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宣诏書常爺氣死 從知己呂老捐生

關燈
守,諒無妨礙。

    但欽差須要喬裝混在家将隊中出城,方保無事。

     那天龍聽了傅公之言,如逢恩赦,急急忙忙改扮做家将模樣。

    徐爺告訴将衆一番,要親自入都面聖,好細奏常呂二公功績,兼請朝廷另遣大将為帥。

    次日五鼓,動身帶領十數名家将,各人乘馬出關,往京師而去。

    鄭天龍混在其中,逃了活命。

    走了二日,三軍方知,也隻得罷了。

    那常呂二公靈柩,大家商議暫行擡至一個廟中停放,等聖旨下來,再搬樞回京。

     其時有半月并未交兵,霍爺與傅公四将商議,派了幾名精細兵卒,出關繞道往番營探聽軍情,這且不表。

     再說番營中,番王打發帶傷人馬回國,再添調番兵。

    那日見尖山上面有人窺探,番王又恐中計,置之不理。

    一連半月,并不攻城,也不見城中發兵交戰,番王與元帥商議,要探聽明兵消息。

    差了一百名精細番兵與偏将一員,叫他裝扮做山中百姓模樣,從尖山小道,四面分頭打探軍情。

     天意湊巧,行至半路,碰見了關内探事軍卒三人。

    番兵有十餘人,兩下見面,各人追問來曆。

    番兵倚仗人多,竟将這三名軍卒拿下,推擁回營,禀告番帥。

    那索元帥升帳,将三名軍卒帶上來盤問。

    那軍卒推是百姓,搜他身上,搜出腰牌,抵賴不過,方說出是奉令探事的小卒。

     那元帥用好言騙他,叫他實說現在關内如何舉動,小卒不肯說。

    後來威吓于他,要殺要燒。

    小卒無奈,盡情吐露真言。

    把呂公與常爺氣死,徐爺回京面聖之事,全行說出。

    索元帥聞言,心中大喜,吩咐手下人等好好看待小卒,留他在營,不可傷他性命,以後凡遇着明兵或百姓,不準亂殺。

    索元帥雖是番人,也知要買人心。

     索莫爾得了關内準信,忙進黃羅寶帳,奏與番王,細說一遍。

    說道:“如今正好遣将發兵,前去圍困關城。

    雖說隻圍得三面,我在他城下安營,晝夜分班發兵攻城,料他城内必要驚慌。

    如今他無主帥。

    又少定計設謀之人,十日之内定可破城。

    若等他國内添了人馬,再來一個詭計多端之人,要破城就難了。

    乘此進兵,此乃天助我也。

    ”番王道:“元帥主意不錯,然也要留神提防。

    ”元帥道:“臣自有主意。

    ” 次早升帳,命先鋒帶領一千人馬去讨戰。

    随即吩咐各路都要準備,分是三路,下午去圍城。

    離城三裡下寨,按西東南三方,每一方五萬人馬,分作三層出營。

    每日不拘早晚,但見中軍紅旗一舉,即往攻城。

    白旗一舉,即退兵回營。

    每隊人馬五千,輪班替換,不許呐喊聲張。

    夜間每一更攻城一次,卻不可至城下,免得兵丁受傷。

    相去在半裡之遠,止要鬧的他晝夜不安。

    三日後由營中挖下地道,直通城内,不怕他城池不破。

    那索元帥此番用計,也算盡善盡美的了。

     那哈先鋒帶領人馬來至關前,相隔二裡,命藍旗去要戰。

    關上軍士忙報與霍傅二公,霍爺道:“免戰高懸,小心守城要緊。

    ”哈先鋒罵陣多時,不見有人出戰。

    正欲收兵,隻見後面元帥率領三路人馬蜂擁而至。

    三面紮營,将關圍困,先鋒回營,元帥吩咐,但見紅旗舉動,即往攻城,然不可到城下,止要虛虛實實的恐吓于他。

     話休煩絮,果然此次圍城之兵與上次不同。

    忽而攻城,忽而收隊,并不呐喊,亦不至城下。

    至夜間更厲害,鬧的關上守城軍士個個心慌,十分害怕。

    可見軍無主将,把持不定,營無謀士,退敵萬難。

    傅霍二公與四家小将毫無主意,要出陣又怕失機,要守城又恐軍心慌亂。

    幸虧傅總戎想出一條主見,請霍公親到常呂二公樞前祝告,求他顯靈示夢,好保守此關。

    想呂公生為忠義之人,死必有靈驗也。

     霍公依言,親到二公樞前焚香哭告,求他示夢。

    祭奠畢,在一旁假寐。

    果然誠心感動忠魂,竟來托夢。

    準備着城内挖濠通城外,放水淹死賊番兵。

    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