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一首詩佔盡假風光
關燈
小
中
大
裡去了?”家人回道:“王宗師老爺請去了。
”宋信又問道:“今日不是考期,請去做甚麼?”家人道:“聽說是要做詩,不知是也不是。
”宋信道:“既是不在家,拜上吧。
”就将名帖并扇子,交付家人收下,去了。
原來燕白颔自與平如衡會過,便彼此談論,依依不舍。
遂移了平如衡在燕白颔書房中住下,以便朝夕盤桓。
這日燕白颔雖被宗師請去,平如衡卻在書房中看書。
家人接了名帖并扇子遂送到書房去,平如衡看見問道:“誰人的?”家人道:“是一位宋相公來拜送的。
”平如衡遂接過去一看,看見名帖是宋信,心下暗道:“想必就是前日遷柳莊遇見的那位了。
”再将扇子上詩一看,見題是詠白燕,因想道:“燕詩自有了時大本與袁凱二作,後來衆無人敢繼,怎麼他也想續貂,不知胡說些甚麼。
”因細細讀去,纔讀得頭兩句,便蕭然改容。
再讀到首聯:“鴉借色”、“雪添肥”,不覺大驚道:“此警句也!”再細細讀完,因拍案歎道:“怎便說天下無才,似此一詩,風流刻畫,又在時、袁之上。
我不料宋信那等一個人品,有此美才。
” 因拿在手中,吟詠不絕,祇吟到午後,燕白颔方回到書房來,對平如衡說道:“今日宗師請我去,要我做《燕台八景》詩,又要做祝山相公的壽文。
見我一揮而就,不勝之喜,破格優待。
又要特疏薦我為天下才子第一。
又不知誰将吾兄才名吹到宗師耳朵裡,今日再三問小弟可曾會兄,其才果是如何。
小弟對道:『最是相知,其才十倍於己。
』宗師聽了大喜之極,還要請兄一會,要将兄忝與小弟同薦。
薦與不薦,雖無甚榮辱,然亦一知己也。
”平如衡道:“宗師特薦天下才子,雖亦一時榮遇。
然有其實而當其名則榮,若無其實而徒處其名,其辱莫大焉。
此舉,吾兄高才,當之固宜,小弟實是不敢。
”燕白颔道:“吾兄忝在相知,故底裡言之。
兄乃作此套言,豈相知之意哉!”平如衡道:“小弟實實不是套言。
天下才子甚多,特吾輩不及見耳。
今若虛冒其名,而被召進京,京師都會,人才聚集,那時彼一才子,此一才子,豈不羞死!”燕白颔笑道:“吾兄平素眼空四海,今日為何這等謙讓?”平如衡道:“小弟不是謙讓,争奈一時便有許多才子,故不敢複作舊時狂态。
”燕白颔道:“一時便有許多,且請問兄見了幾個?”平如衡道:“小弟從離洛陽,自負天下才子無兩。
不意到了山東汶上縣,便遇了一個小才女,便令小弟瞠然自失。
到了松江,又遇見了吾兄,又令小弟拜於下風。
不意今日又遇見一個才子,讀其詩百遍,其令人口舌俱香。
小弟若再靦顔号稱才子,豈非無恥。
”燕白颔道:“汶上者遠無征,姑且無論。
小弟不足比數,亦當置之。
且請問今日又遇何人?” 平如衡遂将扇子遞與燕白颔看道:“此不又是一才子乎!”燕白颔展開讀了一遍,不覺驚訝道:“大奇,大奇。
前日遇見那個宋信,難道會做這樣好詩?我不信,我不信!”平如衡道:“他明明寫着『詠白燕小作,書以紫侯詞兄郢政』,怎說不是他做的?”燕白颔道:“若果系他的筆,清新俊逸,真又一才子也。
但細觀其詩,再細想其人,實是大相懸絕。
”平如衡道:“他既來拜兄,兄須答拜,相見時細加盤駁,便可知其真僞矣。
”燕白颔道:“這也有理。
明日就同兄一往何如?”平如衡道:“小弟就同去也不妨。
”二人算計定了,燕白颔便叫取酒,二人對飲,細細将《白燕》詩賞玩,俱喫得大醉,方歇。
到了次日,燕白颔果然寫了名帖,拉平如衡同去回拜。
尋到寓處,适值宋信不在,祇得投了一個名帖,便回。
二人甚是躊躇,以為不巧。
不期回到門前,忽見一個家人,手中捧了一個拜盒,在那裡等候。
看見燕白颔與平如衡回來,便迎着說道:“家相公拜上二位相公,明日薄酌,奉屈一叙。
”就揭開拜盒,将兩個請帖送上。
燕白颔接了一看,見是張寅的名字,心中暗想道:“他為甚請我?”因問道:“明日還有何客?”家人答道:“并無雜客,祇有山東宋相公與二位相公。
”燕白颔又問道:“山東宋相公,可就是與府裡晏老爺相好的麼?”家人道:“正是他。
”燕白颔道:“即是他,可拜上相公,說我明日同平相公來領盛情。
”家人應諾去了。
燕白颔因與平如衡商量道:“兄可知老張請你我之意麼?”平如衡道:“無非是廣結交,以博名高耳。
”
”宋信又問道:“今日不是考期,請去做甚麼?”家人道:“聽說是要做詩,不知是也不是。
”宋信道:“既是不在家,拜上吧。
”就将名帖并扇子,交付家人收下,去了。
原來燕白颔自與平如衡會過,便彼此談論,依依不舍。
遂移了平如衡在燕白颔書房中住下,以便朝夕盤桓。
這日燕白颔雖被宗師請去,平如衡卻在書房中看書。
家人接了名帖并扇子遂送到書房去,平如衡看見問道:“誰人的?”家人道:“是一位宋相公來拜送的。
”平如衡遂接過去一看,看見名帖是宋信,心下暗道:“想必就是前日遷柳莊遇見的那位了。
”再将扇子上詩一看,見題是詠白燕,因想道:“燕詩自有了時大本與袁凱二作,後來衆無人敢繼,怎麼他也想續貂,不知胡說些甚麼。
”因細細讀去,纔讀得頭兩句,便蕭然改容。
再讀到首聯:“鴉借色”、“雪添肥”,不覺大驚道:“此警句也!”再細細讀完,因拍案歎道:“怎便說天下無才,似此一詩,風流刻畫,又在時、袁之上。
我不料宋信那等一個人品,有此美才。
” 因拿在手中,吟詠不絕,祇吟到午後,燕白颔方回到書房來,對平如衡說道:“今日宗師請我去,要我做《燕台八景》詩,又要做祝山相公的壽文。
見我一揮而就,不勝之喜,破格優待。
又要特疏薦我為天下才子第一。
又不知誰将吾兄才名吹到宗師耳朵裡,今日再三問小弟可曾會兄,其才果是如何。
小弟對道:『最是相知,其才十倍於己。
』宗師聽了大喜之極,還要請兄一會,要将兄忝與小弟同薦。
薦與不薦,雖無甚榮辱,然亦一知己也。
”平如衡道:“宗師特薦天下才子,雖亦一時榮遇。
然有其實而當其名則榮,若無其實而徒處其名,其辱莫大焉。
此舉,吾兄高才,當之固宜,小弟實是不敢。
”燕白颔道:“吾兄忝在相知,故底裡言之。
兄乃作此套言,豈相知之意哉!”平如衡道:“小弟實實不是套言。
天下才子甚多,特吾輩不及見耳。
今若虛冒其名,而被召進京,京師都會,人才聚集,那時彼一才子,此一才子,豈不羞死!”燕白颔笑道:“吾兄平素眼空四海,今日為何這等謙讓?”平如衡道:“小弟不是謙讓,争奈一時便有許多才子,故不敢複作舊時狂态。
”燕白颔道:“一時便有許多,且請問兄見了幾個?”平如衡道:“小弟從離洛陽,自負天下才子無兩。
不意到了山東汶上縣,便遇了一個小才女,便令小弟瞠然自失。
到了松江,又遇見了吾兄,又令小弟拜於下風。
不意今日又遇見一個才子,讀其詩百遍,其令人口舌俱香。
小弟若再靦顔号稱才子,豈非無恥。
”燕白颔道:“汶上者遠無征,姑且無論。
小弟不足比數,亦當置之。
且請問今日又遇何人?” 平如衡遂将扇子遞與燕白颔看道:“此不又是一才子乎!”燕白颔展開讀了一遍,不覺驚訝道:“大奇,大奇。
前日遇見那個宋信,難道會做這樣好詩?我不信,我不信!”平如衡道:“他明明寫着『詠白燕小作,書以紫侯詞兄郢政』,怎說不是他做的?”燕白颔道:“若果系他的筆,清新俊逸,真又一才子也。
但細觀其詩,再細想其人,實是大相懸絕。
”平如衡道:“他既來拜兄,兄須答拜,相見時細加盤駁,便可知其真僞矣。
”燕白颔道:“這也有理。
明日就同兄一往何如?”平如衡道:“小弟就同去也不妨。
”二人算計定了,燕白颔便叫取酒,二人對飲,細細将《白燕》詩賞玩,俱喫得大醉,方歇。
到了次日,燕白颔果然寫了名帖,拉平如衡同去回拜。
尋到寓處,适值宋信不在,祇得投了一個名帖,便回。
二人甚是躊躇,以為不巧。
不期回到門前,忽見一個家人,手中捧了一個拜盒,在那裡等候。
看見燕白颔與平如衡回來,便迎着說道:“家相公拜上二位相公,明日薄酌,奉屈一叙。
”就揭開拜盒,将兩個請帖送上。
燕白颔接了一看,見是張寅的名字,心中暗想道:“他為甚請我?”因問道:“明日還有何客?”家人答道:“并無雜客,祇有山東宋相公與二位相公。
”燕白颔又問道:“山東宋相公,可就是與府裡晏老爺相好的麼?”家人道:“正是他。
”燕白颔道:“即是他,可拜上相公,說我明日同平相公來領盛情。
”家人應諾去了。
燕白颔因與平如衡商量道:“兄可知老張請你我之意麼?”平如衡道:“無非是廣結交,以博名高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