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下層

關燈
佳期,郎心不耐遲。

     香閨靜,寄新詩,眼前人易知。

    寸心相愛反相離,此情郎慢思。

     生歸,不數日,為仇家蕭鶴者所誣,發生父未結之事。

    鶴以官豪,捕生甚急。

    生夜渡,欲往訴當道,為守渡者所覺,執送蕭氏。

    蕭層堂疊室,将生禁後房,待事中人至,即送官理。

    生夜靜忿郁,無以自慰,忽憶仙子&ldquo玉簪解厄&rdquo之言,乃禱拜,吟一詞: 撒人長恨幾時休?兩眼不勝羞。

    男兒壯年多困憂,何日一擡頭? 轍中鲋,籠中鸠,望誰周?橫鋪鐵網,高展金丸,畢何仇?《訴衷情》 蕭之婦,餘氏也。

    乃世家女,名金園。

    其夫名震,往京聽選。

    金園獨居,聞戶後歌聲悲切,明早,使侍女琴娘訪之,始知生故,歎曰:&ldquo與父有仇,子複何罪?&rdquo私遣琴娘以甘露餅十枚饋生。

    生謝曰:&ldquo此活命恩也,他日當銜環以報。

    &rdquo自後,琴娘時以飲食饷生,生媚意斂謝。

    琴娘悅之,因與之私,複乘間語金園曰:&ldquo此生溫如良玉,十倍吾主,今禁此,情甚可哀。

    &rdquo琴娘意欲釋之。

    金園曰:&ldquo昨亦夢神女命救此人,且雲他日與汝皆當為彼侍妾,縱無此理,甚可疑也。

    &rdquo遂往窺之,果見生豐姿穎異,氣宇溫容。

    抵夜,以别鑰啟鎖,匿入閨,共枕恣欲。

    五更時,贈以白金十兩,金钏一雙,汗巾一條,與琴娘暗開重門,泣而送之,且以夢語生。

    生曰:&ldquo豈敢望此!仆有玉扇墜,今以贈卿,日後果有幸會,當以此為記。

    &rdquo遂拜謝而去。

     翌日,蕭覓生,生已行矣。

    竟走京師,伏阙奏辯,為父雪仇。

    時趙子昂為翰林學士承旨,力贊生孝,得發禦史觀音保等勘問。

    蕭懼,出萬金營求左丞相鐵木疊兒為之解紛息事,然亦不敢害生矣。

     生由是避禍入山,發憤攻書。

    山下有名龔壽者,年六十,善相法,見生狀,知其不凡也,每以柴米給生,相遇甚厚。

    生感以恩,乃書一聯于壁雲: 遠移萍梗宜無地,近就芝蘭别有天。

     又書一聯以自儆雲: 身居逆境時勤讀,心到仇家夜夢親。

     生去後,麗貞雖念生,不過形于詠歎而已。

    而玉勝則慕生之甚,言動如狂。

    每強扶倦态,對鏡畫眉,不覺長籲一聲,兩手如墜。

    日就枕席,飲食若忘,夢中忽忽如對人語,及醒,則揮淚滿床而已。

    聞貞有《阮郎歸》調,令素蘭索之,貞不與。

    勝知其必為生作也,亦自作一調,名《桃源憶故人》,亦道望生之意: 思思念念風流種,心為愁深如夢。

    繡衾象床如共,羞把寒衾擁。

     桂紅樓上春心動,悔己多情殘送。

    卻笑自家愁重,番作巫山夢。

     廉至旦日,遣人邀生,知生受誣奏辯,嗟歎久之。

    及生入山讀書,廉遣人送白金五兩,白米六包,與生少資日用。

    玉勝自忖曰:&ldquo祁生發憤,招之則不來,然其意惟在麗貞,詐招以貞書,或得一面。

    &rdquo乃具書,私付去人,有戒之曰:&ldquo此麗貞書,密與之。

    &rdquo 小妹麗貞衽端肅拜:疇昔之心,豈敢自昧;擲詩之忿,實懼人知。

    月色空梁,不見知心到眼;風聲泣樹,徒知弱态傷神。

    近知往複大仇,識英才之可羨;今又入山憤志,知力學之有成。

    但情在寸心,終難自慰,人遙千裡,豈易相通!滿目雲山,何處是鳳凰栖止;一天星鬥,幾時成牛女歡期?頃刻相思,須更長歡。

    倘兄肯顧片時,小妹終身佩德,匆匆草字欠恭,伏乞情恕。

    不備。

    妹貞再拜啟 生得書,驚喜雀躍。

    然發憤之始,義不可行;欲複書,又恐廉知,但私寄曰:&ldquo為我多附謝小姐,書已領教矣。

    &rdquo生是日舊态複萌,幾不自制,大書絕句于壁: 海樣相思思更深,一封珍寶抵千金。

     書中總有顔如玉,未必如渠滿我心。

     一日,龔老訪生,見壁上絕句,問曰:&ldquo君有所思乎?讀書之心,如明鏡止水,倘有所思,則芥蒂多矣,安能有成?&rdquo祁生不覺汗顔。

    龔複慰曰:&ldquo少年人多有此弊,況君未娶,宜不免此。

    老夫相君目秀眉清,天庭高聳,必享大貴。

    倘不棄,老夫有一小女,名道芳,頗端重寡言,亦宜大福,他日願為箕帚,何如?&rdquo生愧謝不已。

     是歲,生起小考,補郡庠弟子員。

     後數日,生整衣冠,往拜廉。

    廉一家慰賀。

    三女出見,皆曰:&ldquo恭喜!&rdquo即宴生于怡慶堂,竹歌交作,酬酢疊行。

    至晚,銀燭滿堂,侍女環立,廉夫婦已醺,而生猶未醉。

    岑命三女以次奉生酒。

    玉勝舉杯近生,語雲:&ldquo妾有言,幸君弗醉。

    &rdquo蓋欲私生也。

    生不知,應曰:&ldquo已酩酊矣。

    &rdquo麗貞舉杯戲生曰:&ldquo新秀才請酒。

    &rdquo生亦笑曰:&ldquo何不道新郎飲酒?&rdquo貞愧而退,怒形于色。

    毓秀見貞不悅,及舉懷奉生,乃曰:&ldquo兄何以言,使貞姐含怒?&rdquo蓋生以前所寄書有情,故量其易而忽之,不知其為玉勝計也。

    夜深散罷,生被酒,寝外館。

    勝自往呼之,生不醒。

    勝恐館童來覓,長籲而返,悶倚銀,形影相吊,口占一詞,且泣且訴: 何事無情貪睡,席上分明留意。

    指日望郎來,要說許多心事。

    沉醉,沉醉,不管斷腸流淚。

    調名《如夢令》 生明早入謝酒,廉夫婦未起,獨麗貞立檐前喂鹦鹉,亦未理妝。

    生前,戲曰:&ldquo蒙見召,今至矣。

    &rdquo麗貞默然。

    生曰:&ldquo何其不踐書中之言乎?&rdquo貞曰:&ldquo妾未曾有書,兄何詐也?&rdquo生出書示之,乃玉勝之筆。

    貞大怒。

    生見貞不梳不洗,雅淡輕盈,清标天趣,如玉一枝,因笑解其怒,而突前抱曰:&ldquo縱非子書,天緣在矣。

    &rdquo時生精魄搖蕩,心膽益狂,蓋欲一近貞香,而死亦自快也。

    貞力掙不能脫,乃定氣告曰:&ldquo妾非無心者,但兄妹不宜有此。

    況兄未有妻,妾未受聘,何不一通媒妁,偕老百年,非良便乎?&rdquo适鹦鹉見生将貞抱扭,作人聲詈曰:&ldquo姐姐打,姐姐打!&rdquo其聲甚急,生恐人至,脫貞而出。

     然生之入也,玉勝乘人未起,早就生寝,欲了此念。

    見生不在,即為詩一首以示之: 深院春風急,吹花入翰林。

     無緣空去也,留此寄知音。

     玉勝留詩而出,過中門,聞行步聲,遙視之,即生也。

    以手招生,生急至。

    勝曰:&ldquo無情郎從何來?&rdquo生以麗貞寄書事告勝。

    勝曰:&ldquo實妾為之,非貞也。

    &rdquo即邀生同入含春庭後,就大理石床解衣交頸,水滲桃花,并枕颠鸾,風搖玉樹,香滴滴露滋金蓋,思昏昏骨透靈酥。

     時紅日漸高,毓秀已起,恐生苦宿酒,令東兒饋生以茶。

    東兒至生館,但見一詩在幾,寂無人迹。

    東兒取詩還報曰:&ldquo祁生不知何往,但見幾上此紙耳。

    &rdquo秀觀之,歎曰:&ldquo勝姐作不規矣。

    &rdquo 時生與勝交散,各喜不為人知。

    勝理妝後作一詞以紀其樂雲。

    名曰《蝶戀花》 風動花心春早起。

    亭後空床,一枕鴛鴦睡。

    歸到蘭房妝倦洗,幾回又掬相思水。

     但願風流長到底。

    莫使人知,都在心兒裡。

    郎至香閨非遠地,幸郎早辦通宵計。

     勝以詞使素蘭寄生,且囑生将幾上詩毀之。

    生見詞甚喜,然幾上詩未之有也。

    生語蘭曰:&ldquo向曾許桂紅,代償金钏一雙。

    &rdquo并和前詞,以複勝: 蝶醉花心飛不起。

    轉過春亭,又把花枝睡。

    昔因采桂羞難洗,歸家掬盡相思水。

     今日好花開到底。

    苦盡甘來,盡在心兒裡。

    又願春光同兩地,勝如雲路平生計。

     蘭笑曰:&ldquo&lsquo春光兩地&rsquo,君得隴又望蜀耶?&rdquo生曰:&ldquo非子不能知此趣也。

    &rdquo蘭複勝,勝以為幾上詩生匿之矣。

     不意毓秀以詩示麗貞,貞亦以勝假書之故告秀。

    二人謀,欲露之。

    麗貞又念敗生之德,不複在坐,欲行欲止,持于兩疑。

    秀曰:&ldquo今母晝寝,以書置母枕旁,母起見之,但知姊之私蕩耳,不複知我計也。

    況紙上又無稱号,亦豈累祁生耶?&rdquo麗貞曰:&ldquo善。

    &rdquo秀往置之,立候母醒。

    文娥竊知秀事。

    私達于生。

    生曰:&ldquo事急矣!&rdquo入告于勝。

    勝曰:&ldquo秀立床前,何以竊之?&rdquo生曰:&ldquo秀之所為,貞使之也。

    文娥,則貞好也,托文娥以貞命呼秀,秀必出矣。

    今先使素蘭隐于門後,俟秀出,蘭即入取之。

    &rdquo勝曰:&ldquo計雖妙,奈文娥不肯何!&rdquo生曰:&ldquo娥之母,我故人也。

    彼念其母,必肯念我。

    &rdquo呼文娥語之,果如命詣秀,曰:&ldquo貞姐有言,急請一面。

    &rdquo秀出見貞,貞亦晝寝;秀急候母,詩已去矣。

    秀以文娥誘之,使貞責之。

    文娥懼,乘夜而逃,不知所之。

    玉勝得詩而恨二妹之共計也,作《風雨恨》一篇,以記其怒。

     風何狂,雨何驟,妒花不管花枝瘦。

    花瘦亦何妨,深嗟風雨忙。

    風不歇,雨不歇,同枝花,自搖折。

    幸得東皇巧護遮,風風雨雨曲欄斜。

    花枝不放春光漏,依舊清香到碧紗。

     一日,麗貞在碧雲軒獨坐憑欄,放聲長歎。

    生自外執荷花一枝過軒,見貞長歎,緩步踵其後。

    貞低首微誦曰:&ldquo本待将心托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rdquo生輕撫其背,曰:&ldquo明月是誰?&rdquo貞驚,起拜,遮以别言,但問曰:&ldquo此花何來?&rdquo生曰:&ldquo自碧波深處,愛其清香萬種,故下手采之。

    &rdquo貞曰:&ldquo兄便能摘水中花耳。

    如天上碧桃,日中紅杏,不與兄矣。

    &rdquo生曰:&ldquo碧桃、紅杏,恨未開耳。

    倘香心少放,敢不蜂蝶憑虛向花間一飽耶?&rdquo貞曰:&ldquo飽則飽矣,但恐飽後忘花耳。

    &rdquo生将荷花擲地,誓曰:&ldquo如有所忘,即如此花橫地。

    &rdquo貞含笑以手拾花,戲曰:&ldquo映月荷花,自有别樣紅矣。

    兄何棄之?&rdquo正談笑間,玉勝自門後見之,欲壞麗貞,報母曰:&ldquo碧雲軒甚有風,娘可往坐。

    &rdquo岑至軒,見生與貞笑語迎戲,乃發聲大怒。

    自是,貞不複出,生亦遠避西園矣。

     生依依此情,每日入夢寐之态,形之于詩: 長夜如年客裡身,短衾消盡枕邊春。

     晴江寂寞無心月,鄉夢連年得意人。

     幾度覺來渾不見,卻才眠去雙相親。

     空親恍惚非真會,赢得相思淚滿巾。

     又五言一絕,又夢麗貞所作也: 閑題心上事,空憶夢中人。

     那得溫如玉,殷勤一抱春。

     勝即敗貞,尤不能忘秀也,乃誘秀曰:&ldquo西園蓮實茂盛,妹肯往一采乎?&rdquo秀未老成,樂于遊戲,即欲往。

    勝曰:&ldquo妹與東兒先往,我收拾針線即來。

    &rdquo秀果先去。

    勝度秀與生會,不免接談,乃告其母曰:&ldquo秀往采蓮,乞令人一看。

    &rdquo岑每溺愛秀,聞秀出,即呼麗貞,同往西園。

    及至,見生與秀共拍一蝶,奔馳谑笑;生将得蝶,秀與東兒就生共奪之。

    岑罵曰:&ldquo此豈兒女事耶!&rdquo生大慚,知岑必見疑,乃告歸。

     秀見貞随母,以為貞計也,甚恨之,反訴于玉勝。

    勝以為得計,複執之,秀深信矣。

    自是,秀以心腹待勝,事事皆勝聽矣。

     勝是夜招生共寝,生以屢敗,不敢往,以詩别之: 花開漏盡十分春,更有何顔見玉人? 明明馬蹄誰是伴,野橋流水悶愁雲。

     勝得詩,知生決行,以玉臂一副、簪一根、琴一囊、錦一匹并和生詩以贈之: 細雨斜風促去春,有情人送有情人。

     偷閑須辦來時計,莫使紅妝盼白雲。

     生回,雖感勝厚情,尤以麗貞為念,心甚怏怏。

    居家無聊,飲食俱廢,臨風對月,凄慘不勝。

    有一友,姓霍,名希賢。

    見生不快,扯生往妓家一樂。

    妓者王瓊仙,生舊人也,見生至,甚喜,戲曰:&ldquo貴人鄰曲,何久不來?&rdquo生不答。

    瓊仙又叩之,生唯唯而已,雖樽俎間瓊仙以百計挑之,生但低首吟哦,情思恍惚。

    瓊仙固留生宿,生不得已,應之。

    枕席間,生毫不措意。

    瓊仙欲動其心,夜半呼一妹來,并作一床,恣意承順。

    生雖雲雨,意自茫然。

    瓊仙曰:&ldquo君似有心事,何不對妾一言?&rdquo生告之麗貞未就之故。

    瓊仙曰:&ldquo非廉氏阿鳳乎?&rdquo生曰:&ldquo何以知之?&rdquo曰:&ldquo昨在竹副使家侍宴,有一客欲為某公子作媒,是以知之。

    今君遇此,妾等不敢近矣。

    &rdquo生曰:&ldquo廉有三女,長女未聘,何先及次女?&rdquo曰:&ldquo必欲求之,多在長女。

    &rdquo言未畢,溜兒馳報曰:&ldquo宗師案臨,宜往就試。

    &rdquo 生歸,即赴試。

    廉知之,遣人饋赆。

    三女皆私有所贈。

    生登領,作詞分謝之。

    詞名《畫堂春》,謝廉尚參軍: 孤身常托舊門牆,此恩海洋難量。

    又将豐赆實行囊,書劍生光。

     深夏暫違顔範,新秋便揖華堂。

    時來倘試綠羅裳,展草垂缰。

     謝玉勝詞,名曰《玉春樓》: 含春笑解香羅結,相思隻恐旁人說。

    腰肢輕展血傾衣,朱唇私語香生舌。

     無端又為功名别,幾回夢轉肝腸裂。

    屬卿休作倚門妝,新秋共泛歸舟月。

     謝麗貞詞,名曰《小重山》: 楊柳垂簾綠正濃。

    碧雲軒内,情語喁喁。

    玉人長歎倚欄東。

    知音語,惹動芰荷風。

    猛地見慈容。

    總然多好意,也成空。

    相思今隔小山重。

    承侍贶,盡在不言中。

     謝毓秀詞,名曰《蔔算子》: 惜别似傷春,春住人難住。

    蝴蝶紛紛最惱人,總把春推去。

     記取碧苔陰,勝似青雲路。

    愁壓行邊憶心人,未走先回顧。

     生擇日與溜兒就程。

    行至中途,天色已晚,寄宿一旅舍。

    溜兒先睡,生溫習經書。

    夜分時,聞隔牆啼泣悲切;四鼓後,聞啟門聲。

    生疑,生潛出俟之,見一女子,年可十五六,掩淚而行。

    生尾之。

    至河上,其女舉身赴水。

    生執之,叩其故。

    女曰:&ldquo妾家本陸氏,小字嬌元。

    為繼母所逼,控訴無門,惟死而已。

    &rdquo言罷,又欲赴水。

    生解之曰:&ldquo芳年淑女,何自苦如此!吾勸若母,當歸自愛。

    &rdquo女曰:&ldquo如不死,有逃而已。

    &rdquo生憐之,欲與俱去。

    但溜兒在旅舍,欲還呼之。

    女曰:&ldquo一還則事洩矣,則妾不可救矣。

    顧此失彼,理之常也,願君速行。

    &rdquo生見其哀告迫遽,乃棄溜兒,與女僦一小舟,從小路而行。

     一日,天色将晚,舟人曰:&ldquo天黑路生,不宜前往。

    &rdquo生從之。

    停舟蘆沙中,與女互衣而寝,情若不禁,生委曲慰之。

    女曰:&ldquo妾避死從君,此身已玷,幸勿以淫奔待之,庶得終身所托矣。

    &rdquo生指天日為誓。

    女喜,作詩謝之: 啼愁欲赴水晶宮,天遣多情午夜逢。

     枕上許言如不改,願公一舉到三公。

     吟畢,生方欲和韻,女側耳聞船後磨斧聲急,與生聽之,驚起。

    問曰:&ldquo磨斧為何?&rdquo舟人應曰:&ldquo汝隻身何人?乃拐人女子,天使我誅汝。

    &rdquo蓋舟人愛嬌元之美,欲誅生以奪之也。

    生驚怖,計無所出。

    乃舟人已有持斧向生狀。

    生躍入水,口呼:&ldquo救命!&rdquo忽蘆叢旁有人應聲而起,即以長竿挽生之發救之。

    生不得死。

    舟人見生救起,随棄舟下水逃去。

    而嬌元亦無恙,反得一舟矣。

     二舟相并,舉火問名。

    舟中有一婦,問曰:&ldquo君非祁生乎?&rdquo生曰:&ldquo何以知之?&rdquo婦出舟相見,乃吳妙娘也。

    妙娘喪夫,改适一巨商,商與妙娘載貨過湖,亦宿于此。

    商問妙娘曰:&ldquo汝何識祁?&rdquo妙娘曰:&ldquo親也。

    &rdquo商以為真,遂相款焉。

     明早,妙娘私饋生白金一錠,生謝别。

    然不能操舟,與嬌元坐帆船,惟風所之。

    行一日,止十餘裡。

     近晚,泊湖上。

    嬌元方淅米為餐,岸上忽呼曰:&ldquo死奴至此耶?&rdquo生起而視之,乃昨逃去舟人也。

    生知不免,即跳岸疾馳,幾為追及。

    舟人尾生終日,饑不能前,故得免焉。

     生縱步忙投,不知所之。

    遙見一叢林,急投之,乃道院也。

    生叩門入,見一道姑,挑白蓮燈迎問所自來。

    生具述其故。

    道姑曰:&ldquo此女院,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