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花早就謝了,進入暮春季節。
但這裡的空氣還是涼飕飕的,見不到櫻花樹——或許櫻花還沒有開吧。
不過,到了旭川站前,大都市的印象又油然而生——高樓大廈林立,隻是路上行人略少,有點像東京中野站前的樣子。
我們三人在車站大廈内吃了遲來的午餐,然後檢票進了月台。
登上往北的柴油引擎列車。
車内混雜擁擠,暫時隻能站立。
後來好不容易找到四人座位,剛坐下,一名剛放學、臉頰紅撲撲的女學生也擠到我們的座位上。
禦手洗從剛才在飛機上開始就沉默不語,陷入深度思考之中。
在車上就座後,我也不想打擾他,将視線轉到窗外。
觀賞北國風景。
北海道的房子很有特色,基本上看不到瓦式屋頂,多數是塗上鮮紅或豔藍色的薄鐵皮屋頂。
而且,為了讓雪容易自然掉落。
屋頂的斜度頗大。
路上行人很少,貨車和轎車也不多見。
列車到達車站,巨大的原木在寂靜的站内空地上堆得高高的,讓我想起英國之旅【注】。
荒涼的土地,難得一見的人影,在廣闊原野上散布的農家小屋——這裡與英國倒有幾分相似。
但兩者也有根本的不同,同樣是閑散的情調,英國的鄉村像圖畫般美麗,此地則顯得貧困俗氣。
屋頂的鮮豔色彩、廉價的薄鐵皮材質、每經過小村落必見的成群廣告牌……都讓人感到俗不可耐。
英國鄉村的房屋與房屋間有非常寬敞的距離,而這裡的村落,房屋都緊挨在一起。
是不是因為英國不準買賣土地的緣故?但即使在德國,鄉村的房屋也沒有這麼密集。
看來,這是日本人恐懼獨門獨戶居住的心理所造成的吧。
【注】見《黑暗坡食人樹》。
當我正這麼想時,周圍的風景已變成原始森林。
時光仿佛倒退了幾百年。
林中一條小河蜿蜒,沒有水泥河堤,岸邊草木繁衍,一直長到水中;河水則清澈見底,波光潋滟。
這樣美麗的自然水景在本州已無緣得見。
這裡沒有房屋、橋以及廣告牌,未被人類污染的自然景觀絕不遜于英國。
遙看遠處緩緩起伏的山丘,太陽正在慢慢傾斜,不禁讓我回憶起童年時代見過的黃昏景色,是那樣令人心曠神怡。
不久,太陽沉到山背去了,村落也越來越少,車窗外的景色慢慢被黑暗吞沒,列車在黑夜中疾馳。
這種深度黑暗,其實也是我久違了的自然景觀,既沒有街燈,也沒有民居的燈光,黑暗在車窗外持續着。
畢竟,日本的北疆與南部地區是大不相同的。
列車一個勁兒地往北奔馳,已不知此刻位于何處。
但可以想見,我們已進入被稱為“邊陲”的地域,因為車内已不像在旭川發車時那樣擁擠,變得空空蕩蕩的。
顯然,我們要去的地方很少有人會去。
不久,車内的廣播說下一站就是幌延。
在漆黑的夜幕下,開始零零星基地見到人家的燈光。
柴油列車慢慢減速,把我們送到北國邊陲小站的月台上。
門“嘩啦”一聲打開,除了我們三人,沒有其他人下車。
也沒有人從月台上車。
車站很簡陋,好像是建築工地用的預制闆搭成的小屋。
我們朝着這個建築物走去,還得自己用手拉開關着的檢票口玻璃門。
這時,售票處旁邊的門“嘩”地打開,一位站務員跑出來,從我們手上收取車票。
雖然馬上就到五月了,但在狹窄的車站内,石油氣暖爐還開着,吐出橙色的火焰。
像是候車處的地方鋪了兩張席子,但除了站務員和小賣部店員外,不見一個旅客的影子。
“我們先解決今晚的住宿問題吧。
要是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可真會凍死呢。
”禦手洗雖然說得嚴重了點,但絕不是開玩笑。
他用手指指站前的黑暗處,有白色的東西正在飛舞。
啊!那是雪。
“馬上就要五月了,怎麼還在飄雪?”我說道。
看來,尋找旅社真的成為生死攸關的大事了。
“站前如果有書店,可以買一本觀光導遊書或地圖來看看。
”藤谷說完,逮住一個好像準備下班的站務員,問道,“請問,這一帶有書店嗎?” 小個子站務員點點頭,挺起胸膛,用手指着站内一隅的小賣部。
但那是賣酒菜和土産的小店,雖然角落裡也擺着幾本周刊雜志和文庫本圖書,但畢竟不是書店。
“不,我要找的
但這裡的空氣還是涼飕飕的,見不到櫻花樹——或許櫻花還沒有開吧。
不過,到了旭川站前,大都市的印象又油然而生——高樓大廈林立,隻是路上行人略少,有點像東京中野站前的樣子。
我們三人在車站大廈内吃了遲來的午餐,然後檢票進了月台。
登上往北的柴油引擎列車。
車内混雜擁擠,暫時隻能站立。
後來好不容易找到四人座位,剛坐下,一名剛放學、臉頰紅撲撲的女學生也擠到我們的座位上。
禦手洗從剛才在飛機上開始就沉默不語,陷入深度思考之中。
在車上就座後,我也不想打擾他,将視線轉到窗外。
觀賞北國風景。
北海道的房子很有特色,基本上看不到瓦式屋頂,多數是塗上鮮紅或豔藍色的薄鐵皮屋頂。
而且,為了讓雪容易自然掉落。
屋頂的斜度頗大。
路上行人很少,貨車和轎車也不多見。
列車到達車站,巨大的原木在寂靜的站内空地上堆得高高的,讓我想起英國之旅【注】。
荒涼的土地,難得一見的人影,在廣闊原野上散布的農家小屋——這裡與英國倒有幾分相似。
但兩者也有根本的不同,同樣是閑散的情調,英國的鄉村像圖畫般美麗,此地則顯得貧困俗氣。
屋頂的鮮豔色彩、廉價的薄鐵皮材質、每經過小村落必見的成群廣告牌……都讓人感到俗不可耐。
英國鄉村的房屋與房屋間有非常寬敞的距離,而這裡的村落,房屋都緊挨在一起。
是不是因為英國不準買賣土地的緣故?但即使在德國,鄉村的房屋也沒有這麼密集。
看來,這是日本人恐懼獨門獨戶居住的心理所造成的吧。
【注】見《黑暗坡食人樹》。
當我正這麼想時,周圍的風景已變成原始森林。
時光仿佛倒退了幾百年。
林中一條小河蜿蜒,沒有水泥河堤,岸邊草木繁衍,一直長到水中;河水則清澈見底,波光潋滟。
這樣美麗的自然水景在本州已無緣得見。
這裡沒有房屋、橋以及廣告牌,未被人類污染的自然景觀絕不遜于英國。
遙看遠處緩緩起伏的山丘,太陽正在慢慢傾斜,不禁讓我回憶起童年時代見過的黃昏景色,是那樣令人心曠神怡。
不久,太陽沉到山背去了,村落也越來越少,車窗外的景色慢慢被黑暗吞沒,列車在黑夜中疾馳。
這種深度黑暗,其實也是我久違了的自然景觀,既沒有街燈,也沒有民居的燈光,黑暗在車窗外持續着。
畢竟,日本的北疆與南部地區是大不相同的。
列車一個勁兒地往北奔馳,已不知此刻位于何處。
但可以想見,我們已進入被稱為“邊陲”的地域,因為車内已不像在旭川發車時那樣擁擠,變得空空蕩蕩的。
顯然,我們要去的地方很少有人會去。
不久,車内的廣播說下一站就是幌延。
在漆黑的夜幕下,開始零零星基地見到人家的燈光。
柴油列車慢慢減速,把我們送到北國邊陲小站的月台上。
門“嘩啦”一聲打開,除了我們三人,沒有其他人下車。
也沒有人從月台上車。
車站很簡陋,好像是建築工地用的預制闆搭成的小屋。
我們朝着這個建築物走去,還得自己用手拉開關着的檢票口玻璃門。
這時,售票處旁邊的門“嘩”地打開,一位站務員跑出來,從我們手上收取車票。
雖然馬上就到五月了,但在狹窄的車站内,石油氣暖爐還開着,吐出橙色的火焰。
像是候車處的地方鋪了兩張席子,但除了站務員和小賣部店員外,不見一個旅客的影子。
“我們先解決今晚的住宿問題吧。
要是找不到住宿的地方,可真會凍死呢。
”禦手洗雖然說得嚴重了點,但絕不是開玩笑。
他用手指指站前的黑暗處,有白色的東西正在飛舞。
啊!那是雪。
“馬上就要五月了,怎麼還在飄雪?”我說道。
看來,尋找旅社真的成為生死攸關的大事了。
“站前如果有書店,可以買一本觀光導遊書或地圖來看看。
”藤谷說完,逮住一個好像準備下班的站務員,問道,“請問,這一帶有書店嗎?” 小個子站務員點點頭,挺起胸膛,用手指着站内一隅的小賣部。
但那是賣酒菜和土産的小店,雖然角落裡也擺着幾本周刊雜志和文庫本圖書,但畢竟不是書店。
“不,我要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