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信子平巡撫擇婿 定巧計神仙設謀
關燈
小
中
大
話說那時四川巡撫,姓吳名守義,陝西長安縣人。
也由兩榜進士分部外放道台,有功升至巡撫,兼錫子爵,天子十分隆重,所以命他巡撫四川,統轄文武。
吳公到任二載,有守有為,嚴而不刻,吏民悅服。
署中親丁三口,夫人丁氏美而賢,知書識字,所生一女年已及笄,尚未許字。
吳公年過五旬,夫人小他兩歲,屢勸置妾,奈吳公酷信子平,精于命理,算定自己命中無子,要死後方有兩個嗣子。
算女兒的命,是個大貴之命,将來要做侯爺夫人。
凡有來求親者,必要那男八字來算。
算過無數,都不是封侯之命,一概謝絕。
那小姐乳名蕙心,生得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更加聰明無比,過目不忘,書畫琴棋,詩詞歌賦,及女紅中饋無一不能。
吳公夫人愛如掌上明珠,自到四川已二年矣,而夫人小姐從未出過衙門。
其時正逢三月暮春,聞聽南門外浣花溪草堂寺牡丹盛開,夫人遂向吳公道:“你我到此已經兩載,妾身與女兒從未出過門,也不知這地方有何景緻?現聞草堂寺牡丹盛開,其地杜工部舊居,古迹尚在,妾意欲随同女兒到寺内進香,順便賞玩,瞻仰古迹,老爺準此一行否?” 吳公道:“上廟燒香,婦女所忌,若說到草堂寺一玩牡丹,偶一為之亦無不可。
夫人欲去,明日我派人伺候,同女兒前往遊一番可矣。
” 夫人聞聽這話,十分歡喜。
忙将小姐喚來告訴道:“你爹爹難得竟準我們往草堂寺去看牡丹,明日須早早起來,乘興往彼一玩。
” 一宿晚景已過,到了次早,吳公早已分派差投人夫,伺候夫人小姐城外看花。
夫人小姐起來梳洗已畢,用過早飯,天方巳初,即乘轎帶領仆婦婢女等前呼後擁,往草堂寺而去。
一路上執事之威武,從人之衆多,早已驚動了街市之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在門口觀看。
夫人小姐轎子過去,還未出城,早有人通知寺中和尚,一個個身披袈裟,恭恭敬敬在廟門外迎接。
那寺前後左右鄰居,也有數十家人家,婦女們聽說撫台大人的夫人小姐要來寺内看花,三三兩兩攜手扶肩,教在寺外等候觀看。
那其間有兩首縣派來彈壓差役多名,一見婦女們貼立廟外不下百人,忙吩咐道:“你等看隻管看,務必在旁邊靜候,不可擁擠。
”衆人依言,四下散開,讓出中間一條路來。
大家延頸以候,注目而看。
那婦女之中卻有一位老夫人在内,不是别人,就是屈師魯之母,他日為吳小姐之婆婆,今日也随了衆人來看夫人小姐。
不多一會,聽見鳴鑼喝道而來。
當先是夫人一頂八人大轎,後面是小姐四人大轎,後面有六七頂小轎是仆婦使女們。
到了廟門,大轎兩頂一齊入内,小轎就在廟外落平。
仆婦使女們早已下轎緊行幾步,進廟去攙扶夫人小姐。
那些看的人要想跟進去,早有差役攔阻,不得其門而入。
登時惱了屈生之母徐老安人,心中想到:他也是個婦女,不過靠了撫台之勢,遂如此顯赫,甚至欲見其面都不能夠。
如我等亦是好好人家婦女,要進廟竟被差役私喝,一貴一賤,何相隔如此耶?始信天命主之,非人力所能為也。
徐氏心中有氣,登時回轉自己家中,暫且不表。
且說夫人小姐到了廟中大殿下落平出轎,衆僧上前迎接問訊。
夫人吩咐衆位師父方便,家人忙向衆僧告知,一齊退下。
夫人然後同小姐侍婢緩步上大殿,家人忙點燭焚香,夫人恭恭敬敬禮拜了佛像,随後小姐拜佛,拜畢,然後至花園中觀花。
寺僧已早在園中聚秀亭上設擺茶點。
夫人小姐來至亭中,母女二人歸坐,随便用了些茶點,又到各處遊玩一回,看些古迹與那遊人留題的詩句。
小姐不覺詩興勃發,令家人與寺僧要了筆墨來,遂在壁上題七律一首雲: 千古才人名不配,浣花溪畔宅猶存。
胸懷壯
也由兩榜進士分部外放道台,有功升至巡撫,兼錫子爵,天子十分隆重,所以命他巡撫四川,統轄文武。
吳公到任二載,有守有為,嚴而不刻,吏民悅服。
署中親丁三口,夫人丁氏美而賢,知書識字,所生一女年已及笄,尚未許字。
吳公年過五旬,夫人小他兩歲,屢勸置妾,奈吳公酷信子平,精于命理,算定自己命中無子,要死後方有兩個嗣子。
算女兒的命,是個大貴之命,将來要做侯爺夫人。
凡有來求親者,必要那男八字來算。
算過無數,都不是封侯之命,一概謝絕。
那小姐乳名蕙心,生得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
更加聰明無比,過目不忘,書畫琴棋,詩詞歌賦,及女紅中饋無一不能。
吳公夫人愛如掌上明珠,自到四川已二年矣,而夫人小姐從未出過衙門。
其時正逢三月暮春,聞聽南門外浣花溪草堂寺牡丹盛開,夫人遂向吳公道:“你我到此已經兩載,妾身與女兒從未出過門,也不知這地方有何景緻?現聞草堂寺牡丹盛開,其地杜工部舊居,古迹尚在,妾意欲随同女兒到寺内進香,順便賞玩,瞻仰古迹,老爺準此一行否?” 吳公道:“上廟燒香,婦女所忌,若說到草堂寺一玩牡丹,偶一為之亦無不可。
夫人欲去,明日我派人伺候,同女兒前往遊一番可矣。
” 夫人聞聽這話,十分歡喜。
忙将小姐喚來告訴道:“你爹爹難得竟準我們往草堂寺去看牡丹,明日須早早起來,乘興往彼一玩。
” 一宿晚景已過,到了次早,吳公早已分派差投人夫,伺候夫人小姐城外看花。
夫人小姐起來梳洗已畢,用過早飯,天方巳初,即乘轎帶領仆婦婢女等前呼後擁,往草堂寺而去。
一路上執事之威武,從人之衆多,早已驚動了街市之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在門口觀看。
夫人小姐轎子過去,還未出城,早有人通知寺中和尚,一個個身披袈裟,恭恭敬敬在廟門外迎接。
那寺前後左右鄰居,也有數十家人家,婦女們聽說撫台大人的夫人小姐要來寺内看花,三三兩兩攜手扶肩,教在寺外等候觀看。
那其間有兩首縣派來彈壓差役多名,一見婦女們貼立廟外不下百人,忙吩咐道:“你等看隻管看,務必在旁邊靜候,不可擁擠。
”衆人依言,四下散開,讓出中間一條路來。
大家延頸以候,注目而看。
那婦女之中卻有一位老夫人在内,不是别人,就是屈師魯之母,他日為吳小姐之婆婆,今日也随了衆人來看夫人小姐。
不多一會,聽見鳴鑼喝道而來。
當先是夫人一頂八人大轎,後面是小姐四人大轎,後面有六七頂小轎是仆婦使女們。
到了廟門,大轎兩頂一齊入内,小轎就在廟外落平。
仆婦使女們早已下轎緊行幾步,進廟去攙扶夫人小姐。
那些看的人要想跟進去,早有差役攔阻,不得其門而入。
登時惱了屈生之母徐老安人,心中想到:他也是個婦女,不過靠了撫台之勢,遂如此顯赫,甚至欲見其面都不能夠。
如我等亦是好好人家婦女,要進廟竟被差役私喝,一貴一賤,何相隔如此耶?始信天命主之,非人力所能為也。
徐氏心中有氣,登時回轉自己家中,暫且不表。
且說夫人小姐到了廟中大殿下落平出轎,衆僧上前迎接問訊。
夫人吩咐衆位師父方便,家人忙向衆僧告知,一齊退下。
夫人然後同小姐侍婢緩步上大殿,家人忙點燭焚香,夫人恭恭敬敬禮拜了佛像,随後小姐拜佛,拜畢,然後至花園中觀花。
寺僧已早在園中聚秀亭上設擺茶點。
夫人小姐來至亭中,母女二人歸坐,随便用了些茶點,又到各處遊玩一回,看些古迹與那遊人留題的詩句。
小姐不覺詩興勃發,令家人與寺僧要了筆墨來,遂在壁上題七律一首雲: 千古才人名不配,浣花溪畔宅猶存。
胸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