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常國公夢中示兆 聖天子殿上除奸

關燈
話說傅總戎見番兵圍城三面紮營,人馬甚衆,晝夜前來攻城,弄的關上守城兒郎無片刻安閑,眼看危在旦夕,忙與霍老将軍商議,在常呂二公靈前焚香禱告,求二公英魂顯聖,示一夢兆,好退番兵。

    二人祭拜通誠後,即在一旁假寐,以乞夢兆。

     果然片刻工夫,竟睡着了。

    夢中果見常呂二公在上面坐定,那傅霍二人夢中一見,忙走至身邊,連連打恭,口尊:“元帥先生,令人想殺了,何幸今日又得見面?而今是番兵困城,三面受圍,止有一門可走。

    番兵勢大,末将無能,其恐城池有失,務乞二公指示一條明路,好退賊番。

    ”說罷屈膝下拜,拜倒在地。

    隻聽那常爺道:“傅将軍少禮,不用憂愁。

    正須由城内挖一壕溝打通地道,令三軍埋伏。

    不久那賊要挖地道,來偷攻城池。

    我兵預先挖濠以防之,等他挖通,半路截殺,不動聲色,能破賊的詭計。

    至于要退兵取勝,還須靜待屈君大力得勝,此非其時也。

    ”語畢,用手在案前拍了一下,登時将傅霍二人驚醒,連稱靈驗。

    彼此互問所夢相同,可見二公神靈默佑,轉危為安。

     二人連忙焚香,叩謝二公示夢。

    拜畢,同升大帳。

    忙傳密令,派李康二位小将,帶領三千掘地軍士,在城下暗暗挖通外城。

    離城一裡外,即在地下挖一濠溝,暗藏軍士。

    又有藥箭悶香竹釘等類,專等番兵甩挖地之計,他兵至此,中計無疑。

    要想破關,真是做夢。

     不言關中挖濠準備,再說番營君臣一連圍城十日,晝夜攻打,仍是破不了。

    索元帥忙傳号令,派哈先鋒在營中帶領一萬步兵挖地道,挖通地下,到得關前,那就破關不難了。

    哈特堅領了将令,即選了精悍番兵一萬人,在營中按了方向,挖起地道來了。

     人馬雖多,卻無用處。

    挖地道規矩,不宜太寬,口門約丈餘,往内愈入愈窄,不過三尺寬闊,還要以木支之,恐防下陷。

    此等工程,須平心靜氣人才能勝任。

    哈先鋒是一個粗莽之夫,但知催促趕緊挖通,那裡還顧得敵人防範。

     不言兩下裡挖地,再說徐國公保護鄭天龍逃出玉門關,饑餐渴飲,夜宿曉行,直奔京師。

    一路上并無阻隔,走了一月餘日。

    那一天抵京,徐爺同他先進朝面聖,然後才敢回私第。

    那鄭無龍經此一吓,全虧徐爺一路保護,才得回京。

    那狗子也不昧過天良,感激徐爺不盡。

     二人到得朝房,其時天子已罷朝回宮。

    二人因邊關緊急,不得已在殿外擊了登聞鼓。

    鼓聲震動,早已驚動天子。

    不知何處有緊急軍情,急忙升殿宣召。

    那擊鼓之臣鄭徐二人上殿,在駕前拜倒,口呼萬歲,臣等死罪死罪。

    天子往下一看,認得是國公徐骥與貴妃胞弟鄭天龍欽差。

    皇上心中吃了一驚,忙問二臣道:“卿等不在玉門關,來京何事?為何擊起登聞鼓,可細細奏來。

    ” 二臣聞谕旨,止得一五一十,将常爺三次用兵全仗呂公定計,殺的番兵閉門不戰,眼看調齊人馬,催動糧草,就要攻營,偏逢聖旨促戰,嚴行申饬,常元帥登時氣死,呂先生碰死堂上,三軍變心,要殺欽差,虧了霍傅二人以死相勸,才得軍心暫安。

    臣徐骥恐欽差受禍,隻得匹馬隻身保護皇親回朝。

    那邊關無主能守得住否,臣不敢逆料,務請皇上速派大臣前往挂帥。

    好退賊兵。

    不然恐關城難保。

    老臣徐骥,年老力衰,不能退敵,請上治罪。

    鄭天龍也是如此所奏。

     皇上聽罷二人所奏,心中吃了一驚。

    追念常呂二公設謀制勝,死的可憐,非怪三軍鼓噪,這都是鄭國泰出的好主意,下這一道催戰聖旨,幾乎逼反三軍。

    可惜良将謀臣,一旦殒命,如今那裡一時去選元帥?皇上越想越氣,忙宣鄭皇親李太師面聖。

     鄭國泰在班中聽見二人所奏,隻吓的魂飛魄散,又氣又急。

    那天子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