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下層
關燈
小
中
大
以年老續婚,故謂&lsquo老劉郎’今彼寓小洛陽為客,明示我以未曾有婚之意。
然以岑寂,何預他人?而遽欲斯人共一床,則傷于欲速而無禮。
&rdquo梅曰:&ldquo彼謂&lsquo斯人&rsquo者,何人也?&rdquo蓮曰:&ldquo斯人者,斯人也,必求其名以實之,則鑿矣。
&rdquo與梅并立,久無語。
梅曰:&ldquo何思?&rdquo蓮曰:&ldquo吾亦欲改集以和,适以詩答所窘,安排句法,已難尋較,是輸他一首矣。
&rdquo梅曰:&ldquo還有一首。
&rdquo袖出一絕,與蓮觀之,乃針刺成者。
蓮見之,曰:&ldquo怪哉,怪哉!異哉,異哉!有是事哉!&rdquo梅曰:&ldquo何故?&rdquo蓮曰:&ldquo汝未知來曆。
此吾作于母舅園中紅雨亭挂屏上,亦以金針刺成。
此帖汝得于何地?天地間有此意外偶然事,其神運乎?其鬼輸乎?竟莫測所自也。
&rdquo梅曰:&ldquo吾昨得于池右之蘭室。
意謂蓮娘所書樣,于形迹太露;使出于劉君,不知何由得之?&rdquo蓮長籲曰:&ldquo是園素無外人,吾嘗由此無忌,今與我共之矣。
又況豈無他人,當斂足縮步,辍筆息吟,以自韬晦。
然吾書此時毫無着意,自今驗之,似字字有情。
苟詩作憑,良緣天啟,則韓夫人之紅葉再流禦溝何異也。
&rdquo 正論間,生推門而至,見蓮、梅俱在,步又中止,倚花而偷望之。
花面與粉面争嬌,脂香與花香競馥,自不忍舍,歎曰:&ldquo凡間仙人,可以療饑。
&rdquo又歎曰:&ldquo碧蓮、素梅者,千萬人中兩人耳。
&rdquo占詞二阙,書于手帙: 愛殺芬芳春一點,嬌姿壓倒楊妃。
倚花注目已多時。
枯腸聊上渴,餓眼暫充饑。
對面重逢無妙策,費吾一段心機。
何時親貼豔豐頤。
玉钗挂吾首,羅袖拂吾衣。
《臨江仙》 花滿枝,蝶滿枝,戀戀迷香不忍歸。
迎暄曬粉衣。
盼佳期,算佳期,盡付書齋懶睡時。
春情許夢知。
《長相思》 蓮歸,猶折花在手,蝴蝶繞花而飛,梅曰:&ldquo蝴蝶有情,相随不舍,其為花乎?其為蓮娘乎?&rdquo蓮曰:&ldquo愛花則為花,愛我則為我,何怪蝴蝶之迷戀也。
&rdquo命取筆,書一《愛花詞》于東檐之壁: 一枝花外漾新晴,賣花聲裡春光洩。
正解語花嬌,山花子豔,後庭花未結。
猛睹蝶戀花梢,也須索賞宮花,沉醉花陰歌笑徹。
待醒來,向柰子花前,木蘭花畔,鬥百花奇絕。
莫放雨中花謝,落路花飛,斷送了賞花時節。
等閑間落花紅滿地,又早見石榴花放迎新熱。
金錢花散美人愁,菊花新處情人别。
冷清清開到臘梅花,意孜孜揉碎梅花雪。
(二十牌名) 後生見之,料蓮所作,笑曰:&ldquo花固可愛,豈知春可惜乎?&rdquo對一《惜春詞》,并書于後: 春從天上來,春霁和風扇淑。
沁園春景巧安排,花柳分春,有流莺宿。
單衣初試探春令,喜的是畫堂春滿,錦堂春足。
那更慶春澤畔,正肆消春水來,有魚遊春水分波綠。
玉樓春盎日初長,忽看海棠春放,春光好,好看無拘束。
又何如登帝春台,賞漢宮春,謾醉春風中,齊唱徹宜春令曲。
休輕放绛都春光,武陵春去,春雲怨惹愁眉蹙。
(二十牌名) 題罷,回至壇前,抱膝而坐,心自計曰:&ldquo吾之見蓮者,邂逅也。
吾之寓此者,暫也。
吾之窺蓮者,私也。
蓮之愛我者,幸也。
彼此之傳情歌詠者,禮所禁也。
吾志之所期者,未可必也。
知微翁所雲者,渺茫之數也。
而蓮之年則已及笄,而必有他适矣。
吾欲乘邂逅之暫,觸禮之所禁,僥幸以行吾私,焉保其不他适而必符此數、必遂吾志乎?使我後日要醜婦,則我當為我惜,而彼亦當惜我。
使彼終身伴拙夫,則彼當為彼惜,而我亦當惜彼,眷眷情緒,兩下湮沉矣。
然既生春,又生蓮,天若行方便,必無此事也。
&rdquo怅怅然自為問答者久之。
又欲至文仙處以散積悶,值守樸翁帶二歌童攜酌于閑閑堂。
生醉甚。
翁斟大卮勸生,生力辭。
守樸翁曰:&ldquo吾羨子有八鬥之才,倚馬可待,今以情字為韻,若能立就一絕句,吾當代子飲之。
&rdquo生即應曰: 燕春台外柳梢青,晝錦堂前醉太平。
好事近今如夢令,傳言玉女訴衷情。
(八牌名) 守樸翁素質直,初不知生之寓意有在也,但笑曰:&ldquo玉女,即嫦娥也。
今秋必要高中。
&rdquo盡歡而别。
後蓮睹生所對之詞,歎曰:&ldquo何物老奴生此甯馨兒!美口聲,铮铮乎敲金戛玉;賣俊俏,藹藹然惜玉憐香。
如百戲場中子弟,件樣精通。
風月前容吾二人唱和,足稱勁敵。
悠悠蒼天,悠悠蒼天,有志難酬!仰呼無益,萬般心緒付之一聲歎籲!若錯過此生,則春風徒笑我矣。
&rdquo乃以春、花二字結之。
雕欄春色上花梢,花底春莺巧更嬌。
春為花開添富貴,花因春到逞嬌娆。
花容不久春空老,春景不多花暗消。
幾欲留春了花言,落花春夢杳迢迢。
蓮以此詩書于片紙。
偶愛童持瓦盆到池邊覓取小魚,梅見之,親至,問:&ldquo欲何為?&rdquo曰:&ldquo劉相公近因興悶,欲取置幾案,竊其活潑之趣耳。
&rdquo梅遞蓮詩于童,曰:&ldquo興趣在此,何以魚為。
&rdquo童曰:&ldquo何故?&rdquo梅曰:&ldquo汝不見《愛花》、《惜春》二詞乎?今兩個合而為一,見之則興自活潑矣。
&rdquo童持歸奉生。
述梅之言。
生閱之,不覺鼓舞。
自是,蓮常凝目窗外,又恐生之見,又恐生之不見;意欲絕生,情不忍絕,意欲許生,身不敢許;每羞澀依依,有不可形狀意。
面對小軸,乃《美女怯春圖》,蓮戲之曰:&ldquo吾因春無奈耳。
爾無知,何作此郁結狀也?&rdquo乃賦于其上曰: 萬斛新愁眉鎖住,憑欄不賦啼鵑句。
終朝理恨幾時舒,良工難畫相思處。
多情對此愁如結,心随風逐沾飛絮。
不如将心托筆寄丹青,落得不知春歸去。
《步蟾宮》 又書一詞于綠窗之側,濃淡筆,短長句,以堅生志、寫己怨也。
春山愁壓慵臨境,憶芳菲,嗟薄命。
望中煙草連天,座裡花陰斜映。
空度流年,虛浪美景,誰把佳期牢訂?對景怨東風,無語垂簾靜。
狂風浪蝶多情興,争抱一枝紅杏。
鹧鸪隔樹喧聲,喚動惜春心性。
燕子雙雙,莺兔對對,花也枝枝交并。
蓮書未畢,因慶娘處女使至,亟入接問。
少頃生至,誦之,知其為《晝夜樂》詞而未填成,取筆續之曰:&ldquo百物總關情,何事人孤另。
&rdquo(《晝夜樂》)時鹦鹉處于檻内,連呼&ldquo有客&rdquo。
生曰:&ldquo客是誰?&rdquo蓮于内低應曰:&ldquo忽到窗前,疑是君矣。
&rdquo自為卷簾,見生猶執筆而立,對生曰:&ldquo有客,有客。
&rdquo生執其筆,相揖于隔窗。
生曰:&ldquo隻分窗内外耳。
我見蓮娘多妩媚,想蓮娘見我亦如是也。
&rdquo蓮未及對,忽回首,梅立于後。
曰:&ldquo所言公,公言之。
&rdquo蓮逸别室。
生曰:&ldquo主人何避客之深也?&rdquo猶不忍去,撫窗窺内。
梅亦曰:&ldquo何為至此?得非欲窺見室家之好乎?&rdquo生曰:&ldquo為室家不足,無奈看花洛陽,以收天下春。
&rdquo梅又含意曰:&ldquo先生儒者,當折桂枝,醉春紅,占春魁。
今穿花至此,豈三年力學不窺園者乎!&rdquo因笑倚窗側,以袖拂生。
生亦倚身窗外,以手撫梅曰:&ldquo蓮娘情何如?&rdquo曰:&ldquo不濃不淡。
&rdquo生曰:&ldquo繡戶春風暖,想蓮娘心熱矣。
&rdquo梅曰:&ldquo青燈夜雨寒,恐先生心冷耳。
&rdquo正谑間,蓮至,命梅煮茶。
梅少退。
蓮至前,将露私言,似欲接手,而童已至。
梅内指曰:&ldquo鬼仆又來矣。
&rdquo各默默而散。
童曰:&ldquo适來王謝諸公來訂文會,叩門至軒中。
吾善計回之去。
恐夜來攝蹤,識破行徑,故唐突而來請。
&rdquo生曰:&ldquo甚是。
&rdquo步至東,坐于湖山石上。
愛童拂拭落花。
生曰:&ldquo昔日相逢,碧桃初放,今梅酸濺齒,春氣将闌。
天上好景,人間樂事,顧不為我留也。
&rdquo作詞送春: 殘花無奈黃昏雨,那更更長苦。
枕頭聽得子規啼,叫道春光今去幾時回。
東君不管離人老,花信憑誰讨?一生須得幾青春,盡在書齋做個憶春人。
次日,生憶玩詞之處,已沉感蓮之惠然肯近,而尚未能接一心話。
會愈多則情愈戀,話更難則念更深,雲破月來之時,花落門扃之際,皆惱人滋味也。
占《賀聖朝》詞: 癡心偷步巫山下,枉自擔驚怕。
胸前着次,心腸幹熱,誰人堪話。
書中之女千金價,甚日青鸾跨?心似風筝,身如傀儡,懸懸牽挂。
又《春光好》: 春已矣,樹浮青。
少啼莺。
數點催花雨,美聲不可聽。
心事千頭千腦,幽齋孤影孤形。
誰問玉人曾約否?半應承。
又三字詩: 月升樹,花影重。
酒未醒,愁又濃。
蓮亦自見生之後,常無言靜坐。
素梅侍側,一目視蓮,久不移。
蓮曰:&ldquo視我何為?&rdquo梅曰:&ldquo近來善風鑒,能摸心相。
&rdquo蓮曰:&ldquo何如?&rdquo梅曰:&ldquo口内無言,心中有事。
&rdquo蓮曰:&ldquo然,今日情思不爽。
兼倦人天氣,恨不能寄愁天上,否憂地下,第取琴,試操一曲,餘音似前弦。
&rdquo梅為之設幾焚香,置琴于上,蓮方整弦,遽曰:&ldquo指力倦,琴音散,不若以棋較勝負。
&rdquo梅又為之設棋枰。
下未終局,遽推枰而起,自理繡工。
又曰:&ldquo眼昏,不便針線,暖酒較手技可也。
&rdquo酒至未飲,則曰:&ldquo恐醉,姑置之。
&rdquo梅曰:&ldquo消遣我太甚。
今日何異常日?如此,信必有故。
&rdquo蓮曰:&ldquo予實不知。
&rdquo梅曰:&ldquo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矣。
&rdquo蓮曰:&ldquo無浪言,為我卷簾,細數落花,何如?&rdquo梅掀簾,曰:&ldquo外間世情甚不美。
&rdquo曰:&ldquo何故?&rdquo曰:&ldquo綠暗紅稀,飄零顔色,春去矣。
&rdquo蓮喟然曰:&ldquo春去乎?春亦解誤人乎!&rdquo梅曰:&ldquo春不誤人,人有誤春者。
&rdquo蓮曰:&ldquo吾惜春,非誤春也。
&rdquo梅曰:&ldquo惜春何不留春?&rdquo蓮曰:&ldquo春肯為我留乎?&rdquo命取手軸,書曰: 夜雨生愁 煙雨妒春聲不歇,無故把繁華摧折,看欹網留青,斜樂花瓣,不放東君别。
隔檻下香和恨結,淚滴處衣羅凝血。
正冷落佳人,柴門深閉,剛是愁時節。
《雨中花》 春風積怨 春風幾度,空把青年誤。
古道堆紅無數,妝點東君歸路。
樂事于今半已空,園林綠遍消紅。
咫尺窗紗,萬裡衷情,吟付東風。
《青玉案》 靜裡凄寥 鬧嚷嚷春景無涯。
近一簇香車,遠一簇香車。
雨篩風攪攘韶華。
打一夜梨花,飄一夜梨花。
心病也,意兒慵,對一霎紗窗,倚一霎紗窗。
情重也,淚兒枯,歎一聲冤家,念一聲冤家。
恁黃昏簾幕重遮,鼓一部青蛙,送一部青蛙。
《閨怨蟾宮》 望中索莫 小鳥窺人驚枝去,一聲啼歇。
蓮方書,梅笑曰:&ldquo劉先生于窗外多時矣。
&rdquo蓮曰:&ldquo何不早言。
&rdquo欣然投筆而起,控首外望,乃诳也。
蓮甚不快。
遂置前詞,和衣而卧。
而生果至。
梅複曰:&ldquo劉先生于窗前候久矣。
&rdquo強這不能起。
久之。
梅诳生曰:&ldquo蓮娘見君至,反就枕。
&rdquo生曰:&ldquo其似恨我乎?&rdquo梅曰:&ldquo非惟恨,抑且恨。
&rdquo生曰:&ldquo容我一見請罪,何如?&rdquo梅曰:&ldquo君罪太多,罪不容于請。
&rdquo曰:&ldquo我得何罪?&rdquo梅曰:&ldquo竊窺鄰女,眼罪也;吟賦詩詞,口罪也;攀花弄管,手罪也;勤步窗前,腳罪也;用意輕薄,心罪也;私聞竊聽,耳罪也。
然連曰疏闊,一身都是罪也。
&rdquo生曰:&ldquo前諸罪可恕,末後一罪,我自認之。
&rdquo遂悒悒而回。
至晚,蓮于枕上問梅曰:&ldquo劉君此際果岑寂否?&rdquo梅曰:&ldquo有守桂在。
&rdquo蓮曰:&ldquo汝比得守桂否?&rdquo梅笑曰:&ldquo然則蓮娘其岑寂乎?春色惱人眠不得,當坐以待旦。
今日春闌,當高枕無憂矣。
&rdquo蓮不答。
少刻,梅假睡,蓮頻呼之,不應,曰:&ldquo年幼未谙傷春也。
&rdquo梅聞之暗笑。
蓮視殘燈尚在,起而獨坐,書一歌: 花落啼鵑後,紛紛逐晚風。
與我似相識,輕輕入簾栊。
春色殊憐我,傍我頻相從。
春光何富飾,也敗風雨中。
妾顔花作面,春去誰為容?膏沐懶去事,綠雲成飛蓬。
蘭室怯情曉,停針倦女工。
春去知還在,春疇情轉通。
蓦地有長歎,茫然興複空。
寄語傷春者,為我惜飛紅。
越數日,生與其友關世隆、張文傑者,遊酌于園中。
未幾,諸葛鈞至,相與暢飲于萬綠亭。
世隆曰:&ldquo今日劉、關、張複會于桃園,可無侑酒者乎?&rdquo文傑笑曰:&ldquo憑軍師處之。
&rdquo生曰:&ldquo吾熟一妓,招之則來。
平一點紅,足以消酒。
&rdquo遣人邀文仙,則已去迹多日矣。
生少興,勉強聯句,俱至大醉。
生滌手,獨至池邊。
适蓮卷簾,面池獨立,因生手揮殘瀝,授一帕于外,帶一香囊。
生拾之,左右瞻顧,欲以稱謝,而愛童先諸友至。
蓮遙見,長籲避之。
生忌友之覺也,即也偕返,送友出。
命童訪文仙所在,乃知鸨兒之故,欲賣之,恐其不允,诒之行者。
故去數日,而生不知也。
生聞,似有所失,舉蓮帕,檢視繡袋,更憶文仙所贈,又亂一心曲矣。
作詞念之: 章台多柳枝,此枝世稀有。
愛爾美恩情,到我十之九。
别來夢亦勞,天涯幾翹首。
思卿卿在心,念卿卿在口。
料卿也同心,有我相思否? 又因投帕之惠,扣手歌《鳳凰閣》詞: 記當初花下,分明傳約。
思量就把芳心托。
豈料書生福薄,竟成空諾。
能勾向他行着腳? 你也不合,常把眼來睃着。
怎知書幌添蕭索。
奈何哉,這病根幾時芟卻。
直若到空梁月落。
自後蓮情愈濃,心懷恍恍。
素梅亦悉蓮之情,恐蹈他故,再四以言語而試之。
蓮笑曰:&ldquo汝欲以绛桃碧桃、三春三紅之事待我,如傷風敗俗諸話本乎?&rdquo梅曰:&ldquo此事恐非兒女子所可自行。
劉君前程萬裡,自遠大之器,就之恐玷彼清德,絕之恐喪彼性命。
差毫厘而謬千裡,其端在此。
勿謂素梅今日不言也。
&rdquo蓮正色曰:&ldquo何以劉君為惜哉!女子之身,賤之則鴻毛,貴之則萬金也。
鼎當有耳,豈不聞女子妄從可賤,汝弗疑。
&rdquo長歎不語者移時。
複謂梅曰:&ldquo自思天下有淫婦人,故天下無貞男子。
瑜娘之遇辜生,吾不為也。
崔莺之遇張生,吾不敢也。
嬌娘之遇申生,吾不願也。
伍娘之遇陳生,吾不屑也。
倘達士垂情,俯遂幽志,吾當百計善籌,惟圖成好相識,以為佳配,決不作惡姻緣,以遺話巴。
吾度劉君之意無不可,草草之事不難為,而所以不敢輕舉妄行者,蓋長慮卻顧耳。
然劉君之用情于我者,專矣。
日月丸跳,如隙駒壑蛇,深欲息意不思春,恐報劉君之日短也。
&rdquo作一詞: 一睹仙郎腸欲斷,斷腸枉自癡癡。
癡心長日拟佳期。
期郎還不定,定有害相思。
思深偏切愁人夢,夢中添下孤,惶淚滴幾多時。
時動文君想,想在俏相加。
《臨江仙》 倚床而坐,體若不勝。
梅曰:&ldquo弱體不勝衣,為郎憔悴多矣。
&rdquo蓮曰:&ldquo憔悴無傷,恐不能自憔悴而止也。
&rdquo梅亦慮老父覺之,勸以勉強笑語。
良久,蓮笑謂梅曰:&ldquo汝年紀長矣,名桂紅不諧,私呼汝為紅娘可乎?&rdquo桂紅笑曰:&ldquo蓮娘欲作崔,使劉君為張乎?今外無高牆。
内無夫人,旁無和尚,鄰無犬吠,以培桂迎春為普救西廂何不可?而願時時清白,刻刻崖岸,則向所雲&lsquo不敢&rsquo者,真也?誠也?僞也?假也?&rdquo蓮面有慚色,徐曰:&ldquo吾欲尊汝故爾,誰為汝演西廂記也?&rdquo梅曰:&ldquo以桂紅呼紅娘為尊,莫若以素梅為媒婆之為愈尊也。
&rdquo蓮默然含淚曰:&ldquo吾于劉君幸無失德,自以汝可寄心腹,故不少存形迹。
今汝舌劍唇槍,吾何為吞聲忍氣?吾拼索性,汝做得幹淨人也?&rdquo梅執蓮手,跪而告曰:&ldquo吾為戲言,娘何僻見乎?生待我若親,賤奴豈草木人耶?&rdquo蓮曰:&ldquo汝知否,劉君尚未娶故耳。
&rdquo 至晚,具雲履一雙,美女一軸,金扇一柄,水晶糖一匣,自取一迷,令梅饋生。
梅佯曰:&ldquo吾無副,不可行。
&rdquo蓮曰:&ldquo兩國相争,不斬來使。
彼若敬主及使,汝自解紛。
&rdquo 梅欣欣而行。
至迎春軒,獨見愛童,而不見生。
将回,童出挽之。
曰:&ldquo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耶?&rdquo梅曰:&ldquo&lsquo禮聞來學,不聞往教&rsquo,是以來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是以去。
&rdquo童曰:&ldquo凡物必有偶,劉相公已心匹蓮娘,吾與汝未有下稍,汝若肯舍身普施,吾當得好眼看承。
兩人深相結,共保快活無憂也。
&rdquo梅不答。
童強之入,與共坐于北窗之小床。
梅曰:&ldquo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汝事劉相公久,學無賴賊作偷花漢耶?且劉相公尚未有成說,爾何敢僭先?&rdquo童曰:&ldquo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劉相公亦讓我一頭地矣。
&rdquo為之摟定香肩,持素手,松鈕扣。
而生睡已起,遽推門出,見二人之狀,戲之曰:&ldquo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耶?&rdquo童曰:&ldquo非敢越禮,待欲小試,為行道之端耳。
&rdquo梅有慚色,斂衽整衣曰:&ldquo君可謂入幕之賓矣。
&rdquo因視童而微笑。
生亦目童,作搖首狀,童即避出。
生執梅之手,引就坐,曰:&ldquo吾設此位以待卿久矣。
今日之事,須極熱為之。
&rdquo梅曰:&ldquo兩國相争,不斬來使。
&rdquo生曰:&ldquo蓮娘之意何如?&rdquo梅曰:&ldquo已受重戒而來,不許,不許!&rdquo乃以碧蓮徹夜念生岑寂之語、假寐之事,悉對生述之。
生曰:&ldquo肯念我之岑寂哉?得蓮念,勝天憐念矣。
然念念不忘,我心更切也。
&rdquo又曰:&ldquo汝年幼,未谙傷春,我當教汝。
&rdquo梅曰:&ldquo汝男子,那識女情?我亦生而知之,不勞尊誨。
&rdquo因袖出蓮所贻者與生,曰:&ldquo此蓮娘雅贈,欲得君詳一謎也。
&rdquo生細玩之:&ldquo雲履無底,美女胸。
&rdquo笑曰:&ldquo吾揣其意回之。
&rdquo 禁足書窗外,幽懷且放開。
謾言心地熱,苦盡自甘來。
生曰:&ldquo是否?&rdquo梅曰:&ldquo得之矣。
&rdquo梅回,見童于窗外。
童曰:&ldquo恐蓮娘冷靜,代汝奉陪。
&rdquo又附耳曰:&ldquo謝我方便之恩。
&rdquo徑自笑回。
至晚,生以香扇墜一個,玉縧環一副,枕頭席一領,老人圖一幅奉答。
囑童奉蓮,曰:&ldquo亦欲詳一意耳。
&rdquo蓮收之,複于生曰: 要弄偷香手,終存竊玉心。
若能同枕席,永賦白頭吟。
生得之曰:&ldquo知我者其蓮乎!&rdquo 自此以後,雖絕步于園中,而馳心于池側者不能忘。
乃抵書投地曰:&ldquo原初來意,本欲尋新溫故,以期進取。
今所遇若是,雖孔情墨守,何以堪之。
抽黃數墨之心,易為倚翠偎紅之句;登天步月之想,翻為尤雲雨之情。
然隻愁佳人難再得,不憂富貴不逼人也。
&rdquo書一短詞于扇面: 寂寂寥寥度此春,朝朝暮暮兩眉颦。
重重疊疊眼添新。
句句聲聲心裡事,孤孤孑孑客邊身。
思思想想意中人。
《浣溪沙》 帶愛童,鎖外門,赴叢芳館會。
蓮偶至軒前,撥紙窗窺之,見琴側有一對雲: 惜花恨春去,折桂待秋來。
又見紅紙帖雲: 覓蓮得拳藕,折桂獲靈苗。
喜事福人書 蓮細思不能解。
适幾上有幅花箋,乃書一歌行,并二絕句: 自思忽自笑,甘為何人等? 句中說秦晉,筆底約朱陳。
我意欲作假,君心要認真。
(啊)聞道洛陽花似錦,偏我來時不遇春。
絕句: 月清秦閣冷,雲近楚山低。
春色剛來至,東君錯放歸。
霜節透高枝,橫窗月上時。
成林應有日,可待鳳凰栖。
素梅忙至,曰:&ldquo此劉君寓室也,那敢獨行!幸不至,使其卒至,則書室為陽台矣。
&rdquo蓮曰:&ldquo好容易!是誰敢?&rdquo梅笑曰:&ldquo極會,敢極。
誰敢者,劉先生也。
&rdquo蓮曰:&ldquo吾亦不敢。
&rdquo梅曰:&ldquo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rdquo蓮曰:&ldquo吾亦不願。
&rdquo梅曰:&ldquo願是不願,不願是願。
&rdquo蓮曰:&ldquo吾無願乎爾,子為我願之乎!&rdquo梅曰:&ldquo兩相情願,各無異悔。
&rdquo蓮不答,亦不欲行。
梅曰:&ldquo忠言不入,炫玉求售,非計之得也。
&rdquo徑先去。
蓮初意以生無一面之識,無一絲之因,适一時之遇,才一窗之隔,今而至于朝暮見,且兩月餘,男子所無之事,識禮甘犯之,而尚不及罄一心談。
着意制《桃源憶故人》及《賀新郎》二詞,梅睡,懷以探生。
偶生他出,意已不怿,又值素梅見之,不可久待。
乃留一戒指并原制二詞于詩箋上,以界尺壓之,仍閉窗而去。
生歸,童先見而拾之。
至晚,生就月坐于壇前。
童曰:&ldquo适于幾上得解愠方二紙,寬愁散一枚,可以療郁結之疾。
欲得之乎?&rdquo乃以詩箋、戒指呈生。
生曰:&ldquo得于何來?&rdquo童曰:&ldquo此必蓮娘之贻,親至不遇,留而去之。
然幸吾先收,使他人得之,奈何!&rdquo生曰:&ldquo彼亦諒吾室無别至者故耳。
然機不密則害成,當用為戒。
&rdquo生誦之,至&ldquo放歸&rdquo&ldquo不遇&rdquo句,思蓮有枉就意,深自悔曰:&ldquo近來跬步不出,不見親次玉趾,今遇爾他适,即失此良晤,豈瞰亡而來與?豈好事多磨而然與?數之窮、命之蹇、緣之悭、會之難、運之厄、遇之否,一至于此!信事之成,不在于人之計較也。
&rdquo乃
然以岑寂,何預他人?而遽欲斯人共一床,則傷于欲速而無禮。
&rdquo梅曰:&ldquo彼謂&lsquo斯人&rsquo者,何人也?&rdquo蓮曰:&ldquo斯人者,斯人也,必求其名以實之,則鑿矣。
&rdquo與梅并立,久無語。
梅曰:&ldquo何思?&rdquo蓮曰:&ldquo吾亦欲改集以和,适以詩答所窘,安排句法,已難尋較,是輸他一首矣。
&rdquo梅曰:&ldquo還有一首。
&rdquo袖出一絕,與蓮觀之,乃針刺成者。
蓮見之,曰:&ldquo怪哉,怪哉!異哉,異哉!有是事哉!&rdquo梅曰:&ldquo何故?&rdquo蓮曰:&ldquo汝未知來曆。
此吾作于母舅園中紅雨亭挂屏上,亦以金針刺成。
此帖汝得于何地?天地間有此意外偶然事,其神運乎?其鬼輸乎?竟莫測所自也。
&rdquo梅曰:&ldquo吾昨得于池右之蘭室。
意謂蓮娘所書樣,于形迹太露;使出于劉君,不知何由得之?&rdquo蓮長籲曰:&ldquo是園素無外人,吾嘗由此無忌,今與我共之矣。
又況豈無他人,當斂足縮步,辍筆息吟,以自韬晦。
然吾書此時毫無着意,自今驗之,似字字有情。
苟詩作憑,良緣天啟,則韓夫人之紅葉再流禦溝何異也。
&rdquo 正論間,生推門而至,見蓮、梅俱在,步又中止,倚花而偷望之。
花面與粉面争嬌,脂香與花香競馥,自不忍舍,歎曰:&ldquo凡間仙人,可以療饑。
&rdquo又歎曰:&ldquo碧蓮、素梅者,千萬人中兩人耳。
&rdquo占詞二阙,書于手帙: 愛殺芬芳春一點,嬌姿壓倒楊妃。
倚花注目已多時。
枯腸聊上渴,餓眼暫充饑。
對面重逢無妙策,費吾一段心機。
何時親貼豔豐頤。
玉钗挂吾首,羅袖拂吾衣。
《臨江仙》 花滿枝,蝶滿枝,戀戀迷香不忍歸。
迎暄曬粉衣。
盼佳期,算佳期,盡付書齋懶睡時。
春情許夢知。
《長相思》 蓮歸,猶折花在手,蝴蝶繞花而飛,梅曰:&ldquo蝴蝶有情,相随不舍,其為花乎?其為蓮娘乎?&rdquo蓮曰:&ldquo愛花則為花,愛我則為我,何怪蝴蝶之迷戀也。
&rdquo命取筆,書一《愛花詞》于東檐之壁: 一枝花外漾新晴,賣花聲裡春光洩。
正解語花嬌,山花子豔,後庭花未結。
猛睹蝶戀花梢,也須索賞宮花,沉醉花陰歌笑徹。
待醒來,向柰子花前,木蘭花畔,鬥百花奇絕。
莫放雨中花謝,落路花飛,斷送了賞花時節。
等閑間落花紅滿地,又早見石榴花放迎新熱。
金錢花散美人愁,菊花新處情人别。
冷清清開到臘梅花,意孜孜揉碎梅花雪。
(二十牌名) 後生見之,料蓮所作,笑曰:&ldquo花固可愛,豈知春可惜乎?&rdquo對一《惜春詞》,并書于後: 春從天上來,春霁和風扇淑。
沁園春景巧安排,花柳分春,有流莺宿。
單衣初試探春令,喜的是畫堂春滿,錦堂春足。
那更慶春澤畔,正肆消春水來,有魚遊春水分波綠。
玉樓春盎日初長,忽看海棠春放,春光好,好看無拘束。
又何如登帝春台,賞漢宮春,謾醉春風中,齊唱徹宜春令曲。
休輕放绛都春光,武陵春去,春雲怨惹愁眉蹙。
(二十牌名) 題罷,回至壇前,抱膝而坐,心自計曰:&ldquo吾之見蓮者,邂逅也。
吾之寓此者,暫也。
吾之窺蓮者,私也。
蓮之愛我者,幸也。
彼此之傳情歌詠者,禮所禁也。
吾志之所期者,未可必也。
知微翁所雲者,渺茫之數也。
而蓮之年則已及笄,而必有他适矣。
吾欲乘邂逅之暫,觸禮之所禁,僥幸以行吾私,焉保其不他适而必符此數、必遂吾志乎?使我後日要醜婦,則我當為我惜,而彼亦當惜我。
使彼終身伴拙夫,則彼當為彼惜,而我亦當惜彼,眷眷情緒,兩下湮沉矣。
然既生春,又生蓮,天若行方便,必無此事也。
&rdquo怅怅然自為問答者久之。
又欲至文仙處以散積悶,值守樸翁帶二歌童攜酌于閑閑堂。
生醉甚。
翁斟大卮勸生,生力辭。
守樸翁曰:&ldquo吾羨子有八鬥之才,倚馬可待,今以情字為韻,若能立就一絕句,吾當代子飲之。
&rdquo生即應曰: 燕春台外柳梢青,晝錦堂前醉太平。
好事近今如夢令,傳言玉女訴衷情。
(八牌名) 守樸翁素質直,初不知生之寓意有在也,但笑曰:&ldquo玉女,即嫦娥也。
今秋必要高中。
&rdquo盡歡而别。
後蓮睹生所對之詞,歎曰:&ldquo何物老奴生此甯馨兒!美口聲,铮铮乎敲金戛玉;賣俊俏,藹藹然惜玉憐香。
如百戲場中子弟,件樣精通。
風月前容吾二人唱和,足稱勁敵。
悠悠蒼天,悠悠蒼天,有志難酬!仰呼無益,萬般心緒付之一聲歎籲!若錯過此生,則春風徒笑我矣。
&rdquo乃以春、花二字結之。
雕欄春色上花梢,花底春莺巧更嬌。
春為花開添富貴,花因春到逞嬌娆。
花容不久春空老,春景不多花暗消。
幾欲留春了花言,落花春夢杳迢迢。
蓮以此詩書于片紙。
偶愛童持瓦盆到池邊覓取小魚,梅見之,親至,問:&ldquo欲何為?&rdquo曰:&ldquo劉相公近因興悶,欲取置幾案,竊其活潑之趣耳。
&rdquo梅遞蓮詩于童,曰:&ldquo興趣在此,何以魚為。
&rdquo童曰:&ldquo何故?&rdquo梅曰:&ldquo汝不見《愛花》、《惜春》二詞乎?今兩個合而為一,見之則興自活潑矣。
&rdquo童持歸奉生。
述梅之言。
生閱之,不覺鼓舞。
自是,蓮常凝目窗外,又恐生之見,又恐生之不見;意欲絕生,情不忍絕,意欲許生,身不敢許;每羞澀依依,有不可形狀意。
面對小軸,乃《美女怯春圖》,蓮戲之曰:&ldquo吾因春無奈耳。
爾無知,何作此郁結狀也?&rdquo乃賦于其上曰: 萬斛新愁眉鎖住,憑欄不賦啼鵑句。
終朝理恨幾時舒,良工難畫相思處。
多情對此愁如結,心随風逐沾飛絮。
不如将心托筆寄丹青,落得不知春歸去。
《步蟾宮》 又書一詞于綠窗之側,濃淡筆,短長句,以堅生志、寫己怨也。
春山愁壓慵臨境,憶芳菲,嗟薄命。
望中煙草連天,座裡花陰斜映。
空度流年,虛浪美景,誰把佳期牢訂?對景怨東風,無語垂簾靜。
狂風浪蝶多情興,争抱一枝紅杏。
鹧鸪隔樹喧聲,喚動惜春心性。
燕子雙雙,莺兔對對,花也枝枝交并。
蓮書未畢,因慶娘處女使至,亟入接問。
少頃生至,誦之,知其為《晝夜樂》詞而未填成,取筆續之曰:&ldquo百物總關情,何事人孤另。
&rdquo(《晝夜樂》)時鹦鹉處于檻内,連呼&ldquo有客&rdquo。
生曰:&ldquo客是誰?&rdquo蓮于内低應曰:&ldquo忽到窗前,疑是君矣。
&rdquo自為卷簾,見生猶執筆而立,對生曰:&ldquo有客,有客。
&rdquo生執其筆,相揖于隔窗。
生曰:&ldquo隻分窗内外耳。
我見蓮娘多妩媚,想蓮娘見我亦如是也。
&rdquo蓮未及對,忽回首,梅立于後。
曰:&ldquo所言公,公言之。
&rdquo蓮逸别室。
生曰:&ldquo主人何避客之深也?&rdquo猶不忍去,撫窗窺内。
梅亦曰:&ldquo何為至此?得非欲窺見室家之好乎?&rdquo生曰:&ldquo為室家不足,無奈看花洛陽,以收天下春。
&rdquo梅又含意曰:&ldquo先生儒者,當折桂枝,醉春紅,占春魁。
今穿花至此,豈三年力學不窺園者乎!&rdquo因笑倚窗側,以袖拂生。
生亦倚身窗外,以手撫梅曰:&ldquo蓮娘情何如?&rdquo曰:&ldquo不濃不淡。
&rdquo生曰:&ldquo繡戶春風暖,想蓮娘心熱矣。
&rdquo梅曰:&ldquo青燈夜雨寒,恐先生心冷耳。
&rdquo正谑間,蓮至,命梅煮茶。
梅少退。
蓮至前,将露私言,似欲接手,而童已至。
梅内指曰:&ldquo鬼仆又來矣。
&rdquo各默默而散。
童曰:&ldquo适來王謝諸公來訂文會,叩門至軒中。
吾善計回之去。
恐夜來攝蹤,識破行徑,故唐突而來請。
&rdquo生曰:&ldquo甚是。
&rdquo步至東,坐于湖山石上。
愛童拂拭落花。
生曰:&ldquo昔日相逢,碧桃初放,今梅酸濺齒,春氣将闌。
天上好景,人間樂事,顧不為我留也。
&rdquo作詞送春: 殘花無奈黃昏雨,那更更長苦。
枕頭聽得子規啼,叫道春光今去幾時回。
東君不管離人老,花信憑誰讨?一生須得幾青春,盡在書齋做個憶春人。
次日,生憶玩詞之處,已沉感蓮之惠然肯近,而尚未能接一心話。
會愈多則情愈戀,話更難則念更深,雲破月來之時,花落門扃之際,皆惱人滋味也。
占《賀聖朝》詞: 癡心偷步巫山下,枉自擔驚怕。
胸前着次,心腸幹熱,誰人堪話。
書中之女千金價,甚日青鸾跨?心似風筝,身如傀儡,懸懸牽挂。
又《春光好》: 春已矣,樹浮青。
少啼莺。
數點催花雨,美聲不可聽。
心事千頭千腦,幽齋孤影孤形。
誰問玉人曾約否?半應承。
又三字詩: 月升樹,花影重。
酒未醒,愁又濃。
蓮亦自見生之後,常無言靜坐。
素梅侍側,一目視蓮,久不移。
蓮曰:&ldquo視我何為?&rdquo梅曰:&ldquo近來善風鑒,能摸心相。
&rdquo蓮曰:&ldquo何如?&rdquo梅曰:&ldquo口内無言,心中有事。
&rdquo蓮曰:&ldquo然,今日情思不爽。
兼倦人天氣,恨不能寄愁天上,否憂地下,第取琴,試操一曲,餘音似前弦。
&rdquo梅為之設幾焚香,置琴于上,蓮方整弦,遽曰:&ldquo指力倦,琴音散,不若以棋較勝負。
&rdquo梅又為之設棋枰。
下未終局,遽推枰而起,自理繡工。
又曰:&ldquo眼昏,不便針線,暖酒較手技可也。
&rdquo酒至未飲,則曰:&ldquo恐醉,姑置之。
&rdquo梅曰:&ldquo消遣我太甚。
今日何異常日?如此,信必有故。
&rdquo蓮曰:&ldquo予實不知。
&rdquo梅曰:&ldquo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矣。
&rdquo蓮曰:&ldquo無浪言,為我卷簾,細數落花,何如?&rdquo梅掀簾,曰:&ldquo外間世情甚不美。
&rdquo曰:&ldquo何故?&rdquo曰:&ldquo綠暗紅稀,飄零顔色,春去矣。
&rdquo蓮喟然曰:&ldquo春去乎?春亦解誤人乎!&rdquo梅曰:&ldquo春不誤人,人有誤春者。
&rdquo蓮曰:&ldquo吾惜春,非誤春也。
&rdquo梅曰:&ldquo惜春何不留春?&rdquo蓮曰:&ldquo春肯為我留乎?&rdquo命取手軸,書曰: 夜雨生愁 煙雨妒春聲不歇,無故把繁華摧折,看欹網留青,斜樂花瓣,不放東君别。
隔檻下香和恨結,淚滴處衣羅凝血。
正冷落佳人,柴門深閉,剛是愁時節。
《雨中花》 春風積怨 春風幾度,空把青年誤。
古道堆紅無數,妝點東君歸路。
樂事于今半已空,園林綠遍消紅。
咫尺窗紗,萬裡衷情,吟付東風。
《青玉案》 靜裡凄寥 鬧嚷嚷春景無涯。
近一簇香車,遠一簇香車。
雨篩風攪攘韶華。
打一夜梨花,飄一夜梨花。
心病也,意兒慵,對一霎紗窗,倚一霎紗窗。
情重也,淚兒枯,歎一聲冤家,念一聲冤家。
恁黃昏簾幕重遮,鼓一部青蛙,送一部青蛙。
《閨怨蟾宮》 望中索莫 小鳥窺人驚枝去,一聲啼歇。
蓮方書,梅笑曰:&ldquo劉先生于窗外多時矣。
&rdquo蓮曰:&ldquo何不早言。
&rdquo欣然投筆而起,控首外望,乃诳也。
蓮甚不快。
遂置前詞,和衣而卧。
而生果至。
梅複曰:&ldquo劉先生于窗前候久矣。
&rdquo強這不能起。
久之。
梅诳生曰:&ldquo蓮娘見君至,反就枕。
&rdquo生曰:&ldquo其似恨我乎?&rdquo梅曰:&ldquo非惟恨,抑且恨。
&rdquo生曰:&ldquo容我一見請罪,何如?&rdquo梅曰:&ldquo君罪太多,罪不容于請。
&rdquo曰:&ldquo我得何罪?&rdquo梅曰:&ldquo竊窺鄰女,眼罪也;吟賦詩詞,口罪也;攀花弄管,手罪也;勤步窗前,腳罪也;用意輕薄,心罪也;私聞竊聽,耳罪也。
然連曰疏闊,一身都是罪也。
&rdquo生曰:&ldquo前諸罪可恕,末後一罪,我自認之。
&rdquo遂悒悒而回。
至晚,蓮于枕上問梅曰:&ldquo劉君此際果岑寂否?&rdquo梅曰:&ldquo有守桂在。
&rdquo蓮曰:&ldquo汝比得守桂否?&rdquo梅笑曰:&ldquo然則蓮娘其岑寂乎?春色惱人眠不得,當坐以待旦。
今日春闌,當高枕無憂矣。
&rdquo蓮不答。
少刻,梅假睡,蓮頻呼之,不應,曰:&ldquo年幼未谙傷春也。
&rdquo梅聞之暗笑。
蓮視殘燈尚在,起而獨坐,書一歌: 花落啼鵑後,紛紛逐晚風。
與我似相識,輕輕入簾栊。
春色殊憐我,傍我頻相從。
春光何富飾,也敗風雨中。
妾顔花作面,春去誰為容?膏沐懶去事,綠雲成飛蓬。
蘭室怯情曉,停針倦女工。
春去知還在,春疇情轉通。
蓦地有長歎,茫然興複空。
寄語傷春者,為我惜飛紅。
越數日,生與其友關世隆、張文傑者,遊酌于園中。
未幾,諸葛鈞至,相與暢飲于萬綠亭。
世隆曰:&ldquo今日劉、關、張複會于桃園,可無侑酒者乎?&rdquo文傑笑曰:&ldquo憑軍師處之。
&rdquo生曰:&ldquo吾熟一妓,招之則來。
平一點紅,足以消酒。
&rdquo遣人邀文仙,則已去迹多日矣。
生少興,勉強聯句,俱至大醉。
生滌手,獨至池邊。
适蓮卷簾,面池獨立,因生手揮殘瀝,授一帕于外,帶一香囊。
生拾之,左右瞻顧,欲以稱謝,而愛童先諸友至。
蓮遙見,長籲避之。
生忌友之覺也,即也偕返,送友出。
命童訪文仙所在,乃知鸨兒之故,欲賣之,恐其不允,诒之行者。
故去數日,而生不知也。
生聞,似有所失,舉蓮帕,檢視繡袋,更憶文仙所贈,又亂一心曲矣。
作詞念之: 章台多柳枝,此枝世稀有。
愛爾美恩情,到我十之九。
别來夢亦勞,天涯幾翹首。
思卿卿在心,念卿卿在口。
料卿也同心,有我相思否? 又因投帕之惠,扣手歌《鳳凰閣》詞: 記當初花下,分明傳約。
思量就把芳心托。
豈料書生福薄,竟成空諾。
能勾向他行着腳? 你也不合,常把眼來睃着。
怎知書幌添蕭索。
奈何哉,這病根幾時芟卻。
直若到空梁月落。
自後蓮情愈濃,心懷恍恍。
素梅亦悉蓮之情,恐蹈他故,再四以言語而試之。
蓮笑曰:&ldquo汝欲以绛桃碧桃、三春三紅之事待我,如傷風敗俗諸話本乎?&rdquo梅曰:&ldquo此事恐非兒女子所可自行。
劉君前程萬裡,自遠大之器,就之恐玷彼清德,絕之恐喪彼性命。
差毫厘而謬千裡,其端在此。
勿謂素梅今日不言也。
&rdquo蓮正色曰:&ldquo何以劉君為惜哉!女子之身,賤之則鴻毛,貴之則萬金也。
鼎當有耳,豈不聞女子妄從可賤,汝弗疑。
&rdquo長歎不語者移時。
複謂梅曰:&ldquo自思天下有淫婦人,故天下無貞男子。
瑜娘之遇辜生,吾不為也。
崔莺之遇張生,吾不敢也。
嬌娘之遇申生,吾不願也。
伍娘之遇陳生,吾不屑也。
倘達士垂情,俯遂幽志,吾當百計善籌,惟圖成好相識,以為佳配,決不作惡姻緣,以遺話巴。
吾度劉君之意無不可,草草之事不難為,而所以不敢輕舉妄行者,蓋長慮卻顧耳。
然劉君之用情于我者,專矣。
日月丸跳,如隙駒壑蛇,深欲息意不思春,恐報劉君之日短也。
&rdquo作一詞: 一睹仙郎腸欲斷,斷腸枉自癡癡。
癡心長日拟佳期。
期郎還不定,定有害相思。
思深偏切愁人夢,夢中添下孤,惶淚滴幾多時。
時動文君想,想在俏相加。
《臨江仙》 倚床而坐,體若不勝。
梅曰:&ldquo弱體不勝衣,為郎憔悴多矣。
&rdquo蓮曰:&ldquo憔悴無傷,恐不能自憔悴而止也。
&rdquo梅亦慮老父覺之,勸以勉強笑語。
良久,蓮笑謂梅曰:&ldquo汝年紀長矣,名桂紅不諧,私呼汝為紅娘可乎?&rdquo桂紅笑曰:&ldquo蓮娘欲作崔,使劉君為張乎?今外無高牆。
内無夫人,旁無和尚,鄰無犬吠,以培桂迎春為普救西廂何不可?而願時時清白,刻刻崖岸,則向所雲&lsquo不敢&rsquo者,真也?誠也?僞也?假也?&rdquo蓮面有慚色,徐曰:&ldquo吾欲尊汝故爾,誰為汝演西廂記也?&rdquo梅曰:&ldquo以桂紅呼紅娘為尊,莫若以素梅為媒婆之為愈尊也。
&rdquo蓮默然含淚曰:&ldquo吾于劉君幸無失德,自以汝可寄心腹,故不少存形迹。
今汝舌劍唇槍,吾何為吞聲忍氣?吾拼索性,汝做得幹淨人也?&rdquo梅執蓮手,跪而告曰:&ldquo吾為戲言,娘何僻見乎?生待我若親,賤奴豈草木人耶?&rdquo蓮曰:&ldquo汝知否,劉君尚未娶故耳。
&rdquo 至晚,具雲履一雙,美女一軸,金扇一柄,水晶糖一匣,自取一迷,令梅饋生。
梅佯曰:&ldquo吾無副,不可行。
&rdquo蓮曰:&ldquo兩國相争,不斬來使。
彼若敬主及使,汝自解紛。
&rdquo 梅欣欣而行。
至迎春軒,獨見愛童,而不見生。
将回,童出挽之。
曰:&ldquo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耶?&rdquo梅曰:&ldquo&lsquo禮聞來學,不聞往教&rsquo,是以來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是以去。
&rdquo童曰:&ldquo凡物必有偶,劉相公已心匹蓮娘,吾與汝未有下稍,汝若肯舍身普施,吾當得好眼看承。
兩人深相結,共保快活無憂也。
&rdquo梅不答。
童強之入,與共坐于北窗之小床。
梅曰:&ldquo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汝事劉相公久,學無賴賊作偷花漢耶?且劉相公尚未有成說,爾何敢僭先?&rdquo童曰:&ldquo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劉相公亦讓我一頭地矣。
&rdquo為之摟定香肩,持素手,松鈕扣。
而生睡已起,遽推門出,見二人之狀,戲之曰:&ldquo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耶?&rdquo童曰:&ldquo非敢越禮,待欲小試,為行道之端耳。
&rdquo梅有慚色,斂衽整衣曰:&ldquo君可謂入幕之賓矣。
&rdquo因視童而微笑。
生亦目童,作搖首狀,童即避出。
生執梅之手,引就坐,曰:&ldquo吾設此位以待卿久矣。
今日之事,須極熱為之。
&rdquo梅曰:&ldquo兩國相争,不斬來使。
&rdquo生曰:&ldquo蓮娘之意何如?&rdquo梅曰:&ldquo已受重戒而來,不許,不許!&rdquo乃以碧蓮徹夜念生岑寂之語、假寐之事,悉對生述之。
生曰:&ldquo肯念我之岑寂哉?得蓮念,勝天憐念矣。
然念念不忘,我心更切也。
&rdquo又曰:&ldquo汝年幼,未谙傷春,我當教汝。
&rdquo梅曰:&ldquo汝男子,那識女情?我亦生而知之,不勞尊誨。
&rdquo因袖出蓮所贻者與生,曰:&ldquo此蓮娘雅贈,欲得君詳一謎也。
&rdquo生細玩之:&ldquo雲履無底,美女胸。
&rdquo笑曰:&ldquo吾揣其意回之。
&rdquo 禁足書窗外,幽懷且放開。
謾言心地熱,苦盡自甘來。
生曰:&ldquo是否?&rdquo梅曰:&ldquo得之矣。
&rdquo梅回,見童于窗外。
童曰:&ldquo恐蓮娘冷靜,代汝奉陪。
&rdquo又附耳曰:&ldquo謝我方便之恩。
&rdquo徑自笑回。
至晚,生以香扇墜一個,玉縧環一副,枕頭席一領,老人圖一幅奉答。
囑童奉蓮,曰:&ldquo亦欲詳一意耳。
&rdquo蓮收之,複于生曰: 要弄偷香手,終存竊玉心。
若能同枕席,永賦白頭吟。
生得之曰:&ldquo知我者其蓮乎!&rdquo 自此以後,雖絕步于園中,而馳心于池側者不能忘。
乃抵書投地曰:&ldquo原初來意,本欲尋新溫故,以期進取。
今所遇若是,雖孔情墨守,何以堪之。
抽黃數墨之心,易為倚翠偎紅之句;登天步月之想,翻為尤雲雨之情。
然隻愁佳人難再得,不憂富貴不逼人也。
&rdquo書一短詞于扇面: 寂寂寥寥度此春,朝朝暮暮兩眉颦。
重重疊疊眼添新。
句句聲聲心裡事,孤孤孑孑客邊身。
思思想想意中人。
《浣溪沙》 帶愛童,鎖外門,赴叢芳館會。
蓮偶至軒前,撥紙窗窺之,見琴側有一對雲: 惜花恨春去,折桂待秋來。
又見紅紙帖雲: 覓蓮得拳藕,折桂獲靈苗。
喜事福人書 蓮細思不能解。
适幾上有幅花箋,乃書一歌行,并二絕句: 自思忽自笑,甘為何人等? 句中說秦晉,筆底約朱陳。
我意欲作假,君心要認真。
(啊)聞道洛陽花似錦,偏我來時不遇春。
絕句: 月清秦閣冷,雲近楚山低。
春色剛來至,東君錯放歸。
霜節透高枝,橫窗月上時。
成林應有日,可待鳳凰栖。
素梅忙至,曰:&ldquo此劉君寓室也,那敢獨行!幸不至,使其卒至,則書室為陽台矣。
&rdquo蓮曰:&ldquo好容易!是誰敢?&rdquo梅笑曰:&ldquo極會,敢極。
誰敢者,劉先生也。
&rdquo蓮曰:&ldquo吾亦不敢。
&rdquo梅曰:&ldquo不敢請耳,固所願也。
&rdquo蓮曰:&ldquo吾亦不願。
&rdquo梅曰:&ldquo願是不願,不願是願。
&rdquo蓮曰:&ldquo吾無願乎爾,子為我願之乎!&rdquo梅曰:&ldquo兩相情願,各無異悔。
&rdquo蓮不答,亦不欲行。
梅曰:&ldquo忠言不入,炫玉求售,非計之得也。
&rdquo徑先去。
蓮初意以生無一面之識,無一絲之因,适一時之遇,才一窗之隔,今而至于朝暮見,且兩月餘,男子所無之事,識禮甘犯之,而尚不及罄一心談。
着意制《桃源憶故人》及《賀新郎》二詞,梅睡,懷以探生。
偶生他出,意已不怿,又值素梅見之,不可久待。
乃留一戒指并原制二詞于詩箋上,以界尺壓之,仍閉窗而去。
生歸,童先見而拾之。
至晚,生就月坐于壇前。
童曰:&ldquo适于幾上得解愠方二紙,寬愁散一枚,可以療郁結之疾。
欲得之乎?&rdquo乃以詩箋、戒指呈生。
生曰:&ldquo得于何來?&rdquo童曰:&ldquo此必蓮娘之贻,親至不遇,留而去之。
然幸吾先收,使他人得之,奈何!&rdquo生曰:&ldquo彼亦諒吾室無别至者故耳。
然機不密則害成,當用為戒。
&rdquo生誦之,至&ldquo放歸&rdquo&ldquo不遇&rdquo句,思蓮有枉就意,深自悔曰:&ldquo近來跬步不出,不見親次玉趾,今遇爾他适,即失此良晤,豈瞰亡而來與?豈好事多磨而然與?數之窮、命之蹇、緣之悭、會之難、運之厄、遇之否,一至于此!信事之成,不在于人之計較也。
&rdquo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