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上層
關燈
小
中
大
次見十數青衣,容色絕代,相對而行,若有所引。
俄見一人,戴遠遊冠,衣朱绡,曳朱履,徐出門。
一青衣引韋前拜,儀狀偉然,容色芳嫩,細視之,乃張老也,言曰:&ldquo人世勞苦,若在火中。
身未清涼,愁焰又熾,固無斯須泰時,兄久客寄,何以自娛?賢妹略梳頭,即當奉見。
&rdquo因揖令坐。
未幾,一青衣來曰:&ldquo娘子已梳頭畢。
&rdquo遂引入,妹于堂前。
其堂沉香為梁,玳瑁占門,碧玉窗,珍珠箔,階砌皆冷滑碧色,不辨其物。
其妹服飾之盛,世間未見。
略序寒暄,問尊長而已,意甚鹵莽。
有頃,進馔,精美芳馨,不可名狀。
食訖,館韋于内廳。
明日方曉,張老與韋坐,忽有一青衣附耳而語,張老笑曰:&ldquo宅中有客,安得暮歸。
&rdquo因曰:&ldquo小妹暫欲遊蓬萊山,賢妹亦當去,然未暮即歸。
兄但憩此。
&rdquo張老揖而入。
俄而五雲起于中庭,鸾鳳飛翔,絲竹并作,張老及妹各乘一鳳,餘從乘鶴者數十人,漸上空中,正東而去,望之已沒,猶隐隐有音樂之聲,韋君在後,小青衣供侍甚謹。
迨暮,稍聞笙簧之音,倏忽複到,乃下于庭。
張老與妻見韋曰:&ldquo獨居太寂寞。
然此地神仙之府,非俗人得遊,以兄宿命,合得到此,然亦不可久居,明日當奉别耳。
&rdquo 及時,妹複出别兄,殷勤傳語父母而已。
張老曰:&ldquo人世遐遠,不及作書。
&rdquo奉金二十镒,并與一故席帽,曰:&ldquo兄若無錢可于揚州北邸賣藥王老家取一千萬貫,持此為信。
&rdquo遂别。
複令昆侖奴送出,卻到天壇,昆侖奴拜别而去。
韋自荷金而歸,其家驚訝,問之,或以為神仙,或以為妖妄,不知所謂。
五六年間,金盡,欲取王老錢,複疑其妄。
或曰:&ldquo取爾許錢,不持一字,此帽安足信。
&rdquo既而困極,其家強逼之,曰:&ldquo必不得錢,庸何傷。
&rdquo乃往揚州,入北邸,而王老者方當肆陳藥。
韋前曰:&ldquo叟何姓?&rdquo曰:&ldquo姓王。
&rdquo韋曰:&ldquo張老令取錢千萬,持此席帽為信。
&rdquo王老曰:&ldquo錢即實有,帽是乎?&rdquo韋前曰:&ldquo叟可驗之,豈有識耶?&rdquo王老未語,有小女自青布帏中出,曰:&ldquo張老嘗過,令縫帽頂,其時無皂線,以紅線縫之。
線色手蹤皆可自驗。
&rdquo因取看之,果是也。
遂得錢,載而歸,乃信真神仙也。
其家又思女,複遣義方往天壇山南尋之,到即千山萬水,不複有路,時逢樵人,亦無知張老莊者,悲思浩然而歸,舉家以為仙俗路殊,無相見期。
又尋王老,亦去矣。
複數年,義方偶遊揚州,而行北邸前,忽見張老昆侖奴前拜曰:&ldquo大郎家中何如?娘子雖不得歸,如日侍左右,家中事無巨細,莫不知之。
&rdquo因出懷中金十斤以奉,曰:&ldquo娘子令送與大郎君。
阿郎與王老會飲于此酒家。
大郎且坐,昆侖當入報。
&rdquo義方坐于酒旗下,日暮不見出,乃入觀之。
飲者滿坐,坐上并無二老,亦無昆侖。
取金視之,乃真金也。
驚歎而歸,又以供數年之食。
後不複知張老所在。
貞元進士李公者,知鹽鐵院,聞從事韓準太和初興與甥侄語怪,命餘纂而錄之。
【田洙遇薛濤聯句記】 五羊田洙,字孟沂,洪武十七年甲子四月,随父百祿赴蜀成都教官。
洙清雅有标緻,書畫琴棋,靡所不曉。
諸生日與嬉遊,愛之逾于同氣,凡遠近名山勝境,吟賞殆遍。
嘗曰:&ldquo吾平生懶事聲利,但長得好處登臨足矣!&rdquo明年秋,百祿将遣回,洙母不忍舍,乃曰:&ldquo兒來未久,奈何使去?且官清氈冷,路費艱難,公宜再思。
&rdquo百祿乃謀于諸生之親厚者,使開館于人家,一則自可讀書進學,一則藉俸金為歸計。
諸生深幸洙留,遂薦于附郭大姓張氏,次歲丙寅正月十八日設帳,庠序朋好,群送以往;張大喜,開宴,待為上賓,且謂百祿曰:&ldquo令嗣晚間免回,可令就宿舍下。
&rdquo百祿許之。
至二月花晨,洙解齋歸省,偶經一所,境甚幽僻,山下皆桃樹,花方盛開。
洙愛之,小立徘徊。
忽見桃林中一美人,延伫花下,洙不敢顧而去。
爾後經從,美人必在門首。
一日,洙過,偶遺所得俸金,美人命婢拾以還洙,洙感激;明日,詣謝。
至門,丫鬟入報曰:&ldquo前遺金郎來矣!&rdquo請入内廳,美人出相見,笑問曰:&ldquo君非張運使宅西賓乎?&rdquo洙曰:&ldquo然!&rdquo且謝還金事。
美人曰:&ldquo張氏一家親戚,彼西賓即吾西賓也,奚謝為?&rdquo洙起揖曰:&ldquo敢問夫人名閥為誰?與敝東何親?&rdquo美人曰:&ldquo此為平姓,成都故族也。
妾文孝坊薛氏女,嫁平幼子康,不幸早卒,妾獨孀居。
&rdquo坐久,茶至再,洙辭出,美人留之曰:&ldquo今夕且宿寒舍,若賢東知君至此,而妾不能為一款曲,惶愧殊甚!&rdquo即陳酒馔,設二席,與洙耦坐。
坐中勸酬極至,語雜諧谑;洙以真張氏姻娅,不敢少縱。
美人曰:聞君倜傥俊才,雅能賦詠,何至作儒生酸乎?妾雖不敏,亦頗解吟事,今既遇賞音,而高山流水,何惜一奏!&rdquo因盡出其家所藏唐賢遺墨示洙,其中元稹、杜牧、高骈詩詞手翰尤多,皆真迹,炳然如新,洙玩之不忍釋手,美人麾婢撤去舊俎,别出佳肴,中多異味,不能識;取玻璃杯酌洙。
洙口占一詩曰: 路入桃源小洞天,亂紅飛處遇婵娟; 襄王誤作高唐夢,不是陽台雲雨仙。
美人曰:&ldquo佳則佳矣,然短章寂寥,不足以盡興;用&lsquo落花&rsquo為題,共聯一首如何?&rdquo洙曰:&ldquo謹如教。
&rdquo美人唱曰: 韶豔應難挽,芳華信易凋(薛)。
綴階紅尚媚(洙), 委地白仍嬌(薛)。
墜速如辭樹(洙), 飛遲似戀條(薛)。
藓鋪新蹙繡(洙), 草疊巧裁绡(薛)。
麗質愁先殒(洙), 香魂痛莫招(薛)。
燕銜歸故壘(洙), 蝶逐過危橋(薛)。
粘帙将□露(洙), 沖簾乍起飙(薛)。
遇晴猶有态(洙), 經雨倍無聊(薛)。
蜂趁低兼絮(洙), 魚吞細雜□(薛)。
輕盈珠履踐(洙), 零亂翠钿飄(薛)。
鳥過生愁觸(洙), 兒嬉最怕搖(薛)。
褪英浮雨澗(洙), 殘蕊漾風潮(薛)。
積徑教童掃(洙), 沿流倩水漂(薛)。
媚人沾錦瑟(洙), 瀹茗入詩瓢(薛)。
玉貌樓前堕(洙), 冰容夢裡消(薛)。
芳園曾藉坐(洙), 長路或追镳(薛)。
羅扇姬藏瓣(洙), 筠籬仆護苗(薛)。
折來随手盡(洙), 帶處近環焦(薛)。
□泥猶凄慘(洙), 瓶空更寂寥(薛)。
葉濃陰自厚(洙), 蒂密子偏饒(薛)。
豈必分茵溷(洙), 甯思上砑硝(薛)。
香餘何吝竊(洙), □解不煩邀(薛)。
冶态宜宮額(洙), 癡情妒舞腰(薛)。
妝台休浪拂(洙), 留伴可憐宵(薛)。
聯成,美人出小箋寫之,寫訖,夜已二鼓,延入寝室,自薦枕席,魚水歡情,極其缱绻。
枕邊切切叮咛洙曰:&ldquo慎勿輕言,若賢東知之,彼此名節喪盡矣。
&rdquo次日,以卧獅玉鎮紙一枚贈洙,送至門外,曰:&ldquo無事再來,勿效薄幸也。
&rdquo洙遂結館東曰:&ldquo老母相念至深,必令歸家宿歇,不敢留此。
&rdquo館東信之,洙由是常宿美人所。
逾半年,人無知音。
惟賞花玩月,舉白弄琴,曲盡人間之樂。
一夕,與洙論詩曰:&ldquo唐人喜作回文,近時罕見。
&rdquo洙曰:&ldquo惟夫人柔情幽思,談笑為之,若予荒鈍,無複措辭。
&rdquo美人笑曰:&ldquo請試命題,以求教益!&rdquo洙遽曰:&ldquo四時詞也。
&rdquo美人即賦詩曰: 花朵幾枝柔傍砌,柳絲千縷細搖風。
霞明半嶺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樹松。
涼回翠簟冰人冷,齒沁清泉夏井寒。
香篆袅風清縷縷,紙窗明月白團團。
蘆雪覆汀秋水白,柳風凋樹晚山蒼。
孤燈客夢驚空館,獨雁征書寄遠鄉。
天凍雨寒朝閉戶,雪飛風冷夜關城。
鮮紅炭火圍爐暖,淺碧茶瓯注茗清。
讀與洙聽,洙歎其敏妙,将濡毫屬和。
美人曰:&ldquo政所謂木桃瓊玖,敢望報乎?&rdquo洙答曰:&ldquo真乃是&lsquo白雪&rsquo雜&lsquo陽春&rsquo,難為和耳。
&rdquo亦赓四韻曰: 芳樹吐花紅過雨,入簾飛絮白驚風。
黃添曉色春舒柳,粉落晴香雪覆松。
瓜浮甕水涼消暑,藕疊盤冰翠嚼寒。
斜石近階穿筍密,小池舒葉出荷團。
殘日絢紅霜葉赤,薄煙籠樹晚林蒼。
鸾書寄恨羞封淚,蝶夢驚愁怕念鄉。
風卷雪篷寒罷釣,月霜輝柝冷敲城。
濃香酒泛霞杯滿,淡影梅橫紙帳清。
美人且讀且笑曰:&ldquo絕妙好詞,但兩韻俱和則善矣。
&rdquo洙曰:&ldquo君子不欲多上人,輸一籌耳。
&rdquo洙因曰:&ldquo蜀中山水奇勝,自昔以來,多産佳麗;若昭君、文君、薛濤輩,以夫人方之,迨亦有優劣乎?&rdquo美人曰:&ldquo昭君遠嫁胡沙,卓氏當垆可恥,貌美命薄,俱受苦辛。
使子遇薛濤,亦不啻如今日也。
由是言之,固為優矣。
&rdquo洙曰:&ldquo濤妓女,何敢上拟夫人,但其才貌,亦可謂難得者。
餘嘗讀秦再思《紀異錄》雲,高千裡鎮蜀,嘗開宴,改一字令曰:&lsquo口,有似沒量鬥。
&rsquo濤曰:&lsquo川,有似三條椽。
&rsquo高曰:&lsquo奈何一條曲。
&rsquo濤曰:&lsquo相公尚使沒量鬥,窮酒佐三條椽有一條曲,又何足怪!&rsquo婦人敏贍,誠未易比。
&rdquo美人曰:&ldquo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此之類。
特戲笑之語耳,若其&lsquo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雲萬裡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rsquo之作,可以伯仲杜牧;而尤善制小箋,至今蜀人号薛濤箋;而子以妓女薄之,非知濤者也。
&rdquo酒罷就枕,洙饋以八珠耳一副。
美人謝曰:&ldquo謹當佩服,猶君子之常在耳邊也。
&rdquo又逾時,洙母病,遂辍講,歸侍湯藥,如此三月餘,方愈。
美人訝其久不來,恐有他遇,乃賦懊惱曲怨之。
會洙母疾愈,複入齋,是夕,即造平氏。
美人迎謂曰:&ldquo何久别耶?&rdquo洙以實告。
美人曰:&ldquo三月不違人,今違人三月矣。
&rdquo洙戲之曰:&ldquo三月不知肉味,知肉味在今夕矣。
&rdquo談谑間,出前曲示洙,曲曰: 黑鉛鑄劍難為鋒,碧芰制衣甯禦風?歙漆阿膠忽紛解,清塵濁水何由逢?請看綠草南園蝶,并宿花房花亦悅;鴛鴦頭白不相離,那學秋胡便長别!東鄰美女紅玉梭,雪縷鳳機成素羅。
雨意雲情肯輕許,縱然折齒将如何?深深永巷閑風月,錦帳蘭缸淚如血,血點年深久尚紅,至今灑在同心結。
洙愛其才色,眷戀愈深。
美人亦重洙文采,傾竭不吝,謂洙曰:&ldquo向時聯句,未盡高情,今夕當輕彈慢舞,淺酌微吟,再成一首,庶見吾二人勁敵也。
&rdquo乃以睡鴨爐焚香,紅蚌脯薦酒,鈎簾望月,并坐前楹。
洙曰:&ldquo昔韓昌黎與孟效有城南聯句、鬥雞、石鼎、秋雨等作,宏詞險韻,脍炙人口;今茲之賦,宜命作月夜聯句,以五十句為率,夫人然之否乎?&rdquo美人曰:&ldquo吾意也。
&rdquo洙乃請美人先賦曰: 庭月如鋪練(薛), 池星似撒棋(洙)。
天空河影澹(薛), 節換鬥杓移(洙)。
梨棗低垂樹(薛), 藤蘿密蔓籬(洙)。
草紛螢火亂(薛), 幹偃鳥巢欹(洙)。
怪石形疑魅(薛), 芳花色勝姬(洙)。
髹盆涼沁水(薛), 纨扇靜搖■(洙)。
雙陸收骰局(薛), 琵琶上練絲(洙)。
砌蛩音遠近(薛), 檐馬響參差(洙)。
銀作彈筝甲(薛), 鼍為冒鼓皮(洙)。
秋筠斜織簟(薛), 暑帳薄裁■(洙)。
宿燕栖還起(薛), 驚禽下複疑(洙)。
地幽塵阒寂(
俄見一人,戴遠遊冠,衣朱绡,曳朱履,徐出門。
一青衣引韋前拜,儀狀偉然,容色芳嫩,細視之,乃張老也,言曰:&ldquo人世勞苦,若在火中。
身未清涼,愁焰又熾,固無斯須泰時,兄久客寄,何以自娛?賢妹略梳頭,即當奉見。
&rdquo因揖令坐。
未幾,一青衣來曰:&ldquo娘子已梳頭畢。
&rdquo遂引入,妹于堂前。
其堂沉香為梁,玳瑁占門,碧玉窗,珍珠箔,階砌皆冷滑碧色,不辨其物。
其妹服飾之盛,世間未見。
略序寒暄,問尊長而已,意甚鹵莽。
有頃,進馔,精美芳馨,不可名狀。
食訖,館韋于内廳。
明日方曉,張老與韋坐,忽有一青衣附耳而語,張老笑曰:&ldquo宅中有客,安得暮歸。
&rdquo因曰:&ldquo小妹暫欲遊蓬萊山,賢妹亦當去,然未暮即歸。
兄但憩此。
&rdquo張老揖而入。
俄而五雲起于中庭,鸾鳳飛翔,絲竹并作,張老及妹各乘一鳳,餘從乘鶴者數十人,漸上空中,正東而去,望之已沒,猶隐隐有音樂之聲,韋君在後,小青衣供侍甚謹。
迨暮,稍聞笙簧之音,倏忽複到,乃下于庭。
張老與妻見韋曰:&ldquo獨居太寂寞。
然此地神仙之府,非俗人得遊,以兄宿命,合得到此,然亦不可久居,明日當奉别耳。
&rdquo 及時,妹複出别兄,殷勤傳語父母而已。
張老曰:&ldquo人世遐遠,不及作書。
&rdquo奉金二十镒,并與一故席帽,曰:&ldquo兄若無錢可于揚州北邸賣藥王老家取一千萬貫,持此為信。
&rdquo遂别。
複令昆侖奴送出,卻到天壇,昆侖奴拜别而去。
韋自荷金而歸,其家驚訝,問之,或以為神仙,或以為妖妄,不知所謂。
五六年間,金盡,欲取王老錢,複疑其妄。
或曰:&ldquo取爾許錢,不持一字,此帽安足信。
&rdquo既而困極,其家強逼之,曰:&ldquo必不得錢,庸何傷。
&rdquo乃往揚州,入北邸,而王老者方當肆陳藥。
韋前曰:&ldquo叟何姓?&rdquo曰:&ldquo姓王。
&rdquo韋曰:&ldquo張老令取錢千萬,持此席帽為信。
&rdquo王老曰:&ldquo錢即實有,帽是乎?&rdquo韋前曰:&ldquo叟可驗之,豈有識耶?&rdquo王老未語,有小女自青布帏中出,曰:&ldquo張老嘗過,令縫帽頂,其時無皂線,以紅線縫之。
線色手蹤皆可自驗。
&rdquo因取看之,果是也。
遂得錢,載而歸,乃信真神仙也。
其家又思女,複遣義方往天壇山南尋之,到即千山萬水,不複有路,時逢樵人,亦無知張老莊者,悲思浩然而歸,舉家以為仙俗路殊,無相見期。
又尋王老,亦去矣。
複數年,義方偶遊揚州,而行北邸前,忽見張老昆侖奴前拜曰:&ldquo大郎家中何如?娘子雖不得歸,如日侍左右,家中事無巨細,莫不知之。
&rdquo因出懷中金十斤以奉,曰:&ldquo娘子令送與大郎君。
阿郎與王老會飲于此酒家。
大郎且坐,昆侖當入報。
&rdquo義方坐于酒旗下,日暮不見出,乃入觀之。
飲者滿坐,坐上并無二老,亦無昆侖。
取金視之,乃真金也。
驚歎而歸,又以供數年之食。
後不複知張老所在。
貞元進士李公者,知鹽鐵院,聞從事韓準太和初興與甥侄語怪,命餘纂而錄之。
【田洙遇薛濤聯句記】 五羊田洙,字孟沂,洪武十七年甲子四月,随父百祿赴蜀成都教官。
洙清雅有标緻,書畫琴棋,靡所不曉。
諸生日與嬉遊,愛之逾于同氣,凡遠近名山勝境,吟賞殆遍。
嘗曰:&ldquo吾平生懶事聲利,但長得好處登臨足矣!&rdquo明年秋,百祿将遣回,洙母不忍舍,乃曰:&ldquo兒來未久,奈何使去?且官清氈冷,路費艱難,公宜再思。
&rdquo百祿乃謀于諸生之親厚者,使開館于人家,一則自可讀書進學,一則藉俸金為歸計。
諸生深幸洙留,遂薦于附郭大姓張氏,次歲丙寅正月十八日設帳,庠序朋好,群送以往;張大喜,開宴,待為上賓,且謂百祿曰:&ldquo令嗣晚間免回,可令就宿舍下。
&rdquo百祿許之。
至二月花晨,洙解齋歸省,偶經一所,境甚幽僻,山下皆桃樹,花方盛開。
洙愛之,小立徘徊。
忽見桃林中一美人,延伫花下,洙不敢顧而去。
爾後經從,美人必在門首。
一日,洙過,偶遺所得俸金,美人命婢拾以還洙,洙感激;明日,詣謝。
至門,丫鬟入報曰:&ldquo前遺金郎來矣!&rdquo請入内廳,美人出相見,笑問曰:&ldquo君非張運使宅西賓乎?&rdquo洙曰:&ldquo然!&rdquo且謝還金事。
美人曰:&ldquo張氏一家親戚,彼西賓即吾西賓也,奚謝為?&rdquo洙起揖曰:&ldquo敢問夫人名閥為誰?與敝東何親?&rdquo美人曰:&ldquo此為平姓,成都故族也。
妾文孝坊薛氏女,嫁平幼子康,不幸早卒,妾獨孀居。
&rdquo坐久,茶至再,洙辭出,美人留之曰:&ldquo今夕且宿寒舍,若賢東知君至此,而妾不能為一款曲,惶愧殊甚!&rdquo即陳酒馔,設二席,與洙耦坐。
坐中勸酬極至,語雜諧谑;洙以真張氏姻娅,不敢少縱。
美人曰:聞君倜傥俊才,雅能賦詠,何至作儒生酸乎?妾雖不敏,亦頗解吟事,今既遇賞音,而高山流水,何惜一奏!&rdquo因盡出其家所藏唐賢遺墨示洙,其中元稹、杜牧、高骈詩詞手翰尤多,皆真迹,炳然如新,洙玩之不忍釋手,美人麾婢撤去舊俎,别出佳肴,中多異味,不能識;取玻璃杯酌洙。
洙口占一詩曰: 路入桃源小洞天,亂紅飛處遇婵娟; 襄王誤作高唐夢,不是陽台雲雨仙。
美人曰:&ldquo佳則佳矣,然短章寂寥,不足以盡興;用&lsquo落花&rsquo為題,共聯一首如何?&rdquo洙曰:&ldquo謹如教。
&rdquo美人唱曰: 韶豔應難挽,芳華信易凋(薛)。
綴階紅尚媚(洙), 委地白仍嬌(薛)。
墜速如辭樹(洙), 飛遲似戀條(薛)。
藓鋪新蹙繡(洙), 草疊巧裁绡(薛)。
麗質愁先殒(洙), 香魂痛莫招(薛)。
燕銜歸故壘(洙), 蝶逐過危橋(薛)。
粘帙将□露(洙), 沖簾乍起飙(薛)。
遇晴猶有态(洙), 經雨倍無聊(薛)。
蜂趁低兼絮(洙), 魚吞細雜□(薛)。
輕盈珠履踐(洙), 零亂翠钿飄(薛)。
鳥過生愁觸(洙), 兒嬉最怕搖(薛)。
褪英浮雨澗(洙), 殘蕊漾風潮(薛)。
積徑教童掃(洙), 沿流倩水漂(薛)。
媚人沾錦瑟(洙), 瀹茗入詩瓢(薛)。
玉貌樓前堕(洙), 冰容夢裡消(薛)。
芳園曾藉坐(洙), 長路或追镳(薛)。
羅扇姬藏瓣(洙), 筠籬仆護苗(薛)。
折來随手盡(洙), 帶處近環焦(薛)。
□泥猶凄慘(洙), 瓶空更寂寥(薛)。
葉濃陰自厚(洙), 蒂密子偏饒(薛)。
豈必分茵溷(洙), 甯思上砑硝(薛)。
香餘何吝竊(洙), □解不煩邀(薛)。
冶态宜宮額(洙), 癡情妒舞腰(薛)。
妝台休浪拂(洙), 留伴可憐宵(薛)。
聯成,美人出小箋寫之,寫訖,夜已二鼓,延入寝室,自薦枕席,魚水歡情,極其缱绻。
枕邊切切叮咛洙曰:&ldquo慎勿輕言,若賢東知之,彼此名節喪盡矣。
&rdquo次日,以卧獅玉鎮紙一枚贈洙,送至門外,曰:&ldquo無事再來,勿效薄幸也。
&rdquo洙遂結館東曰:&ldquo老母相念至深,必令歸家宿歇,不敢留此。
&rdquo館東信之,洙由是常宿美人所。
逾半年,人無知音。
惟賞花玩月,舉白弄琴,曲盡人間之樂。
一夕,與洙論詩曰:&ldquo唐人喜作回文,近時罕見。
&rdquo洙曰:&ldquo惟夫人柔情幽思,談笑為之,若予荒鈍,無複措辭。
&rdquo美人笑曰:&ldquo請試命題,以求教益!&rdquo洙遽曰:&ldquo四時詞也。
&rdquo美人即賦詩曰: 花朵幾枝柔傍砌,柳絲千縷細搖風。
霞明半嶺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樹松。
涼回翠簟冰人冷,齒沁清泉夏井寒。
香篆袅風清縷縷,紙窗明月白團團。
蘆雪覆汀秋水白,柳風凋樹晚山蒼。
孤燈客夢驚空館,獨雁征書寄遠鄉。
天凍雨寒朝閉戶,雪飛風冷夜關城。
鮮紅炭火圍爐暖,淺碧茶瓯注茗清。
讀與洙聽,洙歎其敏妙,将濡毫屬和。
美人曰:&ldquo政所謂木桃瓊玖,敢望報乎?&rdquo洙答曰:&ldquo真乃是&lsquo白雪&rsquo雜&lsquo陽春&rsquo,難為和耳。
&rdquo亦赓四韻曰: 芳樹吐花紅過雨,入簾飛絮白驚風。
黃添曉色春舒柳,粉落晴香雪覆松。
瓜浮甕水涼消暑,藕疊盤冰翠嚼寒。
斜石近階穿筍密,小池舒葉出荷團。
殘日絢紅霜葉赤,薄煙籠樹晚林蒼。
鸾書寄恨羞封淚,蝶夢驚愁怕念鄉。
風卷雪篷寒罷釣,月霜輝柝冷敲城。
濃香酒泛霞杯滿,淡影梅橫紙帳清。
美人且讀且笑曰:&ldquo絕妙好詞,但兩韻俱和則善矣。
&rdquo洙曰:&ldquo君子不欲多上人,輸一籌耳。
&rdquo洙因曰:&ldquo蜀中山水奇勝,自昔以來,多産佳麗;若昭君、文君、薛濤輩,以夫人方之,迨亦有優劣乎?&rdquo美人曰:&ldquo昭君遠嫁胡沙,卓氏當垆可恥,貌美命薄,俱受苦辛。
使子遇薛濤,亦不啻如今日也。
由是言之,固為優矣。
&rdquo洙曰:&ldquo濤妓女,何敢上拟夫人,但其才貌,亦可謂難得者。
餘嘗讀秦再思《紀異錄》雲,高千裡鎮蜀,嘗開宴,改一字令曰:&lsquo口,有似沒量鬥。
&rsquo濤曰:&lsquo川,有似三條椽。
&rsquo高曰:&lsquo奈何一條曲。
&rsquo濤曰:&lsquo相公尚使沒量鬥,窮酒佐三條椽有一條曲,又何足怪!&rsquo婦人敏贍,誠未易比。
&rdquo美人曰:&ldquo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此之類。
特戲笑之語耳,若其&lsquo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雲萬裡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rsquo之作,可以伯仲杜牧;而尤善制小箋,至今蜀人号薛濤箋;而子以妓女薄之,非知濤者也。
&rdquo酒罷就枕,洙饋以八珠耳一副。
美人謝曰:&ldquo謹當佩服,猶君子之常在耳邊也。
&rdquo又逾時,洙母病,遂辍講,歸侍湯藥,如此三月餘,方愈。
美人訝其久不來,恐有他遇,乃賦懊惱曲怨之。
會洙母疾愈,複入齋,是夕,即造平氏。
美人迎謂曰:&ldquo何久别耶?&rdquo洙以實告。
美人曰:&ldquo三月不違人,今違人三月矣。
&rdquo洙戲之曰:&ldquo三月不知肉味,知肉味在今夕矣。
&rdquo談谑間,出前曲示洙,曲曰: 黑鉛鑄劍難為鋒,碧芰制衣甯禦風?歙漆阿膠忽紛解,清塵濁水何由逢?請看綠草南園蝶,并宿花房花亦悅;鴛鴦頭白不相離,那學秋胡便長别!東鄰美女紅玉梭,雪縷鳳機成素羅。
雨意雲情肯輕許,縱然折齒将如何?深深永巷閑風月,錦帳蘭缸淚如血,血點年深久尚紅,至今灑在同心結。
洙愛其才色,眷戀愈深。
美人亦重洙文采,傾竭不吝,謂洙曰:&ldquo向時聯句,未盡高情,今夕當輕彈慢舞,淺酌微吟,再成一首,庶見吾二人勁敵也。
&rdquo乃以睡鴨爐焚香,紅蚌脯薦酒,鈎簾望月,并坐前楹。
洙曰:&ldquo昔韓昌黎與孟效有城南聯句、鬥雞、石鼎、秋雨等作,宏詞險韻,脍炙人口;今茲之賦,宜命作月夜聯句,以五十句為率,夫人然之否乎?&rdquo美人曰:&ldquo吾意也。
&rdquo洙乃請美人先賦曰: 庭月如鋪練(薛), 池星似撒棋(洙)。
天空河影澹(薛), 節換鬥杓移(洙)。
梨棗低垂樹(薛), 藤蘿密蔓籬(洙)。
草紛螢火亂(薛), 幹偃鳥巢欹(洙)。
怪石形疑魅(薛), 芳花色勝姬(洙)。
髹盆涼沁水(薛), 纨扇靜搖■(洙)。
雙陸收骰局(薛), 琵琶上練絲(洙)。
砌蛩音遠近(薛), 檐馬響參差(洙)。
銀作彈筝甲(薛), 鼍為冒鼓皮(洙)。
秋筠斜織簟(薛), 暑帳薄裁■(洙)。
宿燕栖還起(薛), 驚禽下複疑(洙)。
地幽塵阒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