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署關差客商受害 謀糧憲漕戶遭殃
關燈
小
中
大
瘟,沒有一個不替他詐到,弄得鹽價昂貴,百姓又受其大害。
未及半年,新鹽道到了,交去印信。
不上兩個月,忽江蘇糧道缺了,他又到督撫處,鑽剌署了糧道的印。
那番管了下江一省,更覺聽其施為。
又适遇收漕時候,便逼令各縣漕米,每石要漕規二升。
早早先解上去了,便無話說。
不然就有許多苛求責備。
又向各縣以查察為名,倘有糧戶呈告收書的,便将縣官收書,任意索詐,滿其所欲,便翻轉面來,說糧戶阻鬧倉場。
重則親提拷訊,輕則發縣枷責。
那縣官與收書,猶如加了一道敕,漕米不滿的也滿了,斛子不放的也放了。
總之,百姓受害,有冤莫訴,有苦無伸。
且說那時早已驚動了一個勢利翁林員外,一向要到揚州看看女兒,望望親翁女婿。
隻因家中事多,又無兒子,脫不得身,所以中止了。
後來,聞得親翁署了本省糧道的印,欣喜無比,逢人賣弄,處處驚張,竟想借勢欺壓鄉民,炫耀鄰裡,與院君商議要備一副盛禮,先到揚州拜賀。
院君又是勢利頭兒,撺掇丈夫速速該去。
員外就費數十餘金,備了一副極盛的禮,連夜叫船趕到揚州。
将一名帖同禮物,一齊投進。
利公見是親翁,正要接見。
隻見媳婦急急趕來止住,道:“公公不可接見,他是一個白衣人,如今又做了公公治下的子民,他隻該安分在家還藏拙,如何到此?被衙役們知道,是公公的親家、媳婦的父親,可不被他辱沒殺了。
若接見相待,叫媳婦有何顔面?不如将禮物收了,送他四兩盤費,打發他回去便了。
”利公聽說,心中暗喜:媳婦之言,正合我意。
原來利公因他是個白衣,原不肯與他結親,隻為兒子專要她,刁氏又再三撺掇,勉強成的,原不要與他往來的。
今欲接見,不過因媳婦面上不好意思。
今見媳婦一說,喜出望外,便依了她,封四兩程儀,着人出來回說:“大老爺署了糧道的印,蘇州亦屬該管地方,遲疑之際,不便相見。
送程儀一封,請收了。
”員外見說,大驚失色,心中想道:“我費了數十金,備了禮來收了,怎幺面也不得一見?送我四兩程儀,打發我起身,輕薄至此。
”欲要發作,奈他是本地上司官,隻得忍氣吞聲,對衙役道:“煩你多多拜上大老爺,程儀斷不敢領。
可代我禀一聲,替我拿一隻船,貼上一條封皮回去,也體面些。
倘大老爺不允,可私自傳語我家小姐就是。
”衙役見是小姐父親,小姐又甚是有權,不敢怠慢。
便依了員外的,說話到轉桶上傳進。
管轉桶的,就将此言先禀知小姐,然後去禀老爺。
誰知小姐聽了,心中大怒,道:“爹爹好不知風色,偏要在衙役面前說我的父親,來羞辱我。
他要公公拿一隻船,與他一條封皮貼上,不是好意,不過要借我的名頭,去吓人講情,斷斷不可理他。
他向來原歡喜交結官府的,如今回去,借我家的勢,必然在外招搖生事。
所以要封皮船隻,不可不預先弄斷他。
”一面就對轉桶上說:“他哪裡是我父親,不過自幼寄名與他的。
且是大老爺的子民,送四兩程儀予他,也算擡舉他的了。
他不受便罷,船與封皮是沒有的,叫他快快去罷。
休得要讨怠慢,也不必禀知大老爺,程儀留在此,也不必與大老爺說知。
”轉桶上照愛珠之言傳出門皂,轉對員外說了,員外道:“該與我家小姐說便好。
”門皂道:“若與大老爺說,倒未必如此待你。
這些話,都是小姐吩咐的,不曾許禀大老爺。
況且小姐說,又不是你養的,不過自幼寄名的,有甚相幹,不如好好的回去罷。
”員外聽了,幾乎氣得發昏,想:“這門皂與他辯也無用。
”忍了氣走出,心中大怒道:“世間有這樣女兒,前日金狀元寄書回來接家眷,無瑕還再三請我同去共享榮華,誰想嫡親女兒,反要逐父不認,幸而我還薄有家産,不要靠她。
”心中悶悶,隻得有興而來,敗興而去。
哪知愛珠小姐,又去勸哄公公說:“我父親向來歡喜結交官府,講情說事。
今公公做了本省糧道,他必然拿我們的勢,去衙門講情,可不壞
未及半年,新鹽道到了,交去印信。
不上兩個月,忽江蘇糧道缺了,他又到督撫處,鑽剌署了糧道的印。
那番管了下江一省,更覺聽其施為。
又适遇收漕時候,便逼令各縣漕米,每石要漕規二升。
早早先解上去了,便無話說。
不然就有許多苛求責備。
又向各縣以查察為名,倘有糧戶呈告收書的,便将縣官收書,任意索詐,滿其所欲,便翻轉面來,說糧戶阻鬧倉場。
重則親提拷訊,輕則發縣枷責。
那縣官與收書,猶如加了一道敕,漕米不滿的也滿了,斛子不放的也放了。
總之,百姓受害,有冤莫訴,有苦無伸。
且說那時早已驚動了一個勢利翁林員外,一向要到揚州看看女兒,望望親翁女婿。
隻因家中事多,又無兒子,脫不得身,所以中止了。
後來,聞得親翁署了本省糧道的印,欣喜無比,逢人賣弄,處處驚張,竟想借勢欺壓鄉民,炫耀鄰裡,與院君商議要備一副盛禮,先到揚州拜賀。
院君又是勢利頭兒,撺掇丈夫速速該去。
員外就費數十餘金,備了一副極盛的禮,連夜叫船趕到揚州。
将一名帖同禮物,一齊投進。
利公見是親翁,正要接見。
隻見媳婦急急趕來止住,道:“公公不可接見,他是一個白衣人,如今又做了公公治下的子民,他隻該安分在家還藏拙,如何到此?被衙役們知道,是公公的親家、媳婦的父親,可不被他辱沒殺了。
若接見相待,叫媳婦有何顔面?不如将禮物收了,送他四兩盤費,打發他回去便了。
”利公聽說,心中暗喜:媳婦之言,正合我意。
原來利公因他是個白衣,原不肯與他結親,隻為兒子專要她,刁氏又再三撺掇,勉強成的,原不要與他往來的。
今欲接見,不過因媳婦面上不好意思。
今見媳婦一說,喜出望外,便依了她,封四兩程儀,着人出來回說:“大老爺署了糧道的印,蘇州亦屬該管地方,遲疑之際,不便相見。
送程儀一封,請收了。
”員外見說,大驚失色,心中想道:“我費了數十金,備了禮來收了,怎幺面也不得一見?送我四兩程儀,打發我起身,輕薄至此。
”欲要發作,奈他是本地上司官,隻得忍氣吞聲,對衙役道:“煩你多多拜上大老爺,程儀斷不敢領。
可代我禀一聲,替我拿一隻船,貼上一條封皮回去,也體面些。
倘大老爺不允,可私自傳語我家小姐就是。
”衙役見是小姐父親,小姐又甚是有權,不敢怠慢。
便依了員外的,說話到轉桶上傳進。
管轉桶的,就将此言先禀知小姐,然後去禀老爺。
誰知小姐聽了,心中大怒,道:“爹爹好不知風色,偏要在衙役面前說我的父親,來羞辱我。
他要公公拿一隻船,與他一條封皮貼上,不是好意,不過要借我的名頭,去吓人講情,斷斷不可理他。
他向來原歡喜交結官府的,如今回去,借我家的勢,必然在外招搖生事。
所以要封皮船隻,不可不預先弄斷他。
”一面就對轉桶上說:“他哪裡是我父親,不過自幼寄名與他的。
且是大老爺的子民,送四兩程儀予他,也算擡舉他的了。
他不受便罷,船與封皮是沒有的,叫他快快去罷。
休得要讨怠慢,也不必禀知大老爺,程儀留在此,也不必與大老爺說知。
”轉桶上照愛珠之言傳出門皂,轉對員外說了,員外道:“該與我家小姐說便好。
”門皂道:“若與大老爺說,倒未必如此待你。
這些話,都是小姐吩咐的,不曾許禀大老爺。
況且小姐說,又不是你養的,不過自幼寄名的,有甚相幹,不如好好的回去罷。
”員外聽了,幾乎氣得發昏,想:“這門皂與他辯也無用。
”忍了氣走出,心中大怒道:“世間有這樣女兒,前日金狀元寄書回來接家眷,無瑕還再三請我同去共享榮華,誰想嫡親女兒,反要逐父不認,幸而我還薄有家産,不要靠她。
”心中悶悶,隻得有興而來,敗興而去。
哪知愛珠小姐,又去勸哄公公說:“我父親向來歡喜結交官府,講情說事。
今公公做了本省糧道,他必然拿我們的勢,去衙門講情,可不壞