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下層

關燈
白絨軟帕付生曰:&ldquo兄試驗矣,可謂海棠枝上拭新紅也。

    &rdquo任生解衣。

    芝因視生曰:&ldquo日後相遇,幸勿以言為戲,懼他人之耳目長也。

    &rdquo因口占《菩薩蠻》詞以贈生詞雲: 夜深偷展紗窗綠,小桃枝上留莺宿。

    花嫩不禁搖,春風卒未休。

     千金身已破,脈脈愁無那。

    特地囑檀郎,人前口謹防。

     生亦口占以和之: 綠窗深貯傾城色,燈花送喜秋波溢。

    一笑入羅帏,春心不自持。

     雨雲情散亂,弱體羞還顫。

    從此問雲情,何須問玉京。

     頃之,芝謂生曰:&ldquo妾之侍兒,俱不足畏。

    惟弱蘭乃侍英姐者,今夕與二春共卧,恐洩其機于人,君當幸之。

    &rdquo生曰:&ldquo何如女也?&rdquo芝曰:&ldquo體度輕揚,豐标猗旎,人乍見若朝霞,飛炫奪目。

    超二春而上之。

    &rdquo生悅,因餘興未盡,遂趨蘭所。

    蘭倦而貪睡,任生所為。

    次夕,生至芝室,芝出牙牌示生曰:&ldquo此妾所時弄者。

    當事此以娛夜耳。

    &rdquo生欣從之。

    芝負十籌,生即求坐會。

    芝以手護持,愁态動人。

    自是,暮隐而入,朝隐而出,同處于芝室,凡二月,無有知者。

     忽得須爾聘書,欲生一見。

    生頓起行雲之思,即以書示芝,相與凄慘不勝。

    芝曰:&ldquo從一而終婦道也。

    妾既委身于君矣,此行須早圖之。

    &rdquo生曰:&ldquo時逢丈夫也,豈不能謀一女子,願子勿疑。

    &rdquo明日,生辭友良歸。

    紫芝知之,淚如雨下,恨不得與生交言而别。

    生亦以未見英,不遂所願。

    至家,以爾聘見召,語于叔。

    居數日别如瓊,遂往洛陽離浙而行。

    不二日,将達爾聘舍矣。

    生所乘馬疲憊不能前。

    遙見一道院,甚壯麗。

    生造焉,适有女婦在内。

    一婦似初笄,身衣缟素,愁眉嬌蹙,淡映春雲,雅态幽閑,光凝秋月;似西子之淡妝,宛文君之新寡。

    一女年正及時,華髻飾玲珑珠玉,綠衣雜雅麗莺花。

    一點唇朱,即櫻桃之九熟;雙描眉秀,疑禦柳之新鈎。

    露綻錦之绛裙,恍新妝之飛燕。

    一女年最幼,花容妩媚。

    柳腰輕盈,層波細剪;明眸膩玉,圓槎素頸;翠裙鴛繡金蓮小,紅袖鸾绡玉筍長;對月兩仙子,淩波雙洛神。

    侍妾數人,環列左右。

    生竊視之,目蕩心馳,自以為奇遇。

    輕履闊步,走過其前,卒然進而揖之。

    三女回避莫及,各欠身施禮。

    忙移蓮步,迢迢而去。

    生詢于居民,知其為進士元叙之女,長名連城,新寡。

    次名翠娥,幼名巧珠,皆未納聘。

    叙與生父同舉進士,直于爾聘親也。

    生因谒之。

    叙曰:&ldquo幸鳳鳴有子如是乎?&rdquo鳳鳴,生父字。

    命夫人宦氏出見,又令三女出拜生。

    女知生來之意有在也,皆為引去。

    叙謂之曰:&ldquo故人之子若輩以兄事之,避者何也?&rdquo三女唯唯聽命。

    叙因留生在室,不虞其他。

     未幾叙病,生往問之。

    徑步至中堂。

    連城獨立,即欲趨避。

    生進而言曰:&ldquo妹能知我乎?子非為鋪啜而來也。

    &rdquo連城曰:&ldquo寸草亦知有春,豈特妾。

    但妾寡婦也,何敢薦侍枕席耶。

    &rdquo生曰:&ldquo卓文君妹所知也。

    &rdquo言未竟,聞人履聲,連城趨入。

    生至叙卧軒,叙托之求醫。

    生承命而出。

    作詩雲: 誰教靜處恰相逢,脈脈靈犀一點通。

     最恨粉牆高幾許,蓬萊弱水隔千重。

     次日,生以藥進,複至中堂。

    值侍女月香,因詢連城寝室。

    香指示之,生徑造焉。

    城方停針獨坐。

    見生,且駭且愕。

    生興發,不複交言,遂進前摟抱求合。

    半推半就之際,适芙蓉至,謂夫人召城姐。

    芙蓉慧巧倜傥,亦豔質也,連城趨出,生乃抱蓉,即欲私之。

    蓉見生豐姿俊雅,詞氣悠揚,不覺心動,故赧色目生而言曰:&ldquo文雞堪托彩鳳乎?&rdquo生曰:&ldquo何害為之。

    &rdquo解衣并枕而卧。

    事畢,生詢以三女孰優?蓉曰:&ldquo城姐嬌豔,翠姐綽約,而珠姐兼之。

    &rdquo生曰:&ldquo乍見時,莫辨為珠姐。

    &rdquo蓉曰:&ldquo甫十五,眉細而長,眼光而潤,不施朱粉,紅白自然,常作懶鴉鬓。

    袅袅婷婷,甚是可目。

    &rdquo生曰:&ldquo誠仙姬也。

    &rdquo生懼人窺覺,潛身遁去。

     次日,生入視叙,連城在側,尚有羞容。

    叙命城款生坐。

    生凝目視城,城亦時轉秋波。

    須臾,叙就卧,生即辭出,連城送之至堂。

    天将暮,阒無人迹。

    生曰:&ldquo願可副矣。

    &rdquo城曰:&ldquo倘複值芙蓉奈何?&rdquo生語以故。

    連城笑與生同入寝所,倉卒不暇解衣。

    自是償姻緣之債矣。

    欲求終夜之會,連城曰:&ldquo再為兄圖之。

    &rdquo因送生出。

    自是,要結翠娥,巧珠,三人同心。

    而侍女唯芙蓉、月香留伴,其他多言者,皆以計脫去矣。

    生每至連城寝所,恣行歡谑。

    娥珠屬垣竊聽,春心勃然。

    中夜,翠娥或長籲。

    連城知其情,與生密謀。

    一夕暗啟門,引生入翠娥卧内。

    時翠娥方在背燈而浴,如玉一枝,嫣然出水。

    見生至,嬌羞不知所措。

    即欲吹燈。

    生從黑中抱住曰:&ldquo正欲趁湯,何相拒耶。

    &rdquo翠娥度不可解,欲出聲,恐有所累,乃诳生曰:&ldquo兄花柳多情,恐抛人中道,必當對天證誓,然後就枕未晚也。

    &rdquo生以為然,即舍娥自誓。

    娥徐理衣,竟從小門遁去。

    生徨怅望不能為情,複投城所。

    連城亦在解衣而浴,生雖負悶中,當此景情,豈不動心。

    即解衣抱連城于膝。

    翠娥自遁去後,時刻念生,行忘止,食忘飯,然深畏人知。

    數日果病,巧珠以其情達連城,生知翠娥病,遂造其室,見娥倚窗而坐,桑枝垂垂,弱羽依依,遂口占一詩雲: 羅帕薰香病裹頭,眼波嬌溜滿眶秋。

     風流不與愁相約,才到風流便有愁。

     因問何以得疾?含羞不言。

    生求合歡,翠娥以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