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在從羽田飛往旭川的班機上,藤谷突然開口說道:“據說旭屋染上艾滋病了。
旭屋制作公司的幹部跟我的一位熟人透露了這件事。
” “哦,是嗎?”我産生一種奇妙的認同感,随聲附和着。
“這位透露消息的人是旭屋制作公司的元老,對旭屋的情況知之甚詳。
而且,這人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所以可信度很高。
看來,旭屋染上艾滋病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
” “看他那副老态。
是疾病折磨的吧?”我問道。
“應該是這樣,人憔悴消瘦得實在不成樣子。
美國影星羅克·赫德森【注】臨死前,容貌也全都變了。
” 【注】美國歌手,演員,一九八五年死于艾滋病。
“那麼香織呢?與他一起生活的女人又如何?” “這個嘛,我可說不上來了,一起生活,難道不會受到感染嗎?不知禦手洗先生有何高見?” “哦?什麼?”禦手洗好像正在閉目養神。
“關于旭屋染上艾滋病的話題呀。
” “這話題跟我沒什麼關系。
”說完他又閉上眼睛。
“噢,我們的記者還從住戶金子那裡打聽到一些消息。
”藤谷繼續興緻勃勃地說道。
“什麼消息?”我問道。
“這消息或許與這次事件沒什麼關聯。
聽金子先生說,他在昭和五十九年搬入稻村崎公寓時,這棟大廈是沒有四樓的。
” “沒有四樓?”我重複說道。
“嗯……不,說是沒有四樓,并非表示這層樓的房間不翼而飛了。
房間還是好端端存在着,隻是四樓的稱呼不見了,四樓叫做五樓,五樓叫做六樓。
換言之,三樓上面的一層變成了五樓,也就是這棟大廈的樓層是一、二、三、五、六、七、八、九樓。
” “怎麼會有這樣的叫法?”我驚訝地說,“我去這棟大廈做調查時并沒有這種情況。
” “業主忌諱‘四’與‘死’諧音,讨厭這個‘四’字,于是将四樓變成五樓。
噢,有些醫院不是也忌諱“四”和“九”字嗎?所以沒有帶四或九的病房。
” “啊。
原來如此……可是我去的時侯,已經有四樓了。
”我說道。
“嗯,如今恢複了四樓,表示業主放棄了以前的做法,大概是覺得這麼做沒有多大的意義吧。
” “是呀。
業主這麼疑神疑鬼,有什麼好處呢……” “所以最後還是恢複正常的樓層叫法。
事實上,隻不過是改變了各房間的号碼而已,以前的五〇一室現在改叫四〇一室了。
聽說,從一九八九年六月二日開始就更換了四樓以上的房間門牌。
” “是嗎……啊!六月二日?”我不由得大聲說道,“這六月二日不就是……” “你是不是想說,更換樓層門牌的那一天,正好是松村死亡的日子?那不過隻是巧合而已吧。
” 藤谷說話之際,禦手洗霍然起立。
“不,這絕非偶然!這是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說完,他交抱雙臂,陷入沉思。
我和藤谷停止交談,等待着禦手洗接下來會說些什麼。
但是,直到抵達旭川機場禦手洗都沒再開口。
我是第一次到旭川,機場看起來還很新。
推開機場大廳的玻璃門來到外面,在本州未曾看過的廣闊土地在眼前展開,陽光照在身上,但接觸空氣的雙頰卻有涼沁沁的感覺,讓人切實感覺到自己身處北國之地。
不過,這裡隻是旅途的起點。
我們從這裡搭出租車去旭川車站,然後繼續以遙遠的北國盡頭為目标的列車之旅。
幌延在日本最北端的地稚内南面六十公裡的地方,但在我這種南方人眼中,簡直就是北國邊陲之地了。
從飛機場到日本國鐵旭川站的路途相當遠,出租車開下坡道後,便在久違的田園風景中沿着直線鋪設的柏油路疾馳。
我在車内轉頭回望,隻見旭川機場建在小山丘上。
噴氣式客機的巨大尾翼在高台上重疊顯現。
路邊的房屋布滿塵埃。
闆壁被污染成灰色,看起來很陳舊,隻有鋁窗框在陽光照射下發出銀色的光輝。
從家家戶戶所擁有的空間來看,他們不可能附設庭園或停車場。
我覺得好像離開了日本。
這種感覺與從狹窄車窗鑽入的冷空氣一起,給我帶來置身于貧困異國的印象。
已是四月下旬了,如果在東京,櫻
旭屋制作公司的幹部跟我的一位熟人透露了這件事。
” “哦,是嗎?”我産生一種奇妙的認同感,随聲附和着。
“這位透露消息的人是旭屋制作公司的元老,對旭屋的情況知之甚詳。
而且,這人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所以可信度很高。
看來,旭屋染上艾滋病的傳聞并非空穴來風。
” “看他那副老态。
是疾病折磨的吧?”我問道。
“應該是這樣,人憔悴消瘦得實在不成樣子。
美國影星羅克·赫德森【注】臨死前,容貌也全都變了。
” 【注】美國歌手,演員,一九八五年死于艾滋病。
“那麼香織呢?與他一起生活的女人又如何?” “這個嘛,我可說不上來了,一起生活,難道不會受到感染嗎?不知禦手洗先生有何高見?” “哦?什麼?”禦手洗好像正在閉目養神。
“關于旭屋染上艾滋病的話題呀。
” “這話題跟我沒什麼關系。
”說完他又閉上眼睛。
“噢,我們的記者還從住戶金子那裡打聽到一些消息。
”藤谷繼續興緻勃勃地說道。
“什麼消息?”我問道。
“這消息或許與這次事件沒什麼關聯。
聽金子先生說,他在昭和五十九年搬入稻村崎公寓時,這棟大廈是沒有四樓的。
” “沒有四樓?”我重複說道。
“嗯……不,說是沒有四樓,并非表示這層樓的房間不翼而飛了。
房間還是好端端存在着,隻是四樓的稱呼不見了,四樓叫做五樓,五樓叫做六樓。
換言之,三樓上面的一層變成了五樓,也就是這棟大廈的樓層是一、二、三、五、六、七、八、九樓。
” “怎麼會有這樣的叫法?”我驚訝地說,“我去這棟大廈做調查時并沒有這種情況。
” “業主忌諱‘四’與‘死’諧音,讨厭這個‘四’字,于是将四樓變成五樓。
噢,有些醫院不是也忌諱“四”和“九”字嗎?所以沒有帶四或九的病房。
” “啊。
原來如此……可是我去的時侯,已經有四樓了。
”我說道。
“嗯,如今恢複了四樓,表示業主放棄了以前的做法,大概是覺得這麼做沒有多大的意義吧。
” “是呀。
業主這麼疑神疑鬼,有什麼好處呢……” “所以最後還是恢複正常的樓層叫法。
事實上,隻不過是改變了各房間的号碼而已,以前的五〇一室現在改叫四〇一室了。
聽說,從一九八九年六月二日開始就更換了四樓以上的房間門牌。
” “是嗎……啊!六月二日?”我不由得大聲說道,“這六月二日不就是……” “你是不是想說,更換樓層門牌的那一天,正好是松村死亡的日子?那不過隻是巧合而已吧。
” 藤谷說話之際,禦手洗霍然起立。
“不,這絕非偶然!這是個非常重大的問題。
”說完,他交抱雙臂,陷入沉思。
我和藤谷停止交談,等待着禦手洗接下來會說些什麼。
但是,直到抵達旭川機場禦手洗都沒再開口。
我是第一次到旭川,機場看起來還很新。
推開機場大廳的玻璃門來到外面,在本州未曾看過的廣闊土地在眼前展開,陽光照在身上,但接觸空氣的雙頰卻有涼沁沁的感覺,讓人切實感覺到自己身處北國之地。
不過,這裡隻是旅途的起點。
我們從這裡搭出租車去旭川車站,然後繼續以遙遠的北國盡頭為目标的列車之旅。
幌延在日本最北端的地稚内南面六十公裡的地方,但在我這種南方人眼中,簡直就是北國邊陲之地了。
從飛機場到日本國鐵旭川站的路途相當遠,出租車開下坡道後,便在久違的田園風景中沿着直線鋪設的柏油路疾馳。
我在車内轉頭回望,隻見旭川機場建在小山丘上。
噴氣式客機的巨大尾翼在高台上重疊顯現。
路邊的房屋布滿塵埃。
闆壁被污染成灰色,看起來很陳舊,隻有鋁窗框在陽光照射下發出銀色的光輝。
從家家戶戶所擁有的空間來看,他們不可能附設庭園或停車場。
我覺得好像離開了日本。
這種感覺與從狹窄車窗鑽入的冷空氣一起,給我帶來置身于貧困異國的印象。
已是四月下旬了,如果在東京,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