扇門,就可以看到通往地下室的階梯。
地下室裡有前後兩個房間,不過,這兩個房間原本是合在一起的一個房間,後來在中間做了一道牆,才從一個房間變成兩個房間的。
兩個房間都鋪着石頭地闆。
母親帶男人回來,而我又在家的時候,我就會像狗一樣地被趕到地下室裡,地下室的門還會被鎖上。
地下室裡有一張簡單的床,必要的時候,我就在那裡睡覺。
房子裡有地下室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走下地下室的階梯,房間前面的地上,有個以網狀金屬闆蓋住的大洞口,看來像是排水孔。
拿起金屬闆,就等于打開地下水溝的溝蓋。
這個地下水溝的通道很大,小孩子的身體可以很輕松地爬進去。
因為已經沒有水在流動了,所以人在裡面也不會弄髒身體。
進到洞裡蹲下來後,就會發現這條石頭通道可以一直向前延伸。
這條通道不像水管是圓筒狀的,而是兩側疊着石頭的四方形隧道。
因為必須四肢着地,降低姿勢才能向前爬行,所以行進時膝蓋會很痛,但隻要習慣了,就可以一直往前進。
通道很長,讓人有不知通往何處的感覺。
但偶爾也會有風吹進來。
看來這裡可能是以前城堡的園丁培育植物幼苗的地方,所以有這個可以讓水流進來的設備。
有一天,我下定決心深入通道,便帶了手電筒,進入通道探險。
隧道般的通道一直往前延伸,完全感覺不到終點在哪裡,偶爾還會往旁邊分出稍寬的通道。
往旁邊分岔的通道也是四方形的,雖然不能站立着行走,但不用趴在地上爬行,就可以前進了。
我先走左邊的岔路,但很快就到了盡頭,不能前進,于是退回來再走右邊的岔路,走了很久,才看到前方的出口被石頭堵住,也無法前進。
我花了一番力氣,才把那些石頭搬走,發現那個出口竟然是城堡地下走廊的一角。
這似乎是為城堡裡的人準備的脫逃通道。
我想或許還有别的通道也說不定,但是後來我又數度進來探險,卻都沒有發現别的隧道。
如今這條通道或許已經被埋起來了。
從地下走廊的階梯往上走,就是城堡裡的中庭。
知道這個秘密時,我非常的興奮,也很高興。
為了不被人發現,那條脫逃用的通道便一直被石頭堵住。
因為發現了地下室的通道,讓我即使被母親鎖在廚房下面的地下室時,也不會感到特别不安。
我想出去時,随時可以從通道走到屋外。
母親的秘密工作讓我們家的經濟漸漸富裕起來。
母親受歡迎的原因,除了她是村裡最漂亮的女人外,也因為她來自外國,英語不是那麼流暢,這反而讓男人覺得很稀奇。
村裡的男人們都想和母親睡覺,所以我家每天都有不同的男人出入。
男人來的時候,我就會被趕到地下室。
母親可能覺得對我過意不去吧,她給我買了很多玩具,有時甚至讓僅是小學生的我,拿着一百英鎊,到卡達先生的玩具店,任意購買自己喜歡的玩具;有時她也會讓我自己一個人出門。
對小學生而言,一百英鎊是龐大的金錢,是有些同學家裡一個月的生活費。
母親是村裡男性心中的女神,卻也是村中女性的公敵。
我從學校回家時,經常看到門上夾着些字條,那些字條上的文字,很明顯是女性的筆迹,内容無非指責别人的不道德,有時還會引用摩西十誡的内容。
紙條的最後還會簽下波妮、柯妮或菲伊等等女性的名字。
我曾在路上看到母親被好幾個女人圍住,大聲譴責的場面。
也曾在吃飯前回家時,發現母親正在治療自己手上、腳上或臉上的擦傷。
因為她被那些把她當成敵人的女性們攻擊了。
看到母親那個樣子,我的心裡非常難過。
我覺得這些對母親的責備都很奇怪。
我可以理解柯妮或菲伊對母親的指責,但波妮是個酒女,有什麼立場來指責母親呢?後來我才知道她和母親做着同樣的事情,隻是她不如母親受歡迎。
她好像以為她的客人比較少,道德上就比較高尚了。
不過,我受到的攻擊行為,恐怕不比母親少。
柯妮·達文生是小學的老師,最糟糕的是,她就是我的導師,而學校裡隻有一個班級,我想躲都躲不掉。
學校裡也有中學和高中部,校名叫“西奈學校”(大概是某個有錢的猶太教徒捐贈的學校吧),可是教師們卻一點也不體諒猶太教徒學生,而且沒知識到令人吃驚的地步。
我想不到竟有不知道西奈含意的老師④。
面對欺負時,我有時會生氣到失去理智。
有一次我竟然氣到殺死了學校飼養的兔子,但這種事隻發生過一次。
這件事被發現時,因為兔子身首異處,還引起一些風波。
譯注④:即西奈山,猶太教的聖地。
心情不好的時候,通常我會騎着腳踏車,毫無目的地在村裡亂轉,或獨自在村裡到處走動。
這是任何人都會做的事吧?我沒有朋友,更沒有人可以幫我排解心中的苦悶,難道說連這樣的行為也不被允許嗎? 我從來沒有像那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