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放春榜師魯成名 谒座主相國叙舊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屈生與朱氏兄弟玩遊天甯寺,屈生題了兩首七律,落款寫的是朱大公子名字。
三人飲酒吃面直到天将晚才登車進城。
那兩首詩貼在大觀樓下面壁上,寺中僧人内有一僧名浩然,亦喜作詩,年已七旬,聽說有人題詩,遂走至樓下觀看。
念了一遍,随問香火道:“那詩是朱家公子題的麼?” 香火道:“聽說是個姓屈的題的,那姓屈的是朱家親戚,家人們都稱他作姑爺,是四川人來會試的。
” 老僧道:“這題詩人抱負不小,将來一定顯赫。
” 不言寺僧議論,再說屈生與朱公子三人回家見過了朱公問起寺中景緻何如,屈生道:“寺中擺設甚好,屋宇亦幽雅,惟少山林趣耳。
” 朱公道:“每年重九日,遊人都到寺内登高,僧人專會種菊,那秋菊開時,十分鮮妍,不減牡丹。
彼時登高賞菊,賦詩留題者不少。
今日賢甥婿去玩花,曾見壁上詩句否?” 朱大公子代答道:“姊丈不惟見詩,且已題詩。
” 朱公道:“題的是律詩是古風?” 朱公子道:“是兩首七律,不肯自書名,竟落了孩兒的款。
” 朱公道:“詩記得否?” 大公子遂誦了一遍。
朱公笑道:“如此佳句,落下頑兒名字,不知者固不問其人,倘遇着熟人,誤以為詩是真正本人所題,來尋他題詩,那時出醜在後呢。
” 屈生道:“似這幾句歪詩,大表弟優而為之,何至出醜?”說罷各人歸房,屈生晝夜寫字。
光陰迅速,已到放榜之期,原來出榜是四月十一日,先于初十日填榜寫出名字,高聲唱名。
有人探得即報,好讨賞錢。
到了初十日早晨,朱公早已命人入内城貢院前去探聽中試名次。
屈生與程公是日但覺心神不定,坐卧都難安。
二人在室中默坐,不發一言。
早飯擺好,二人勉強用了半碗飯,仍歸房内悶坐。
到了三下鐘,外面喧傳已報了七八十名了,程屈二人心中想,隻怕此科無望了。
屈生喚了王升來命他去打聽張陸仇三人中有人中否?王升去了多時,回來說三人都不見報。
屈生無言,朱公父子亦替程屈二人盼望甚切。
眼看夕陽西下,漸要天晚,十分着急,朱夫人對朱公道:“老爺向來精于易理,何不蔔一卦以決中否?” 朱公聞言點頭應道:“夫人之言不錯。
下官竟一時糊塗,忘記了。
”随即到書房命下人焚香。
朱公手捧金錢連搖六次,寫出卦象細細察看,其卦乃困之益大吉之兆,以爻斷之,定中前三名,大約是不得錯的。
朱公占畢卦,忙來告訴夫人說:“據占卦象,屈姑爺是必中前三名的,再等一時便見分曉。
”于是吩咐廚下備飯添菜,今晚須勸程屈二人多飲一樽。
中為賀喜,不中也為解悶。
正說之間,家人報道酒飯擺齊。
朱公出來陪坐,亦請到程先生屈生,連兩位公子也一齊入坐。
朱公命人酌上酒,對程屈二人道:“今夜須盡量飲一杯,等報來再飲,恐反又飲不下也。
” 程公道:“借酒解悶,大可消遣,這是必放量飲的,斷不客氣。
”說罷滿飲一杯照幹,促屈生飲。
屈生止得也幹一杯。
一時你勸我飲。
正在半酣之際,忽聞外面人吵嚷,門上飛跑的進來說道:“報來了,程師爺、屈姑爺都中了。
程師爺中的第四名,屈姑爺中的第二名!” 朱公聞言大喜,吩咐快賞報子喜錢。
家人出來将兩張報單送進去與朱公看過,然後送至程屈二人面前。
程公與屈生這一會喜歡的話都說不出,反呆坐一旁,形若枯槁。
這是何故?程公是下了數次會場,今日才得中,由今思昔,不無傷感。
屈生是初次下場已得聯捷,想到老母十餘載苦節教育,今朝幸得成名,而罔極深恩,如何能報?回憶夏老先生,不知去向,愈覺無限感傷。
所以兩人喜中反帶悲苦,竟不發一言也。
朱公見他二人如此形狀,是過來人,知道其中滋味,忙上前稱賀道:“二公今日做同年,果應老朽之言。
快飲一杯喜酒,準備着做鼎甲也。
” 程屈二人聞言,
三人飲酒吃面直到天将晚才登車進城。
那兩首詩貼在大觀樓下面壁上,寺中僧人内有一僧名浩然,亦喜作詩,年已七旬,聽說有人題詩,遂走至樓下觀看。
念了一遍,随問香火道:“那詩是朱家公子題的麼?” 香火道:“聽說是個姓屈的題的,那姓屈的是朱家親戚,家人們都稱他作姑爺,是四川人來會試的。
” 老僧道:“這題詩人抱負不小,将來一定顯赫。
” 不言寺僧議論,再說屈生與朱公子三人回家見過了朱公問起寺中景緻何如,屈生道:“寺中擺設甚好,屋宇亦幽雅,惟少山林趣耳。
” 朱公道:“每年重九日,遊人都到寺内登高,僧人專會種菊,那秋菊開時,十分鮮妍,不減牡丹。
彼時登高賞菊,賦詩留題者不少。
今日賢甥婿去玩花,曾見壁上詩句否?” 朱大公子代答道:“姊丈不惟見詩,且已題詩。
” 朱公道:“題的是律詩是古風?” 朱公子道:“是兩首七律,不肯自書名,竟落了孩兒的款。
” 朱公道:“詩記得否?” 大公子遂誦了一遍。
朱公笑道:“如此佳句,落下頑兒名字,不知者固不問其人,倘遇着熟人,誤以為詩是真正本人所題,來尋他題詩,那時出醜在後呢。
” 屈生道:“似這幾句歪詩,大表弟優而為之,何至出醜?”說罷各人歸房,屈生晝夜寫字。
光陰迅速,已到放榜之期,原來出榜是四月十一日,先于初十日填榜寫出名字,高聲唱名。
有人探得即報,好讨賞錢。
到了初十日早晨,朱公早已命人入内城貢院前去探聽中試名次。
屈生與程公是日但覺心神不定,坐卧都難安。
二人在室中默坐,不發一言。
早飯擺好,二人勉強用了半碗飯,仍歸房内悶坐。
到了三下鐘,外面喧傳已報了七八十名了,程屈二人心中想,隻怕此科無望了。
屈生喚了王升來命他去打聽張陸仇三人中有人中否?王升去了多時,回來說三人都不見報。
屈生無言,朱公父子亦替程屈二人盼望甚切。
眼看夕陽西下,漸要天晚,十分着急,朱夫人對朱公道:“老爺向來精于易理,何不蔔一卦以決中否?” 朱公聞言點頭應道:“夫人之言不錯。
下官竟一時糊塗,忘記了。
”随即到書房命下人焚香。
朱公手捧金錢連搖六次,寫出卦象細細察看,其卦乃困之益大吉之兆,以爻斷之,定中前三名,大約是不得錯的。
朱公占畢卦,忙來告訴夫人說:“據占卦象,屈姑爺是必中前三名的,再等一時便見分曉。
”于是吩咐廚下備飯添菜,今晚須勸程屈二人多飲一樽。
中為賀喜,不中也為解悶。
正說之間,家人報道酒飯擺齊。
朱公出來陪坐,亦請到程先生屈生,連兩位公子也一齊入坐。
朱公命人酌上酒,對程屈二人道:“今夜須盡量飲一杯,等報來再飲,恐反又飲不下也。
” 程公道:“借酒解悶,大可消遣,這是必放量飲的,斷不客氣。
”說罷滿飲一杯照幹,促屈生飲。
屈生止得也幹一杯。
一時你勸我飲。
正在半酣之際,忽聞外面人吵嚷,門上飛跑的進來說道:“報來了,程師爺、屈姑爺都中了。
程師爺中的第四名,屈姑爺中的第二名!” 朱公聞言大喜,吩咐快賞報子喜錢。
家人出來将兩張報單送進去與朱公看過,然後送至程屈二人面前。
程公與屈生這一會喜歡的話都說不出,反呆坐一旁,形若枯槁。
這是何故?程公是下了數次會場,今日才得中,由今思昔,不無傷感。
屈生是初次下場已得聯捷,想到老母十餘載苦節教育,今朝幸得成名,而罔極深恩,如何能報?回憶夏老先生,不知去向,愈覺無限感傷。
所以兩人喜中反帶悲苦,竟不發一言也。
朱公見他二人如此形狀,是過來人,知道其中滋味,忙上前稱賀道:“二公今日做同年,果應老朽之言。
快飲一杯喜酒,準備着做鼎甲也。
” 程屈二人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