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三杯酒透出真消息

關燈
說來甚奇,三兄須痛飲而聽。

    ”平如衡與燕白颔俱大喜道:“宋兄快士也,小弟輩願聞。

    ”遂叫左右篩起大犀杯,各各送上。

     大家喫了兩杯,燕白颔便開口道:“這山小姐果為何人?望宋兄見教。

    ”宋信無法,祇得直說道:“這山小姐乃當朝山顯仁相公之女,名喚山黛。

    如今想也有個十四、五歲了,做《白燕》詩時,年方十歲。

    生得嬌倩如花,輕盈似燕,且不必論。

    祇說她做的詩,不獨時人中少有,真是令漢唐減色,所以當今天子十分寵愛。

    ”燕白颔道:“小小年紀,天子為何得知?”宋信道:“因為天子大宴群臣,偶見白燕,诏翰林賦詩,翰林一時應诏不來,天子不悅。

    山相公因獻上此詩,聖上覽之甚喜,故特特诏見。

    又面試《天子有道》三章,援筆立就,龍顔大悅。

    因賞玉尺一柄,着她量度天下之才。

    又禦書『弘文才女』四字,其餘金帛不論。

    山相公因蓋了一座玉尺樓,将禦書橫作匾額,俱在上面。

    叫他女兒坐卧其中,拈弄筆墨。

    長安求詩求文者,日填於門。

    ”燕白颔道:“宋兄曾見其人?果是真才麼?”宋信道:“怎麼不見!怎麼不真!也曾有人疑她是假,動疏參論。

    天子敕尚寶少卿周公夢、翰林庶吉士夏之忠、禮部主事蔔其通、行人穆禮、中書顔貴五臣,與她考校。

    此一舉,人人替他耽憂,道一個小小女子,怎當得五個名臣考校。

    誰知其真正才子,實系天生,不論男女,不論年紀。

    這山小姐接了題目,信筆一揮,無不立就。

    将五個科甲名公,驚得啞口無言,筆不敢下。

    ” 燕白颔與平如衡聽見說得津津有味,不覺神情起舞,眉宇開張道:“我不信天下有此等才女。

    請問考校的是幾首甚麼詩?”宋信道:“詩值甚麼,祇虧她一首《五色雲賦》,約有六七百言,草也不起,下筆立成。

    内中含規頌聖,大有意味,真令人愛殺。

    ”平如衡道:“《五色雲賦》,宋兄記得麼?”宋信道:“文長,那記得許多。

    祇記得内中警句道:『绮南麗北,彩鳳垂蔽天之翼;豔高冶下,龍女散漫空之花』。

    又一聯道:『不線不針,陰陽刺乾坤之繡,非毫非楮,煙霞繪天地之圖。

    』你道好麼?” 燕白颔歎息道:“若非遇兄,幾不知天地間,有此閨閣之秀。

    ”平如衡道:“我輩男子,稍有寸長,便誇於人曰才子。

    視此豈不顔厚。

    ”宋信道:“天子也是此意。

    說道:『女子中且有如此美才,豈可以天下之大,無一出類才人!』故嚴督學臣格外搜求。

    昨聞得王督學要特薦二兄,也正為山小姐而起也。

    ”燕白颔道:“這山小姐如今有人家聘了麼?”宋信道:“小弟出京時,一來她年紀尚小,二來山相公也難於說話,三來山小姐為天子所知,等閑無才之人,也不敢輕輕求,所以不曾受聘。

    ”張寅道:“這等看來,若非公侯大臣家子弟,萬萬不能了。

    ”燕白颔道:“山小姐既是才女,定然選才。

    大臣子弟若是無才,豈能動其心。

    ”大家說說笑笑,直飲到酣然,宋信與張寅方纔别去。

    正是: 小人顔厚不知羞,一個哈哈便罷休。

     若是面紅兼汗下,尚能算做聖賢俦。

     張寅與宋信本欲臊皮,倒讨了一場沒趣而去,不題。

     且說燕白颔與平如衡,自聞了山小姐之名,便幾日癡癡獃獃,祇是思想。

    燕白颔忽說道:“這山小姐之事,我終有幾分疑心。

    ”平如衡道:“兄疑何事?”燕白颔道:“小弟終疑宋信之言不确,那有小小女兒有如此才美之理。

    ”平如衡道:“據小弟看來,此事一痕不爽。

    ”燕白颔道:“子持兄何所據而知其不爽?”平如衡道:“前日對兄不曾說完,小弟曾在汶上縣闵子祠遇一女子,也祇一十二歲,題壁之詩美如金玉,此系小弟目擊,難道也有甚麼疑心。

    由此看來,則山小姐之事不虛矣。

    ”燕白颔道:“此女曾知其姓名麼?”平如衡道:“她自署名,揚州十二歲才女冷绛雪。

    看她行徑,象個顯宦人家宅眷。

    但在缙紳上細查,揚州并無一個姓冷的官宦,不知為何?”燕白颔道:“據兄之言,參之宋信所說,則是當今一時而有才女矣。

    以弟與兄而論,也算作一時兩才子。

    但男子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

    任是公卿,任是有才,未有不願得才美兼全而結婚姻者。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