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三杯酒透出真消息

關燈
詞曰: 死屍雪裡難遮護,到頭馬腳終須露。

    漫說沒人知,行人口似碑。

    求君莫說破,說破如何過?可笑複可憐,方知不值錢。

     右調《菩薩蠻》 卻說燕白颔與平如衡,欲要問山小姐《白燕》詩消息,遂發帖請宋信與張寅喫酒。

    宋信與張寅不知其意,祇道敬他才美,十分快活,滿口應允。

    到了次日,欣然而來。

    燕白颔迎入,與平如衡相見,禮畢叙坐,談了許多閑話,然後坐席飲酒。

    到半酣之際,燕白颔忽然讚道:“宋兄之才,真可稱天下第一人矣。

    ”宋信笑道:“燕兄不要把“才子”二字看輕了。

    這才子之名,有好幾種論不得。

    ”燕白颔道:“請問有哪幾種?”宋信道:“第一是鄉紳中才子論不得。

    他從科甲出身,又居顯官,人人景仰。

    若有得一分才,便要算他十分才,所以論不得。

    第二是大富家才子論不得。

    他貨财廣有,易於交結,故人人作曹丘之譽,無才往往邀有才之名,所以也論不得。

    ” 燕、平二人聽了微微冷笑道:“宋兄所論最為有理。

    ”張寅遂大聲說道:“宋兄高論,曲盡人情,痛快之極。

    ”宋信道:“不獨富貴。

    第三便是閨閣之才,也論不得。

    她娥眉皓齒,杏臉桃腮,人望之先已銷魂,若再能成詠,便是千古之慧心香口矣。

    所以也論不得。

    惟小弟山人之才,既無烏紗象簡以壓人,又無黃金白璧以結客。

    以蓬荜之卑,而邀遊於王公大人之上,若非薄有微長,誰肯垂青刮目!”張寅大笑道:“果然,果然!” 燕、平二人祇是笑。

    宋信道:“不說山人個個便是才子,内中亦有不肖。

    ”燕白颔道:“為何又有不肖?”宋信道:“求顯者之書而千谒富室,假他人之作而冒為己才,見人一味足恭,逢财不論非義。

    如此之輩,豈非不肖!若我小弟在長安時,交遊間無不識之公卿,從不假其片紙隻字,以為先容。

    至於分題刻燭,縱使撚斷髭鬚,嘔出心血,絕不盜襲他人殘唾。

    所以遍遊天下,皆蒙同人過譽。

    此雖惡談,不宜自述,因三兄見愛,出於尋常,故不禁狂言瑣瑣。

    ”燕白颔道:“宋兄不獨知人甚切,而自知尤明。

    且請問宋兄這《白燕》詩,清新俊逸,壓倒前人,不知還是自作,還是與人酬和?” 宋信不曾打點,突然被問,心下恍惚。

    欲要說是與人酬和,恐怕追究其人,因答道:“此不過一時有感自作耳!”燕白颔又問道:“不知還是在貴省所作,不知還是遊燕京所作?”宋信一時摸不着所問情由,祇得漫應道:“是遊燕時所作。

    ”燕白颔道:“聞得京中山小姐亦有《白燕》詩,獨步一時,不知宋兄曾見過麼?” 宋信聽見問出山小姐三字,打着自家的虛心病,不覺一急,滿臉通紅,一時答不來,祇得轉問道:“這山小姐,燕兄為何也知道?”燕白颔見宋信面色有異,知有情弊,一發大言驚吓他道:“昨有敝友從京中來,小弟因将宋兄的《白燕》詩與他看,他說在京中曾見山小姐的《白燕》詩,正與此相同。

    不知還是山小姐同了宋兄的,又不知宋兄同了山小姐的?” 宋信着了急,紅着臉,左不是,右不是,祇得勉強說道:“各人的詩,哪有個相同之理!”燕白颔道:“敝友不但說《白燕》詩相同,連《梧桐一葉落》詩,也說是相同的,卻是為何?”宋信沒奈何,轉笑嘻嘻說道:“這也奇了。

    ”張寅見宋信光景不好,祇得幫說道:“同與不同且勿論,但說山小姐是個女子,哪有個女子能做如此妙詩之理。

    祇怕貴友之言,有些荒唐。

    ”燕白颔道:“荒唐與不荒唐,小弟也不知,祇有宋兄心下明白,必求講明。

    ” 宋信說不出,祇是嘻嘻而笑。

    平如衡見宋信欲說,難於改口,因正色說道:“吾輩初不相知,往來應酬,抄尋他人之作,偶然題扇,亦是常事。

    宋兄昨日初遇紫侯,尚未相知,便錄山小姐之作,以為己作,不過一時應酬,這也無礙。

    今日爾我既成至交,肝膽相向,若再如前隐晦,便不是相知了。

    ”燕白颔聽了,因拍掌道:“子持此論,大為有理。

    ” 宋信見事已洩漏,料瞞不得,祇得借平如衡之言,便老着臉哈哈大笑道;“子持兄深知我心。

    昨日與諸兄初會,未免有三分客套。

    今已成莫逆,定當實告。

    祇是這山小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