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一首詩佔盡假風光

關燈
有甚話說。

    ”就留侄兒喫了飯。

    祇見昨日送帖兒的差人又來催促,平教官祇得同了侄兒坐轎到府前。

    差人禀知晏府尊,便叫先請迎賓館中坐下。

    随即自家落館,以賓主禮相見,遜坐待茶。

     茶罷,晏知府便先開口說道:“今日請二位到此,别無話說,祇因王宗師大人奉聖旨要格外搜求奇才。

    前日於考試中自取了燕生員,不便獨薦,意欲再求一人,以為正副。

    在三學中細細搜羅,并無當意之人,屢屢託本府格外搜求。

    本府不敢不遵,因再三訪問,方知令侄子持兄是個奇才。

    又因隔省不屬本府所轄,不便唐突,故轉煩賢契招緻。

    今蒙降重,得睹豐姿,果系青年英俊,其為奇才不問而可知矣。

    ”平教官道:“舍侄末學小子,過蒙公祖大人作養,感激不盡。

    但以草茅寒賤,達之天子之庭,實非小事,還求公祖大人慎重。

    ”晏知府道:“本府亦非妄舉,就是平兄與燕生員遷柳莊聽莺所聯佳句,本府俱已覽過,故作此想,不必過謙。

    ” 平如衡因說道:“生員雖異鄉葑菲,今随家叔隸於帡幪之下,即系門牆桃李。

    蒙公祖大人培植,安敢自外。

    但生員薄有才名,不過稍勝驽骀,實非絕塵而奔之駿足也。

    ”晏知府笑道:“平兄不必過遜。

    當今才人豈尚有過於二兄者哉!”平如衡道:“不必遠求,即公祖太宗師之貴相知,宋子成便勝於生員輩多矣。

    ”晏知府聽了大笑道:“宋子成與本府至交,本府豈不知之。

    平兄不要為虛名所惑。

    ”平如衡道:“生員倒未必惑於虛名,祇恐公祖太宗師轉舍近而求遠。

    公祖太宗師既見生員輩的《聽莺》詩,則宋子成的《白燕》詩未有不見之理。

    ”晏知府笑道:“宋子成有甚《白燕》詩!”平如衡道:“怎說沒有,待生員誦與公祖太宗師聽。

    ”因高吟兩句道:“『淡去羞從雅借色,瘦來止許雪添肥』。

    此豈非宋子成《白燕》詩嗎,難道公祖太宗師竟不曾見!”晏知府聽了笑道:“此乃山小姐所作,與宋子成甚相幹!”平如衡大驚道:“莫非偶然相同,待生員再誦後聯與公祖太宗師聽。

    ”因又高吟二句道:“飛來夜黑還留影,銜盡春紅不浣衣。

    ”晏知府聽了一發大笑道:“正是山小姐所作。

    結尾二句待本府念了吧,『多少朱門誇富貴,終能容我潔身歸』,是也不是?” 平如衡聽了,獃了半晌,心下暗想道:“原來是抄别人的。

    祇是《梧桐一葉落》詩當面做的,難道也是抄襲不成。

    ”因又說道:“宋子成昨日新作《梧桐樹一葉落》詩,十分警拔,待生員再誦與公祖太師聽。

    ”晏知府想一想道:“《梧桐一葉落》詩莫非末句是『正如衰盛際,先有一人愁』麼?”平如衡見晏府尊念出,連連點首道:“正是,正是!”晏知府道:“這一發是山小姐所作了。

    ”平如衡忙打恭道:“請問公祖太宗師,這山小姐卻是何人?” 晏知府正打帳說出山小姐是何人,忽許多衙役慌慌張張跑來報道:“按院老爺私行入境,兩縣并刑廳四爺,俱飛馬去迎接了。

    老爺亦須速去候見。

    ”晏知府聽了,便立起身辭說道:“按君入境,不得奉陪。

    二位且請回,改日再請相會。

    ”說罷,竟匆匆去了。

    平教官與平如衡祇等晏府尊去後,方纔上轎回來。

    平教官竟回學堂不題。

     平如衡依舊到燕白颔家來,尋見燕白颔,将前事細細說了一遍道:“你道此事奇也不奇。

    ”燕白颔聽了道:“《白燕》詩小弟原說他有抄襲之弊,但不料《梧桐一葉落》詩也是抄襲,怎偏生這等湊巧,真是奇事。

    ”平如衡道:“這也罷了,但不知山小姐是何人?怎生樣做《白燕》詩與《梧桐一葉落》詩,都被他竊了。

    祇可惜方纔匆匆,未曾問個明白。

    ”燕白颔道:“既有了山小姐之名,就容易訪問了。

    ”平如衡道:“縱有其人,而知其名,也不知其中委曲。

    還須要問晏公,方纔得其詳細。

    ”燕白颔道:“問晏公不若原問老宋。

    ”平如衡道:“怎生樣問他?”燕白颔道:“這不難,老張既請了你我,也須複他一席。

    待明日請他來,你我在席上慢慢敲打他,再以山小姐之名勾挑他,他自己心虛,自然要露出馬腳來。

    ”平如衡大笑道:“這也有理。

    ”二人算計定了。

     到次日,便發帖去請。

    張寅與宋信接了帖子,以為他壓倒,此去來定要燥一場脾胃,便欣然答應。

    祇因這一來,有分教: 雪消山見,洗不盡西江之羞;水落石出,流不盡當場之醜。

     不知後事如可,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