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下層
關燈
小
中
大
集古詩成興體四章:
林有樸□,其葉蓁蓁。
靡日不思,西方美人。
野有蔓草,維葉萋萋。
窈窕淑女,洵有情兮。
山有蕨薇,其葉。
我之懷矣,曷其難忘。
隰有苌楚,其葉蓬蓬。
子無良媒,憂心有忡。
林有樸四章,章四句。
又深思:&ldquo留一戒指,不知寓何意?或戒我休折野花乎?或戒我休生妄想乎?或戒我休忘此情乎?或戒我休荒書史乎?或戒我休得苦心頭乎?或戒我休得急心性乎?或戒我休得遽思歸乎?或戒我休對人前說破乎?&rdquo心焉惶惑,排解更難。
而蓮又以微恙少出,素梅終夜不離左右,生欲求一面而不可得,乃畫蓮花一枝,肖己像于側,名曰《愛蓮圖》,懸于書壁,常常對之。
想其坐,則曰&ldquo座上蓮花”想其貌,則曰&ldquo面似蓮花”想其詞,則曰&ldquo口出蓮花”想其行,則曰&ldquo步步生蓮花&rdquo。
又畫梅花一枝,題其上曰: 鐵石肝腸冰玉肌,風中雪裡逞标枝。
殷勤結爾一知心,為春傳送新消息。
每對此二書,則悠悠蕩蕩,愁喜交集。
一日微雨初過,躍魚戲水,生帶愛童,釣于隔浦池。
吟雲: 化龍原有日,暫伏在清流。
萬丈深潭難設計,且将蚓餌釣鳌頭。
早上金鈎,早上金鈎。
蓮先見之,謂梅曰:&ldquo劉君未谙釣術,所謂水濱之役夫也。
&rdquo梅曰:&ldquo釣術何如?&rdquo蓮不答。
梅喻其意,掀簾指生曰:&ldquo臨淵羨魚,何不退而結網?&rdquo生聞之,即抵窗前。
梅遽閉其窗曰: 休桠佳懷休假呆,好将啞謎細論猜。
我家門戶重重閉,春色緣何得入來? 生索然沮興,曰:&ldquo前日佳情方沐,而今日又複變卦,焉得以隔浦池目為浣溪沙,以培桂軒署作回心院乎?&rdquo即棄釣歸室,将愛童而睡。
睡起,即令童取酒,飲至醉,枕書隐幾。
聞叩門聲,放之入。
乃金友勝,因至書坊,覓得話本,特持與生觀之。
見《天緣奇遇》,鄙之曰:&ldquo獸心狗行,喪盡天真,為此話本,其無後乎?&rdquo見《荔枝奇逢》及《懷春雅集》,留之。
私念曰:&ldquo男情女欲,何人無之?不意今者近出吾身,苟得遂此志,則風月談中又增一本傳奇,可笑也。
&rdquo送友勝出,愈醉不可及,複隐幾而卧。
又聞叩門者,乃守樸翁内侄耿汝和也。
是人刻而妒,奸而險,唱和每出生下,而反好勝,生稍輕之;又嘗對生求守桂,生不與,故有憾于生。
是日偶至,見生窗有《燭影搖紅》一詞,盡含風味。
且素知他側居一女,心甚疑之。
而生尚酩酊,汝和因強生解其詞。
生朗誦一遍,因被酒,漏言曰:&ldquo吾心可成金石,雖蘇張更生,弄轉圜之舌,不能間我愛也。
&rdquo汝和乘醉以言挑之,生笑曰:&ldquo吾始睹其貌,心之而不置,吾既得其詞,手之而不釋,意者同志相得與?&rdquo汝和故作不解。
生吟曰: 隔漢美姬,女中解魁。
今朝重睹西施。
奈情猿怎持? 興言念之,心如醉兮。
縱然今夜于飛,恨佳期已遲。
《四字令》 汝和曰:&ldquo此事何所據?&rdquo生袖出碧蓮《桃源憶故人》詞遞汝和觀之,曰:&ldquo汝虛甘罪,所供是實。
&rdquo愛童計不知所出,适欲接之,而汝和即懷去。
生曰:&ldquo自我得這,自我失之,亦複何恨!&rdquo又大笑就寝,童捧之而睡。
至夜半言之,而生瞀然不記也。
徐徐問其詞,生曰:&ldquo昨日果大醉耶?&rdquo童尤之曰:&ldquo三爵不識,矧可多乎?小事糊塗,而大事亦糊塗,此何等事,而可不避人耳目?風流罪過,已今供招,而又虛名實禍者,奈之何!且耿生素肯發人之私,今又得此,必是報聞于吾主,自疑圖禍隙矣。
久念使人驚怖。
&rdquo生彷徨曰:&ldquo怪哉!喜為憂根,福為禍本,吾志從此休,吾行從此劣。
豈非禍從手發耶?&rdquo又曰:&ldquo吾固無足惜,奈玷蓮娘何!乃知酒之流禍矣。
許文仙真聖人也,許文仙真聖人也!&rdquo因繞幾而行。
童亦不樂。
生曰:&ldquo汝未知我心,近日心事有勢不得行者,但欲醇酒求醉耳。
&rdquo 至午,守樸翁招生與汝和飲于私室,生再四不欲行,久之,曰:&ldquo詩雲&lsquo豈不欲往,畏我朋友&rsquo。
我之謂與?&rdquo勉強赴酌。
汝和對生微笑,曰:&ldquo酒道真性。
&rdquo又曰:&ldquo勿憂,明早還汝。
弟憐幾月好用心,羨汝一人獨專樂耳。
獻出守桂,自有商量。
&rdquo生遂雜以他詞,幸守樸翁不覺。
生乃俯意卑詞,小心貌,不敢出氣。
汝和揚揚自得,略不為禮。
生勸以大觥,汝和曰:&ldquo爾亦欲吾醉,乘中處事耶?故不飲。
&rdquo生亦不能對。
愛童行酒,心抱不平。
偷至汝和窗外,濕紙窗窺之,見蓮詞壓于硯側,喜曰:&ldquo得來全不費工夫,可謂慢藏矣。
劉相公之福,孫蓮娘之幸也。
&rdquo逾窗竊取而歸。
生别汝和,不勝忿懼,而愛童呈是柬詞,道其所由。
生如夢初覺,如醉方醒,撫童背謝之,曰:&ldquo微子,則吾不知所終矣。
仿幸全璧歸趙,如合浦珠還,深荷百朋之錫,縱彼能吹毛求疵,亦與白賴而已。
&rdquo 後汝和失柬所在,意童竊去,呼童質之,将欲白于守樸翁。
童懼,先于守樸翁處短之,且捏訴以妒生之故。
而是日,生之家童至。
生父母以生久不歸,因召之。
生默然。
然以耿子為嫌,&ldquo吾且歸,可以消猜釋忌。
&rdquo故辭翁欲行,而終不能舍碧蓮也,作回文一絕: 牽情最恨别,人仙美少年。
又詞一阕: 風裡楊花輕薄性,銀燭高燒心熱。
香餌懸鈎,魚不輕吞,枉把鈎兒虛設。
桑蠶到老絲長絆,針刺眼淚流成血。
思量起枯枝花朵,果兒難結。
海樣深情忍撇,似夢裡相逢,不成歡悅。
出水雙蓮,摘取一枝,可惜并頭分拆。
猛期月滿會娥,誰知是初生新月。
折翼鳥,甚是于飛時節。
&rdquo《花心動》 生将行,私囑童曰:&ldquo耿生為吾所輕簡,實為汝故,緻成嫌隙,汝亦當自愛。
吾去後,老翁前有萋斐,汝亦當周旋粉飾。
&rdquo童曰:&ldquo相公至此,愛敬者無分小長。
此人龊龊傲視,吾家大小皆嫌。
吾已于主翁前道過,彼雖置萬喙,決亦不信。
但行矣,不久且當奉迎。
&rdquo生至園中,見蓮閨緊閉,料不得見,作詞付童曰:&ldquo蓮娘處為我申意。
&rdquo即日辭行。
汝和終有憾于生,于翁前暴其過。
翁終以先入之言為主,而心不直之,乃曰:&ldquo劉生至日,吾夢見池中一鯉化龍,一春即乘之而去。
吾重其所夢,慕其為人,因處之于此,期飛揚為吾光。
且視彼待汝亦謹厚,故汝陷人不義,乃面朋面友耳。
吾不願汝曹有此行也。
&rdquo汝和愧且恨,自至生寓,見窗壁題吟,愈嫉之。
托以覓生為由,徑達蓮所。
時蓮與梅共坐窗下,相與談生,曰:&ldquo久不見劉生,近日不知作何狀?&rdquo梅曰:&ldquo劉君者,國士無雙,人物第一,必非久下人者也。
&rdquo蓮曰:&ldquo何謂?&rdquo梅曰:&ldquo劉君有何郎之貌,有子建之才,有張敞之情,有尾生之信,惜其淹揚子之居,塞田洙之遇,是以晝興賈生之歎息,夜懷宋玉之悲傷耳。
今乍與之會,如飲醇醪,不覺自醉矣。
&rdquo蓮曰:&ldquo吾所見亦然,但昨晚夢劉君别我而回,我留之,彼雲:&lsquo被人妒陷,聊以避謗。
&rsquo初不知其故也。
&rdquo适耿汝和直至前,蓮與梅不及避。
汝和遽曰:&ldquo劉熙寰在否?&rdquo梅曰:&ldquo吾處深閨,君處書室,是惟風馬牛不相及也。
孰為熙寰?君為誰?其誤入桃源矣。
&rdquo汝和曰:&ldquo吾乃耿相公,為《桃源憶故人》故至此。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rdquo梅無以對。
汝和又诳曰:&ldquo劉一春本微家子,吾輩羞與為伍。
今得罪于吾翁,已作逐客,決無複來之理。
汝若戀戀有故人情,乃明珠暗投耳。
&rdquo徑拂袖笑聲而去。
蓮聞之,惶惶如有失,嗚嗚不能語。
茫茫無容身之地,謂梅曰:&ldquo知人知面不知心。
此必劉君不能自慎,以緻露醜于人。
情欲之事可遣,失身之罪難逃。
今後宜吞刀割腸,飲灰洗胃。
免使青蠅玷玉。
&rdquo少頃,又見汝和昂然往來于隔池,揚言曰:&ldquo迎春軒今為吾行樂窩矣。
&rdquo蓮曰:&ldquo劉君必被此人妒陷無疑,斂迹避狂,料有以也。
&rdquo梅曰:&ldquo劉君挽不留,耿子推不去。
使劉君若在,豈使耿子至此!&rdquo值守樸翁至,汝和潛回。
蓮令梅密扃其窗,非事則不啟,以避耿也。
覓蓮記傳(中) 次日,愛童叩窗不獲,轉至欣欣亭後,見蓮、梅共立于石榴樹下。
蓮急喚入,問其故。
童亦為生諱之,蓮懷少釋。
童出袖中雲箋,曰:&ldquo此劉相公辭帖也。
&rdquo拆觀之: 萬種相思未了償,被人生嫉妒,又參商。
花前笑語尚留香。
輕别也,能得不思量? 寄語囑蓮娘,莫忘前日話,換心腸。
好将密約細端詳。
卿知否,吾意與天長。
《小重山》 蓮未知生來期,情不能舍,亦成一詞: 二郎神去竟何之?重疊山西。
亭前柳樹空啼鳥,滿庭芳草萋萋。
我怨王孫薄幸,聲聲謾訴凄其。
長相思憶舊遊時,春鎖南枝。
而今仲夏初臨也,疏簾淡月空輝。
試問阮郎歸未,念奴嬌怯誰知。
《風入松》十四牌名 愛童歸,正遇汝和于迎春軒。
汝和笑迎,問之曰:&ldquo汝自何來?&rdquo曰:&ldquo來處來。
&rdquo不顧而去。
汝和嗔之曰:&ldquo媚劉子,牽蓮娘,蔽主耳目,皆此頑童,其過之首、罪之魁乎!&rdquo。
然汝和雖知之,而至此亦莫如之何矣。
生于守樸翁家,行舟出門,聽一谶語:忽一小舟相值,二書童各執蓮花,相與聯句曰: 馥馥碧蓮花,有分歸吾手。
異日掇蓮房,取次求新藕。
一駕舟者曰:&ldquo大官好捷才!決中,決中!&rdquo生驚喜曰:&ldquo此即知微翁&lsquo覓蓮得新藕&rsquo之句也。
數與谶合,或者其有驗乎?&rdquo行未二裡,又遇一舟,聞笙鼓聲,乃生友樂昌時、上可仕挾妓高巧雲、包伊玉遊碧荷渚,邀生過酌。
舟舣而行。
巧雲曰:&ldquo曾得文仙蹤迹乎?昔與吾為姊妹們,行動坐卧,心心口口皆劉相公也。
&rdquo生喟然曰:&ldquo纥乾山頭之雀,不知漂泊何所,蘆花明月,尋亦無處,身不由己,琵琶别舟。
今見卿,又動往想矣。
&rdquo各别而歸。
家居将旬日,獨行,獨步,獨坐,獨吟。
買樂無文仙矣,吟詠無碧蓮矣,傳情無素梅矣,承值無愛童矣。
想迎春軒之景益切,則抱耿汝和之恨益深。
常書空作&ldquo咄咄&rdquo語,默地自念隐語曰:&ldquo吾當火燒其耳,水淹其目,木塞其口,不足以洩其恨。
&rdquo當食食忘,當寝寝廢,雖父母亦不解其意也。
一日,會一奉、一泰于友仁館而回,獨處書樓,見月散餘晖,形影相吊,歌曰: 巒嶼獻翠兮,天際雲開。
雲際月來兮,光浸樓台。
清光瑩澈兮,照我孤獨。
孤影相吊兮,遐想多才。
次日,整騎,往萬石山探友,适舟自南來,推篷者,守桂也。
生于馬上問曰:&ldquo胡為乎來哉?必有以也。
&rdquo童曰:&ldquo奉主翁命來請。
&rdquo生返騎,曰:&ldquo不去則辜蓮,欲去則忌耿,如進退掣肘何?&rdquo童曰:&ldquo耿氏為吾主不悅,已随父至遼東。
吾來時,蓮娘、梅姐皆有私囑,此行安穩,不必猶豫也。
&rdquo生以手加額曰:&ldquo此天助吾!&rdquo辭父母啟行。
父囑曰:&ldquo守樸翁為我契交,汝當執弟子禮,用心舉業,無辜留汝意。
&rdquo生受命登舟。
童曰:&ldquo頗懷蓮娘否?&rdquo生出新制《半天飛》曲。
命童唱之: 花樣嬌娆,便有巧手,丹青怎畫描?越地把芳名叫,能勾在懷中抱?倘就了鳳鸾交,我再替你畫着眉梢,整着雲翹,傅着香腮,束着纖腰。
多媚多嬌,打扮做個觀音貌。
不羨當年有二喬。
費盡心情,他作怪跷蹊不志誠。
假意兒胡答應,不顧我添新病。
實為你漸勞形,隻落得吃着虛驚,挨着殘更,撫着愁胸,怨舒前生,雙眼睜睜。
無缰意馬難拴定,何日堂開孔雀屏? 即晚抵舊寓。
時守樸翁構一亭于隔浦池上,初成,上署一匾,浼生書之。
又晤知微翁之數,欣然大書曰&ldquo覓蓮亭&rdquo。
心自喜曰:&ldquo又增我一樂地也。
&rdquo 次日,天色暄熱,生設幾于無署亭中。
命童取文具,連揮數幅。
有迎春軒之詩,有晴晖、萬綠亭之歌,有閑閑堂之記,有蘭室、無署亭之詞。
皆各書以真草篆隸,字字龍蛇,章章星鬥,煥然新目,整飾可愛。
守樸翁創一見之,不覺鼓掌曰:&ldquo重勞珠玉,蓬筚生輝。
&rdquo 薄暮,置酒覓蓮亭中,邀師生共賞之。
生視池中,有并頭蓮數枝,慶幸不置。
翁曰:&ldquo吾種荷幾年,今始睹此蓮,蓋為子而瑞也。
&rdquo生讓不敢當。
時月東升,正照蓮紗窗,生凝眸熟視,若欲飛渡。
忽其師叩桌歌曰: 新亭趁晚泛霞觞,槐蔭微剩雨餘涼。
鴛鴦躍處晴波□,開遍荷花風亦香。
夜闌披月扶歸去,醉誦《南山》詩一章。
守樸翁亦作一詞,名《秋波媚》: 碧天夜色浸閑亭,荷香帶露清。
身邊皓月,杯中詩思,分外風情。
臨風對月聯詩句,詩成醉亦醒。
一觞歌罷,萬聲俱寂,四壁空明。
其師與守樸翁命生為覓蓮亭詞,生應命曰: 向晚新亭共賞,荷開香溢壺漿。
愛蓮情似藕絲長,心與波紋蕩漾。
欲把蓮房掇取,宛隔在水中央。
鴛鴦兩兩睡黃梁,做個宿花模樣。
《西江月》 守樸翁笑曰:&ldquo少年詞趣,自是逸灑。
&rdquo取筆,命生書于粉壁。
題曰&ldquo愛蓮子一春書&rdquo。
翁喜,對生談乘龍之夢。
生暗幸,以為乘龍佳婿。
盡歡而散。
生酒後與師占《百字令》: 脂唇粉面,記相逢,才是傷春時節。
耽憶貪念,又早是捱過兩三四月。
用盡機關,搜窮計較,滋味空親切。
言挑語弄,兩下都無休歇。
欲待丢下冤家,悶心頭系了千繩百結。
病态愁腸,暗地裡,不覺吞聲哽咽。
憂怨人心,相思之病,萬口渾難說。
有分乘龍,畢竟尋個歡悅。
有頃,愛童對生曰:&ldquo相公覓蓮亭詞嫌于太露,恐耿生之外有耿生也。
&rdquo 後翁果以覓蓮亭之詞,憶耿汝和之言,追思閑閑堂之句,亦不能無疑于生。
忽留童于内,命女使繡鳳送茶果。
生晚謂童曰:&ldquo自至此,未見女使。
今日獨遣美婢至,果何意?昔有倚草附木這妖,是無以我獨居而竊至弄人耶?&rdquo童曰:&ldquo婢名繡鳳,吾主所愛,不必外疑,但我家家政甚肅,無分毫犯清議。
前有耿子之說在焉,知不以此試真僞邪?&rdquo生大悟曰:&ldquo汝言亦大有理,真智囊也。
&rdquo 越日黑晚,又留守桂,命繡鳳攜酒果,至則扃其門,鳳從容以卮勸生。
生視之,比前加衣飾,有比昵态。
生曰:&ldquo久有守桂,何勞汝至再?且暮夜無人,使我不安。
請歸内。
&rdquo鳳甚愛生,莫不欲即行,目生曰:&ldquo守桂有他事,未得陪。
因無人,故至此。
昔耿官人欲求伴少刻而不得,今反不欲我一伴耶?&rdquo生曰:&ldquo誰遣爾來?來意何謂?&rdquo鳳曰:&ldquo況今出家主,既來之,則安之,亦當惟命是從矣。
&rdquo生曰:&ldquo君子不為昭昭申節,不為冥冥堕行。
汝在此,無能損我。
如嫌疑,何敢酒一卮。
&rdquo謝而遣之。
未出門,守樸翁帶愛童候于門外已久,進與生叙談,夜分而回。
生倍服童之言,而守樸之疑冰釋矣。
蓮自生歸之後,意緒沉沉,百不經處,惟翻閱書本,檢考詩詞。
幾上有《草堂詩餘》,信手揭之,見《蔔算子》詞雲:&ldquo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
畢竟年年用着來,何似休歸去。
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
&rdquo掩卷歎曰:&ldquo是詞能道吾心中語。
&rdquo改其末韻雲:&ldquo繡閣佳人也是愁,暗淚飄紅雨。
&rdquo是時蓮之表妹邵慶娘,乃母姑之女也,幼常居住,甚相得,以冬間于歸,恐又不得會,特至候蓮,蓮父留之。
故蓮雖知生之已至,而不敢窺園者數日。
生亦自來已久,不獲一見,心亦疑之。
且蓮以汝和之事為戒,生以繡鳳之試為嫌,彼此兩存形迹。
但令童往觇,亦不識慶娘,不敢交一語而返。
生候晚,乘月縱步,又聞蓮父笑聲徹外,作六言、七言,自吟而回: 相遇美人未偶,綠窗恨我東西。
一笑陽台夢到,依然秦嶺雲迷。
一自花飛怨杜鵑,誰知今日尚無歡。
平生欠卻鴛鴦債,捱盡相思思未完。
後慶娘方歸,蓮又以母舅樂水寝疾,偕父往視,獨留梅看家。
生次日至其處。
梅于覓蓮亭上倚欄看花,見生,口稱:&ldquo久違!&rdquo即訴汝和之事。
生問蓮娘去處。
梅曰:&ldquo舅氏有疾,父子往探,剩吾作空房主人。
索居閑處,難免沉默寂寥,無人惜我之孤零也。
&rdquo生曰:&ldquo客齋旅榻,閑欲獨詠,有愁如海,精衛難填。
吾為汝心動神疲,其如汝堅持雅操何!&rdquo梅含笑曰:&ldquo今晚不棄,開窗以奉歡笑。
&rdquo生佯曰:&ldquo吾正人,豈可近花月之妖?使愛童伴汝。
&rdquo梅曰:&ldquo所謂己不用而使子弟為卿者也。
然則君言果不足信乎?&rdquo生曰:&ldquo真戲耳。
敢忍自外,非人情也。
&rdquo 生晚造之,梅推窗曰:&ldquo自南過荼□架,轉欣欣亭,則可以入此室矣。
吾将俟君以著乎。
&rdquo而生入蓮房,極其精潔,紗帳垂鈎,寶爐香袅,鏡台春盎,翠簟風生。
房之内房後窗外有花壇花屏,盆魚鳳竹;内列瑤琴,并文幾玩器,旁一桌,有詩詞史籍。
壁間張小小詩畫,皆蓮親筆。
側側小房,凡女工所需之物鹹具。
東池一室,蓮父設榻,扃其門,不可入。
生曰:&ldquo自海棠開後,望到如今,未由親履。
今幸睹之,如入仙宮,遊月窟,敢忘盛德之權輿乎!且為耿汝和秉心不良,特與吾為水火,今乃遠行,豈非數乎!&rdquo因坐于内房。
梅自出整小酒。
時春台上有花盆,尚留一朵,生戲題于粉壁: 東君瞞我去何急,望中翹首追無及。
忙重韶光去收拾,遺下一枝芳可挹。
我今笑折手中執,嬌客一睹喜交集。
貫來不許啼鵑泣,醉中常對胭脂濕。
梅具酒進房,時幾上有宋玉《諷賦》、司馬《美人賦》。
生方閱之,梅乃施其上服,表其亵衣,自橫陳于生之旁,逸興飄飄,若不可已。
生曰:&ldquo佳人先有情乎?&rdquo梅曰:&ldquo情之所鐘,正在吾輩。
情之一字莫須有,今夕之會,上至天,下至地,東西南北,惟吾兩人在也。
當兩個舒暢,以勾夙帳。
自非天崩地陷,夫複何憂?&rdquo生猛思曰:&ldquo宋玉尚不忍愛主人之女,長卿猶不肯私自陳之姬,吾所以用意于碧蓮者,蓋欲謀為百年計耳。
彼素梅縱為侍女,亦良家處子也,何得波頹瀾溢,以妄污清質乎?&rdquo乃氣服于内,心正于懷,取筆書&ldquo不可&rdquo字于粉壁。
梅曰:&ldquo君子當灑灑不羁,吾不忍先生苦心,折節自獻,烈火幹柴,已同一處,君何得無丈夫志?且嘉會難逢,何陽拒之深也。
&rdquo生曰:&ldquo欲心不可遏,然須于難克處克将去,使吾為清清烈丈夫,卿為真真貞女子,不亦兩得之乎!&rdquo梅曰:&ldquo向與童将諧而遽休,今與君将歡而見棄,然則君将為口頭交而已與?&rdquo生笑曰:&ldquo此天欲以完節于二人故耳。
且色膽天大,欲火易燃,識之而不為所使。
若前緣已種,而得蓮娘為壓寨夫人,則當使卿為帶來洞主,決不忍舍汝蕭何之妙情,斷不敢忘汝善才之大德也。
&rdquo相與侃侃正談,舉杯疊飲。
梅亦收拾塵心,倍加愛重,曰:&ldquo君可與阮籍輩齊名矣。
&rdquo生曰:&ldquo吾非薄情漢,特誓于此,彌敢失節,故不首為亂階。
然見色則為色引,視花則為花牽,終不能遺諸胸中,是吾私也。
&rdquo命梅啟窗以驗月色。
忽守桂持燈來,生命入行酒,因備問碧蓮徇及于舅氏,始知其為業師趙樂水之甥女,大驚異。
以知微翁之數、紅雨亭之詩及見碧蓮于隔牆之事,備述于梅。
特蓮有《懷春百詠》并平昔得意佳句,集為一帙,題曰:《留春一話》。
梅聞生之言,心大異之,故并以此集示生。
生啧啧稱羨,題詩于集後: 春心搖曳,無尋蝶使。
姻緣簿裡,偷添名字。
新詞一阕締新盟,佳配雙成償夙志。
----《哭岐婆》 天将旦矣,同童返室,即修一書,命人弛師問疾。
蓮啟觀之,乃劉一春柬也,亦始知其為母舅之徒。
昔嘗一面今又同園,追思紅雨亭之絕句,蓋天啟也。
而情倍念生,不欲久留,幸以舅恙稍可,先父而歸。
甫入門,即問梅曰:&ldquo汝曉我與劉君異事乎?&rdquo梅曰:&ldquo不曉。
&rdquo曰:&ldquo汝知劉君在乎?&rdquo曰:&ldquo不知。
&rdquo曰:&ldquo汝見劉君面乎?&rdquo曰:&ldquo不見。
&rdquo曰:&ldquo劉君來乎?&rdquo曰:&ldquo不來。
&rdquo曰:&ldquo汝曾一去乎?&rdquo曰:&ldquo不去。
&rdquo&ldquo然則劉君又回乎?&rdquo曰:&ldquo不回。
&rdquo曰:&ldquo劉君怪我乎?&rdquo曰:&ldquo不惱。
&rdquo曰:&ldquo何時學得此二字文!然則劉君忘我乎?&rdquo曰:&ldquo何日忘之?終身不能忘。
&rdquo曰:&ldquo劉君思我乎?&rdquo曰:&ldquo豈不爾思?去後常相思。
&rdquo因指壁上之句曰:&ldquo此劉君親手書也。
&rdquo指集後之詞曰:&ldquo此劉君親筆寫也。
&rdquo指内室之床曰:&ldquo此劉君親身坐也。
&rdquo蓮作色曰:&ldquo我略不在,汝引賊入界,汝私于劉君已不可言,而顯迹留壁,更不忌老父覺之耶!&rdquo自起為滅其迹。
梅曰:&ldquo彼自詠花耳,關渠何事。
&rdquo更述生行止端方,和而不流,料今訪古,蓋不多得。
蓮閉目搖首曰:&ldquo孰有盜跖而施仁義者乎?入寶山而空手回者乎?伶俐人至此尋汝學本分者乎?&rdquo梅曰:&ldquo予所否者,天必厭之。
謂予不信,有如皎日。
&rdquo蓮曰:&ldquo天日那管此事?&rdquo梅又盡道劉君好處,譽之不啻口出。
蓮曰:&ldquo汝譽劉君,舉之如欲升之天,進之而欲加之膝,異日容吾試之。
&rdquo
靡日不思,西方美人。
野有蔓草,維葉萋萋。
窈窕淑女,洵有情兮。
山有蕨薇,其葉。
我之懷矣,曷其難忘。
隰有苌楚,其葉蓬蓬。
子無良媒,憂心有忡。
林有樸四章,章四句。
又深思:&ldquo留一戒指,不知寓何意?或戒我休折野花乎?或戒我休生妄想乎?或戒我休忘此情乎?或戒我休荒書史乎?或戒我休得苦心頭乎?或戒我休得急心性乎?或戒我休得遽思歸乎?或戒我休對人前說破乎?&rdquo心焉惶惑,排解更難。
而蓮又以微恙少出,素梅終夜不離左右,生欲求一面而不可得,乃畫蓮花一枝,肖己像于側,名曰《愛蓮圖》,懸于書壁,常常對之。
想其坐,則曰&ldquo座上蓮花”想其貌,則曰&ldquo面似蓮花”想其詞,則曰&ldquo口出蓮花”想其行,則曰&ldquo步步生蓮花&rdquo。
又畫梅花一枝,題其上曰: 鐵石肝腸冰玉肌,風中雪裡逞标枝。
殷勤結爾一知心,為春傳送新消息。
每對此二書,則悠悠蕩蕩,愁喜交集。
一日微雨初過,躍魚戲水,生帶愛童,釣于隔浦池。
吟雲: 化龍原有日,暫伏在清流。
萬丈深潭難設計,且将蚓餌釣鳌頭。
早上金鈎,早上金鈎。
蓮先見之,謂梅曰:&ldquo劉君未谙釣術,所謂水濱之役夫也。
&rdquo梅曰:&ldquo釣術何如?&rdquo蓮不答。
梅喻其意,掀簾指生曰:&ldquo臨淵羨魚,何不退而結網?&rdquo生聞之,即抵窗前。
梅遽閉其窗曰: 休桠佳懷休假呆,好将啞謎細論猜。
我家門戶重重閉,春色緣何得入來? 生索然沮興,曰:&ldquo前日佳情方沐,而今日又複變卦,焉得以隔浦池目為浣溪沙,以培桂軒署作回心院乎?&rdquo即棄釣歸室,将愛童而睡。
睡起,即令童取酒,飲至醉,枕書隐幾。
聞叩門聲,放之入。
乃金友勝,因至書坊,覓得話本,特持與生觀之。
見《天緣奇遇》,鄙之曰:&ldquo獸心狗行,喪盡天真,為此話本,其無後乎?&rdquo見《荔枝奇逢》及《懷春雅集》,留之。
私念曰:&ldquo男情女欲,何人無之?不意今者近出吾身,苟得遂此志,則風月談中又增一本傳奇,可笑也。
&rdquo送友勝出,愈醉不可及,複隐幾而卧。
又聞叩門者,乃守樸翁内侄耿汝和也。
是人刻而妒,奸而險,唱和每出生下,而反好勝,生稍輕之;又嘗對生求守桂,生不與,故有憾于生。
是日偶至,見生窗有《燭影搖紅》一詞,盡含風味。
且素知他側居一女,心甚疑之。
而生尚酩酊,汝和因強生解其詞。
生朗誦一遍,因被酒,漏言曰:&ldquo吾心可成金石,雖蘇張更生,弄轉圜之舌,不能間我愛也。
&rdquo汝和乘醉以言挑之,生笑曰:&ldquo吾始睹其貌,心之而不置,吾既得其詞,手之而不釋,意者同志相得與?&rdquo汝和故作不解。
生吟曰: 隔漢美姬,女中解魁。
今朝重睹西施。
奈情猿怎持? 興言念之,心如醉兮。
縱然今夜于飛,恨佳期已遲。
《四字令》 汝和曰:&ldquo此事何所據?&rdquo生袖出碧蓮《桃源憶故人》詞遞汝和觀之,曰:&ldquo汝虛甘罪,所供是實。
&rdquo愛童計不知所出,适欲接之,而汝和即懷去。
生曰:&ldquo自我得這,自我失之,亦複何恨!&rdquo又大笑就寝,童捧之而睡。
至夜半言之,而生瞀然不記也。
徐徐問其詞,生曰:&ldquo昨日果大醉耶?&rdquo童尤之曰:&ldquo三爵不識,矧可多乎?小事糊塗,而大事亦糊塗,此何等事,而可不避人耳目?風流罪過,已今供招,而又虛名實禍者,奈之何!且耿生素肯發人之私,今又得此,必是報聞于吾主,自疑圖禍隙矣。
久念使人驚怖。
&rdquo生彷徨曰:&ldquo怪哉!喜為憂根,福為禍本,吾志從此休,吾行從此劣。
豈非禍從手發耶?&rdquo又曰:&ldquo吾固無足惜,奈玷蓮娘何!乃知酒之流禍矣。
許文仙真聖人也,許文仙真聖人也!&rdquo因繞幾而行。
童亦不樂。
生曰:&ldquo汝未知我心,近日心事有勢不得行者,但欲醇酒求醉耳。
&rdquo 至午,守樸翁招生與汝和飲于私室,生再四不欲行,久之,曰:&ldquo詩雲&lsquo豈不欲往,畏我朋友&rsquo。
我之謂與?&rdquo勉強赴酌。
汝和對生微笑,曰:&ldquo酒道真性。
&rdquo又曰:&ldquo勿憂,明早還汝。
弟憐幾月好用心,羨汝一人獨專樂耳。
獻出守桂,自有商量。
&rdquo生遂雜以他詞,幸守樸翁不覺。
生乃俯意卑詞,小心貌,不敢出氣。
汝和揚揚自得,略不為禮。
生勸以大觥,汝和曰:&ldquo爾亦欲吾醉,乘中處事耶?故不飲。
&rdquo生亦不能對。
愛童行酒,心抱不平。
偷至汝和窗外,濕紙窗窺之,見蓮詞壓于硯側,喜曰:&ldquo得來全不費工夫,可謂慢藏矣。
劉相公之福,孫蓮娘之幸也。
&rdquo逾窗竊取而歸。
生别汝和,不勝忿懼,而愛童呈是柬詞,道其所由。
生如夢初覺,如醉方醒,撫童背謝之,曰:&ldquo微子,則吾不知所終矣。
仿幸全璧歸趙,如合浦珠還,深荷百朋之錫,縱彼能吹毛求疵,亦與白賴而已。
&rdquo 後汝和失柬所在,意童竊去,呼童質之,将欲白于守樸翁。
童懼,先于守樸翁處短之,且捏訴以妒生之故。
而是日,生之家童至。
生父母以生久不歸,因召之。
生默然。
然以耿子為嫌,&ldquo吾且歸,可以消猜釋忌。
&rdquo故辭翁欲行,而終不能舍碧蓮也,作回文一絕: 牽情最恨别,人仙美少年。
又詞一阕: 風裡楊花輕薄性,銀燭高燒心熱。
香餌懸鈎,魚不輕吞,枉把鈎兒虛設。
桑蠶到老絲長絆,針刺眼淚流成血。
思量起枯枝花朵,果兒難結。
海樣深情忍撇,似夢裡相逢,不成歡悅。
出水雙蓮,摘取一枝,可惜并頭分拆。
猛期月滿會娥,誰知是初生新月。
折翼鳥,甚是于飛時節。
&rdquo《花心動》 生将行,私囑童曰:&ldquo耿生為吾所輕簡,實為汝故,緻成嫌隙,汝亦當自愛。
吾去後,老翁前有萋斐,汝亦當周旋粉飾。
&rdquo童曰:&ldquo相公至此,愛敬者無分小長。
此人龊龊傲視,吾家大小皆嫌。
吾已于主翁前道過,彼雖置萬喙,決亦不信。
但行矣,不久且當奉迎。
&rdquo生至園中,見蓮閨緊閉,料不得見,作詞付童曰:&ldquo蓮娘處為我申意。
&rdquo即日辭行。
汝和終有憾于生,于翁前暴其過。
翁終以先入之言為主,而心不直之,乃曰:&ldquo劉生至日,吾夢見池中一鯉化龍,一春即乘之而去。
吾重其所夢,慕其為人,因處之于此,期飛揚為吾光。
且視彼待汝亦謹厚,故汝陷人不義,乃面朋面友耳。
吾不願汝曹有此行也。
&rdquo汝和愧且恨,自至生寓,見窗壁題吟,愈嫉之。
托以覓生為由,徑達蓮所。
時蓮與梅共坐窗下,相與談生,曰:&ldquo久不見劉生,近日不知作何狀?&rdquo梅曰:&ldquo劉君者,國士無雙,人物第一,必非久下人者也。
&rdquo蓮曰:&ldquo何謂?&rdquo梅曰:&ldquo劉君有何郎之貌,有子建之才,有張敞之情,有尾生之信,惜其淹揚子之居,塞田洙之遇,是以晝興賈生之歎息,夜懷宋玉之悲傷耳。
今乍與之會,如飲醇醪,不覺自醉矣。
&rdquo蓮曰:&ldquo吾所見亦然,但昨晚夢劉君别我而回,我留之,彼雲:&lsquo被人妒陷,聊以避謗。
&rsquo初不知其故也。
&rdquo适耿汝和直至前,蓮與梅不及避。
汝和遽曰:&ldquo劉熙寰在否?&rdquo梅曰:&ldquo吾處深閨,君處書室,是惟風馬牛不相及也。
孰為熙寰?君為誰?其誤入桃源矣。
&rdquo汝和曰:&ldquo吾乃耿相公,為《桃源憶故人》故至此。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rdquo梅無以對。
汝和又诳曰:&ldquo劉一春本微家子,吾輩羞與為伍。
今得罪于吾翁,已作逐客,決無複來之理。
汝若戀戀有故人情,乃明珠暗投耳。
&rdquo徑拂袖笑聲而去。
蓮聞之,惶惶如有失,嗚嗚不能語。
茫茫無容身之地,謂梅曰:&ldquo知人知面不知心。
此必劉君不能自慎,以緻露醜于人。
情欲之事可遣,失身之罪難逃。
今後宜吞刀割腸,飲灰洗胃。
免使青蠅玷玉。
&rdquo少頃,又見汝和昂然往來于隔池,揚言曰:&ldquo迎春軒今為吾行樂窩矣。
&rdquo蓮曰:&ldquo劉君必被此人妒陷無疑,斂迹避狂,料有以也。
&rdquo梅曰:&ldquo劉君挽不留,耿子推不去。
使劉君若在,豈使耿子至此!&rdquo值守樸翁至,汝和潛回。
蓮令梅密扃其窗,非事則不啟,以避耿也。
覓蓮記傳(中) 次日,愛童叩窗不獲,轉至欣欣亭後,見蓮、梅共立于石榴樹下。
蓮急喚入,問其故。
童亦為生諱之,蓮懷少釋。
童出袖中雲箋,曰:&ldquo此劉相公辭帖也。
&rdquo拆觀之: 萬種相思未了償,被人生嫉妒,又參商。
花前笑語尚留香。
輕别也,能得不思量? 寄語囑蓮娘,莫忘前日話,換心腸。
好将密約細端詳。
卿知否,吾意與天長。
《小重山》 蓮未知生來期,情不能舍,亦成一詞: 二郎神去竟何之?重疊山西。
亭前柳樹空啼鳥,滿庭芳草萋萋。
我怨王孫薄幸,聲聲謾訴凄其。
長相思憶舊遊時,春鎖南枝。
而今仲夏初臨也,疏簾淡月空輝。
試問阮郎歸未,念奴嬌怯誰知。
《風入松》十四牌名 愛童歸,正遇汝和于迎春軒。
汝和笑迎,問之曰:&ldquo汝自何來?&rdquo曰:&ldquo來處來。
&rdquo不顧而去。
汝和嗔之曰:&ldquo媚劉子,牽蓮娘,蔽主耳目,皆此頑童,其過之首、罪之魁乎!&rdquo。
然汝和雖知之,而至此亦莫如之何矣。
生于守樸翁家,行舟出門,聽一谶語:忽一小舟相值,二書童各執蓮花,相與聯句曰: 馥馥碧蓮花,有分歸吾手。
異日掇蓮房,取次求新藕。
一駕舟者曰:&ldquo大官好捷才!決中,決中!&rdquo生驚喜曰:&ldquo此即知微翁&lsquo覓蓮得新藕&rsquo之句也。
數與谶合,或者其有驗乎?&rdquo行未二裡,又遇一舟,聞笙鼓聲,乃生友樂昌時、上可仕挾妓高巧雲、包伊玉遊碧荷渚,邀生過酌。
舟舣而行。
巧雲曰:&ldquo曾得文仙蹤迹乎?昔與吾為姊妹們,行動坐卧,心心口口皆劉相公也。
&rdquo生喟然曰:&ldquo纥乾山頭之雀,不知漂泊何所,蘆花明月,尋亦無處,身不由己,琵琶别舟。
今見卿,又動往想矣。
&rdquo各别而歸。
家居将旬日,獨行,獨步,獨坐,獨吟。
買樂無文仙矣,吟詠無碧蓮矣,傳情無素梅矣,承值無愛童矣。
想迎春軒之景益切,則抱耿汝和之恨益深。
常書空作&ldquo咄咄&rdquo語,默地自念隐語曰:&ldquo吾當火燒其耳,水淹其目,木塞其口,不足以洩其恨。
&rdquo當食食忘,當寝寝廢,雖父母亦不解其意也。
一日,會一奉、一泰于友仁館而回,獨處書樓,見月散餘晖,形影相吊,歌曰: 巒嶼獻翠兮,天際雲開。
雲際月來兮,光浸樓台。
清光瑩澈兮,照我孤獨。
孤影相吊兮,遐想多才。
次日,整騎,往萬石山探友,适舟自南來,推篷者,守桂也。
生于馬上問曰:&ldquo胡為乎來哉?必有以也。
&rdquo童曰:&ldquo奉主翁命來請。
&rdquo生返騎,曰:&ldquo不去則辜蓮,欲去則忌耿,如進退掣肘何?&rdquo童曰:&ldquo耿氏為吾主不悅,已随父至遼東。
吾來時,蓮娘、梅姐皆有私囑,此行安穩,不必猶豫也。
&rdquo生以手加額曰:&ldquo此天助吾!&rdquo辭父母啟行。
父囑曰:&ldquo守樸翁為我契交,汝當執弟子禮,用心舉業,無辜留汝意。
&rdquo生受命登舟。
童曰:&ldquo頗懷蓮娘否?&rdquo生出新制《半天飛》曲。
命童唱之: 花樣嬌娆,便有巧手,丹青怎畫描?越地把芳名叫,能勾在懷中抱?倘就了鳳鸾交,我再替你畫着眉梢,整着雲翹,傅着香腮,束着纖腰。
多媚多嬌,打扮做個觀音貌。
不羨當年有二喬。
費盡心情,他作怪跷蹊不志誠。
假意兒胡答應,不顧我添新病。
實為你漸勞形,隻落得吃着虛驚,挨着殘更,撫着愁胸,怨舒前生,雙眼睜睜。
無缰意馬難拴定,何日堂開孔雀屏? 即晚抵舊寓。
時守樸翁構一亭于隔浦池上,初成,上署一匾,浼生書之。
又晤知微翁之數,欣然大書曰&ldquo覓蓮亭&rdquo。
心自喜曰:&ldquo又增我一樂地也。
&rdquo 次日,天色暄熱,生設幾于無署亭中。
命童取文具,連揮數幅。
有迎春軒之詩,有晴晖、萬綠亭之歌,有閑閑堂之記,有蘭室、無署亭之詞。
皆各書以真草篆隸,字字龍蛇,章章星鬥,煥然新目,整飾可愛。
守樸翁創一見之,不覺鼓掌曰:&ldquo重勞珠玉,蓬筚生輝。
&rdquo 薄暮,置酒覓蓮亭中,邀師生共賞之。
生視池中,有并頭蓮數枝,慶幸不置。
翁曰:&ldquo吾種荷幾年,今始睹此蓮,蓋為子而瑞也。
&rdquo生讓不敢當。
時月東升,正照蓮紗窗,生凝眸熟視,若欲飛渡。
忽其師叩桌歌曰: 新亭趁晚泛霞觞,槐蔭微剩雨餘涼。
鴛鴦躍處晴波□,開遍荷花風亦香。
夜闌披月扶歸去,醉誦《南山》詩一章。
守樸翁亦作一詞,名《秋波媚》: 碧天夜色浸閑亭,荷香帶露清。
身邊皓月,杯中詩思,分外風情。
臨風對月聯詩句,詩成醉亦醒。
一觞歌罷,萬聲俱寂,四壁空明。
其師與守樸翁命生為覓蓮亭詞,生應命曰: 向晚新亭共賞,荷開香溢壺漿。
愛蓮情似藕絲長,心與波紋蕩漾。
欲把蓮房掇取,宛隔在水中央。
鴛鴦兩兩睡黃梁,做個宿花模樣。
《西江月》 守樸翁笑曰:&ldquo少年詞趣,自是逸灑。
&rdquo取筆,命生書于粉壁。
題曰&ldquo愛蓮子一春書&rdquo。
翁喜,對生談乘龍之夢。
生暗幸,以為乘龍佳婿。
盡歡而散。
生酒後與師占《百字令》: 脂唇粉面,記相逢,才是傷春時節。
耽憶貪念,又早是捱過兩三四月。
用盡機關,搜窮計較,滋味空親切。
言挑語弄,兩下都無休歇。
欲待丢下冤家,悶心頭系了千繩百結。
病态愁腸,暗地裡,不覺吞聲哽咽。
憂怨人心,相思之病,萬口渾難說。
有分乘龍,畢竟尋個歡悅。
有頃,愛童對生曰:&ldquo相公覓蓮亭詞嫌于太露,恐耿生之外有耿生也。
&rdquo 後翁果以覓蓮亭之詞,憶耿汝和之言,追思閑閑堂之句,亦不能無疑于生。
忽留童于内,命女使繡鳳送茶果。
生晚謂童曰:&ldquo自至此,未見女使。
今日獨遣美婢至,果何意?昔有倚草附木這妖,是無以我獨居而竊至弄人耶?&rdquo童曰:&ldquo婢名繡鳳,吾主所愛,不必外疑,但我家家政甚肅,無分毫犯清議。
前有耿子之說在焉,知不以此試真僞邪?&rdquo生大悟曰:&ldquo汝言亦大有理,真智囊也。
&rdquo 越日黑晚,又留守桂,命繡鳳攜酒果,至則扃其門,鳳從容以卮勸生。
生視之,比前加衣飾,有比昵态。
生曰:&ldquo久有守桂,何勞汝至再?且暮夜無人,使我不安。
請歸内。
&rdquo鳳甚愛生,莫不欲即行,目生曰:&ldquo守桂有他事,未得陪。
因無人,故至此。
昔耿官人欲求伴少刻而不得,今反不欲我一伴耶?&rdquo生曰:&ldquo誰遣爾來?來意何謂?&rdquo鳳曰:&ldquo況今出家主,既來之,則安之,亦當惟命是從矣。
&rdquo生曰:&ldquo君子不為昭昭申節,不為冥冥堕行。
汝在此,無能損我。
如嫌疑,何敢酒一卮。
&rdquo謝而遣之。
未出門,守樸翁帶愛童候于門外已久,進與生叙談,夜分而回。
生倍服童之言,而守樸之疑冰釋矣。
蓮自生歸之後,意緒沉沉,百不經處,惟翻閱書本,檢考詩詞。
幾上有《草堂詩餘》,信手揭之,見《蔔算子》詞雲:&ldquo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
畢竟年年用着來,何似休歸去。
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
&rdquo掩卷歎曰:&ldquo是詞能道吾心中語。
&rdquo改其末韻雲:&ldquo繡閣佳人也是愁,暗淚飄紅雨。
&rdquo是時蓮之表妹邵慶娘,乃母姑之女也,幼常居住,甚相得,以冬間于歸,恐又不得會,特至候蓮,蓮父留之。
故蓮雖知生之已至,而不敢窺園者數日。
生亦自來已久,不獲一見,心亦疑之。
且蓮以汝和之事為戒,生以繡鳳之試為嫌,彼此兩存形迹。
但令童往觇,亦不識慶娘,不敢交一語而返。
生候晚,乘月縱步,又聞蓮父笑聲徹外,作六言、七言,自吟而回: 相遇美人未偶,綠窗恨我東西。
一笑陽台夢到,依然秦嶺雲迷。
一自花飛怨杜鵑,誰知今日尚無歡。
平生欠卻鴛鴦債,捱盡相思思未完。
後慶娘方歸,蓮又以母舅樂水寝疾,偕父往視,獨留梅看家。
生次日至其處。
梅于覓蓮亭上倚欄看花,見生,口稱:&ldquo久違!&rdquo即訴汝和之事。
生問蓮娘去處。
梅曰:&ldquo舅氏有疾,父子往探,剩吾作空房主人。
索居閑處,難免沉默寂寥,無人惜我之孤零也。
&rdquo生曰:&ldquo客齋旅榻,閑欲獨詠,有愁如海,精衛難填。
吾為汝心動神疲,其如汝堅持雅操何!&rdquo梅含笑曰:&ldquo今晚不棄,開窗以奉歡笑。
&rdquo生佯曰:&ldquo吾正人,豈可近花月之妖?使愛童伴汝。
&rdquo梅曰:&ldquo所謂己不用而使子弟為卿者也。
然則君言果不足信乎?&rdquo生曰:&ldquo真戲耳。
敢忍自外,非人情也。
&rdquo 生晚造之,梅推窗曰:&ldquo自南過荼□架,轉欣欣亭,則可以入此室矣。
吾将俟君以著乎。
&rdquo而生入蓮房,極其精潔,紗帳垂鈎,寶爐香袅,鏡台春盎,翠簟風生。
房之内房後窗外有花壇花屏,盆魚鳳竹;内列瑤琴,并文幾玩器,旁一桌,有詩詞史籍。
壁間張小小詩畫,皆蓮親筆。
側側小房,凡女工所需之物鹹具。
東池一室,蓮父設榻,扃其門,不可入。
生曰:&ldquo自海棠開後,望到如今,未由親履。
今幸睹之,如入仙宮,遊月窟,敢忘盛德之權輿乎!且為耿汝和秉心不良,特與吾為水火,今乃遠行,豈非數乎!&rdquo因坐于内房。
梅自出整小酒。
時春台上有花盆,尚留一朵,生戲題于粉壁: 東君瞞我去何急,望中翹首追無及。
忙重韶光去收拾,遺下一枝芳可挹。
我今笑折手中執,嬌客一睹喜交集。
貫來不許啼鵑泣,醉中常對胭脂濕。
梅具酒進房,時幾上有宋玉《諷賦》、司馬《美人賦》。
生方閱之,梅乃施其上服,表其亵衣,自橫陳于生之旁,逸興飄飄,若不可已。
生曰:&ldquo佳人先有情乎?&rdquo梅曰:&ldquo情之所鐘,正在吾輩。
情之一字莫須有,今夕之會,上至天,下至地,東西南北,惟吾兩人在也。
當兩個舒暢,以勾夙帳。
自非天崩地陷,夫複何憂?&rdquo生猛思曰:&ldquo宋玉尚不忍愛主人之女,長卿猶不肯私自陳之姬,吾所以用意于碧蓮者,蓋欲謀為百年計耳。
彼素梅縱為侍女,亦良家處子也,何得波頹瀾溢,以妄污清質乎?&rdquo乃氣服于内,心正于懷,取筆書&ldquo不可&rdquo字于粉壁。
梅曰:&ldquo君子當灑灑不羁,吾不忍先生苦心,折節自獻,烈火幹柴,已同一處,君何得無丈夫志?且嘉會難逢,何陽拒之深也。
&rdquo生曰:&ldquo欲心不可遏,然須于難克處克将去,使吾為清清烈丈夫,卿為真真貞女子,不亦兩得之乎!&rdquo梅曰:&ldquo向與童将諧而遽休,今與君将歡而見棄,然則君将為口頭交而已與?&rdquo生笑曰:&ldquo此天欲以完節于二人故耳。
且色膽天大,欲火易燃,識之而不為所使。
若前緣已種,而得蓮娘為壓寨夫人,則當使卿為帶來洞主,決不忍舍汝蕭何之妙情,斷不敢忘汝善才之大德也。
&rdquo相與侃侃正談,舉杯疊飲。
梅亦收拾塵心,倍加愛重,曰:&ldquo君可與阮籍輩齊名矣。
&rdquo生曰:&ldquo吾非薄情漢,特誓于此,彌敢失節,故不首為亂階。
然見色則為色引,視花則為花牽,終不能遺諸胸中,是吾私也。
&rdquo命梅啟窗以驗月色。
忽守桂持燈來,生命入行酒,因備問碧蓮徇及于舅氏,始知其為業師趙樂水之甥女,大驚異。
以知微翁之數、紅雨亭之詩及見碧蓮于隔牆之事,備述于梅。
特蓮有《懷春百詠》并平昔得意佳句,集為一帙,題曰:《留春一話》。
梅聞生之言,心大異之,故并以此集示生。
生啧啧稱羨,題詩于集後: 春心搖曳,無尋蝶使。
姻緣簿裡,偷添名字。
新詞一阕締新盟,佳配雙成償夙志。
----《哭岐婆》 天将旦矣,同童返室,即修一書,命人弛師問疾。
蓮啟觀之,乃劉一春柬也,亦始知其為母舅之徒。
昔嘗一面今又同園,追思紅雨亭之絕句,蓋天啟也。
而情倍念生,不欲久留,幸以舅恙稍可,先父而歸。
甫入門,即問梅曰:&ldquo汝曉我與劉君異事乎?&rdquo梅曰:&ldquo不曉。
&rdquo曰:&ldquo汝知劉君在乎?&rdquo曰:&ldquo不知。
&rdquo曰:&ldquo汝見劉君面乎?&rdquo曰:&ldquo不見。
&rdquo曰:&ldquo劉君來乎?&rdquo曰:&ldquo不來。
&rdquo曰:&ldquo汝曾一去乎?&rdquo曰:&ldquo不去。
&rdquo&ldquo然則劉君又回乎?&rdquo曰:&ldquo不回。
&rdquo曰:&ldquo劉君怪我乎?&rdquo曰:&ldquo不惱。
&rdquo曰:&ldquo何時學得此二字文!然則劉君忘我乎?&rdquo曰:&ldquo何日忘之?終身不能忘。
&rdquo曰:&ldquo劉君思我乎?&rdquo曰:&ldquo豈不爾思?去後常相思。
&rdquo因指壁上之句曰:&ldquo此劉君親手書也。
&rdquo指集後之詞曰:&ldquo此劉君親筆寫也。
&rdquo指内室之床曰:&ldquo此劉君親身坐也。
&rdquo蓮作色曰:&ldquo我略不在,汝引賊入界,汝私于劉君已不可言,而顯迹留壁,更不忌老父覺之耶!&rdquo自起為滅其迹。
梅曰:&ldquo彼自詠花耳,關渠何事。
&rdquo更述生行止端方,和而不流,料今訪古,蓋不多得。
蓮閉目搖首曰:&ldquo孰有盜跖而施仁義者乎?入寶山而空手回者乎?伶俐人至此尋汝學本分者乎?&rdquo梅曰:&ldquo予所否者,天必厭之。
謂予不信,有如皎日。
&rdquo蓮曰:&ldquo天日那管此事?&rdquo梅又盡道劉君好處,譽之不啻口出。
蓮曰:&ldquo汝譽劉君,舉之如欲升之天,進之而欲加之膝,異日容吾試之。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