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宣诏書常爺氣死 從知己呂老捐生

關燈
話說天子一時誤信鄭國泰讒言,降下一道催戰旨意,命狗子鄭天龍做欽差到關傳旨,還要面見交戰。

    狗子捧了聖旨,揚揚得意,帶領随從人等一路趕程,直到玉門關而來。

     那常爺在關上催趕各路糧草,與呂公計議,要設一沖營之計,計算人馬須在十萬外方敷調遣,少則無守關之人。

    全師都出,萬一賊乘勢攻城,何以禦之?非想個萬全之策,不敢用兵。

    于是寫下文書,往甘州肅州一帶調兵助戰。

    方意俟兵到齊就可一戰成功,誰料變生不測。

     這一日,忽探馬來報說,京師有飲差來了。

    常爺聞言,忙率領阖城文武出城迎接。

    不多時,飲差果到,身背聖旨,大衆跪接,進關來至總鎮府堂上,當中焚起香來,大家跪聽讀旨。

    那鄭天龍取出聖旨,立在正當中,高聲宣讀旨意,大要是催戰不準遲延,全無一句哀憐戰士之意。

    也不問勝敗何如,但促出兵交戰。

    狗子宣過了诏書,常爺聽罷,隻氣的目瞪口呆,胸中有萬分說不出的苦處。

     年老之人,邊關勞碌,本是虛極,強打精神,盡忠保國,朝廷不但不體貼,反下旨申饬。

    近日兩三次用兵,殺敗番兵數萬。

    昨日方才奏聞,如今反下此旨意催促,焉有不氣之理。

    登時氣壅痰阻,跌倒在地。

    衆人一見,吃驚不小,忙扶起來,擡至後帳床上睡下。

    那知竟一言不發,嗚呼哀哉了。

     欽差見常爺氣倒,也不吃驚,即向徐霍二人細問近日交戰情形。

    徐霍二人,才将三次用計,大敗番兵,殺死他數萬人,而今拟添調人馬,就要攻營;誰知常元帥氣死,此事隻好快請那呂先生計議。

    左右之人,連忙向裡請到呂公。

    那呂公聞聽常爺氣死,一言不發,但說要去後帳看視,元帥可還能救得活。

    衆人聞言,跟随呂公來至後帳。

    但見常爺已死在床上,口眼全閉。

    呂公摸了一摸,身上冰冷,看來是萬不能活的了。

    呂公遂放聲大哭,道:“元帥赤心為國,虛已求賢,如今死在這裡,我還活着做甚?地下相從罷。

    ”說善,一頭碰去,衆人不防,欲攔已來不及了。

    隻見碰在庭柱上,滿面鮮血直流,腦漿進裂,倒地身亡。

     這一來,衆人失聲号啕大哭。

    登時帥府堂上,但見人人捶胸頓足,哭的難解難分。

    信息傳出,三軍皆知,兵心更是慘。

    也不遵号令,三軍都往内走,一齊來至常呂二公屍前,跪下号哭,哭聲振天。

    有的說欽差逼死元帥與呂先生,有功不賞,那有這樣昏君,不如大家反了罷。

     徐霍二公見此情形不好,忙向三軍道:“這是聖上不知二次勝仗,才有此旨。

    今日常呂二公雖死,天子必定加封他二人官職。

    你等若這一變亂,萬一番兵乘此攻城,你等豈不害了一城性命。

    你等鼓噪,原是公心,如真要叛逆,快将我二人殺了罷。

    ”三軍聞言,齊聲痛哭道:“我等焉有反心,實在痛惜元帥呂公死的可憐。

    既然徐大人霍大人如此說,我等各歸隊伍,保守城池,專聽天子命下,或派人前來退敵,我等都昕令就是。

    這欽差萬不能容,必須将他殺了,摘心祭奠元帥呂公,我等才服。

    ” 徐霍二人道:“你等又弄錯了,這是天子旨意,與欽差何幹?常呂二公之死,乃年高數終,就是旨意,也并無傷觸元帥,不過催戰,你們為何要殺起欽差來了?”衆軍士曰:“那欽差是鄭老奸賊狗子,他倚勢作威,如何容得?”徐霍二公又再三分辨,三軍方才退去。

     但見滿城百姓,家家泣哭,人人穿孝,情願備棺木與二公入殓。

    是夜,将二公入殓,棺木停于帥府。

    欽差吓的死去活來,拉了徐霍二公,止叫救命。

    徐公想:隻有放他逃走,方可保得性命。

    天龍又怕路上有人截殺他。

     還是傅總鎮想出一條計,令徐爺親自送他回京,也好在駕前将常呂二公事迹表白一番,再請天子另派大員速來進剿,遲則番兵養複銳氣,又不易取勝。

    關城現有末将與霍老将軍及四家國公一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