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下層
關燈
小
中
大
o今日之富貴,安知異日不貧賤乎?今日之貧賤,安知異日不富貴乎?&rsquo彼符氏雖富,而子弟之品不過一庸夫而已,縱有金玉盈箱,田連阡陌,生為無名人,死亦作無名之鬼,何足道哉!且辜生雖貧,豐姿冠世,學問優長,他日折丹桂如采薪,取青衿如拾芥,何患不至富貴乎?未受他人盟約,尚當求擇其人,況先受其人之聘而負之,可乎?有死而已,誓無他志!&rdquo
一日,绛桃複谏曰:&ldquo自從定親于辜生之後,一别三年,諒必他聚矣。
娘子何故勞心苦志以思之乎?且符氏家道盛大,亦勝辜生百倍。
而辜生徇迹儒門,他日遠涉利途,未免離别之若。
熟若符氏,優遊自在,諧老百年,豈不快哉。
&rdquo瑜曰:&ldquo汝勿多言,吾意已決,縱蘇張更生,不能搖動。
且辜生久不至者何哉!蓋生之為人,孝心純笃,乃翁捐館,方泣血而不暇,況有心相憶乎!夫願相守而厭相離者,淫婦之所為也;托終身而期遠大者,賢女之所慮也。
爾何以淫婦期我,而不以賢女期我也?&rdquo绛桃慚愧,拜謝而去。
瓊娘亦勸瑜,瑜亦不聽。
且應之曰:&ldquo大人當時若以親故不許,可也;以生貧寒故不許,亦可也。
今既許之,而又背之,豈結親結義之謂乎!以富以易盟,乃夷虜之所為也,我豈為之。
汝亦當識之。
&rdquo 未幾,生家蒼頭忽持書至,密以一箋付瑜。
瑜泣讀之,乃疊韻詩一首,别無所言。
讀畢歎曰:&ldquo兄尚不餘信也。
&rdquo詩曰: 一自往年邊扁便,無奈鱗鴻專轉傳。
勸君莫把海山盟,移向他人擅閃善。
自是生既之後,夜就枕間,忽夢往黎家延至于春晖堂後新創亭上,坐,顧其額曰&ldquo剪燈西窗&rdquo,壁間所挂吹彈歌舞圖畫,上題有詩,附錄于此: 誰家有女顔如玉,手持幾竿昆侖竹。
镂玉編雲一片形,含商弄羽千般曲。
一聲遲,曉起丹山彩鳳啼。
一聲疾,半夜孤母嫠婦泣。
一聲喜,秦樓仙侶同飛起。
一聲悲,異時忠臣乞食歸。
十分妙趣真無比,良工寫入霜缣裡。
時人莫道是無聲,仙聲不入凡人耳。
右調《佳人品玉箫》 中虛外實木一片,吟向佳人懷裡見。
玎玎□□幾點聲,細細粗粗四調線。
一聲清,半夜天空萬籁鳴。
一聲濁,八月秋風群木落。
一聲苦,昭君馬上啼紅雨。
一聲歡,妃子宮中洗祿山。
風流畫史龍眠老,筆端寫出心機巧。
勸君莫道是無聲,仙聲不入凡人耳。
右調《美人弄琵琶》 自是,生夜就枕間,心甚憂悶。
正想間,忽見瑜至,相見之際,再拜再悲。
遂相攜手入于蘭房之内,二人席地而坐,曆道其夢想之苦、解盟之由,相對泣下。
已而,瑜收淚言曰:&ldquo今日相逢,将以為可喜,則又可悲;将以為可悲,則又可喜。
悲耶?喜耶?吾不得而知之。
&rdquo生曰:&ldquo苦盡甘來,一定之理,前日之别因為可悲,今日之逢則又可喜。
可悲者既已過矣,可喜者當與卿共之。
&rdquo瑜遂命绛桃取酒,與生共飲;複命仙桃,歌以侑觞,仙桃請歌東坡《水調歌頭》。
生曰:&ldquo時勢不同,情懷各異,彼調雖妙,非吾事也。
&rdquo乃止。
綴《念奴嬌》一曲,命仙桃歌之,绛桃和之。
牽情不了,歎人生無奈别離多少。
一自殷勤相送後,天際歸舟杳。
倩女魂消,崔徽夢斷,瘦得肌膚小。
寒閨深閉,腸斷幾番昏曉。
怅望鳳鳥不至,妖禽怪鳥,恣狂呼亂叫。
悄悄憂心何處告,且喜故人重到。
滿酌流霞,浩歌明月,與爾開懷抱。
等閑信筆,寫出《念奴嬌》調。
曲盡,二人相顧,淚灑數行。
已而,複相謂曰:&ldquo今夜相逢,何啻夢中,可無述作以記之乎?&rdquo生請其題。
女曰:&ldquo《如夢令》為題,不亦宜乎?&rdquo生遂援筆書于紙屏之上曰: 久别喜相會,春從何處來?四眼頻相顧,雙睛何快哉!對此一盞燈,如醉又如癡。
大旱見雲霓,和羹得鹽梅。
憂心冰似泮,笑臉天如開。
呼童且奉酒,與君開此懷。
寫畢,忽聽角起谯樓,鐘鳴梵宇,推枕少欠身,乃是南柯一夢。
且憶其詩詞,因起錄之。
始欲治裝,竟尋舊約,奈何秋閨在迩,正吾人當發憤之際也,更兼有司催逼赴試甚急,生無奈何,隻得起服回學肄業。
故特命蒼頭北行,以申前好。
豈知瑜父不以生為念,終無一言以及親事,但厚賂以饋生耳。
蒼頭臨行之際,瑜乃以箋付之,令持以奉生。
蒼頭抵家複命,具言已結盟符氏,生心大恚。
複聞瑜有書奉寄,生大喜,拆而視之,乃情劄一紙,并詩十韻,生讀之,歎曰:&ldquo清才麗句,雖李易安、朱淑真不過是也。
&rdquo書曰: 妾瑜,蓋嘗因親緻親,雖有慚于聖訓,以義結愛,豈有負于初心,敬陳之誠,上達高明之聽。
伏念妾瑜三才末品,一介女流,愧無傾國傾城之姿,且有至愚至陋之累。
叨蒙不棄,肯結契緣;複感納聘,重申結好。
知恩有自,報德無由。
豈期兇變于門,山崩水竭,遂使信沉潮水,雁杳鴻稀。
一别悠然,三年在迩。
寸心千裡。
眼窮雲海之微茫;一日三秋,腸斷光陰之轉遞。
前言難踐,後會何時?風風雨雨不曾停,悶悶愁愁何日了!罄南山之竹簡,寫意無窮;決東海之洪波,流情不已。
愁如雲而常聚,淚若水而難幹。
春苑花開,怅滿豔陽之景;夏涼燕乳,情嗟長養之天。
秋觀明月倍傷神,冬玩香梅增感慨。
警于心,觸于目,無非惆怅之時;俯乎人,仰乎天,盡是相思之處。
一心怏怏,兩淚汪汪。
一日十二時,時時怅望;更更三四點,點點生愁。
坐如屍,立如齋,形同枯木;瞻在前,忽在後,目若紫芝。
簪折瓶沉,月下已辜向日約;香消玉減,鏡中無複舊時容。
密約成虛,怕過舊時遊處;歡娛陳迹,難期後會何時。
深懷千言萬語,與誰說浼;決盡一心一意,惟子是從。
願若果乖,雖生無益;情如不遂,便死何妨!豈抛彩鳳文鸾,去逐山雞野鹭?父縱許盟于異姓,妾肯委質于他人?誓于此生,靡敢失節,皇天後土,實所鑒臨!碧落黃泉,要同一處。
天作比翼鳥,地成連理枝,允副王郎之願;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鬼,毋為居易之言。
趙壁重完,尚希躬往;樂鏡再合,早緻良圖。
姑共挽桓君之車,庶免抱淑貞之恨。
償足死生之債,莫負锱铢;未終龜鶴之齡,長堅金石。
誠能如此,妾雖垂首九原之下,亦且甘心矣。
惟兄圖人,毋使落他人之手也。
臨書腸斷,不知所雲。
更有平日所作鄙句,并此奉呈。
朝朝暮暮憶崔徽,鬓霧蓬松淚兩垂。
蠶繭絲絲何日了,鹭鸶骨瘦幾時肥! 西廂待月人何在?北裡锵鸾事已違。
腸斷畫梁雙紫燕,飛來飛去又飛歸。
相思想望淚頻傾,欲化雲娘恨未能。
簾外厭聞無喜鵲,窗前愁伴有心燈。
千般嬌媚顔何在?一種風流病又增。
可惜佳期成阻隔,愁愁悶悶幾層層。
紅顔薄命古今同,不怨蒼天隻怨侬。
松柏歲寒終不改,鴛鴦願曰也相從。
要知趙客終完璧,莫學陳工隻鳳龍。
今日西廂門下過,汪汪雨淚灑西風。
鸾鳳分群失一友,朝思暮憶倍凄涼。
當時何啻魚遊水,今日方成參與商。
流淚淚流流盡淚,斷腸腸斷斷無腸。
風流有債難償子,獨對西風歎幾場。
平生志願未能酬,百歲姻緣一旦休。
兩股钗分誠有日,一根簪折整無由。
愁攢眉上銘難盡,淚落床頭枕欲浮。
倘若情緣中道絕,微軀此外複何求。
寂寂深閨盡日閑,傷情無語倚欄杆。
恨從别後生千種,愁擁心頭結一團。
藕斷也知絲不斷,燭幹信是淚難幹。
他時若落庸夫手,璧碎珠沉也不難。
雨打梨花倍寂寥,幾回腸斷淚珠抛。
暌違一載更三載,情緒千條有萬條。
好句每從愁裡得,離魂多自夢中消。
香羅重解知何日,辜負巫山幾暮朝。
兩地相思各一天,可憐辜負月團圓。
每盟金石堅孤節,生怕紅塵随俗緣。
鸾鳥柔腸雖斷盡,鲛绡鮮血尚依然。
花開月白人何處,無奈千愁萬恨牽。
蜀紙鮮鮮染淚紅,遙傳長恨寄匆匆。
須知身在情終在,務要生同死亦同。
蘇雁影沉傳去後,秦箫聲斷月明中。
雲收雨散知何處,目斷巫山十二峰。
如此鐘情世所稀,這般心事有誰知? 丁香到死香猶在,竹節經霜節不移。
有意有心常怅望,無言無語但呆癡。
碧梧翠竹無由見,一日思君十二時。
生得書後,遂整饬再尋舊約,奈何秋闱在迩,有司催逼赴試急。
生不得已,即時回學溫習舊業。
與友人數輩,雖朝夕同學共榻,然而思慕瑜娘之心,無時不然。
他不暇及,集古人詩句十首,以思瑜焉。
豈是丹台歸路遙,月魂潛斷不勝招。
何因得薦陽台夢,幾度難尋織女橋。
慘慘凄凄仍滴滴,霏霏沸沸又迢迢。
砌成此恨無量處,縱得春風亦不消。
丈夫身上淚沾襟,書盡誰憐得苦吟。
紫府有緣同羽化,瑤台無路可追尋。
能消造化許多力,不受塵埃半點侵。
惟有當時端正月,隻應常照兩人心。
花有清香月有陰,斷腸魂夢兩沉沉。
才開暖律先偷眼,莫為遊蜂便吐心。
薄霧浮雲愁永晝,落花流水怨離琴。
相思一夜梅花發,夕夢時時到竹林。
魚在深淵月在天,魂歸冥漠魄歸泉。
相思相見知何日,多病多愁損少年。
獨坐獨行還獨立,相憐相愛莫相捐。
兩情宛轉如心素,願作鴛鴦不羨仙。
璧破雲鬟金鳳凰,離人别處倍堪傷。
雙雙瓦雀行書案,兩兩時禽噪夕陽。
誰愛風流高格調,我憐真白重寒芳。
而今往事誰重有,說與流莺也斷腸。
路隔星河去往難,羅裳不暖午風寒。
木經玉樹三山禱,共待天池一水幹。
阆苑有書難附鶴,碧桃何處共骖鸾。
山長水闊人還遠,春色無由得再看。
臨高萬丈日斜西,相望長吟有所思。
白雪為肌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
鴛鴦被合抛何處,紅葉蛾黃化未遲。
獨倚欄杆意難寫,援毫一詠斷腸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美人千裡思無窮。
春從流水三分盡,心有靈犀一點通。
長樂夢回春寂寂,館娃愁重雨蒙蒙。
不堪吟罷重回首,更隔巫山幾萬重。
寄語麻姑借大鵬,瓊台重密許飛瓊。
常疑好事皆虛事,誰識鸾聲似鳳聲。
霧鬓雲鬟差玉頸,雲裾月風想娉婷。
此時為汝腸肝斷,一片傷心畫不成。
月窟孀娥不惜栽,天花冉冉下瑤台。
獨教羅邺能吟畢,曾是劉郎再着來。
滿眼春愁無處着,半生懷抱向誰開? 此時愁望情多少,一寸相思一寸灰。
詩既成,乃命仆持書報黎,稱&ldquo将赴試&rdquo,密付前詩,以寄瑜娘。
瑜見之,不覺失聲長歎,亦集古詩十首以複生曰: 故園東望路漫漫,泣血悲風翠黛殘。
去日漸多來日少,别時容易見時難。
春蠶到死絲方盡,滄海揚塵淚始幹。
無可奈何花落盡,五更風雨五更寒。
玉容寂寞倚欄杆,抱得秦筝不忍看。
桂樹參天煙漠漠,月娥霜宿夜漫漫。
春花秋月何時了,暮雨朝雲去不還。
正是消魂時候也,金爐香燼漏聲殘。
殘妝漏眼淚欄杆,睹物傷情死一般。
三徑冷香迷曉月,十分消瘦怯春寒。
黃花冷落不成豔,青鳥殷勤為探看。
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憐辜負月團圓。
黃菊枝頭破曉霜,此花不與俗人看。
車輪生角心猶轉,蠟炬成灰淚始幹。
雲鬓懶梳愁折鳳,曉妝羞對怕臨鸾。
故人信斷風筝線,相望長吟淚一團。
署往寒來春複秋,故人别後阻山舟。
世間美事難雙得,自古英雄不到頭。
豆蔻難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
欲知此後相思處,海色西風十二樓。
百歲中來不自由,同君身上屬誰憂。
金丹拟注千年貌,仙鶴空成萬古愁。
豈有蛟龍曾失水,敢教鸾鳳下妝樓。
兩身願托三生夢,幾度高吟寄水流。
枯木寒鴉幾夕陽,自從别後減容光。
遙看地色連空色,人道無方定有方。
披扇當年歎溫峤,此生何處問劉郎。
愁來欲唱相思曲,隻恐猿聞也斷腸。
天上人間兩渺茫,天涯一望斷人腸。
多情不似無情好,塵夢那如鶴夢長。
滄海客歸珠送淚,墜樓人去骨猶香。
人生自古誰無死,烈烈轟轟做一場。
天涯海角有窮時,此恨綿綿無絕期。
明月清風如有待,冷猿秋雁不勝悲。
曾聽弄玉人間曲,隻許高人個裡知。
寂寞日長誰問我,每因風景寄君詩。
真成命薄久尋思,獨立滄浪自詠詩。
粉面怕遭塵土浼,此心惟有老天知。
詩成夜月人何在,花落深宮雁亦悲。
今日春風亭上過,寒猿晴鳥逐時啼。
寫畢,令仆持報以複。
生見瑜詩,歎賞不已,思慕倍常,功名之心如霧之散,眷戀之意若川之流。
不覺成疾,勿能言動。
旁求長醫,拱手默然,莫知所以。
有一後至者,歎曰:&ldquo此必害相思之病也,雖盧扁更生,亦莫能施其術。
誠能遂其懷,不治而自愈矣。
&rdquo初,生之遇瑜,人莫知之也,至是,聞醫者之言,舉家失措,莫知其由。
乃詢諸仆,鹹曰:&ldquo不知。
&rdquo詢之哥,始以實告。
即時命仆亟至臨邑,别以他事詣瑜父,而密以實告祖姑。
祖姑得之,竊以言瑜。
瑜即解玉戒指一枚并魚箋一幅,以投仆曰:&ldquo飲之即愈。
&rdquo仆回抵家,遂以玉戒指磨水,與生飲之,頓覺輕減,稍稍能言。
仆乃以瑜娘所與之箋呈上。
生拆視之,乃詩一首雲: 妾即君兮君即妾,君今有恙妾何安。
鳳凰倒了連雲翼,松柏須宜保歲寒。
當日造端良不易,從今燃尾諒猶難。
天應憐憫人辛苦,破月應知自有圓。
生覽詩數次,忽覺身健,漸漸病愈。
時槐黃在迩,生以病故,不克赴試,始有重訪舊遊之意。
又月餘,仍整裝複抵黎室。
既至,叔嬸以生久别,眷待甚厚。
延于宣撫外堂之西庑。
生見頗有外之之意,意甚不快。
又以瑜娘平昔敬重于生,疑其必有交通,每使瑜弟黎銘伴生。
生自念負疾遠來,思欲與瑜一緻款曲,留連半月,竟莫能得,悒怏殊深。
忽值瑜母壽誕,夜間設席慶壽,生入伴齋,至三更後,遂輕步入瑜房中。
瑜正憂間,見生突至,相與唏噓,歎息久之。
已而,細訴衷腸,論其間阻解盟之事、緻病之由,不勝凄慘。
言猶未盡,忽聞門外呼喚之聲,生遂含淚而别。
臨行之際,瑜謂生曰:&ldquo兄姑留此,不數日父親将有遠行。
&rdquo生曰:&ldquo諾。
&rdquo 後數日,黎與子果去。
生大喜。
即日黃昏,外門未閉,生直至女室,相攜玉手,同至剪燭西窗,生顧窗中詩畫,宛如夢中,無有或異。
于是始謀私奔之約,生深然之。
既而,參橫鬥落,遂不複寝,乃相送而出。
東方漸白,門猶未搭,二人相返于剪燭軒下。
此軒遠僻,人迹罕聞,乃制《南宮一枝花》一曲,按琵琶歌以贈生。
瑜平昔善歌,恐聞于外,昔時生每強之不得,今請自歌之。
生心欣聽。
響遏行雲,聲振林木,駭然驚服。
詞名《一枝花帶過小梁州》。
春愁豔色中,夏景繁華裡,秋悲霜降後,冬眼雪零時。
觸目攢眉,許多情意,心事有誰知?三年裡隻字不通,一日間百憂并集。
小梁州 碧碧天,茫茫不盡;念青鸾,杳杳無期。
可憐辜負深盟誓。
玉人何處?招之不至。
樂昌鏡破,鳳钏雙離。
蕭郎蕭斷,蔡琰茄悲。
怪累朝鳥雀頻啼,喜今宵玉手同攜,漫把曲歌歌,大都來細把離情訴。
聲聲短歎長籲。
鐘情到此,悲歡離合都經曆。
怅殺我無雙翼,安得雙雙花并蒂,對對鳳于飛?古人言:&ldquo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成連理枝。
&rdquo這言兒也君須記,死生随你。
問我何歸,相思而已。
歌畢,天明,生乃出。
瑜遂書前曲,命婢持示生。
生制《耍孩兒》一曲,暮春同遊,命瑜歌之,生拂弦以和之。
并附于此。
耍孩兒 老天生我非容易,把俺置入花天月地。
歡娛正值少年時,況兩人貌美才奇。
我便是瓊瑤藏中無雙寶,你便是紫陽場中第一枝。
往古誰堪比?冠世才、風流曹子建,傾城色、窈窕太真妃。
五煞 雖二人,隻一身,十分佳,一樣齊,根如連理花同蒂。
琪花瑤草相晖映,玉蕊金英好護持。
誰知得,真情意。
博山下深深密約,洞房中悄悄幽期。
四煞 情年深漸昵親,頭交又解攜,回頭間别三年矣。
爾思予兩行紅粉淚,予思爾幾句斷腸詩。
鱗鴻絕,書難寄。
百樣相思端緒,萬般離況情思。
三煞 可勝歎嗟!椿樹倒,痛在心,那堪岸泮嚴束系。
欲重來,奈多修阻不克諧。
我的心情秋冬春夏四時裡,恨怨悲傷四字兒。
此無聊不在心,便在眉。
令那割人腸的花開月白,那更苦人心的燕語莺啼。
二煞 我隻道破鏡不圓,誰承望去璧重歸。
訴艱辛,一一從頭起。
耳才聞處腸先斷,口未言時淚早垂。
相對幾聲長籲聲:哀哀怨怨,噫噫唏唏。
煞尾 此意兒重若山,此情兒融似泥。
兩人莫負平生志。
情粘骨髓刀難割,病入膏盲藥怎醫?任生生死死,要一處相依。
尾聲 如此如此,永由伊,由伊。
肯嫁情人,殒身做一個風流鬼,休獨使崔張卓司馬專美。
自是之後,多會于漱玉亭上。
次夜,生複至,且約以是月中秋,相與踐東門之約。
瑜允之。
次日,生将辭歸,适黎亦回,乃設席以待生。
酒至半酣,黎起,舉杯謂生曰:&ldquo往日時誤結絲蘿,有乖國法,今思改正。
且瑜娘,老夫所鐘愛者,不欲外适,恐緻相見之難,将求佳婿以贅之。
況且子既泮于文林,必曆乎仕路,但與瑜娘相呼為兄妹,不亦宜乎?&rdquo生聽其言,唯唯從命。
複以紅羅一匹以與生,曰:&ldquo勞子遠來,無以為饋,聊以表吾違約之過。
子其納之。
&rdquo生亦受之不辭。
宴罷,日暮,生回室,思欲與瑜一會,重申舊約,奈何無間可乘,轉展反複,莫能成寝。
既曉,瑜乃命碧桃以羅鱗趾一片并近體一首以别生雲: 間别三年始得逢,才逢數日卻匆匆。
一身歸去輕如葉,萬恨生來重似蓬。
莫把仙機輕漏洩,好教雲翼早相從。
向來言約君須記,隻在中秋一月中。
生歸家數日,複往踐約。
及至,不複露身,但寓于佃夫之家,
娘子何故勞心苦志以思之乎?且符氏家道盛大,亦勝辜生百倍。
而辜生徇迹儒門,他日遠涉利途,未免離别之若。
熟若符氏,優遊自在,諧老百年,豈不快哉。
&rdquo瑜曰:&ldquo汝勿多言,吾意已決,縱蘇張更生,不能搖動。
且辜生久不至者何哉!蓋生之為人,孝心純笃,乃翁捐館,方泣血而不暇,況有心相憶乎!夫願相守而厭相離者,淫婦之所為也;托終身而期遠大者,賢女之所慮也。
爾何以淫婦期我,而不以賢女期我也?&rdquo绛桃慚愧,拜謝而去。
瓊娘亦勸瑜,瑜亦不聽。
且應之曰:&ldquo大人當時若以親故不許,可也;以生貧寒故不許,亦可也。
今既許之,而又背之,豈結親結義之謂乎!以富以易盟,乃夷虜之所為也,我豈為之。
汝亦當識之。
&rdquo 未幾,生家蒼頭忽持書至,密以一箋付瑜。
瑜泣讀之,乃疊韻詩一首,别無所言。
讀畢歎曰:&ldquo兄尚不餘信也。
&rdquo詩曰: 一自往年邊扁便,無奈鱗鴻專轉傳。
勸君莫把海山盟,移向他人擅閃善。
自是生既之後,夜就枕間,忽夢往黎家延至于春晖堂後新創亭上,坐,顧其額曰&ldquo剪燈西窗&rdquo,壁間所挂吹彈歌舞圖畫,上題有詩,附錄于此: 誰家有女顔如玉,手持幾竿昆侖竹。
镂玉編雲一片形,含商弄羽千般曲。
一聲遲,曉起丹山彩鳳啼。
一聲疾,半夜孤母嫠婦泣。
一聲喜,秦樓仙侶同飛起。
一聲悲,異時忠臣乞食歸。
十分妙趣真無比,良工寫入霜缣裡。
時人莫道是無聲,仙聲不入凡人耳。
右調《佳人品玉箫》 中虛外實木一片,吟向佳人懷裡見。
玎玎□□幾點聲,細細粗粗四調線。
一聲清,半夜天空萬籁鳴。
一聲濁,八月秋風群木落。
一聲苦,昭君馬上啼紅雨。
一聲歡,妃子宮中洗祿山。
風流畫史龍眠老,筆端寫出心機巧。
勸君莫道是無聲,仙聲不入凡人耳。
右調《美人弄琵琶》 自是,生夜就枕間,心甚憂悶。
正想間,忽見瑜至,相見之際,再拜再悲。
遂相攜手入于蘭房之内,二人席地而坐,曆道其夢想之苦、解盟之由,相對泣下。
已而,瑜收淚言曰:&ldquo今日相逢,将以為可喜,則又可悲;将以為可悲,則又可喜。
悲耶?喜耶?吾不得而知之。
&rdquo生曰:&ldquo苦盡甘來,一定之理,前日之别因為可悲,今日之逢則又可喜。
可悲者既已過矣,可喜者當與卿共之。
&rdquo瑜遂命绛桃取酒,與生共飲;複命仙桃,歌以侑觞,仙桃請歌東坡《水調歌頭》。
生曰:&ldquo時勢不同,情懷各異,彼調雖妙,非吾事也。
&rdquo乃止。
綴《念奴嬌》一曲,命仙桃歌之,绛桃和之。
牽情不了,歎人生無奈别離多少。
一自殷勤相送後,天際歸舟杳。
倩女魂消,崔徽夢斷,瘦得肌膚小。
寒閨深閉,腸斷幾番昏曉。
怅望鳳鳥不至,妖禽怪鳥,恣狂呼亂叫。
悄悄憂心何處告,且喜故人重到。
滿酌流霞,浩歌明月,與爾開懷抱。
等閑信筆,寫出《念奴嬌》調。
曲盡,二人相顧,淚灑數行。
已而,複相謂曰:&ldquo今夜相逢,何啻夢中,可無述作以記之乎?&rdquo生請其題。
女曰:&ldquo《如夢令》為題,不亦宜乎?&rdquo生遂援筆書于紙屏之上曰: 久别喜相會,春從何處來?四眼頻相顧,雙睛何快哉!對此一盞燈,如醉又如癡。
大旱見雲霓,和羹得鹽梅。
憂心冰似泮,笑臉天如開。
呼童且奉酒,與君開此懷。
寫畢,忽聽角起谯樓,鐘鳴梵宇,推枕少欠身,乃是南柯一夢。
且憶其詩詞,因起錄之。
始欲治裝,竟尋舊約,奈何秋閨在迩,正吾人當發憤之際也,更兼有司催逼赴試甚急,生無奈何,隻得起服回學肄業。
故特命蒼頭北行,以申前好。
豈知瑜父不以生為念,終無一言以及親事,但厚賂以饋生耳。
蒼頭臨行之際,瑜乃以箋付之,令持以奉生。
蒼頭抵家複命,具言已結盟符氏,生心大恚。
複聞瑜有書奉寄,生大喜,拆而視之,乃情劄一紙,并詩十韻,生讀之,歎曰:&ldquo清才麗句,雖李易安、朱淑真不過是也。
&rdquo書曰: 妾瑜,蓋嘗因親緻親,雖有慚于聖訓,以義結愛,豈有負于初心,敬陳之誠,上達高明之聽。
伏念妾瑜三才末品,一介女流,愧無傾國傾城之姿,且有至愚至陋之累。
叨蒙不棄,肯結契緣;複感納聘,重申結好。
知恩有自,報德無由。
豈期兇變于門,山崩水竭,遂使信沉潮水,雁杳鴻稀。
一别悠然,三年在迩。
寸心千裡。
眼窮雲海之微茫;一日三秋,腸斷光陰之轉遞。
前言難踐,後會何時?風風雨雨不曾停,悶悶愁愁何日了!罄南山之竹簡,寫意無窮;決東海之洪波,流情不已。
愁如雲而常聚,淚若水而難幹。
春苑花開,怅滿豔陽之景;夏涼燕乳,情嗟長養之天。
秋觀明月倍傷神,冬玩香梅增感慨。
警于心,觸于目,無非惆怅之時;俯乎人,仰乎天,盡是相思之處。
一心怏怏,兩淚汪汪。
一日十二時,時時怅望;更更三四點,點點生愁。
坐如屍,立如齋,形同枯木;瞻在前,忽在後,目若紫芝。
簪折瓶沉,月下已辜向日約;香消玉減,鏡中無複舊時容。
密約成虛,怕過舊時遊處;歡娛陳迹,難期後會何時。
深懷千言萬語,與誰說浼;決盡一心一意,惟子是從。
願若果乖,雖生無益;情如不遂,便死何妨!豈抛彩鳳文鸾,去逐山雞野鹭?父縱許盟于異姓,妾肯委質于他人?誓于此生,靡敢失節,皇天後土,實所鑒臨!碧落黃泉,要同一處。
天作比翼鳥,地成連理枝,允副王郎之願;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鬼,毋為居易之言。
趙壁重完,尚希躬往;樂鏡再合,早緻良圖。
姑共挽桓君之車,庶免抱淑貞之恨。
償足死生之債,莫負锱铢;未終龜鶴之齡,長堅金石。
誠能如此,妾雖垂首九原之下,亦且甘心矣。
惟兄圖人,毋使落他人之手也。
臨書腸斷,不知所雲。
更有平日所作鄙句,并此奉呈。
朝朝暮暮憶崔徽,鬓霧蓬松淚兩垂。
蠶繭絲絲何日了,鹭鸶骨瘦幾時肥! 西廂待月人何在?北裡锵鸾事已違。
腸斷畫梁雙紫燕,飛來飛去又飛歸。
相思想望淚頻傾,欲化雲娘恨未能。
簾外厭聞無喜鵲,窗前愁伴有心燈。
千般嬌媚顔何在?一種風流病又增。
可惜佳期成阻隔,愁愁悶悶幾層層。
紅顔薄命古今同,不怨蒼天隻怨侬。
松柏歲寒終不改,鴛鴦願曰也相從。
要知趙客終完璧,莫學陳工隻鳳龍。
今日西廂門下過,汪汪雨淚灑西風。
鸾鳳分群失一友,朝思暮憶倍凄涼。
當時何啻魚遊水,今日方成參與商。
流淚淚流流盡淚,斷腸腸斷斷無腸。
風流有債難償子,獨對西風歎幾場。
平生志願未能酬,百歲姻緣一旦休。
兩股钗分誠有日,一根簪折整無由。
愁攢眉上銘難盡,淚落床頭枕欲浮。
倘若情緣中道絕,微軀此外複何求。
寂寂深閨盡日閑,傷情無語倚欄杆。
恨從别後生千種,愁擁心頭結一團。
藕斷也知絲不斷,燭幹信是淚難幹。
他時若落庸夫手,璧碎珠沉也不難。
雨打梨花倍寂寥,幾回腸斷淚珠抛。
暌違一載更三載,情緒千條有萬條。
好句每從愁裡得,離魂多自夢中消。
香羅重解知何日,辜負巫山幾暮朝。
兩地相思各一天,可憐辜負月團圓。
每盟金石堅孤節,生怕紅塵随俗緣。
鸾鳥柔腸雖斷盡,鲛绡鮮血尚依然。
花開月白人何處,無奈千愁萬恨牽。
蜀紙鮮鮮染淚紅,遙傳長恨寄匆匆。
須知身在情終在,務要生同死亦同。
蘇雁影沉傳去後,秦箫聲斷月明中。
雲收雨散知何處,目斷巫山十二峰。
如此鐘情世所稀,這般心事有誰知? 丁香到死香猶在,竹節經霜節不移。
有意有心常怅望,無言無語但呆癡。
碧梧翠竹無由見,一日思君十二時。
生得書後,遂整饬再尋舊約,奈何秋闱在迩,有司催逼赴試急。
生不得已,即時回學溫習舊業。
與友人數輩,雖朝夕同學共榻,然而思慕瑜娘之心,無時不然。
他不暇及,集古人詩句十首,以思瑜焉。
豈是丹台歸路遙,月魂潛斷不勝招。
何因得薦陽台夢,幾度難尋織女橋。
慘慘凄凄仍滴滴,霏霏沸沸又迢迢。
砌成此恨無量處,縱得春風亦不消。
丈夫身上淚沾襟,書盡誰憐得苦吟。
紫府有緣同羽化,瑤台無路可追尋。
能消造化許多力,不受塵埃半點侵。
惟有當時端正月,隻應常照兩人心。
花有清香月有陰,斷腸魂夢兩沉沉。
才開暖律先偷眼,莫為遊蜂便吐心。
薄霧浮雲愁永晝,落花流水怨離琴。
相思一夜梅花發,夕夢時時到竹林。
魚在深淵月在天,魂歸冥漠魄歸泉。
相思相見知何日,多病多愁損少年。
獨坐獨行還獨立,相憐相愛莫相捐。
兩情宛轉如心素,願作鴛鴦不羨仙。
璧破雲鬟金鳳凰,離人别處倍堪傷。
雙雙瓦雀行書案,兩兩時禽噪夕陽。
誰愛風流高格調,我憐真白重寒芳。
而今往事誰重有,說與流莺也斷腸。
路隔星河去往難,羅裳不暖午風寒。
木經玉樹三山禱,共待天池一水幹。
阆苑有書難附鶴,碧桃何處共骖鸾。
山長水闊人還遠,春色無由得再看。
臨高萬丈日斜西,相望長吟有所思。
白雪為肌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
鴛鴦被合抛何處,紅葉蛾黃化未遲。
獨倚欄杆意難寫,援毫一詠斷腸詩。
雲想衣裳花想容,美人千裡思無窮。
春從流水三分盡,心有靈犀一點通。
長樂夢回春寂寂,館娃愁重雨蒙蒙。
不堪吟罷重回首,更隔巫山幾萬重。
寄語麻姑借大鵬,瓊台重密許飛瓊。
常疑好事皆虛事,誰識鸾聲似鳳聲。
霧鬓雲鬟差玉頸,雲裾月風想娉婷。
此時為汝腸肝斷,一片傷心畫不成。
月窟孀娥不惜栽,天花冉冉下瑤台。
獨教羅邺能吟畢,曾是劉郎再着來。
滿眼春愁無處着,半生懷抱向誰開? 此時愁望情多少,一寸相思一寸灰。
詩既成,乃命仆持書報黎,稱&ldquo将赴試&rdquo,密付前詩,以寄瑜娘。
瑜見之,不覺失聲長歎,亦集古詩十首以複生曰: 故園東望路漫漫,泣血悲風翠黛殘。
去日漸多來日少,别時容易見時難。
春蠶到死絲方盡,滄海揚塵淚始幹。
無可奈何花落盡,五更風雨五更寒。
玉容寂寞倚欄杆,抱得秦筝不忍看。
桂樹參天煙漠漠,月娥霜宿夜漫漫。
春花秋月何時了,暮雨朝雲去不還。
正是消魂時候也,金爐香燼漏聲殘。
殘妝漏眼淚欄杆,睹物傷情死一般。
三徑冷香迷曉月,十分消瘦怯春寒。
黃花冷落不成豔,青鳥殷勤為探看。
天若有情天亦老,可憐辜負月團圓。
黃菊枝頭破曉霜,此花不與俗人看。
車輪生角心猶轉,蠟炬成灰淚始幹。
雲鬓懶梳愁折鳳,曉妝羞對怕臨鸾。
故人信斷風筝線,相望長吟淚一團。
署往寒來春複秋,故人别後阻山舟。
世間美事難雙得,自古英雄不到頭。
豆蔻難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
欲知此後相思處,海色西風十二樓。
百歲中來不自由,同君身上屬誰憂。
金丹拟注千年貌,仙鶴空成萬古愁。
豈有蛟龍曾失水,敢教鸾鳳下妝樓。
兩身願托三生夢,幾度高吟寄水流。
枯木寒鴉幾夕陽,自從别後減容光。
遙看地色連空色,人道無方定有方。
披扇當年歎溫峤,此生何處問劉郎。
愁來欲唱相思曲,隻恐猿聞也斷腸。
天上人間兩渺茫,天涯一望斷人腸。
多情不似無情好,塵夢那如鶴夢長。
滄海客歸珠送淚,墜樓人去骨猶香。
人生自古誰無死,烈烈轟轟做一場。
天涯海角有窮時,此恨綿綿無絕期。
明月清風如有待,冷猿秋雁不勝悲。
曾聽弄玉人間曲,隻許高人個裡知。
寂寞日長誰問我,每因風景寄君詩。
真成命薄久尋思,獨立滄浪自詠詩。
粉面怕遭塵土浼,此心惟有老天知。
詩成夜月人何在,花落深宮雁亦悲。
今日春風亭上過,寒猿晴鳥逐時啼。
寫畢,令仆持報以複。
生見瑜詩,歎賞不已,思慕倍常,功名之心如霧之散,眷戀之意若川之流。
不覺成疾,勿能言動。
旁求長醫,拱手默然,莫知所以。
有一後至者,歎曰:&ldquo此必害相思之病也,雖盧扁更生,亦莫能施其術。
誠能遂其懷,不治而自愈矣。
&rdquo初,生之遇瑜,人莫知之也,至是,聞醫者之言,舉家失措,莫知其由。
乃詢諸仆,鹹曰:&ldquo不知。
&rdquo詢之哥,始以實告。
即時命仆亟至臨邑,别以他事詣瑜父,而密以實告祖姑。
祖姑得之,竊以言瑜。
瑜即解玉戒指一枚并魚箋一幅,以投仆曰:&ldquo飲之即愈。
&rdquo仆回抵家,遂以玉戒指磨水,與生飲之,頓覺輕減,稍稍能言。
仆乃以瑜娘所與之箋呈上。
生拆視之,乃詩一首雲: 妾即君兮君即妾,君今有恙妾何安。
鳳凰倒了連雲翼,松柏須宜保歲寒。
當日造端良不易,從今燃尾諒猶難。
天應憐憫人辛苦,破月應知自有圓。
生覽詩數次,忽覺身健,漸漸病愈。
時槐黃在迩,生以病故,不克赴試,始有重訪舊遊之意。
又月餘,仍整裝複抵黎室。
既至,叔嬸以生久别,眷待甚厚。
延于宣撫外堂之西庑。
生見頗有外之之意,意甚不快。
又以瑜娘平昔敬重于生,疑其必有交通,每使瑜弟黎銘伴生。
生自念負疾遠來,思欲與瑜一緻款曲,留連半月,竟莫能得,悒怏殊深。
忽值瑜母壽誕,夜間設席慶壽,生入伴齋,至三更後,遂輕步入瑜房中。
瑜正憂間,見生突至,相與唏噓,歎息久之。
已而,細訴衷腸,論其間阻解盟之事、緻病之由,不勝凄慘。
言猶未盡,忽聞門外呼喚之聲,生遂含淚而别。
臨行之際,瑜謂生曰:&ldquo兄姑留此,不數日父親将有遠行。
&rdquo生曰:&ldquo諾。
&rdquo 後數日,黎與子果去。
生大喜。
即日黃昏,外門未閉,生直至女室,相攜玉手,同至剪燭西窗,生顧窗中詩畫,宛如夢中,無有或異。
于是始謀私奔之約,生深然之。
既而,參橫鬥落,遂不複寝,乃相送而出。
東方漸白,門猶未搭,二人相返于剪燭軒下。
此軒遠僻,人迹罕聞,乃制《南宮一枝花》一曲,按琵琶歌以贈生。
瑜平昔善歌,恐聞于外,昔時生每強之不得,今請自歌之。
生心欣聽。
響遏行雲,聲振林木,駭然驚服。
詞名《一枝花帶過小梁州》。
春愁豔色中,夏景繁華裡,秋悲霜降後,冬眼雪零時。
觸目攢眉,許多情意,心事有誰知?三年裡隻字不通,一日間百憂并集。
小梁州 碧碧天,茫茫不盡;念青鸾,杳杳無期。
可憐辜負深盟誓。
玉人何處?招之不至。
樂昌鏡破,鳳钏雙離。
蕭郎蕭斷,蔡琰茄悲。
怪累朝鳥雀頻啼,喜今宵玉手同攜,漫把曲歌歌,大都來細把離情訴。
聲聲短歎長籲。
鐘情到此,悲歡離合都經曆。
怅殺我無雙翼,安得雙雙花并蒂,對對鳳于飛?古人言:&ldquo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成連理枝。
&rdquo這言兒也君須記,死生随你。
問我何歸,相思而已。
歌畢,天明,生乃出。
瑜遂書前曲,命婢持示生。
生制《耍孩兒》一曲,暮春同遊,命瑜歌之,生拂弦以和之。
并附于此。
耍孩兒 老天生我非容易,把俺置入花天月地。
歡娛正值少年時,況兩人貌美才奇。
我便是瓊瑤藏中無雙寶,你便是紫陽場中第一枝。
往古誰堪比?冠世才、風流曹子建,傾城色、窈窕太真妃。
五煞 雖二人,隻一身,十分佳,一樣齊,根如連理花同蒂。
琪花瑤草相晖映,玉蕊金英好護持。
誰知得,真情意。
博山下深深密約,洞房中悄悄幽期。
四煞 情年深漸昵親,頭交又解攜,回頭間别三年矣。
爾思予兩行紅粉淚,予思爾幾句斷腸詩。
鱗鴻絕,書難寄。
百樣相思端緒,萬般離況情思。
三煞 可勝歎嗟!椿樹倒,痛在心,那堪岸泮嚴束系。
欲重來,奈多修阻不克諧。
我的心情秋冬春夏四時裡,恨怨悲傷四字兒。
此無聊不在心,便在眉。
令那割人腸的花開月白,那更苦人心的燕語莺啼。
二煞 我隻道破鏡不圓,誰承望去璧重歸。
訴艱辛,一一從頭起。
耳才聞處腸先斷,口未言時淚早垂。
相對幾聲長籲聲:哀哀怨怨,噫噫唏唏。
煞尾 此意兒重若山,此情兒融似泥。
兩人莫負平生志。
情粘骨髓刀難割,病入膏盲藥怎醫?任生生死死,要一處相依。
尾聲 如此如此,永由伊,由伊。
肯嫁情人,殒身做一個風流鬼,休獨使崔張卓司馬專美。
自是之後,多會于漱玉亭上。
次夜,生複至,且約以是月中秋,相與踐東門之約。
瑜允之。
次日,生将辭歸,适黎亦回,乃設席以待生。
酒至半酣,黎起,舉杯謂生曰:&ldquo往日時誤結絲蘿,有乖國法,今思改正。
且瑜娘,老夫所鐘愛者,不欲外适,恐緻相見之難,将求佳婿以贅之。
況且子既泮于文林,必曆乎仕路,但與瑜娘相呼為兄妹,不亦宜乎?&rdquo生聽其言,唯唯從命。
複以紅羅一匹以與生,曰:&ldquo勞子遠來,無以為饋,聊以表吾違約之過。
子其納之。
&rdquo生亦受之不辭。
宴罷,日暮,生回室,思欲與瑜一會,重申舊約,奈何無間可乘,轉展反複,莫能成寝。
既曉,瑜乃命碧桃以羅鱗趾一片并近體一首以别生雲: 間别三年始得逢,才逢數日卻匆匆。
一身歸去輕如葉,萬恨生來重似蓬。
莫把仙機輕漏洩,好教雲翼早相從。
向來言約君須記,隻在中秋一月中。
生歸家數日,複往踐約。
及至,不複露身,但寓于佃夫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